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一章 地球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①古人凭直觉——“天圆地方”→②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③麦哲伦船队首次环球航行,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④地球卫星影像确证地球是一个 球体 。
球体
2. 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 比例 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2. 表示:人们用不同的 颜色 、符号和文字表示 陆地 、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 作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 地球的面貌 ,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比例
颜色
陆地
地球的面貌
4. 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
在图中填注北极、南极、经线、纬线、地轴。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新情境·中国科技 2024年12月17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成功完成9小时出舱活动,打破了由美国宇航员保持了20多年的世界最长太空行走纪录。据此,完成1~2题。
1. 上面为航天员拍摄的地球照片,由此看出地球的形状是( C )
A. 圆形 B. 椭圆形
C. 球体 D. 立方体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能够证明地球真实形状的地理事实和现象有( B )
①直观感受天圆地方 ②月食现象
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④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跨学科·数学 (青岛月考)读地球基本数据图,完成3~4题。
3. 假设要给地球量身定做一件“外衣”,则所需布料的面积约为( D )
A. 6 357 km2 B. 6 378 km2
C. 4万 km2 D. 5.1亿 km2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假设要给地球量身定做一条“腰带”,则“腰带”的长度约为( D )
A. 6 357千米 B. 6 371千米
C. 6 378千米 D. 4万千米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理实践力 下面为某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 铁丝弯成的角①的度数应为( A )
A. 66.5° B. 45°
C. 30° D. 23.5°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乒乓球上线条②代表的是( C )
A. 最长的经线
B. 0°经线
C. 最长的纬线
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新情境·中国科技 中国空间站入选2023全球十大工程,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读中国空间站图,完成7~8题。
7. 从中国空间站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C )
A. 方形 B. 椭圆形
C. 球体 D. 圆盘形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下列地理事物,从空间站中无法看到的是( B )
A. 海洋 B. 地轴
C. 山脉 D. 高原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商洛期末)在某电影中,“地心航员”计划驾驶一艘前所未有的地心航舰,载着一群科学家,从美国洛杉矶出发,深入地心引爆核弹,让地球核心再度转动,避免地心毁灭导致世界末日的到来。据此,完成9~10题。
9. 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认识了地球的形状。下列哪种说法不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C )
A. 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B. 神舟十八号拍摄的地球照片
C.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D. “科学号”海洋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回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如果该航舰保持直线前进直达地心,那么他们“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D )
A. 16 371千米
B. 40 000千米
C. 12 742千米
D. 6 371千米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济宁期末)“动手”学地理。为培养地理实践力,某校七年级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制了简易地球仪。据此,完成11~13题。
11. 制作出地球仪,还要正确认识地球仪。下面对地球仪上地理事物的判断,有误的是( C )
A. a
B. b
C. c
D.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C )
A. 地球仪上的线在现实生活中存在
B. 地球仪转动的轴在现实中存在
C.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而制作的模型
D. 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与现实生活中一模一样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通常采用( D )
A. 白色 B. 黄色
C. 红色 D. 蓝色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地理实践力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学习完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了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方法探究。
【准备材料】
乒乓球、笔、铁丝、胶布、橡皮泥、剪刀等。
【制作步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一步:如图①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笔画上一个圆圈;在a、b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圆圈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第二步:用铁丝弯成一个半圆的形状和一个倾斜的直线形,折成地球仪支架,如图②所示。注意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第三步: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四步:在图③中的倾斜铁丝两头,即a和b处,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以把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
第五步:在图③中c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仪不会翻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合作探究】
(1)在乒乓球中部画的圆圈表示 赤道 ,a、b两处分别代表 北极 和 南极 。
(2)铁丝弯成倾斜直线,该倾斜的直线代表 地轴 ,与水平面保持 66.5 度角。
赤道
北极
南
极
地轴
66.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用乒乓球制作的这个简易地球仪半径只有2厘米。根据你制作地球仪的过程和你对地球的认识,说说地球仪和地球有什么区别。
