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4 16:5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
一、综合性学习
读书好似一次远足:你与书中人物相遇,就好像是“有朋自远方来”。在书中,你可以和优秀的人物为伴,与深邃的思想共舞。七(1)班同学们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读书·策划】班上要办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小成设计了自己的手抄报栏目,请帮他再设计两个栏目,使手抄报的内容更丰富。
栏目一:名人嗜读趣事
栏目二:读书方法汇编
栏目三:   
栏目四:   
2.【读书·探究】请你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学校图书馆现状。
【材料一】
学校图书馆经过20多年的建设,目前共有纸质图书三万余册,包括文学、历史、科技、教育、外语、计算机等类别,纸本期刊杂志60余种,藏书总量在同类校中名列前茅;图书馆除了收藏有印刷型书籍和期刊以外,还有中外经典影片、音乐唱片、教学录像等音像资料。
【材料二】
学生去图书馆情况的调查统计
你的概括:   
3.【读书·交流】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静下心来阅读纸质书籍,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二、综合题
懂得处友,就懂得了处人;懂得处人,就懂得了做人。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九(8)班组织同学们举行“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4.围绕活动主题,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简明有感召力的标语。(不超过15字)
5.请你说出两个有关交友的成语或交友的故事名称。
6.请仿照下面示例,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前后构成一组排比句。
友谊是和煦轻柔的春风,让人温暖贴心;   ,   ;友谊是茫茫大海的灯塔,让人执着坚定。
请你参与“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7.“不求金堂玉马登高地,但愿高山流水遇知音”,句中的“高山流水”用了一个典故。请简述这个典故的内容。
8.你的同学李明为了请朋友吃东西、看电影,最近经常向家长伸手要钱,还和学校里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同学走得较近。你该如何劝说他?(至少引用一个有关交友的成语、谚语或格言、诗句)
9.请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思考一下:如果想要交到更多的好朋友,你需要做出哪些具体的改变?
学校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0.【积累交友诗词】古代的文人墨客为歌颂友情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标明作者。
11.请你列举两个关于交友的典故。
12.【溯源交友之道】请你仔细阅读下面材料,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我国古代学者认为,交友不仅要广取,而且要审慎,也就是说,不仅要有取友的虚心态度,而且要有择友的正确标准。墨子把交友比作染丝,他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已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孔子也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A.“学者”“态度”“标准”都是名词,“认为”“染”“居”都是动词。
B.“与善人居”中“善”的本意是美好的、友善的,这里用它的引申义,可以理解为“品德高尚的”。
C.生活中,“鲍鱼之肆”通常使用它的比喻义,指坏人成堆、小人聚集的地方。
D.这则材料告诉我们,如果自己是君子,就只能与君子交友;如果自己是小人,就只能与小人交往。
13.以下材料都是古人结交朋友的事迹,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材料一 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二人于园中锄草时,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有一次,二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华歆却出门观看。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再也不与华歆为友。
材料二 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范仲淹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交往甚密的官员,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一直将范仲淹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心知肚明了。
踏入中学的大门,你肯定认识了许多新同学,结交了不少新朋友。请以“交友”为主题完成下列任务。
14.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词语。
年龄不相当的人结交为朋友,称为   之交。
割脖子,同生共死的交情称为   之交。
只见过一次的交情称为   之交。
15.下面是小牟同学给李老师写的邀请函,其中有一处语句不恰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我们很荣幸的邀请您参加我们班级“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活动,②期待您能抽出宝贵时间莅临指导。活动时间:11月11日下午第三节课。活动地点:701班教室。③感谢您的赏光和支持,④欢迎你对本次活动提出宝贵的拙见。
第   句有误(填序号),修改意见:   
16.下列句子中隐含着古人的择友标准,请各用一个词概括。
①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②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李白
③大凡几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人,以同利为朋。——欧阳修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阅读心得分享;好书好文推荐
