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练习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 回答第Ⅰ卷时,将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表格中。
3. 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1. 古代埃及人把每年一度尼罗河开始泛滥的日子定为一年的开始,按尼罗河水涨落和作物生长规律,把一年分为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割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埃及文明是( )
A.海洋文明 B.大河文明 C.商业文明 D.工业文明
2. 属于如图所示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3. 公元前6世纪,印度和中国均出现了对本国乃至世界文明具有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在中国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印度则是佛教的创始人( )
A.苏格拉底 B.穆罕默德 C.斯巴达克 D.乔达摩·悉达多
4. 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用来作为( )
A.宗教寺庙 B.法老陵墓 C.天文标记 D.神灵祭坛
5. 某班级以“古埃及文明——尼罗河上的明珠”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下列同学的发言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文明持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曲折但从未间断。
B.古埃及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C.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形状的陵墓,并取名“金字塔”。
D.随着古埃及统治越来越残暴,金字塔也越修越大。
6. 如图给后人展示了古埃及人的( )
A.建筑技艺 B.天文成就 C.宗教信仰 D.社会生活
7. 《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说明古巴比伦( )
A.奴隶制度发达 B.社会等级严格 C.自由买卖奴隶 D.商品经济活跃
8. 《汉谟拉比法典》对于土地的转让、出租、抵押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如“田园房屋由自行买得,则得以之遗赠其妻,亦得以抵偿债务。这表明古巴比伦王国( )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B.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承认并保护土地的私有产权 D.着力于强化国王的专制统治
9. 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崛起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它曾经被印度学专家称为印度文明的“第一道曙光”。这里所说的文明( )
A.是古印度早期文明 B.是由雅利安人创造
C.是佛教文化的代表 D.属孔雀王朝的遗存
10. 示意图有助于直观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如下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关于该宗教说法错误的是( )
A.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B.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巴勒斯坦
C.公元前1世纪由陆路传入中国 D.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11.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古代文字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是( )
A.埃及象形文字保存了古埃及文明并流传至今
B.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促进了西欧文化发展
C.腓尼基字母文字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D.甲骨文成为秦朝统一后使用的全国规范文字
12. 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著名人物 D.文明代表
第Ⅱ卷
二、简答题(共4题,共52分)
13. 读图简答题.
(1)请在下面两幅图中A、B、C、D、E处,写出它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2)图1的古代文明与图2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3)任选其中三个文明古国列举其文明成果各一例
14.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多样性和相似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现秦简,也是首次系统发现的秦律,亦是隶书演进重要环节的代表实物,虽非秦律全部,却涉及农业生产、市场交易、徭役征发、官吏职掌、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为研究早期封建社会提供了重要实物史料。这些竹简当中有一篇《秦律十八种》,从中可以看出秦律已经达到了十分细密、详备的程度。秦律对汉代以及其后的中国传统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如图石柱_上所雕刻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涉及内容可以分为六大部分:动产、地产、商业、家庭、伤害与|劳......罚有鞭打、焚烧、断手足等方式。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1).材料二中所说的“法典”是什么?根据两则材料分析《睡虎地秦简》和材料二中法典的异同。
(2).材料一、二中的两件文物除了对研究当时的法律有价值,还有什么历史价值。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材料二: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
(1). 材料一中的内容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
(2). 材料二中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这部法典的地位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点。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亚非文明古国的一些资料,请你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分析史料]
材料一 第196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5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
(1). 仔细分析史料,前两条和第三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2).婆罗门掌管什么权力?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大胆想象,把首陀罗对婆罗门的抱怨写成一段文字。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D B B D D C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A B C A
2、 非选择题
13. 答案:
读图简答题.
(1)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论文明(两河流域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中国文明,E古希腊文明
(2)图一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图二文明诞生于海洋周围。
(3)依次为:古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等;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古印度: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的发明等;
古中国:甲骨文、青铜器,分封制等
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几何原本》等(数学,史诗,戏剧,雕塑,建筑等
14. 答案:
(1). 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不同:①完整度不同,《睡虎地秦简》不是秦律的全部,《汉谟拉比法典》是完整保留的法典;②社会阶段不同,《睡虎地秦简》是早期封建社会,《汉谟拉比法典》是奴隶社会;③文字载体不同,《睡虎地秦简》是竹简,《汉谟拉比法典》是石柱。相同:①对研究当时的法律都提供了第一手史料;②内容比较全面、丰富。
(2). 历史价值:是了解当时文字的重要史料。(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15. 答案:
(1). 制度: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2). 名称:《汉谟拉比法典》。阶级:奴隶主阶级。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 共同点:都是奴隶社会的产物,统治者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社会秩序固定下来,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16. 答案:
(1). 不同:前两条实行对等惩罚,而第三条实行不对等惩罚。
原因:因为奴隶自由民之子等级不同。
说明:该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2). 权力:宗教或祭祀。
文字: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生产了大量的粮食,养肥了成群的牛羊,制造了精美的生活和工艺用品,并把他们运到各地供你们享受,凭什么我们不能拥有与你们一样的权利?凭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能和你们的孩子结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