①地球仪是一个正圆的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②地球仪有地轴,地球没有地轴;③地球仪上有经纬网和经纬度,地球上并不存在经纬网和经纬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迁移应用】
(4)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相当于 100 000 个跑道的总长。
(5)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尺寸是68米×105米,面积为7 140米2,地球的表面可修建 71 428 571 429 个这样的足球场。
100 000
71 428 571 4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33张PPT)
第一章 地球
第一章章末总结
(雅安期末)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和突破。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1~3题。
1. 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我们居住的行星是( B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适宜生命存在的原因有( A )
①距离太阳的位置适中 ②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
③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 ④陆地面积较海洋面积广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 我国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C )
①推动科技进步
②开发利用其他恒星上的动植物资源
③探索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C
④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变,探索生命的起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渭南一模)地球仪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读图,完成4~6题。
4. 下列关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纬度自南向北逐渐增大至90°
B. 30°W与30°E之间相差180°
C. 赤道是0°纬线,也是最大的纬线圈
D. 经线的形状是圆形,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既在西半球又在南半球的是( D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 图中甲的经纬度是( B )
A. (0°,30°W) B. (23.5°N,30°E)
C. (23.5°S,0°) D. (30°S,60°W)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昭通一模)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读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位置示意图,完成7~8题。
7. 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多分布于( B )
A. 西半球 B. 中纬度
C. 高纬度 D. 南半球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 北京的地理坐标是( A )
A. (40°N,116°E) B. (40°S,116°E)
C. (40°N,116°W) D. (40°S,116°W)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地理实践力 (聊城二模改编)聊城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了校园车位上太阳照射面积的变化,图1中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指北半球而言)的正午太阳光线。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完成9~10题。
9. 同学们发现,一天中车位上阳光照射的位置和面积是在不断变化的,与此变化同时发生的现象有( D )
①太阳高度变化 ②昼夜长短变化 ③季节变化 ④树影长短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0. 一年中正午车位上阳光照射面积最小的时段( A )
A. 路灯照明时间最短
B. 聊城正在供暖
C. 天安门广场6时升国旗
D. 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位置丁附近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梧州一模)我国河北省某市某校同学在对地理现象的探究中发现,本市路灯开闭的时间在一年中会发生变化。读该城市路灯开闭的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 下列描述与城市路灯年内照明时间发生变化相关的是( D )
A. 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
B. 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
C. 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
D. 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该城市在4月时路灯照明时间的变化是( B )
A. 越来越长 B. 越来越短
C. 先变长后变短 D. 先变短后变长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 一年中,该城市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日子是( D )
A. 3月21日 B. 6月21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漳州期末)漳州某中学开展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结合实践过程,完成下列各题。
实践活动材料:1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物影日变化】
活动1:如图示意同学们记录的一天中9时、12时、15时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正午12时,竹竿影子的朝向是 北/正北 。
(2)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先变短再变长 ;此现象与地球的 自转 运动有关。
北/正北
先变短再变长
自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物影年变化】
活动2:2024年9月8日至9月20日,每隔6天测一次竹竿影长,测量时间为正午。如图示意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日期 影长 (厘米) 朝向 白昼时长
9.8 73 朝北 12小时28分
9.14 77 朝北 12小时17分
9.20 81 朝北 12小时11分
(3)根据记录可知,9月8日至20日,竹竿影子长度变 长 ,白昼时间变 短 ,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的 ③ (填序号),此过程太阳的直射点向 南 (方向)移动。
(4)一年中,物体的影长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此现象与地球的 公转 运动有关。
长
短
③
南
公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物影与生活】
(5)下面A、B两图为某同学所绘夏至日、冬至日正午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B图测绘的时间可能是 夏至 (节气)前后。假如想在北京市买房,为了保证房屋采光,推荐看房的最佳季节是 冬季 。
夏至
冬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新情境·地理实验 (新疆中考)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通过实验来探究学习地理知识。读图,完成15~16题。
15. 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的( C )