2.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数量大、种类多),但经常去的学生极少。
3.示例:小明,你好!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解析】(1)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活动形式有学科综合型、观察实验型、专题活动型、课题研究型。采取的形式主要有:观察、调查、实验、制作与设计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要利用每个单元的综合知识开展一次实践活动,一般活动包括五个方面: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要求等,平常多去实践总结。
(2)本题考查图表探究。首先要认真审读图表,从图表、数据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很多图表分析说明题在设置中都包括了三部分:标题、正文和注释,我们在审题时就应注意;按照主题思想,对图表数据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图表中的数据结论进行分析和综合,由表及里,逐层解剖;看每则表格后面有没有注释性说明,这样的内容对于理解正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不能忽略。 规范答题,答题的规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答题步骤的规范,一是语言的规范;因此答题时一定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结合,防止脱离图表,离题千里,堆砌教材理论;又要防止机械照搬试题所给的材料、数据,缺乏理论分析;同时要注意联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尽量提高答案的准确度,切忌没有思考清楚就匆匆做答,这样的得分一定不高。
(3)本题考查如何劝说。先读懂材料,清楚劝说的对象和内容;然后正面直接表达,有理有节,层层深入,可以引用权威话和例子,借例言理,增强劝说力量,要委婉相劝,采用各种方法,如讲故事、换位推论等,不能使用命令或侮辱性的语言等。
1.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根据主题“读书”和栏目一、栏目二的提示,栏目一是关于名人读书的事例,说明读书的重要性,栏目二是关于读书方法的,说明读书技巧,所以栏目三可以是经典名著介绍或读书心得,之后可以是书海拾贝或推荐好书等。
故答案为:阅读心得分享;好书好文推荐
2.本题考查图表探究。根据【材料一】可知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多(三万余册)和藏书丰富; 根据 【材料二】图表内容是偶尔去图书馆的比例是一半多一点,不去的占了三分之一左右,经常去的不到五分之一;
故答案为: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数量大、种类多);但经常去的学生极少
3.本题考查如何劝说。劝说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然后礼貌打招呼,其次根据内容是好朋友小明平时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看手机的危害和阅读纸质书籍的好处,最后提出希望,注意语言得体。
故答案为:小明,你好!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答案】4.示例:亲密无间,完美邂逅;我给你锦上添花,你对我雪中送炭。
5.示例:伯牙绝弦、割席断交、管鲍之交、刎颈之交
6.示例一: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示例二:友谊是五彩缤纷的花朵,让人心旷神怡。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首先要明确宣传标语的要求:主题明确,号召性强,简洁明了;比如在拟写物品类时,先找出拟写要求,写出物品的特点,在拟写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在拟写活动类的宣传标语时:在题目中圈画关键词,写出这个活动有什么好处或者应该如何去做,并且运用修辞美化语句等。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积累。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古今中外一些著名文学家代表人物及作品等文学常识,而且要对他们的一些代表作品进行阅读, 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之外,加强课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特别是少数名家的作品,平常养成多阅读多积累多做笔记,它涉及到古今中外众多的作家、作品、体裁和写作技法,零散琐碎,繁多庞杂,这么多的内容,要想很短一段时间内掌握它,确非易事,这便要求大家平时就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
(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句子仿写的要求为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内容协调一致,具体包含一是仿句和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一定要结合被仿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边的句子与后面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语意上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关系;句式要统一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完全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康塞尔:一位对主人忠心耿耿的小伙子,他老实本分、性格开朗,对分类学非常入迷。他愿意冒生命危险跟随主人参与“捕鲸”行动;看到主人落水后,勇敢地跳下去抢救;在南极缺氧的时候,把最后一丝空气留给主人。他是一个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仆人。
4.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拟写活动类的宣传标语时:在题目中圈画关键词,写出这个活动有什么好处或者应该如何去做,并且运用修辞美化语句等。主题是“交友”,字数不能超过5个字,可以引用名言警句或诗句,比如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等。
