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大单元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大单元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3 22:5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什么是“世界历史”?
有人类以来地球上历史的总和
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西罗马灭亡(476年)
新航路的开辟(1500年前后)
十月革命(1917年)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并存
上古史
中古史
近代史
现代史
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
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资本主义遭遇挫折并调整,社会主义诞生,并存
本学期学习内容:世界历史(九上全册+九下部分内容)
笔记




①序号化(一/1/(1)/①/a )
②标注关键词
③考点下划简单直线,大段文字可以用括号
④在相应位置补充拓展知识
课堂听讲:理解+笔记+思考
定时上交历史教材 检查笔记
课后巩固:认真作业+思维导图+及时复习
九年级上册 世界古代史
大单元 目录
第一课时 叹文明兴衰
第二课时 品文明成果
第三课时 析文明特征
2022版课程标准:
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传播。
教材自然单元 目录
一、时空定位 请同学们找出文明发源的地点和时间
文明名称 古代埃及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印度
空间发源
时间历程 BC3500兴起→BC3100统一 → 图特摩斯三世强盛→BC525衰亡 BC3500兴起 → BC24C统一 → BC18C强盛 → BC1595古、BC539新衰亡 BC23—BC18C早期文明 →
BC1500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鼎盛 →逐渐衰落
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
西亚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南亚次大陆 印度河
结果:文明中断
结果:文明中断
结果:文明中断
所以三大文明在表达上必须加上“古”或者“古代”限定词
一、时空定位
四大文明古国在地理上有何共同点?
大河附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有利于定居以及发展农业;因而被称为大河文明
一、时空定位
二、文明成果
文明名称 古代埃及p3-5
文明成果 政治
文化 ①天文学:
②文字:
③数学
④医学:
⑤建筑:
法老集多权等于一身
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
象形文字
太阳历
木乃伊(解剖学)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太阳历
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数学
木乃伊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在尼罗河的利用历史中,形成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二、文明成果——重点突破1:金字塔p4
问题1:为什么要修建金字塔
用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问题2:如何评价金字塔?
评价:积极: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消极影响:耗费人力物力,给古埃及人民带来苦难
问题3:最大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问题4:金字塔的规模变化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注意勾画,笔记
金字塔大小代表财富和权力,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王权的逐渐衰落。
《爱在西元前》音乐欣赏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神殿、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蔓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预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
文明名称 古代两河流域p7-8
文明成果 政治
文化 ①文字:
②天文:
③数学:
④法典:
⑤建筑:
二、文明成果
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君权神授
楔形文字
太阴历 闰月
60位进制
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
楔(xiē)形文字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太阴历
60进制
《汉谟拉比法典》
二、文明成果——重点突破2:《汉谟拉比法典》p7-8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汉谟拉比
太阳神
《汉谟拉比法典》
石柱局部图
象征权力与正义的权杖
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
特点:①阶级性②同态复仇(残酷,野蛮)
美国国会大厦
汉谟拉比浮雕
目的: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笔记)
主要内容:
①社会等级森严
②奴隶制发达
③商品经济活跃
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认识:①法制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发展
二、文明成果——重点突破2:《汉谟拉比法典》p7-8
二、文明成果
文明名称 古代印度p12-13
文明成果 政治
文化 语言:
数学:
宗教:
“黄金之国”
“大象之国”
种姓制度
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
梵(fàn)文
阿拉伯数字
佛教
二、文明成果——重点突破3:种姓制度p12
(第一等级)
(第三等级)
(第二等级)
(第四等级)
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掌握神权,精神领袖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
几乎没有权利,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不可接触者”——贱民
概念: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目的:巩固统治
问题1: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共分为几个等级?分别有什么职责和义务?