A. 大小 B. 质量
C. 形状 D. 海陆分布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 下列物品中,便于用来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是( D )
A. 纸盘 B. 纸杯
C. 魔方 D. 乒乓球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兰州中考)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地点的位置。读图,完成17~18题。
17. 图中d点的经纬度是( B )
A. (60°N,30°W)
B. (30°S,60°W)
C. (30°S,60°E)
D. (30°N,60°W)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下列四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C )
A. a B. b C. c D.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内江中考)右图为厄瓜多尔方柱形赤道纪念碑。图中游客面向东方,双脚跨在M线两侧拍照,以示自己同时站在南北两个半球上。据此,完成19~21题。
19. M线是( A )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极圈 D. 南回归线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 北半球在游客的( A )
A. 左侧 B. 右侧 C. 前方 D. 后方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 一年之中,M线上( B )
A. 有极昼现象 B. 全年昼夜平分
C. 有极夜现象 D. 全年昼短夜长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新考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烟台中考)日晷是古代人类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读图,完成22~24题。
22. 烟台的小明对校园中的日晷进行了观测。以下是他在一天中同一位置不同时刻拍摄的照片。按拍摄时间早晚将照片排序,正确的是( C )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古代人类利用日晷测定时刻,主要运用了( A )
①一天中太阳位置与晷针影子位置的关系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与晷针影子长度的关系 ③地球自转原理 ④地球公转原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如果该日正午晷针影子在一年中最短,此后两个月内烟台( C )
①昼长夜短 ②天寒地冻 ③作物生长旺盛
④路灯处于一年中耗电较多的时段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新考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福建中考)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有重要意义。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 不同位置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一年 。
不同位置
一年
25
(2)据考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与该流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关。从所处的低、中、高纬度地区来看,该流域处于 中纬度 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大雪节气该流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短夜长 。
中纬度
昼短夜长
25
唐诗《夏至五月中》:“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注:五月为农历。
(3)诗句所描述的区域“五月中”气温高低情况是 气温高 ,其原因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北 半球,该区域获得的 太阳光热 较多。
气温高
北
太阳光热
25(共25张PPT)
第一章 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一、基本概况★☆☆
定义 方向 绕转中心 周期
地球绕着 地轴 的旋转运动 自西向 东 地轴 一 天
从两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逆 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顺 时针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逆
顺
二、自转的影响★★☆
1. 昼夜交替
在图中空白框内,标注白昼和黑夜;在图中C处标注地球自转方向。
2. 太阳的东升西落: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 自转 运动造成的。
3. 时间的差异: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会出现时间的差异。图中A点比B点时间 早 (填“早”或“晚”)。
4. 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的作息时间与生产生活也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
自转
早
基本概况
1. 关于“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解释错误的是( A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 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B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自转的影响
(济宁期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规律,顺应天地的生存法则。据此,完成3~4题。
3.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的规律是( C )
A. 物影变化 B. 四季更替
C. 昼夜交替 D. 纬度差异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 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C )
A.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B. 地球本身不发光
C. 地球的自转
D.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5. 时事热点 2025年2月7日,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隆重开幕。南京的同学们晚上在家收看直播,而在伦敦的华人中学生收看时间是在中午12点。造成观看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纬度差异 D. 所处南北半球差异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新情境·生活情境 某科幻电影中,人类在地球赤道装备多台行星发动机,用反向于地球自转的推力,迫使地球逐步停止自转。据此,完成6~7题。
6.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北向南 D. 自南向北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7. 停止自转后,地球上依然存在的现象是( A )
A. 昼夜现象
B.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 人类昼伏夜出,作息规律
D. 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地理实践力 地理课上,某班学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探究地球自转运动基本原理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下面为实验演示步骤及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 )