故答案为: 亲密无间,完美邂逅;我给你锦上添花,你对我雪中送炭。
5.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积累。学生平常要养成多阅读多积累多做笔记的好习惯,比如交友的成语 常见的有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等;交友的故事有:杵臼之交,杵臼之交出自《后汉书.吴佑传》,东汉时期,有一个穷苦好学的读书人,名叫公沙穆。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读书,总认为自己所学有限,想进入京城太学继续深造。公沙穆家中穷困,没有那麼多钱作为他入太学学习的费用。於是,公沙穆到一位吴佑的富户家做舂米工人。吴佑曾任齐相、长史等官职。有一天,公沙穆正在舂米,吴佑来到他的身边,吴佑见公沙穆举止斯文有礼,根本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谈起来。言谈中,吴佑发现公沙穆学识渊博,很有见解。吴佑不顾彼此贫富悬殊,便和他在杵臼前成为朋友。在封建社会,贫富县殊,等级森严。一个富豪能够屈尊降贵与一个穷苦读书人交朋友,是件难得之事,因此被传为一段佳话;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邯郸。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在回车巷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蔺相如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 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 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莫逆之交,出自《庄子.大宗师》,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等。
故答案为: 伯牙绝弦;割席断交;管鲍之交;刎颈之交
6.本题考查句子仿写。根据上句提示“友谊是和煦轻柔的春风,让人温暖贴心”和最后一句“友谊是茫茫大海的灯塔,让人执着坚定 ”,可知句式是“友谊是 ,让人 ”,而且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友谊可以比作鲜花、大海、美酒、花朵、火焰、常青树、灯塔等。
故答案为: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友谊是五彩缤纷的花朵,让人心旷神怡。
【答案】7.示例:“高山流水”的典故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两人成了知音之交。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8.示例:李明你好!我知道你是一个仗义大方的人,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不是靠金钱来维系的,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以后我们要尽量远离那些酒肉朋友,你认为呢?
9.如收敛自己随时爆发的脾气,主动关心他人等。
【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理解重点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结合句子分析这个加点词让句子哪里变得更好更优美更突出,理解文中的句子与词语的关系,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理解重点句子含义。
(2)本题考查如何劝说。先读懂材料,清楚劝说的对象和内容;然后正面直接表达,有理有节,层层深入,可以引用权威话和例子,借例言理,增强劝说力量,要委婉相劝,采用各种方法,如讲故事、换位推论等,不能使用命令或侮辱性的语言等。
(3)本题考查结合实际谈体会。首先要透彻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在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应该与作者的思想观点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他的基本观点; 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一定要真情实切;针对某种和文章内容有关的社会现象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读懂文章主要内容和弄清作者思想观点的前提下,我们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要围绕中心,结合生活实际来谈。
7.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不求金堂玉马登高地,但愿高山流水遇知音 ”这句话金堂玉马——出自红楼白玉为堂金作马,高山流水——出自伯牙鼓琴遇知音,意思是伯牙鼓琴钟子期都能欣赏,后钟子期死去,伯牙到他的墓前表示再也碰不到知音了。 “高山流水”的典故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两人成了知音之交,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故答案为:“高山流水”的典故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两人成了知音之交。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8.本题考查如何劝说。主题是关于“交友”,目的是劝说同学如何正确交友, 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 是肝胆相照,无私帮助,是要相互多为对方考虑,不能只顾自己 ,这种关系是一种长期的、互惠的、情感上的联系。这里小明用钱来交友肯定是不会长久的;要注意引用一个成语、名言或诗句等,比如交友的诗句有: 关于交友的诗句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等。交友的名言警句有: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等。
故答案为:李明你好!我知道你是一个仗义大方的人,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不是靠金钱来维系的,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以后我们要尽量远离那些酒肉朋友,你认为呢?
