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课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课件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4 20:32:35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积累关于提问的名人名言,感受中华文化中“勤学好问”的治学精神,增强文化认同感。
语言运用: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生字,能准确辨析形近字;体会排比句和设问句的表达效果,尝试仿写。
思维能力:结合阅读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整体/局部、内容/写法/启示)提问,培养“敢问、善问”的思维习惯。
审美创造:在对比品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魅力,通过句式仿写提升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规律辨析形近字(如“驻/蛀/拄”“钞/抄/吵”),理解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对比体会排比句与普通陈述句的表达差异,以及设问句的“引人注意、突出重点”效果。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文本(如单元课文)梳理提问策略,学会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从句式仿写中迁移语言运用能力,将排比、设问手法灵活运用于口头表达和习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交流平台——学会提问,激活思维
情境导入,明确主题
引用名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提问:“学习中,提问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学习体验自由发言。
出示“学习伙伴的发现”(教材内容),学生自读勾画关键信息:
提问角度:整体/局部、内容/写法/启示;
提问原则: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对理解课文有帮助)。
小组合作,梳理方法
结合单元课文(如《夜间飞行的秘密》),小组讨论:
“针对‘内容’可以提什么问题?”(例: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什么?)
“针对‘写法’可以提什么问题?”(例:作者为什么用“反复试验”而不是“一次试验”?)
每组分享1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板书关键词,总结提问策略:多角度、深思考、筛重点。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辨析形近字,探究规律
发现规律,归类识字
课件出示三组生字(带拼音):
驻(zhù)扎/蛀(zhù)虫/拄(zhǔ)拐
钞(chāo)票/抄(chāo)写/吵(chǎo)闹
培(péi)养/赌(dǔ)气/媒(méi)体
引导学生观察:
第一组:声旁均为“主”,形旁不同(“马”“虫”“扌”),字义与形旁相关;
第二组:声旁均为“少”,形旁不同(“钅”“扌”“口”),读音相近但声调有差异。
拓展练习,巩固运用
组词游戏:给形近字组词(如“苞/雹/鲍”“芬/氛/纷”),同桌互查。
语境填空:
“多(媒)体的应用,不仅在(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方面有优势,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括号内选“煤/媒”“赔/培”“芬/氛”)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一)——品读排比句,体会气势
对比朗读,感知差异
课件出示句子:
原句(排比):“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改句(陈述句):“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学生齐读后讨论:排比句反复用“没有”,有什么效果?(强调当时科技的落后,语气更强烈,给人深刻印象)。
仿写练习,迁移运用
句式改写:将“我爱春天、夏天和冬天”改为排比句(例:“我爱繁花盛开的春天,我爱荷叶田田的夏天,我也爱银装素裹的冬天。”)
创意拓展:用“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开头写排比句(例:“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踢毽子。”)
第二课时
板块一:词句段运用(二)——玩转设问句,突出重点
例句分析,总结特点
课件出示设问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小组讨论:设问句的结构(自问自答)和作用(引起注意,强调答案)。
情境仿写,学以致用
基础仿写:针对“校园的早晨”提问(例:“校园的早晨为什么这么热闹?因为同学们开始了晨读和锻炼。”)
进阶挑战:用设问句写“我的爱好”(例:“我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是阅读。它能带我走进奇妙的世界。”)
板块二:日积月累——积累名言,传承智慧
理解句意,联系生活
出示名言,学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喜欢提问,知识就会丰富;自以为是,知识就会浅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广泛学习,详细询问,谨慎思考,明确辨别,踏实行动。
小组分享:“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好问则裕’?”(如:爱迪生通过提问发明电灯)。
朗读背诵,内化积累
采用“师生对读”“拍手打节奏读”等形式熟读名言,尝试当堂背诵。
作业:选择一句名言,结合自身经历写一句感悟(例:“我常向老师请教数学题,这就是‘审问之’的道理。”)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核心:敢提问、善表达
一、提问策略
角度:整体/局部 | 内容/写法/启示
原则:有价值、促理解
二、识字方法
形近字:形旁表义(驻-马/蛀-虫)
声旁表音(钞-少/吵-少)
三、句式妙处
排比:重复句式→强调气势(没有……没有……)
设问:自问自答→突出重点(谁?当然是……)
四、名言积累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教学反思
需关注学生提问的“深度”,避免停留在表面问题;
形近字辨析可结合汉字演变视频,增强趣味性;
句式仿写应提供更多生活化情境,降低难度。
以上设计整合了“识字、阅读策略、语言表达、文化积累”四大板块,通过“观察-辨析-实践-迁移”的路径,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共26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