A. 昼夜的更替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四季的变化
D. 五带的划分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9. 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首先从视线中消失的是( D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0. 图中乙地( A )
A. 正迎来曙光 B. 正送走落日
C. 时值正午 D. 时值子夜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曲靖期末)读地球上的白昼与黑夜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 据图可知( C )
A. a比b先迎来曙光
B.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C. 此时北极圈以内产生了极昼现象
D.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2.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 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B. 自转产生时间差异
C. 自转产生四季的变化
D.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地理实践力 烟台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在校园内给老师拍摄的四张从清晨到正午的背影照片,拍摄时双方站立位置不变。读图,完成13~15题。
13. 该老师面朝什么方向( C )
A. 正东 B. 正西
C. 正南 D. 正北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4. 下午,同学们继续观察,老师的影子会发生以下哪些变化( B )
①逐渐变长 ②逐渐变短 ③位于老师前方 ④位于老师左后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5. 导致一天中影子变化的原因是( A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新考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是利用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移动的位置来显示时刻变化。下面为晷针影子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 晷针影子存在有规律的变化,是因为( C )
A. 地球大小 B. 地球形状
C. 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7. 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晷针的影子是( A )
A. 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动
B. 逆时针,自西向东转动
C. 顺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D. 逆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8. 下列现象中,和晷针日影方向的变化原理相同的有( D )
①太阳的东升西落 ②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季节变化
③正午时旗杆没有影子 ④东边总是比西边早看到日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9. 地理实践力 某中学老师在地理课堂上组织同学们进行“演示地球自转”的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完成实验报告。
准备阶段:
(1)将教室的窗帘拉上,用手电筒光线代表太阳光,从侧面照射在地球仪上。由于地球是一个 不透明 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2)在图中画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并将夜半球涂上阴影。
不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演示阶段:
(3)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模拟地球自转。我们可以观察到:地球自转过程中,观察点不同,旋转方向也有所不同。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时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时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逆时针
顺时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选择地球仪上某一地点(比如A地)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地球自转,A地一会儿是白昼,一会儿是黑夜。说明地球自转会产生 昼夜交替 现象。
(5)选择地球仪上的两点进行观察(比如A地和B地)。我们可以看到:A、B两地中,先日落的是 A (填“A”或“B”)。
(6)如图所示,南极点将出现 极昼 (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昼夜
交替
A
极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共32张PPT)
第一章 地球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2课时 经线和经度 纬线和纬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一、经线和经度★★★
1. 经线
(1)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
(2)特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半 圆弧 相等 南北
半圆弧
2. 经度
(1)起始线:在上图中描出本初子午线,度数为 0° 。
0°
描图略
(2)度数的划分:观察图中经度的变化规律,按图中提示填空。
(3)经线圈: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 180° 。图中①②表示的经线依次是 20°W 、 40°E 。
(4)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180°
20°W
40°E
20°W
160°E
二、纬线和纬度★★★
1. 纬线
(1)赤道:在地球仪上,与 南北极 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2)纬线:所有与 赤道 平行的圆圈。
(3)特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圆圈 (除极点外) 赤道最长,越往两极 越 短 ,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东 西
南北极
赤道
圆圈
短
东西
2. 纬度
(1)起始线:在上图中描出赤道,其度数为 0° 。描图略
(2)度数的划分:观察图中纬度的变化规律,按图中提示填空。
0°
描图略
(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通常,0°—30°为 低 纬度地区,30°—60°为 中 纬度地区,60°—90°为 高 纬度地区。
(4)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 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低
中
高
赤道
三、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图中A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60°N,20°W) ,B点的经纬度位置为 (20°S ,40°E) 。
(60°N,20°W)
(20°S,
40°E)
经线和经度
读图,完成1~3题。
1. 图中代表本初子午线的是( B )
A. a线
B. b线
C. c线
D. d线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图中构成东西半球分界线的两条经线是( A )
A. a线和c线 B. a线和d线