材料1:相关谚语:“贵族永远是贵族,永远享受特权;贱民永远是贱民,活在最底层。”“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材料2: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而高级种姓的人就算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也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
材料3:谈到不同的族姓……都在本种姓内婚娶,富人和穷人彼此不互相婚配。父系和母系亲属,不互相婚娶。妇人一嫁,终身不能改嫁。
——季羡林
二、文明成果——重点突破3:种姓制度p12
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种姓制度的特点。
特点:
①各等级世代相袭;
②贵贱分明;
③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二、文明成果——重点突破3:种姓制度p12
问题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种姓制度的影响(积极+消极)
贫富悬殊
富人的天堂 穷人的地狱
种姓制度引发暴乱不断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为种姓内成员提供了保护,有利于维护统治;
消极:①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社会矛盾尖锐;
②使下层劳动人民备受压迫和歧视,延缓社会发展进程。
二、文明成果——重点突破4:佛教p13
1.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2.时间:公元前6世纪
3.佛教的传播
(1)时间:公元前3世纪后
(2)方向:根据下列地图画出佛教传播路线简图
佛教的兴起及早期传播——《世界历史地图册》
向北
向南
(3)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做笔记)
二、文明成果——重点突破4:佛教p13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
玄奘西行
泰国曼谷玉佛寺
来源于佛教的词语:刹那、烦恼、解脱、臭皮囊、觉悟、现身说法、
大彻大悟、三生有幸、前因后果、自作自受、一尘不染、一厢情愿
p14课后活动第2题活动与探究:
产生时间 发源地 早期文明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中国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3世纪
约公元前2070年
尼罗河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印度河 恒河
黄河 长江
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青铜器、甲骨文
三、文明特征
特征: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
从表格中能归纳出世界古代文明的什么特征??
▲分析早期文明分散孤立,基本独立发展的原因(唯物史观):
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
交通条件的限制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文明名称 古代埃及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印度
空间发源 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 西亚 幼发拉底、底格里斯河 南亚次大陆 印度河
时间历程 BC3500兴起→BC3100统一 → 图特摩斯三世强盛→BC525衰亡 BC3500兴起 → BC24C统一 → BC18C强盛 → BC1595古、BC539新衰亡 BC23—BC18C早期文明 →
BC1500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鼎盛 →逐渐衰落
文明成果 政治
文化 文字: 历法: 医学: 建筑: 文字: 天文: 数学: 建筑: 法典: 语言:
数学:
宗教:
法老集多权等于一身
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
象形文字
太阳历
木乃伊(解剖学)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君权神授
楔形文字
太阴历 闰月
60位进制
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
梵文
阿拉伯数字
佛教
三、文明特征——根据表格总结三大文明的共同点
古代亚非文明共同点:(笔记)
①地理上都属于东方文明,大河文明;
②经济上发展农业;
③政治上奴隶制专制统治;
④文化上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
材料:习近平主席一直强调多样性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强调“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我们要用理解的心态尊重世界各国文明的差异性,提倡多元文化共存。 (思想上+行动上)
中考真题演练
1.(2022·重庆)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
A.传承性 B.多样性 C.交互性 D.同一性
【B】
中考真题演练
2.(2022·重庆)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司母戊鼎 D.帕特农神庙
【B】
中考真题演练
3.(2020·重庆)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创造的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儒略历 D.帕特农神庙
4.(2018·重庆)下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
B.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D.证明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A】
【B】
中考真题演练
8.(2022·山东滨州)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下列古文字反映了世界文明的( )
A.扩展性 B.发展性 C.开放性 D.多样性
【D】
9.(2022·江苏镇江)如图是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据图判断,古代亚非文明都发祥于( )
A.沿海地带 B.大河流域 C.高寒山地 D.草原牧区
【B】
中考真题演练
观点: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 (2分)
论述: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诞生了早期人类文明,如楔形文字、阴历、60进制等,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出现了古印度文明,形成了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等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 (4分)
结论: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文明具有多样性。 (1分)
10.请根据下列图片材料制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两个及以上的论据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例2:
观点: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 (2分)
论述: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为了巩固统治,古巴比伦王国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4分)
结论: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文明具有多样性。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