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虞美人》共1课时说课稿(苏教版必修4)
一、说教材
《虞美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歌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A、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
B、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
②、能力目标:
A、提交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B、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综合的能力。
③、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教学难点是培养鉴赏能力。
四、说教法
1、诵读教学法
诵读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2、情境教学法。教师播放FLASH歌曲,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李煜由君王沦为阶下囚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激发学生兴趣,符合教育学直观性原则。
3、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让学生在词中找出“李煜为何而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进行个性化解读。
五、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即课前诵读诗歌,参照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合作探究分为诵读、吟唱、书写、鉴赏,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一听
上课伊始,请同学们听李煜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对故事背景有一个了解,为理解词打下基础。
(二)指导诵读------
读一读
1、指导诵读,把握好词的停顿、感情基调:凄凉悲婉。
2、给2分钟时间学生自读。
3、然后请2名同学朗读,力求声情并茂,点评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4、播放视频朗读,学生把握情感。
(三)品读感悟------议一议
围绕词中最后一句中的“愁”字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词义来体会词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亡国之痛,以及他对故国深切的怀念念之情。
(四)置身诗境-----
想一想
1、背景音乐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李煜诵读此词,体会作者的绝望心情。
2、请同学们欣赏FLASH歌曲,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创设情境,体会李煜的哀怨之情。
(五)课后拓展——读一读
搜集李煜的《相见欢》品读感悟作者的情感。
七、说板书
虞美人(李煜)
往事之叹
愁
亡国之恨
对故国深切怀念之情
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