4.3.2 对数的运算 课件(共23张PPT)- 同步精讲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2 对数的运算 课件(共23张PPT)- 同步精讲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3 21: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4.3 对数
4.3.2 对数的运算
情境导入
在引入对数后,自然应研究对数的运算性质.你认为可以怎样研究?
我们知道了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能否利用指数幂运算性质得出相应的对数运算性质呢?
(1);
(2);
(3)
指数幂运算
新知探索


∴.
根据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可得:
这样,就得到了对数的一个运算性质:
① .
新知探索
活动1:同样地,同学们可以仿照上述过程,由自己推出对数运算的其他性质.

∵∴.
根据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可得:
因此得到对数运算性质:
② .
新知探索
活动2:同样地,同学们可以仿照上述过程,由自己推出对数运算的其他性质.

∵∴.
根据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可得:
因此得到对数运算性质:

新知探索
于是,我们得到如下的对数运算性质.
如果,且,,,那么



新知探索
辨析1:判断正误.
(1).
(2)
(3)
(4)
答案:×,×,×,×.
辨析2:计算等于______.
解:
例析
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解:
52
19.



例析
例4.用表示.
解:



新知探索
数学史上,人们经过大量努力,制作了常用对数表和自然对数表,只要通过查表就可以求出任意正数的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现在,利用计算工具,也可以直接求出任意正数的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这样,如果能将其他底的对数转换为以10或为底的对数,就能方便地求出这些对数.
活动3:
(1)利用计算工具求的近似值;
(2)根据对数的定义,你能利用的值求的值吗?
(3)根据对数的定义,你能用表示吗?
新知探索
设则于是
根据性质③得,即
我们把上式叫做对数换底公式.
在4.2.1的问题1中,求经过多少年B地景区的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2倍,就是计算的值.由换底公式,可得.
利用计算工具,可得,由此可得,大约经过7年,B地景区的游客人次就达到了2001年的2倍.类似地,可以求出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3倍,4倍,…所需要的年数.
新知探索
辨析3:判断正误.
(1)由换底公式可得.
(2)
(3)
答案:×,×,√.
辨析4:等于______.
解:原式
例析
例5.尽管目前人类还无法准确预报地震,但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对地震有所了解,例如,地震时释放出的能量E(单位:焦耳)与地震里氏震级M之间的关系为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的多少倍(精确到1)
解:设里氏9.0级和8.0级地震的能量分别为和.由,可得
,.
于是,
利用计算工具可得,
虽然里氏9.0级地震与里氏8.0级地震仅相差1级,但前者释放出来的能量却 是后者的约32倍.
新知探索
补充:
(1)对数运算性质①的推广:
(2)由换底公式得到的常用结论:
① ②
③; ④.
练习
题型一: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
例1.(1)若则 等于( ).
A. B. C. D.
解:
故选A.



练习
例1.(2)①;②

解:①原式
②原式.
③原式
2.
练习
变1.(1)(2020年全国卷1)设,则
A. B. C. D.
解:因为,所以则有所以故选B.
变1.(2)计算下列各式:
①②
解:①原式
②原式
练习
题型二:换底公式
例2.(1)计算的值.
解:(1)原式
练习
例2.(2)已知用表示的值.
解:(2)∵

于是
练习
变式2.(1)若则的值为_______.
解:(1)由已知可得即,
∴即
变式2.(2)计算
解:(2)原式
练习
对数式化简与求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正用或逆用公式,对真数进行处理,一般本着便于真数化简的原则进行
常用方法:
(1)“收”,将同底的两对数的和(差)收成积(商)的对数;
(2)“拆”,将积(商)的对数拆成同底的两对数的和(差).
利用换底公式进行化简的原则和技巧:
原则:化异底为同底
技巧:
(1)先进行部分运算,最后再换成同底;
(2)借助换底公式一次性统一换为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再化简、通分、求值;
(3)利用对数恒等式或常用结论,有时可熟记一些常用结论.
练习
例3.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火箭的最大速度(单位:)和燃料的质量(单位:kg),火箭(除燃料外)的质量(单位:kg)满足(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当燃料质量为火箭(除燃料外)质量的两倍时,求火箭的最大速度(单位:).()
题型三:对数运算的综合应用
解:∵
∴2000
故当燃料质量为火箭(除燃料外)质量的两倍时,火箭的最大速度为
变3.同课本例5.
课堂小结&作业
小结:
(1)对数的运算性质;
(2)换底公式.
作业:
(1)整理并复习课件题型;
(2)课本P126-127习题4.3 1—7题做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