C. b线和c线 D. b线和d线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 与b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C )
A. 60°E B. 60°W C. 180° D. 90°E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纬线和纬度
新考向·地理实验 云南省昭通市某学校七年级(1)班举行地理学具制作比赛。同学们用轻质泥、木棍、铁丝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地球仪,用记号笔画上了经纬线,用贴纸做了标注,并进行展示。据此,完成4~5题。
4. 下列关于该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乙地纬度是120°W
B. 乙地所在纬线最长
C. 120°后边应标注“W”
D. 所有纬线相交于极点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5. 经过测量,该作品符合优秀作品标准的是( B )
A. 北回归线与30°S等长
B. 赤道是纬度的起始线
C. 回归线是最大的纬线圈
D. 经线长度不相等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利用经纬网定位
(聊城二模)经纬网地图在军事、航空、航海等方面作用巨大,利用它,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地点的地理位置。读经纬网图,完成6~7题。
6. 图中③点的地理坐标是( B )
A. (20°N,80°E) B. (20°S,80°W)
C. (80°N,20°W) D. (20°S,80°E)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7. 图中②点位于④点的( C )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区域认知 (承德期末)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读图,完成8~9题。
8. 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地点的相关信息有中纬度、110°E以东等。据此判断,返回器着陆地点最接近图中的( D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9. 根据经纬线的特点判断,图示四块阴影区域中面积最小的是( A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图示意某同学总结的经纬网变化规律。读图,完成10~11题。
10. 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C )
A. 向北递增是南纬
B. 向东递增是西经
C. 向南递增是南纬
D. 向西递增是东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 下列关于经线、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各条经线的长度等长
B.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C. 经线圈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D. 纬线形状是半圆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新情境·生活情境 小雨在课后学习围棋时,在棋盘上以某一点为极点,绘制出简易经纬网,有几个棋子恰好落在其所绘制的几条经纬线上。读简易经纬网图,完成12~15题。
12. 关于图中棋子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甲、乙均位于中纬度地区
B. 丙位于高纬度地区
C. 甲、乙、丙、丁均位于北半球
D. 乙位于东半球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3. 丙棋子的经纬度坐标大致可表示为( A )
A. (40°N,100°W)
B. (40°N,100°E)
C. (40°S,100°W)
D. (40°S,100°E)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4. 甲棋子位于乙棋子的( C )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5. 在绘制纬线时,四颗棋子所在的纬线长短关系是( B )
A. 甲>乙>丙>丁
B. 乙>丙=甲>丁
C. 丙>乙>甲>丁
D. 丁>乙>丙=甲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六安期末)小亮在某地区考察时突遇大雾而迷路。他用手机提供的卫星通话功能,拨通了求救电话,救援人员通过某定位系统,在地图上确定了小亮的准确位置,帮助小亮成功脱险。读图,完成16~17题。
16. 小亮的准确位置是( C )
A. (22°S,101°E) B. (22°S,101°W)
C. (22°N,101°E) D. (22°N,101°W)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7. 哪条经线可以与小亮所在位置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D )
A. 11°E B. 11°W
C. 79°E D. 79°W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8. 我国现有四大航天发射基地——酒泉、西昌、文昌、太原。如图为我国现有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均位于 北 (填“南”或“北”)半球,在图中 不能 (填“能”或“不能”)找到本初子午线。
(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坐标为(28.2°N,102°E),它位于图中 A (填字母)处。
北
不能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发射基地距离赤道最近,你认为它最有可能在 文昌 (填发射基地名称)发射升空。
(4)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我国纬度最高的航天发射基地点火发射,该基地为 酒泉 (填发射基地名称)航天发射基地。
文昌
酒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9. 地理实践力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实践注重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观察与分析能力,全方位助力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升。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地理实践探究,共同制作简易地球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实践主题】
制作简易地球仪。
【实践操作】
准备材料:乒乓球、铁丝、记号笔、钳子等。
绘制经纬线:用记号笔在乒乓球上画出南极、北极、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以适当的间隔画出经线和纬线。
制作支架:用钳子将铁丝弯折成适合支撑球体的支架,并固定在底座上。
组装完成:将绘制好的球体安装到支架上,调整至稳定状态,确保地球仪可以平稳旋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使用探讨】
(1)如图为某同学的作品,在该作品中①是 赤道 (填“本初子午线”或“赤道”),②是 本初子午线 (填“本初子午线”或“赤道”)。该同学在制作时,每隔20°绘制一条经线,每隔20°绘制一条纬线。根据已标注出的经纬度,可判读出③的经度是 40°W ,④的纬度是 60°N 。
赤道
本初子午线
40°W
6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根据东、西半球和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可知,③位于 西 (填“东”或“西”)半球,④是 中 纬度地区和 高 纬度地区的分界线。
(3)图中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 (60°N,40°W) ,B点位于A点的 东南 方向。
西
中
高
(60°N,40°W)
