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地形》表格式教学设计(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1.2 《地形》表格式教学设计(第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4 09:0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教学设计
(第2课时)
课题 2.1.2《地形》 单元 二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1. 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开篇,地形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河流、水能、交通等自然环境有着深刻影响,也为后续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内容奠定基础。2. 内容结构:教材首先呈现中国地形类型多样的特点,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引导学生直观认识,接着介绍山区面积广大这一特征,阐述山区开发利用的优势与挑战,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2022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分析我国地形类型的分布,了解地形对我国气候、河流、水能等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分析山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利弊,培养综合思维素养。(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我国主要山脉、地形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学生在七年级已学习世界地形相关知识,对地形类型等概念有初步了解,但对中国地形的具体特征认识不足。2. 认知能力: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对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接受度高,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但对于复杂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3. 学习特点:学生对地理现象充满好奇心,喜欢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获取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知识整合能力弱等问题。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地形类型多样及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在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准确识别主要地形区。(重点)2.教学难点:分析地形特征对其他地理要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山区开发利用的合理方式,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难点)
材料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中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 观看视频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27—P28,读图2.2中国地形类型图,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1)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指的是什么?(2)读图2.2,举例说明我国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概况,哪一种占比最大,哪一种占比最小?(3)什么是山区?我国山区面积有多大?【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略)②(略)③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超过全国总面积的2/3。【合作探究】对照课本P31图2.5中国主要地形区,分别找出我国的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地形。想一想,山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不同颜色所表示的海拔,可以识别主要地形类型。读图2.3,将图中甲一戊与对应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区名称连线。【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略)。②不利影响: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适宜大规模开垦。有利影响:山区通常拥有比较丰富的矿产、水能、生物或旅游等资源。在改善交通、保护生态的条件下,山区可以发挥资源优势,进行综合开发,促进经济发展。③(略)【学习活动二】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30—P32,读图2.4图2.5中国主要地形区,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根据山脉走向示意图,看图说出我国主要东西走向的山脉名称。看图说出我国主要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名称。看图说出我国主要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名称。看图说出我国主要南北走向和弧形山脉名称。【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东西走向: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②东北—西南走向: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列台湾山脉。③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④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⑤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问题引领2】读图2.4中国风格状骨架示意图,如果将近似东西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你会发现什么规律?读图2.5,试从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请从图2.5中找出我国的四大盆地,并说出它们的特点。请从图中找出我国的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地分割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山脉是地形的骨架。②(见同步课件,略)。③(见同步课件,略)。④(见同步课件,略)。【合作探究】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与山脉的位置关系。山脉构成的“网格”中分布着我国主要地形区。阅读图2.4、图2.5,完成表2.1,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与山脉的位置关系。(略) 1. 观察地图,标记主要地形位置。2. 结合图表,归纳不同地形特点。认真阅读,思考问题,分析归纳。认真阅读,思考问题,分析归纳。认真阅读,思考问题,分析归纳。认真阅读,思考问题,分析归纳。 引导学生直观认识我国丰富的地形类型,培养区域认知素养。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五种陆地地形的分布特点,了解山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引导学生读图观察,了解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培养区域认知素养。引导学生读图观察,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引导学生读图观察,了解在山脉构成的骨架中主要地形区的空间位置关系,培养区域认知素养。
课堂练习 见同步教学课件第44页—46页 完成作业 教师讲评
课堂小结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及地形对生产生活影响。2. 在“山区面积广大”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梳理知识框架,巩固学习效果,引导学生思维,利于承上启下。
板书设计 一、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1. 山地多,平原少:山区面积广大2. 山区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1. 山脉的五种走向类型及其主要山脉2. 认识主要的地形区及其特点3. 小结:地势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名称 突出教学重点,梳理学习思路,增强理解记忆,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和表达的机会。对于山区开发利用这一难点内容,可增加更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总结教学经验,了解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