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人教新版 七上 地理
同步课件
人教新版七上地理情境课堂教学课件含视频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三节 海陆变迁
课时1 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主题情境·一颗松果引发的蝴蝶效应
1.【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通过图文资料,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中,并举例说明海陆变迁的三种原因。
2.【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通过世界地图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并运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重点
探究一
海陆变迁的“幕后推手”
探究二
“松果引发的大陆漂移”
海陆变迁的现象和原因
大陆漂移说
情境线
知识线
主题情境·一颗松果引发的蝴蝶效应
有一只视松果为毕生所求的小松鼠,夜以继日、永无止境地追逐着珍贵的果实,它与松果的追逐竟然引发了地表分裂,原本熟悉的陆地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全新的地球面貌,史前动物曼尼、希德和迭戈不得不踏上寻家之旅。
探究一:海陆变迁的“幕后推手”
视频:海陆变迁的“幕后推手”
时长:1分31秒
发生了什么?地球表面怎么变得四分五裂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探究一:海陆变迁的“幕后推手”
一、观察现象——了解海陆的变迁
图3.18 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现象: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证明喜马拉雅山脉以前是海洋
海陆变迁:海洋→陆地
原因:地壳运动(自然原因)
图3.19 海底的古森林和古河道遗迹
现象: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道及古森林等遗迹,证明这里以前是陆地
海陆变迁:陆地→海洋
原因:海平面升降(自然原因)
探究一:海陆变迁的“幕后推手”
一、观察现象——了解海陆的变迁
现象:荷兰等“低地国”通过大量的围海造陆扩大国土使用面积
海陆变迁:海洋→陆地
原因:人类活动(人为原因)
一、观察现象——了解海陆的变迁
探究一:海陆变迁的“幕后推手”
图3.20 荷兰的围海造陆
探究二:“松果引发的大陆漂移”
视频:“松果引发的大陆漂移”
时长:1分31秒
松果引发了大陆漂移,我和我的家人被迫分离,对应的是哪个观点呢?
二、得到启示——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大西洋两岸轮廓的凹凸部分几乎吻合
1.启示来源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查看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的凹凸部分几乎吻合,思考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不是连在一起的,从而研究提出大陆漂移说。
探究二:“松果引发的大陆漂移”
2亿年前各大洲相互连接成一块大陆
6500万年前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
现在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格局依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分裂、缓慢地飘移分离
2.提出观点
二、得到启示——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探究二:“松果引发的大陆漂移”
3.实例验证
二、得到启示——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海岸轮廓线吻合
古老地层相似
古老生物分布相似
探究二:“松果引发的大陆漂移”
现象
沧海桑田
海陆的变迁
大陆漂移说
原因
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道及古森林等遗迹
围海造陆
证据:海岸轮廓线、古老地层、古老生物
依据:大西洋两岸轮廓的凹凸部分几乎吻合
提出:魏格纳
内容: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步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状况
自然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
变成 ,桑田变为沧海,这种变化的实例有许多。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如地壳运动和 。
沧海
桑田
海平面升降
1.在青藏高原发现鲨鱼化石,说明的地理现象是 ( )
A. 鲨鱼是陆地生物
B. 陆地变为海洋
C. 人类带化石至陆地
D. 海洋变为陆地
(教材活动改编)在青藏高原卓奥友峰科考活动中,我国的一支科考队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鲨鱼化石,为当时的六级海洋生态链补上第二级缺环。读鲨鱼化石图,完成1-3题。
D
2.青藏高原出现鲨鱼化石的原因是 ( )
A. 海平面上升
B. 生物大量迁徙
C. 地壳隆起上升
D. 人类活动
(教材活动改编)在青藏高原卓奥友峰科考活动中,我国的一支科考队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鲨鱼化石,为当时的六级海洋生态链补上第二级缺环。读鲨鱼化石图,完成1-3题。
C
3.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高原发现鲨鱼化石成因一致的是 ( )
A. 云南澄江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 沿海低地被淹没
C.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遗址
D. 崇明岛的形成
(教材活动改编)在青藏高原卓奥友峰科考活动中,我国的一支科考队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鲨鱼化石,为当时的六级海洋生态链补上第二级缺环。读鲨鱼化石图,完成1-3题。
A
4.图中甲、乙两大洲分别是( )
A.北美洲、南美洲
B.非洲、南极洲
C.非洲、北美洲
D.南美洲、非洲
(2025北京大兴)小华和小明在探讨“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变化”时,产生了分歧。如图为两大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D
南美洲
非洲
5.小华若想证明自己的观点,还需补充的证据有( )
①两大洲居民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相同
②甲大洲东部和乙大洲西部古老地层的顺序大致相同
③在两个大洲南部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相似
④两大洲气候类型和分布特征完全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
语言和宗教属于人文因素,与地质变化无关,不能作为证据
非洲和南美洲气候差异显著,且气候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直接证明地质变化,不能作为有效证据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