东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请简述制作简易地球仪对学习地理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直观地认识地球的形状;通过亲手制作,能够加深对经纬线、经纬度、地理坐标等知识的理解;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制作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规划,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等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共32张PPT)
第一章 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
一、概况★☆☆
1. 绕转中心:太阳。
2. 方向: 自西向东 。
3. 周期: 一年 。
自西向东
一年
二、公转带来的影响★★★
1. 四季变化
数码 ① ② ③ ④
节气 春分 夏 至 秋分 冬 至
太阳直射 点的位置 赤 道 北回归线 赤 道 南回 归线
四季的形成 3、4、5月 为 春 季 6、7、8月 为 夏 季 9、10、11月 为 秋 季 12、1、2月
为 冬 季
夏至
冬至
赤道
赤道
南回归线
春
夏
秋
冬
2. 地球上的五带
(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 太阳光热 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如图:
太阳光热
(2)五带特点
字母 五带名称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气候特点
A 热 带 有 无 终年炎 热
B 北温 带 无 无 四季 分明
D 南温 带 C 北寒 带 无 有 终年寒 冷
E 南温 带 热带
有
终年炎热
北温带
南温带
无
无
四季分明
北寒带
南寒带
有
终年寒冷
概况
新考向·地理实验 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某校同学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下图所示),通过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图,完成1~3题。
1. 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与学校地球仪教具的
差异表现在( D )
A. 是球体 B. 地轴倾斜
C. 有经纬网 D. 无海陆分布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注意( B )
①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②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③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光源
④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 某同学手持地球仪从M位置开始围绕光源旋转一周,光线直射范围应该是( D )
A. 90°N~90°S
B. 始终直射在赤道上
C. 66.5°N~66.5°S
D. 23.5°N~23.5°S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公转带来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聊城二模)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完成4~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 按图1中所示方向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B )
①昼夜长短变化 ②昼夜交替现象
③地球的自转 ④地球的公转
⑤不同经度的时间差异 ⑥四季更替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①④⑥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 图2是聊城市某中学研学小组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对校园正午树影的记录。图2树影与图1当日相符的是( D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宿州期末)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6~7题。
6. 地球上的五带中,终年正午太阳高度较高,且有阳光直射的温度带是( A )
A. 热带 B. 北寒带
C. 北温带 D. 南温带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7. 地球上的五带中,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B )
A. 北极圈 B. 北回归线
C. 赤道 D. 南回归线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地理实践力 为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运动状况。下面为兴趣小组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 该地理兴趣小组演示的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方向,正确的一组是( D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 光源固定,演示地球自转可验证的现象是( C )
A. 五带的划分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时间的差异 D. 四季的变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达州中考)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024年2月9日20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与海内外观众相见。五大会场各具特色,新春的欢乐气息扑面而来。读图,完成10~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结合图文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北京的经纬度大致是(40°N,116°W)
B. 长沙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向
C. 西安地处中纬度、热带
D. 喀什比沈阳先看到新一天日出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 2月9日当天,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C )
A. 四川省达州市昼长夜短
B. 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C.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D. 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的②③之间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新考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山东省济南市(36°40'N,117°02'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学校附近拍下了一张“白墙树影”的照片(图1),此时树干地面影子刚好与东西向白墙垂直。图2示意二十四节气。据此,完成12~14题。
12. 照片拍摄的季节和时间大致是( C )
A. 夏季8:00前后
B. 冬季10:00前后
C. 冬季12:00前后
D. 夏季16:00前后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3. 拍摄者此时位于树木的( A )
A. 东侧 B. 西侧 C. 南侧 D. 北侧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4. 忽略树木生长,一年中下列节气相同时间树影最短的是( A )
A. 芒种 B. 立秋 C. 大雪 D. 雨水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济南某地理社团校园劳动札记:冬小麦在秋分之后就播种了。不久之后,绿油油的麦苗铺满了麦田,冬天的几场大雪,深深地滋润着小麦,第二年春分之前,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开始返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几次浇水,小麦长势喜人。五一前后,小麦开始抽穗。六月初,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麦穗。下图示意该社团同学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做的小麦生长阶段与相应位置的标注。据此,完成15~16题。
