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复习准确审题巧妙立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审限制条件、意象深意、材料共同点、各项要求等方法,复习审题技巧。
2.从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三个维度复习多角度立意。
3.在实战演练中内化方法,交流碰撞,汲取经验。
教学重点:
1.通过审限制条件、意象深意、材料共同点、各项要求等方法,复习审题技巧。
2.从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三个维度复习多角度立意。
教学难点:
1.理解“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的含义。
2.在实战演练中内化所复习的方法。
导入:
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老师曾经说过:“审题是中学生写好任何一篇文章的第一关。”在谈到审题的方法时,他只讲了八个字:“一字不放,逐点排查。”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如何审题以及在审好题基础上如何立意。
01.悬壶诊病,复习准确审题。
原题如下: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曼德拉说:“我没有失败过,要么赢得胜利,要么学到东西。”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健康积极;2.表达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要套写、抄袭;5.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6.不少于600字。
师:这是一道模拟考试时出现的考场作文题目,有的同学在考试中因为审题不清,导致失分严重,请你帮助他们悬壶诊病,给出好的方法和建议。
病文呈现:
《把成功写进明天》:记叙自己克服困难修好电风扇的事,表达成功来源于不懈努力的成长感悟。
《坚持就是胜利》:写海鸥坚持与海浪搏斗,最终展翅飞翔给自己的启发。
预设学生分析病因:
第一篇文章没有围绕失败写,曼德拉语句中后半句“要么赢得胜利,要么学到东西”,都是从前半句“失败”这个词产生的,这位同学偷换概念,把失败理解成了困难。第二位同学应该先写自己亲身经历失败的事例,扣住材料中的“我”,再从海鸥与海浪搏斗,顽强不屈的精神中获得启发和力量,最后写自己战胜失败的心灵成长。
修改升格:
第一篇改为《把失败甩在身后》:写自己修理电风扇失败之后,总结经验,自我鼓励,最终胜利,获得感悟。
第二篇改为《失败为舟,坚持做桨》:写自己的一次失败经历,在沮丧中看见海鸥坚持与海浪搏斗获得警策,重新出发,终有所得。
由此让学生归纳审题要素。
教师总结:
1.审题要审限制条件,明确选材范围。
例如:《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那一刻”是一个短促的时间段,是一个瞬间,不能写成一个长时间段。“我的”应该以第一人称来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春暖花开”要写那一刻给自己带来的美好、温暖、明亮的情感体验。
2.审题要审题目意象,探究其深意。
例如:《推窗风来》,“窗”是隔膜、封闭、困顿的象征;“推窗”是克服困难、跨越障碍、
突破险阻的行动;“风”是沟通、交流、敞开心扉后所带来的美好感受,一切激发向上向善的元素都是风,美好的改变让人如沐春风。
3.审题要审材料的共同点,分析概括材料的中心意。
例如:2021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
材料二: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色。
材料三: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预设:材料共同点是“竭尽全力”,前两则材料都提到了这个词语,第三则材料虽然没提这个词,但是是对这个词语的解释。由此可见,作文应该围绕“竭尽全力”来写,而我那一年在阅中考试卷时,发现不少孩子偏离了这个中心词,写成“坚持不懈”“顽强不屈”。这就像射箭,如果说“竭尽全力”是十环,那么其它命题就是九环八环,是不能够得一类文的。我们从拟题上就应该体现这个中心词,比如:竭尽全力,逆风飞扬;竭尽全力,破茧成蝶;竭尽全力,必有回响等。
4.审题要审各项要求,切忌自由发挥。
例如上边所举的2022年河北省中考作文,明确规定不能写诗歌,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都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就像开车行驶在马路上,必须遵守交规才能平安到达目的地,考场作文只有审清要求、遵守规定才能取得佳绩。
师:以上我们复习了如何审题,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老师把审题技巧总结成三字经的形式,大家跟老师读起来:
审题三字经:
审题目 有诀窍 好方法 要记牢 审条件 明范围 审意象 探深意审材料 找共性 审要求 忌犯规 反复读 慎下笔 逐点查 有奇效
