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济南的冬天 同步分层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春天,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牧童的笛声传递春的气息,鸟儿也①____(A.随声附和 B.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夏雨一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花朵怒放着,chéng____清的溪水奔流着,数不清的杂草②____(A.雨后春笋 B.争先恐后)地生长着……当树叶 xiāng____上金边,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终年 zhù xù 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根据拼音,在语段的横线里写出正确的汉字。
2.请为①②两处选择最适合的成语,将字母填在语段的横线上。
3.语段的画线句有语病,你的修改意见是: 。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中的“春风”是名词。
B.“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中的“领略”是动词。
C.“田野染上一层金黄”中的“一层”是形容词。
D.“还有那可爱的水藻”中的“那”是代词。
二、单选题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____着点儿热气。
②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____个影儿呢。
③因为有这样____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就是这点儿____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
A.喷 照 慈祥 幻想
B.冒 照 慈善 幻想
C.冒 留 慈善 想法
D.喷 留 善意 想法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朗读时,内心要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提示,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恰如其分的感情。②《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调则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的。③感情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整体的、基本的感彩和声音语调。④比如,《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愉快、热烈、充满希望的。⑤有人把文章的感彩分为挚爱和憎恨、悲哀和喜悦、惊惧和欲求、急切和冷漠、愤怒和疑惑等不同种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7.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生活如歌,每一天都是跳动的音符;生活如诗,每一日都是多彩的诗行。
B.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很重要。
C.如果你愁眉苦脸,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会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使别人也受到你坏情绪的影响。
D.所以我们要乐观地看待周围的一切,不论成功或失败,不论顺利或挫折,只有你乐观对待,你才会从中找到快乐。
8.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晴朗无云)
B.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娇柔而秀美)
D.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9.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藻(zǎo) 晒着(sài) 贮蓄(zhù) 摇蓝(lán)
B.准保(zhǔn) 镶上(xiāng) 澄清(chéng) 水墨画(mè)
C.发髻(jì) 秀气(xiù) 着落(zháo) 温晴(wēn)
D.响晴(xiǎng) 济南(jǐ) 看护(kān) 着急(zháo)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江南落雪
古清生
江南的冬天,总是会落雪的。今年的冬天和往常的冬天一样,我从北京回到江南山坳上的小镇,就逢上了一场小雪。山野是一片的白,久长的时间里没有听到的八哥的叫声,也悉数地听到了,它们栖落在满是白雪的冬青树上,把叶子上的雪粉儿抖得纷纷扬扬,还原出冬青树的新鲜的绿色。旧历年已是很近了,城里已经禁绝的鞭炮,在小镇上仍是间或地啪嘭响起,老屋的房头,还是有米泡机吱吱地摇着。
但江南的雪,却总也是新鲜的,它是江南的冬天里开放的昙花,美丽且短暂。所以江南人士,也总是要怀着赏花的心情看雪,对那忽然一夜间白茫茫的山野感到无比的新奇。即便是北方人,怕也会对江南的雪产生别样的心情。因为这里的雪,它生得很嫩,像小鸡小鸭的雏儿的绒毛,很轻很轻地覆盖在山野上,稍有阳光的触摸,它们就承受不住,会融为清清的水滴,洗出泥土上的新绿。
我想,唯有现在,江南落雪的景致才符合我的心情。都市化的快节奏的竞争,人的心情愈渐浮躁,如我现在这样站在阳台上看雪花悠悠飘落,渐渐积白了山野的心情确难再得到。
然而,落雪的江南,无论如何是很值得一看的,即使匆匆一瞥,也能够留下长久的记忆。如今,雪是白了满山。从山中扯出一条涧来,涧上是些白的胖乎乎的卵石,清泉反倒扭出一道乌亮的水痕,潺潺地往山外流去。而田间是白茫茫的,近看却另有风景,因为那雪间,总是有一些盖不住的青苗,探出几片青青的叶子,还有一些冬天开放的小黄花,它们也会在雪中亮出几朵惊喜。水塘中更能见到一些水鸟,它们在一些枯荷间游弋,被雪挤得小了的空间,并未使水鸟们感到生存困难。如果放眼看那山间的农户,红墙黑瓦的房屋,已让白雪压得很矮。一缕淡蓝的炊烟,袅袅地飘往山中,屋后的竹,也是垂下了枝头。这似乎还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落雪的江南,特别是我的山坳上的小镇,落雪以后,会有一种宁静,一种忽然而至的洁净、单纯和悠然。还有的是,毕竟江南有莽莽群山,雄峰耸立,波迭起伏,大写意地横亘在天地之间。而神秘的苍郁的森林,俱由雪来铺陈,山几乎成为白的群山,雪的群山,间或露出一两处褐色的山崖,绿的植被,红的梅花,有山鹰悠悠地盘旋,寂静的雪谷,便是会幽幽传来一两声鸟啼或山麂的鸣叫,悠然而缥缈。
我以为,江南的雪景,最美丽的,要算那冰凌了。雪后一场小雨,那积雪的枝头会忽然挂起无数冰凌,如水晶般透明剔亮,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千万种光芒。最是那红梅蜡梅,满树的梅花开放,忽然悉数冻在冰凌中,就如水晶中的花了。而花的细微处被冰凌放大,清亮又朦胧,冰的千种,花的千种,构成一个美妙而神奇的童话世界。那么,加以几处残雪的点缀,几束阳光的照耀,几只鸟雀的啼鸣,几道山泉的流淌,人在其中,梦耶幻兮,不知进入何境。江南落雪,江南总要落雪。江南的雪总是给我们以纯洁的媚态,总是风情万种地装饰着江南的冬天,这并不算很冷但还是冷着的冬天,经由时间的封存,却能够暖暖地装在我的心里,像那冰冷却又热烈着的美酒。
(摘自《文范·经典美文》,有删节)
10.文章开头写江南山坳小镇的那场小雪,有什么作用?