15. 图中标注位置明显有误需要修改
的是( C )
A. 小麦返青 B. 小麦抽穗
C. 小麦收获 D. 小麦播种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6. 小麦播种、返青、抽穗、收获具有季节性特点。季节的变化反映了( B )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地球的大小
D. 地球的形状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7. 新情境·中国科技 (新疆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转引起 昼夜交替 现象,图甲①④两点中,先看到日出的是点 ① ;②③两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点 ② 。
昼夜交替
①
②
(2)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地球公转引起 四季变化 现象,在每年的 3月21日 (日期)前后,地球公转到图乙中A处,此时,太阳直射在 赤道 (纬线)上。
四季变化
3月21
日
赤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人们将图甲所示的这一天的节气称为 夏至 ,此时地球公转至图乙中 B (填字母)处。这段时间,北半球各地处于 夏季 (季节)。
(4)神舟十八号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到图乙中 A 至 B 之间(均填字母),此时新疆各地的昼夜状态是 昼长夜短 。
夏至
B
夏季
A
B
昼长夜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 人地协调观 2024年11月7日是立冬节气。某校地理小组开展了“万物归藏在立冬”的实践活动。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同学们上网查阅有关“立冬”的相关资料,制作“立冬”节气的知识卡片。立冬:“立”是开始的意思,“冬”是终了的意思,农作物受晒完毕已收藏入库,动物们也悄悄躲藏起来准备漫长的冬眠。
(1)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 公转 (运动方式)。立冬节气时,地球运行至图中 ④ (填序号)段。
公转
④
【做立冬节气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观”物候现象】
同学们到公园中观察立冬后物候现象,记录下:“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2)根据气温法划分,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作为 冬 季的开始。
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藏”养生方法】
同学们去拜访了中医养生专家,请教立冬“藏”的养生方法。
(3)立冬日辽宁省本溪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短夜长 ,气温 下降 (填“上升”或“下降”)。因此,专家建议:藏好睡眠,藏好水分,藏好元气,藏好情绪。
昼短夜长
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补”节气养食】
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人们通过食物平稳地度过冬天。
(4)立冬日同学们和家人一起包饺子、煮羊肉萝卜汤,制作 驱寒 (填“驱寒”或“避暑”)的食物,感受“立冬补冬”的民间习俗。
驱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共28张PPT)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本章宏观讲述地球及地球仪等内容,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仪和地球的运动等知识,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增强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核心素养 目标提炼
综合思维 结合图片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说出中国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
结合科学故事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核心素养 目标提炼
地理实践力 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
运用相关图文资料,掌握地球仪上经纬线的特点;结合实例,会利用经纬网判定方向、确定位置。
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说出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
人地协调观 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地球在宇宙中★☆☆
1. 太阳系:太阳是一颗 恒星 ,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恒星
2.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在图中标注地球、金星、火星。
(2)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金
星
火星
3. 地球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在太阳系中,地球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 温度 、大气和 水 等条件,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
温
度
水
二、人类的太空探索★☆☆
1. 全球太空探索: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探索的新纪元。
2. 我国太空探索: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2003年,“ 神舟五号 ”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22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3. 太空探索的意义:①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②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③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④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神舟五号
地球在宇宙中
新情境·电影情境 某电影讲述了人类为抵御小行星“ ”的撞击,在月球部署月盾计划,拯救地球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下面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1~4题。
1. 太阳系中,属于恒星的天体是( A )
A. 太阳 B. 月球
C. 地球 D. 水星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在太阳系中,和地球相邻的行星是( B )
A. 水星和金星 B. 金星和火星
C. 火星和木星 D. 木星和土星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小行星“ ”最可能来自( C )
A. 水星和金星之间 B. 金星和火星之间
C. 火星和木星之间 D. 木星和土星之间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影片中男主角背上的瓶子里最可能装的是( A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氢气 D. 氦气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人类的太空探索