语文园地二
“~”
核心素养目标
1
语言运用: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生字,能准确辨析形近字;体会排比句和设问句的表达效果,尝试仿写。
2
思维能力:结合阅读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整体/局部、内容/写法/启示)提问,培养“敢问、善问”的思维习惯。
3
审美创造:在对比品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魅力,通过句式仿写提升语言组织能力。
4
文化自信:通过积累关于提问的名人名言,感受中华文化中“勤学好问”的治学精神,增强文化认同感。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明确主题
引用名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提问:“学习中,提问有什么作用?”
提问角度:整体/局部、内容/写法/启示;
提问原则: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板块一:交流平台--学会提问,激活思维
交流平台
学习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我知道了既可以针对局部进行提问,也可以针对整体进行提问。
学习了《夜间飞行的秘密》,我知道了还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和启示方面来提问。
学习了《呼风唤雨的世纪》,我知道了要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交流平台
2.小组合作,梳理方法
结合单元课文(如《夜间飞行的秘密》),小组讨论:
【1】“针对‘内容’可以提什么问题?”(例: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什么?)
【2】“针对‘写法’可以提什么问题?”(例:作者为什么用“反复试验”而不是“一次试验” )
总结提问策略:多角度、深思考、筛重点。
交流平台
总结归纳
我们要敢于提问。
我们要善于提问,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筛选最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辨析形近字,探究规律
1. 发现规律,归类识字:
注——驻 抄——钞 赔——培
堵——赌 煤——媒 芬——氛
zhù chāo péi
dǔ méi fēn
第一部分由六组读音相同的形近字组成。每组汉字的左边为熟字,右边为生字。
我发现
第二部分由三组汉字组成,每一组的两个生字偏旁相同,读音和字义不同。
我发现
账 樟 狡
贝 木 犭
贺 杠 猾
zhàng zhāng jiǎo
hè gàng huá
给形近字组词(如“苞/雹/鲍”“芬/氛/纷”),同桌互查。
组词游戏:
“多(媒)体的应用,不仅在(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方面有优势,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括号内选“煤/煤”“赔/培”“芬/氛”)
语境填空: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一)--品读排比句,体会气势
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没汽车,也没有飞机。
◇ 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词句段运用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
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相同点:
每一组的两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一样的,都用了“反复”加强语势。
第一组第一句句式:
没有……没有……没有……
第二组第一句句式:
……的时候……的时候……的时候
不同点:
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词语或者句式,能够加强表达的气势。(反复:增强语势)
提示:
词句段运用
车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学习例句,用反复的方法改写句子。
车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水和人烟。
春天来了,小草、大树、高山和河流都绿了。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大树绿了,高山绿了,河流也绿了。
第二课时
板块一:词句段运用(二)--玩转设问句,突出重点
出示设问句:“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设问句的结构(自问自答)和作用(引起注意,强调答案)。
词句段运用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
设问:在同一个句子里,自己回答自己提的问题。
词句段运用
在学过的课文里找出自问自答的句子,并读读,加深体会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们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蝴蝶来避雨。麦田呢?也不能避雨。树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
书写提示
基础仿写:
针对"校园的早晨"提问(例:"校园的早晨为什么这么热闹?因为同学们开始了晨读和锻炼。")
进阶挑战:
用设问句写"我的爱好"(例:"我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是阅读。它能带我走进奇妙的世界。")
板块二:日积月累--积累名言,传承智慧
①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③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自由朗读,指名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将句子读准读通。

shèn
huò

shú
丰富、富裕
书名
书名
人名
人名

困惑
智慧、才能
勤学
①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③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喜欢问问题就会变得知识渊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狹隘。
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实地履行。
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学习就不会有所成就,不提问就不会获得知识。
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勤学
日积月累
1.知而好问,最后能才。 ——《荀子》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 林逋《省心录》
4.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板书设计
名句 “勤学好问”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语文园地二
识字加油站
日积月累
整体、部分
不同角度
提问
反复:增强语势
设问句:表示强调
根据形旁猜测
查字典
组词理解
布置作业
1.背诵“日积月累”的名言警句,课外收集一些勤学好问的名句。
2.制作一张书签,将最喜欢的一句勤学名言写在上面,夹在常看的书里。
再见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