11.选文中的江南雪景有什么特点?对表达作者的情感起什么作用?
12.文章第四段是怎样描写江南落雪景色的?请作简要分析。
13.怎样理解江南的冬天像“冰冷却又热烈着的美酒”?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澄;镶;贮蓄
2.B;B
3.删去“一年到头”或“终年”
4.C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需要学生在平时读文章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 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4)本题考查辨析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的词。
1.首先,需要准确拼读给出的音节,然后结合语段的具体语境,理解这些音节所代表的汉字。例如,“chéng清”根据语境和拼音,可以确定是“澄清”,表示清澈透明;“xiāng上金边”则根据语境和拼音,可以确定是“镶”,表示装饰;“zhù xù”根据语境和拼音,可以确定是“贮蓄”,表示储存、积存。这些都需要学生准确理解语境,并结合拼音知识来确定正确的汉字。
故答案为: 澄;镶;贮蓄
2.对于①处,需要理解“随声附和”和“呼朋引伴”的含义,并结合语段中描述鸟儿的行为来选择最合适的成语。在这里,“呼朋引伴”更能体现出鸟儿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卖弄喉咙的情景,因此选择B.
对于②处,需要理解“雨后春笋”和“争先恐后”的含义,并结合语段中描述杂草生长的情境来选择最合适的成语。在这里,“争先恐后”更能体现出杂草们争相生长,竞相展示,力的情景,因此选择B。
故答案为: B;B
3.病因:语意重复;删去“一年到头”或“终年”。
故答案为: 删去“一年到头”或“终年”
4.C.“染上一层金黄”中“一层”为量词;并非“形容词”;
故答案为:C。
5.【答案】B
【解析】①“冒”字更能体现热气轻柔、缓缓散发的状态,符合济南冬天温和的特点;“喷”则显得过于猛烈,与语境不符。
②“留”个影儿生动写出垂柳倒映水中的静态美,而“照”更侧重主动投射,不如“留”贴切。
③“慈善”形容冬天的温和宜人,赋予冬天人的温情,比“慈祥”(多用于形容人)更适合修饰景物;“善意”与冬天搭配不当。
④“想法”指具体的念头,符合语境中对愿望的平实表述;“幻想”带有不切实际的意味,与文意不符。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C。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6.【答案】B
【解析】通过阅读可知,语段围绕“感情基调”这个话题论述,③句首先引出本段要论述的话题“感情基调”,应该排在首句;“感情基调”包括感彩和声音语调,⑤句先谈感彩的分类;紧接着①句,论述朗读时“感情基调”对“感彩”的影响;②④都是列举示例来论证①句,根据④句“比如”可知,这是列举的第一个例子,应排在②句前面。故排列顺序为:③⑤①④②,选B。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语句排序。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作答时首先找到概括性的观点,再根据上下句衔接的紧密度或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CD.正确;
B.有误,成分残缺,应在“保持”前加上“我们”。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8.【答案】B
【解析】A.正确;
B.不正确;“慈善”指济南的冬天不太冷;
C.正确;
D.正确;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意思可以先看词语的字面义,拆解字词进行初步解读。还可结合语境,分析词语在具体句子或段落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此外,联系近义词、反义词来辅助理解,也能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获取准确释义。
9.【答案】D
【解析】A.“晒着”的“晒”应读“shài”,而非“sài”;“摇蓝”的“蓝”为错别字,正确为“篮”;
B.“水墨画”的“墨”应读“mò”,而非“mè”;
C.“着落”的“着”在此处应读“zhuó”,而非“zháo”;
D.正确;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声调和前后鼻音。
【答案】10.开篇点题,总起全文。突出江南小雪带来的生机与绿意;渲染温馨氛围,奠定全文情感基调。
11.江南雪景有着静谧、纯洁的特点。用来衬托作者宁静、安适、悠然的心境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2.示例一:点面结合。先分点描写山上、田间、水塘、山村落雪的情景,突出落雪的宁静、纯净、单纯、悠然;再写江南落雪的大写意画面,突出江南雪景的苍茫、缥缈。(示例二:动静结合。写山涧有静卧的卵石,也有潺潺的流水;写田野有茫茫的白雪,也有探头探脑的新叶;写水塘,有枯立的荷叶,也有游弋的水鸟;写莽莽群山,雄峰耸立,其间也不忘点缀麂鸣、鸟啼。动静结合的描写,使江南落雪之景,富有动感和生机。示例三:绘形绘色。作者用大量表现形态的叠词、表现色彩的形容词,绘形绘色,具有形象感、色彩美。用“潺潺”写流水,用“白茫茫”写田野,用“袅袅”写炊烟,用“莽莽”写群山,用“悠悠”写山鹰;白的群山,绿的植被,红的梅花,共同组成美丽的画幅。)