新情境·中国科技 2025年4月24日,正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事业再添辉煌篇章。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长期驻留与科研应用进入常态化阶段。如图为中国空间站图片。读图, 完成5~6题。
5. 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 B )
A. 绕太阳飞行 B. 绕地球飞行
C. 随意飞行 D. 绕月球飞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D )
①迅速占领地外空间 ②推动科技进步
③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④为战争做准备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面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请按照范围由大到小给下列天体系统排序( C )
A.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B. 可观测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C. 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 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下列有关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家园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①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②稳定的太阳光照
③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中 ④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呼吸的大气
⑤存在液态水 ⑥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地表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⑦自身发光、发热,供应生物需求
A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④⑤⑥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恩施期末)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全国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为青少年撒下科学种子,点亮星空梦想。据此,完成9~10题。
9. 本次“天宫课堂”在太空和地面进行同步授课的主要目的是( D )
A. 完成空间站必须要授课的任务
B. 展现我国是第一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
C. 展现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
D. 激发广大青少年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下列属于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有( A )
①建成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
②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③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④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下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苏州期末)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如图)。“揽星九天”中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读图,完成11~12题。
11. 参考“揽星九天”图形标识可知,火星的位置应是( B )
A. 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在第三位,在水星和金星之间
B. 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在第四位,在地球和木星之间
C. 按照距离太阳由远及近,排在第五位,在土星和木星之间
D. 按照距离太阳由远及近,排在第六位,在地球和木星之间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行星探索计划的第一个探索目标是火星,下列属于火星探测器的是( D )
A. 神舟一号 B. 蛟龙一号
C. 嫦娥一号 D. 祝融号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天问一号”是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首选目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是一颗 恒星 (选填“恒星”或“行星”)。
(2)近年来,中外科学家绘制出目前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右图),银河系的侧面像 铁饼 (选填“漩涡”或“铁饼”)。
恒星
铁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右图中 4 (填序号)为火星。
(4)目前我们知道的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是 地球 。
4
地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西安期末)小洛是一名太空探索爱好者,平时喜欢搜集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空探索的相关信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仰望星空 繁星点点】
地球是宇宙繁星中的一颗,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为我们提供生命所需的一切。下面为太阳系和地月系模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土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六颗行星,位于木星和天王星的公转轨道之间。据此仿写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颗行星,位于金星与火星的公转轨道之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地球约38.5亿年前开始出现生命,主要是因为地球形成了适合生命存在的 温度 、大气和 水 等条件。
温度
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星空浩瀚 探索不止】
太空探索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究和求索,其中探月工程备受瞩目。中国科学家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矿物,命名为“嫦娥石”,这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的矿物质。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月球矿物的认识,也为未来的月球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地球与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是 地月系 。
(4)探月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并具有高风险的工程,往往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国家“乐此不疲”。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简述进行探月工程的意义。(至少答出两点)
月球资源丰富,有利于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具有很强的科研价值;等等。
地月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