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爱我们的祖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 我爱我们的祖国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4 20:5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爱我们的祖国
学情分析
《我爱我的祖国》是入学教育单元“我上学了”中的第二课。这一课紧承上一课《我是中国人》的内容,由四幅图、四个词语、四句话组成。图片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祖国的国旗——五星红旗,雄伟的北京天安门,以及我国最重要的两条河——长江、黄河。课文中的四句话皆以“我爱……”开头,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认识我国的国旗、北京天安门,了解长江、黄河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视频,感受祖国大海河山。
教师过渡:上节课中我们都牢记了,我们是中国人。中国就是我们祖国母亲,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应该热爱中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2.老师相机板书课题(板书:我爱我的祖国),老师领读课题,学生跟读。
二、看图说话,认识国旗、北京天安门
师:好大一幅图啊!好鲜艳的画面呀!观察图画要有顺序,现在咱们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图画。大家先看看远处有什么建筑物?
(远处有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
出示填空:我去过天安门,天安门在北京,很高很高,有红红的墙,我爱北京天安门。
师:天安门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庄严雄伟。很多重大的典礼就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教师介绍北京天安门的相关信息。
天安门,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同时它还是新中国的象征和无与伦比的政治瞩目和神往,成为了世界和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你还看到了什么?
天安门前高高飘扬的红旗。
师:同学们再认真看看书上的图画,红旗高高飘扬着,上面有几颗星,它是什么样的?
红旗上面有五颗星,叫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
师:是啊,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旗面是红色的,高高的在风中飘动。
教师介绍五星红旗的相关信息。(视频展示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居左;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五星红旗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3.学生交流对五星红旗的了解,在哪些场合见过五星红旗。
出示图片
(师板书“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师:同学们,谁能把“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连在一起说一句话。
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
师:你能换换顺序再说说吗?
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师:我们知道很多到北京旅游的人都要去天安门前看升国旗仪式。
同学们也参加了我们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你能谈谈感受吗?
学生谈感受,老师总结。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国旗,升旗仪式上,要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每天在校园中听到国歌声时,也应该面向国旗肃立。升国旗是一件庄严,神圣的事情,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升国旗的歌曲叫《义勇军进行曲》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其铿锵有力的旋律,体现了升国旗仪式的庄严和隆重。
现在,请全体同学起立,观看天安门广场举行 的升旗仪式, 向国旗敬注目礼。(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
多种形式读句子,我爱五星红旗,我爱北京天安门。
师:天安门、五星红旗都是我们中国的标志。同学们,你们还知道中国有哪些标志?
学生讨论,老师预设。(展示图片)长城。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还有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三、认识长江、黄河
1.教师展示长江、黄河的照片。
2.请学生认一认,说一说,辨一辩长江、黄河。
3.教师介绍长江、黄河的基本信息。
长江,属太平洋水系,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全长6300余千米。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曲折东流,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流经中国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湿润地区。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江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千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黄河之“黄”,实为泥沙。黄河泥沙九成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蚀易散,每逢暴雨冲刷,则流失大量水土,奔入黄河,所以黄河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流域冬长夏短,冬夏温差悬殊,季节气温变化分明。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其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4.结合资料了解长江、黄河的重要地位。
早期的人类文明都诞生于大河流域,尤其是大河带来的冲积平原上。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孕育了人类历史早期的四大文明。河流流经的地域,土壤肥沃、疏松,适于耕种;河流又可以为农田提供灌溉。为了抵御洪灾、兴修水利,人类必须形成某种社会组织,并逐渐出现分工。由此,文明也就迈开了步伐。此外,河流还为文明的传播提供了便利。黄河和长江这两条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可以说,没有长江、黄河,就没有我们伟大的中国。
读句子。我爱长江,我爱黄河。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资料补充(黄河)
感受中国的伟大,激发爱国情
1.作为一名中国人,回望历史,你还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标志?
悠久的历史: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期,这一时期标志着人类在中国的最早出现。随后,中国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近代和现代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上共同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从夏商周到秦汉,再到宋元明清,各民族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随后进行了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些事件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制度的转变。
灿烂的文化 美丽的风景
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奔流不息,以古之规矩,开今之生面。在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流行的交融碰撞中,承载着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同样也散发着无穷的光彩。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包括了诗词、书画、戏曲、哲学、科技等多个方面。例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书法和绘画则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和自然的理解与追求;昆曲、京剧等戏曲形式则是民族戏剧艺术的结晶。
杰出的人物
科学家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袁隆平院士在水稻育种领域的突破,让中国乃至世界数亿人解决了粮食问题。正是因为这些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我们在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的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科技实力,还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河山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铭记和传承的宝贵财富。一起来欣赏《这就是中国》
小结:我们是小学生,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壮丽的河山,这是我们共同的骄傲,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3.唱一唱
我们的祖国就像是一个大花园,我们就是花园里的花朵,生活在花园里,我们小朋友真幸福呀,一起来唱首歌,表达我们的开心吧。
提示:师生一起唱一唱,跳一跳 。
小结: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我们多么幸福啊,让我们自豪的喊出:“我是中国人 我爱我们的祖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