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质点和位移 课件 (4)

文档属性

名称 2.2 质点和位移 课件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3 09:3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质点和位移司南版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质点概念的引入想一想 在描述机械运动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麻烦,这个困难和麻烦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实例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描述机械运动过程中若没有对物体做一定的约束和规范,那么将很难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为引入质点奠定基础。 质点概念的抽象过程 质点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飞机以及人造卫星等问题的讨论,意识到生活中分析运动时我们通常会突出主要矛盾,随后通过篮球场上将运动员简化成点进行拓展延伸,在物理学中也是如此,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到质点的引入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单又方便,对质点这一理想化模型有更深入的理解。 对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研究是不是所有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大物体不能当作质点
小物体才能当作质点1. 研究平均速度时,身体的大小与其路程110米来说是可以忽略的!2.研究最后冲刺动作,涉及到的是具体的一些微小动作,此时人的大小与研究的问题对象关系密切。刘翔110m栏判断的基本思路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小组讨论计算北京-汕头运行时间的火车
研究通过隧道所用时间的火车
研究地球的自传
研究短距离速滑比赛中的运动员
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 设计意图:
教师提问让学生得出错误观点,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刘翔110m栏两种情况,让学生被潜移默化地转变错误观念,从心理上接受只有物体的形状、大小和各部分运动的差异不起作用或是次要的因素时才能将物体看成质点。最后过一系列具体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检验学生对这一块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让学生深刻理解质点的概念 。位移概念的引入位移(s)设计意图:
让学生主动分析得出从学校到家若采取不同方式,路程不同而位置变化却相同,由此让学生充分理解位移这一概念引入的必要性,理解物理学中物理量的引入并非是凭空出现的。 位移的表述位移 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大小方向线段 有向位移的表述⒈ 一维坐标系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
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⒉二维直角坐标系位置是一种特殊的位移,即相对于坐
标原点的位移,它的起点在坐标原点,
终点在该时刻物体所在位置。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一维直线运动中具体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并体会矢量和标量的特点,由此得出一维运动中描述位移的两种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二维运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解位移和路程。 位移-时间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1)建立坐标系
(2)描点
(3)连线
(4)说明特点O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如何利用描点法画s-t图像,并学会分析图像,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小结知识:质点概念和运用;位移概念和表述。
方法:理想化模型;图像法。§ 1.2 质点和位移
一、质点
1、定义:为了研究问题的需要,有时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把物体简化成一个有质量的点。
2、理想化方法:
3、判断依据: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
二、位移
1、定义: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s).
2、大小:起点到终点的距离(m)
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3、矢量和标量
4、描述: 有向线段
(正负号)
5、位移-时间图像
板书设计(一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