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散步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6 散步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4 11:2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散 步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
2.学习以小见大、结尾升华主题的写作方法;领悟本文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莫怀戚(1951—2014),笔名周平安、章大明,重庆人,当代作家。发表各类作品近500万字。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著有小说《诗礼人家》《透支时代》《花样年月》等。
积累词语
嫩 芽
霎 时
拆 散
分 歧
熬 过
粼 粼
nèn
shà
chāi

áo
lín
莫怀戚

反复朗读,
把握感情基调
反复诵读
提示:
与《秋天的怀念》中的生离死别不同
《散步》说的是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一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
同样是抒写亲情的文章,两文的感情基调大有不同。
明确感情基调:
《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是:
沉痛、感伤、悲慨、压抑,结尾处又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
《散步》的感情基调是:
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从容,有些语句有含蓄未言的深意。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散步原因
田野春色及散步乐趣
解决分歧
叙述
总起:交代事件、地点、人物
散步
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
结尾:深化主题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
田野
初春
分歧
一家人在田野里温馨地散步
结局:
散步的地点是:    
散步的季节是: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记叙的事情是:
祖孙三代初春在田野里散步
本文的线索是散步
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通过______这一事件,展示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_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高度的________。
散步
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尊老爱幼
责任感
解释“散步”含义
题目含义:以“散步”为题,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一事件,叙述了一家四口的故事。
“散步“:指为了锻炼或娱乐而随便走走,漫步徘徊,有时也指缓慢步行。
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研讨中对每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评,读出感情。
(1)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因为“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乖巧。
(2)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他们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这种永恒的情感。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在解决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因为一切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所以“我”感到中年人的责任重大。
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对于“我”和妻子来说,背起来应该很轻松,可为什么我们都走得很慢很仔细?
“我们”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这是怎样的一家人?
互敬互爱、温馨幸福、融洽和谐、尊老爱幼。
为什么我们一家要去散步?母亲最初不愿出去,是真的不愿意吗?
寒冬已过,初春到来,万物生机盎然。
“我”希望母亲能多出门走动,借由家人的陪伴,让她也像春天一样充满生命活力。
不是,母亲是担心自己腿脚不便,给孩子们添麻烦。是出于对后辈的关爱。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新的“生命”的活力。用环境描写烘托出作者一家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氛围,衬托出浓浓的亲情。
这些风景是从母亲眼里“望”出来,意味深长。这几句景物描写,勾画出一幅典型的田园风景,清新而明丽。也是母亲改变主意的部分原因:她听从了孙儿的选择,“因为小路有意思” 。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品味深层意蕴
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经不起摔跌,非稳当不可。
从深层理解来说,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这是一句情思隽永、富含哲理的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
“慢慢地”“稳稳地”行走,可以看出中年人照顾一家老小、肩负家庭责任时的小心、稳重;“整个世界”的感受,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心愿。
这篇散文有些地方大词小用、小题大做,找出一些这样的词语,说说看,这样用词,获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理解“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大词小用、小题大做,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比如,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而且,面对“分歧”,“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 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这样的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
结尾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似乎也有点儿小题大做,但这个结尾富含深意、耐人寻味,使读者一下子领悟到中年人特有的心境和责任感。
写作特色
文中多处表现了互敬互爱的细节。如母亲和她的孙子发生分歧时,“我”经过考虑,为了方便老人,决定“走大路”。这就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尊敬。后来,母亲又改变了主意,反映了她对孙子的疼爱。这两处细微的情节,具体真切地表现了一个幸福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情和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亲情不一定要借由轰轰烈烈的大事来体现,细微处见深情。就像《散步》这篇文章,以小写大,通过一件小事,既表现出家庭成员对彼此温馨的关怀体谅之情,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让人看到了成年人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和肩上的重任。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