02.发散视角,复习巧妙立意。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审题的方法,接下来我们练习立意。“意”是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立意高下,直接决定了文章的优劣,也就等于决定了考场作文分数的高低。今天我们学习从多角度立意,让作文有深度。
角度1:见自我,写自己的心灵成长。
教师解析:“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曾这样说。2019年河北省中考作文就是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作文,可见,我们终其一生,都走在认识自己的路上。很多作文题目虽然无“我”,但作文内容一定要写“我”。以“我”为圆心,以“我”的实际生活为半径画圆,圆里的故事就是可以选取的素材。(来自夏海芹老师公众号)
教材例文: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接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这是作者莫顿·亨特写自己幼年爬悬崖的经历带给自己的精神成长。
角度2:见天地,写自己的步履铿锵。
教师解析:“炼句不如炼意”,作文没有思想就没有灵魂,即使有漂亮的语言外衣,也只是美丽的花架子而已。初中三年,你实现了由童年到青少年的蜕变,虽然疫情所限,但每个人脚步丈量的地方还是越来越宽广,内心思考的问题也是越来越深刻。你除了向内审视自己,还可以向外探查世界。风雨中一次次挺直腰身的小草,受伤后不屈不挠振动翅膀的蝴蝶,吸引你沉醉其中的民俗文化……天地是个大课堂,“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来自夏海芹老师公众号)
教材例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紫藤萝瀑布》
师:这是作者宗璞在经历失去手足的痛苦之后,看到紫藤萝顽强的生命力受到感染,由此步履铿锵,走向新生活。
角度3:见众生,写自己的悲悯情怀。
教师解析:考场作文是一种指向性和筛选性非常明显的文章,阅卷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作文评价。作文立意如果新颖深刻,就会迅速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出奇制胜。在诸多作文素材中,能够“见众生”的作文,得分都不低。鲁迅先生说,无数的人们,无穷的远方都和我有关。一个人成长的标志不仅体现在对自我意识的觉醒上,还体现在思想境界的提升上。
街头烤红薯的老人,路边修自行车的中年人,菜市场卖菜的夫妻,风雨中蹬三轮车的行人,疫情放开后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等等,这些陌生的,卑微的,默默无闻的,毫不起眼的,他们的故事或许有着更动人心魄的力量。写下你的所见所想,让笔尖流淌出你的悲悯情怀,是更大格局的担当。(来自夏海芹老师公众号)
教材例文: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阿长与山海经》
师:这是鲁迅先生怀着悲悯情怀,对给他带来闲静与温暖的保姆阿长的怀念。
师总结:立意三字经
写文章 意为先 好立意 是灵魂 多角度 学创新 见自我 写成长见天地 有担当 见众生 怀悲悯 选小事 抒真情 立新意 照心灵 03.实战演练,交出最美答卷
吉林省某年中考作文:
生活如诗,岁月如歌。温馨的家园,欢乐的操场,美丽的田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一定都有你散落的诗行。教室里你埋头苦学的身影,家庭里你体贴关爱父母的孝行,生活中你帮助他人的故事……都是你书写在时光长河里的美丽诗行。梳理过往,你会发现自己真棒!
请以“这里,我写下最美诗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的书写要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活动一:内化所学,小试牛刀。
题目中的“这里”:可以是具体的地点:温馨的家园,欢乐的操场……
也可以是让你沉醉的爱好:奔放的架子鼓,……
题目中的“我”:我写成长,有真情实感;我观世界,
有独特视角。
题目中的“最美诗行”:
(见自我)教室里埋头苦学是最美诗行,…
(见天地)街边扶起倒下的共享单车是最美诗行,……
(见众生)把矿泉水瓶递到拾荒老人手里是最美诗行……
活动二:实战练笔,交流碰撞。
五分钟时间,写结尾练立意。教师与学生一同创作,共同交流。
师下水文结尾:《最美的诗行》
我,就是这样一棵扎根在乡村大地上的狗尾草,虽藐小平凡却绿意葱茏,虽身姿矮小却坚韧执着。在教育的田野上,我用阅读与写作点亮孩子们的心灯;在职业的旅途中,我用不断成长来追寻教育的“诗与远方”。我相信,只要不忘初心,行稳致远,狗尾草也能在乡村大地上写下最美的诗行。
学生作品:
岁月如墨,我以传承为笔,修习中华书法,点染传统文化之花,点染我人生的画卷。在老树下,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与老者一同习字的身影渐渐拉长,那是我用热爱写下的最美的诗行。
师总结:审题有正误,立意有高低;意深则文深,意浅则文浅。清代王原祁说得好:“如命意不高,眼光不到,虽渲染周致,终属隔膜。”审题立意大学问,愿学海跋涉的我们能学好用好这门学问,乘风破浪,决胜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