13.江南的冬天是“冷着的冬天”,但由于美丽、纯洁的落雪的点缀而显得风情万种,使人心中充满暖意,这样写表达了作者对江南落雪的冬天的赞美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句段作用。提示答题者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作答。内容角度需要解释句子的含义和句中人物的形象、情感等。结构一般有呼应或照应的作用或过渡或铺垫等。
(2)本题考查景物特点的概括与作用分析。景物描写包括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景物描写不仅能丰富文章内容,还能推动情节发展,前后照应,渲染氛围,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精神。
(3)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分析景物的写法角度较多,通常可从感官维度(视觉、听觉等多感官联动)和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及动静、虚实结合)入手,再结合其与情感、情节的关联判断作用。
(4)本题考查文章中重要语句的理解。做题时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三要结合文章的主题。分析时不仅要理解其内容,更要理解写作手法、意图、构思上的作用。
10.解答此题要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这段描写江南山凹小镇的小雪,描写八哥的叫声,“冬青树的新鲜的绿色”“米泡机吱吱地摇着”,让我们感受到江南雪景中的一片生机。结合下文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对落雪江南的描写,从而抒发作者对江南雪,落雪江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所以在结构上起到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的作用。
故答案为:开篇点题,总起全文。突出江南小雪带来的生机与绿意;渲染温馨氛围,奠定全文情感基调。
11.根据四、五自然段中雪中景物的描写,特别是其中的“特别是我的山凹上的小镇,落雪以后,会有一种宁静,一种忽然而至的洁净、单纯和悠然”一句,可以看出江南雪景的突出特点是静、净。正因为它的宁静、洁净,所以作者无比的喜爱,认为“江南的雪总是给我们以纯洁的媚态,总是风情万种地装饰着江南的冬天,这并不算很冷但还是冷着的冬天,经由时间的封存,却能够暖暖地装在我的心里,像那冷冰却又热烈着的美酒”,作者是以雪景的宁静、纯洁、悠然,来衬托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悠然。
故答案为:江南雪景有着静谧、纯洁的特点。用来衬托作者宁静、安适、悠然的心境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2.阅读第四段内容,作者先写的是满山的白雪,再写山上的沟涧,沟涧中的卵石、清泉;然后写白茫茫的田间,再写田间的青苗叶子、花;接着又写水塘、远处的农户,以及农户的房屋、炊烟、屋后的竹等。可以看出都是先总体再局部,即注意了点与面的结合。而且这里描写的景物,有静态的,还有动态度的,比如飞鸟、流泉,表现了作者的描写还有动与静的结合。如果再仔细地阅读,可以发现语段中有“白”“黄”“绿”“红”等表现色彩的词,所以也可从色彩与形体的结合来分析。
故答案为:示例一:点面结合。先分点描写山上、田间、水塘、山村落雪的情景,突出落雪的宁静、纯净、单纯、悠然;再写江南落雪的大写意画面,突出江南雪景的苍茫、缥缈。(示例二:动静结合。写山涧有静卧的卵石,也有潺潺的流水;写田野有茫茫的白雪,也有探头探脑的新叶;写水塘,有枯立的荷叶,也有游弋的水鸟;写莽莽群山,雄峰耸立,其间也不忘点缀麂鸣、鸟啼。动静结合的描写,使江南落雪之景,富有动感和生机。示例三:绘形绘色。作者用大量表现形态的叠词、表现色彩的形容词,绘形绘色,具有形象感、色彩美。用“潺潺”写流水,用“白茫茫”写田野,用“袅袅”写炊烟,用“莽莽”写群山,用“悠悠”写山鹰;白的群山,绿的植被,红的梅花,共同组成美丽的画幅。)
13.文章中看似矛盾的语句,往往是表述的角度不同。“冰冷”一词好理解,因为这是江南的冬天;而说它“热烈”,这就要结合文中的抒情议论句去理解,作者此句前写道:“这并不算很冷但还是冷着的冬天,经由时间的封存,却能够暖暖地装在我的心里”,意思是说江南的雪有别样的美,它的宁静、纯洁与悠然,会让人心里充满暖意,这种暖意如“热烈的美酒”,生动表现出作者对落雪江南的喜爱程度。
故答案为:江南的冬天是“冷着的冬天”,但由于美丽、纯洁的落雪的点缀而显得风情万种,使人心中充满暖意,这样写表达了作者对江南落雪的冬天的赞美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