9.本题考查结合实际谈体会。要多交朋友,可以从三个方面注意:要胸襟豁达、善于接受别人及自己,要不失时机的给别人以表扬。但须注意的是要掌握分寸,不要一味夸张,从而使人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失去别人对您的信任;其次,要掌握交谈的技巧,在与人交谈时,要注意倾听他的讲话,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要讲究含蓄、幽默、简洁、生动,提意见、指出别人的错误,要注意场合,措词要平和,以免伤人自尊心,产生反抗心理,幽默是语言的调味品,它可使交谈变得生动有趣;再次,组织聚会扩大关系;
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以爱好结交朋友,也是一种好办法;搞好人际关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臻于娴熟,要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一个自我分析,从而冲破自我封闭的篱笆,虚怀若谷,去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故答案为:如收敛自己随时爆发的脾气,主动关心他人等。
【答案】10.示例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示例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1.高山流水;管鲍之交;割席断交;桃园结义(任举两个即可)
12.D
13.示例: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危难之时还能雪中送炭的人,我们应该和品质高尚的人交朋友。
【解析】(1)此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与默写能力。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记忆、积累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2)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积累。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3)本题考查辨析词性、理解词义及材料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4)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能力,要想准确地探究材料的启示,必须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深入地、多角度地思考材料蕴含的启示,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只停留在事物表面,然后再把启示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
10.只要能围绕歌颂友谊这个主题写两句诗,标明作者,没有错别字即可。比如: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故答案为: 示例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示例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1.只要能写出两个关于交友的典故即可。比如:杵臼之交。东汉时期,有一个穷苦好学的读书人,名叫公沙穆。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读书,总认为自己所学有限,想进入京城太学继续深造。公沙穆家中穷困,没有那么多钱作为他入太学学习的费用。于是,公沙穆到一位吴佑的富户家做舂米工人。吴佑曾任齐相、长史等官职。有一天, 公沙穆正在舂米,吴佑来到他的身边,吴佑见公沙穆举止斯文有礼,根本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谈起来。言谈中,吴佑发现公沙穆学识渊博,很有见解。吴佑不顾彼此贫富悬殊,便和他在杵臼前成为朋友。割席断交:《世说新语 德行》,讲的是管宁和华歆是一对好朋友,但是他们锄草看到金子之后,管宁选择置之不理,华歆却将其拾起扔走;读书的时候,看见有礼服的人经过,管宁专心读书,华歆却出去观看。管宁觉得他们不是一路人,便割席与华歆断交的故事。比喻朋友之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绝交;从管宁和华歆的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对朋友的要求和标准要高,不交损友。
故答案为: 高山流水;管鲍之交;割席断交;桃园结义(任举两个即可)
12.ABC正确。D.材料强调的是“交友要有择友的正确标准”“与善人居”,并非“自己是小人,就只能与小人交往”。
故答案为:D
13.根据材料一“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分析得出:那些和自己习惯爱好、志向不一致的人,我们应远离。根据材料二“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分析得出:能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心的朋友,我们应该和品质高尚的人交朋友。
故答案为: 示例: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危难之时还能雪中送炭的人,我们应该和品质高尚的人交朋友。
【答案】14.忘年;刎颈;一面
15.④;将“拙见”改为“意见”
16.看淡利益;相知;志同道合
【解析】(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辨析。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3)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14.根据“年龄不相当的人”可得:忘年之交。意为:指年龄辈分不相同的人结交而成的朋友。
根据“割脖子,同生共死”可得:刎颈之交。意为: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根据“只见过一次”可得:一面之交。意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
故答案为:忘年;刎颈;一面
15.第④句中的“拙见”意为:谦辞,称自己的见解。不能用来指别人的意见,此处应用“意见”。
故答案为:④;将“拙见”改为“意见”
16.①意为: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清澈(纯洁)不含杂质,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之间的交情,并不因利益驱使而怎样,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多因利益驱使,利益过后,人与人如过眼云烟。可得:看淡利益。②意为:人与人之间贵在彼此知心友好,相互理解,不必重在金钱交往。可得:相知。
③意为:君子与君子之间的交往,是以志同道合为基础的;小人与小人之间的交往,是以共同私利为基础的。可得:志同道合。
故答案为: 看淡利益;相知;志同道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