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
同步练习
1.在一高塔顶端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这主要是因为( )
A.它们的质量不等
B.它们的密度不等
C.它们的材料不同
D.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
2.某蹦极运动员从足够高处跳下,在弹性绳索拉直前该运动员的运动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在他下落1
s末,第2
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设第2
s末绳索还未拉直)( )
A.1∶1
B.1∶2
C.1∶3
D.1∶4
3.小红同学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从生活情景中选出下列四种运动情况进行探究,你认为哪一个选项中的物体所做的运动符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
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下落
同时释放的羽毛和铁
锤(月球上为真空)
A
B
跳水运动员入水过程
从山涧落下的瀑布
C
D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某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时间是4
s,若把水的下落近似简化为自由落体,g取10
m/s2,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瀑布高度大约是80
m
B.瀑布高度大约是10
m
C.瀑布高度大约是1
000
m
D.瀑布高度大约是500
m
5.从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甲,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粒小石子乙(认为两小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在落地之前,两粒石子的距离(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6.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则物体最后1
s内通过的距离为( )
A.5
m
B.10
m
C.15
m
D.20
m
7.从高为20
m的屋檐下每隔0.2
s落下一个小水滴,把这些小水滴的运动都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则当第一个水滴恰好落地时,第3滴水和第4滴水之间相距为(取g=10
m/s2)( )
A.6
m
B.5
m
C.4
m
D.3
m
8.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用照相机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径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径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
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
A.6.5
m
B.10
m
C.20
m
D.45
m
9.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最后1
s内的位移恰为它第2
s内位移的3倍(已知物体运动的时间大于2
s,g取10
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115
m
B.120
m
C.125
m
D.130
m
10.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11.用下列方法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1)如图所示,让从水龙头流出的水滴落到其下方的盘子上,可以清晰地听到水滴碰盘子的声音,细心地调整水龙头阀门,使第一个水滴碰到盘子的瞬间,第二个水滴正好从龙头处开始下落;
(2)听到某滴水落到盘子上的响声时开始计时,并数“0”,以后每听到一次响声,顺次加1,直至数到“100”滴,停止计时,秒表上时间的读数为40
s;
(3)用米尺量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间距为78.56
cm.
请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求重力加速度.
12.雨后,屋檐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3-3-9所示.小红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她测得,屋檐到该窗台的距离h1=3.2
m,窗户的高度为h2=1.4
m.如果g取10
m/s2,试计算:
(1)水滴下落到达窗台时的速度大小;
(2)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
【答案】:
1.
【解析】 玻璃球和铁球下落时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羽毛下落得比玻璃球慢,是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较自身重力而言大,影响大的缘故,羽毛下落时空气阻力不能忽略;玻璃球受到的空气阻力较自身重力而言很小,下落时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答案】 D
2.
【解析】 由vt=gt得v1∶v2=(g×1)∶(g×2)=1∶2,B项正确.
3.
【解析】 月球上为真空,羽毛和铁锤下落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v0=0,故它们的运动符合自由落体运动,A对;B、C两项中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和水的阻力都不能忽略,故其运动不符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B、C错;D项中瀑布从山涧下落时空气阻力可以忽略,v0近似认为为零,故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D对.【答案】 AD
4.
【解析】 由s=gt2得s=×10×42
m=80
m,A项正确.
5.
【解析】 设乙石子运动时间为t,则甲石子运动时间为(t+1)
s.
由s=gt2得,s甲=g(t+1)2,s乙=gt2
Δs=s甲-s乙=g(t+1)2-gt2=gt+g,故B项正确.
6.
【解析】 1
s内下落高度h1=gt=×10×12
m=5
m,
即h=20
m.t2==
s=2
s.
故Δh=h=15
m【答案】 C
7.
【解析】 设水滴自离开屋檐到落在地面上用时为t,
则h=gt2,t==
s=2
s.
故第3和第4滴水之间的距离
Δs=h3-h4=gt-gt=×10×[(2-0.4)2-(2-0.6)2]m=3
m
故D项正确,A、B、C错误.
8.
【解析】 石子划下AB痕迹的时间极短,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看成A点的瞬时速度,则vA==
m/s=20
m/s
则小石子出发点距A点的高度h==
m=20
m,C项正确.
9.
【解析】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第1
s内的位移为h1=gt=×10×12
m=5
m,前2
s内的位移为h2=gt=×10×22
m=20
m,故第2
s内位移为Δh=h2-h1=(20-5)m=15
m.设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总时间为t,则物体下落的总位移为h=gt2,(t-1)s内物体的位移为h′=g(t-1)2,则最后1
s内的位移为Δh′=h-h′=gt2-g(t-1)2=3Δh,解得t=5
s,故物体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gt2=×10×52
m=125
m,C项正确.
10.
【解析】 由题知小球运动过程中,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为Δs=gT2=d,故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B、C两项正确.若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由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应有s12∶s23∶s34∶s45=1∶3∶5∶7,由题知s12∶s23∶s34∶s45=2∶3∶4∶5,故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A项错.小球在位置“3”时的速度v3==,D项正确.【答案】 A
11.【解析】 每滴水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设为T,由位移公式s=gt2,g==
m/s2=9.82
m/s2.
12.【解析】 (1)水滴下落至窗台通过的距离为h1=3.2
m,
由v2=2gh1得:v===8
m/s.
(2)由h1=gt2可知:
水滴下落至窗户上边缘的时间为
t1==
s=0.6
s,
水滴下落至窗台的时间为t2==
s=0.8
s,
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为Δt=t2-t1=0.8
s-0.6
s=0.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