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 盐类水解的应用(基础课) 课件--2026版高中化学鲁科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 盐类水解的应用(基础课) 课件--2026版高中化学鲁科版选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4 11:4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第3课时 盐类水解的应用(基础课)
学习 任务 1.能利用水解原理分析、解释生活生产中盐类水解的现象,知道盐类水解在作净水剂、去污剂、灭火剂及溶液配制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举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旧知 回顾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形成盐的弱酸或弱碱越弱,其对应的弱酸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2)外因:当温度、浓度等条件改变时,会引起水解平衡的移动,从而影响盐类水解的程度。浓度的影响通常包括:加水稀释、加入适量的酸或碱等。
2.盐类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理解
(1)水解形式相同的盐,相互抑制水解;(2)水解形式相反的盐,相互促进水解。
必备知识 自主预习
一、盐类水解反应的常见应用
1.盐类作净水剂
硫酸铝钾或硫酸铝中的Al3+水解生成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胶体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常用作净水剂。
(胶体)+3H+
2.热碱水清洗油污
纯碱在水中发生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促进水解平衡__________移动,溶液的碱性增强,去污能力增强。
3.泡沫灭火器
(1)试剂: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____溶液。
(2)原理:Al3+和的水解相互促进,生成______气体和______________沉淀,产生大量泡沫,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H-
Al2(SO4)3
NaHCO3
Al(OH)3
===Al(OH)3↓+3CO2↑
正向
4.盐溶液的配制
配制、保存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加入相应的酸(或碱)抑制水解。如配制SnCl2溶液时,加入适量盐酸抑制Sn2+的水解,得到澄清的溶液。
5.胶体的制备
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利用了Fe3+水解生成胶体的反应及加热促进水解的原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3++3H2O
Fe(OH)3(胶体)+3H+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明矾既可以作净水剂又可以作消毒剂。 (  )
(2)实验室保存Na2S溶液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 (  )
(3)将Cu(NO3)2固体溶于稀硝酸配制溶液。 (  )
(4)泡沫灭火器中的试剂是Al2(SO4)3溶液与Na2CO3溶液。 (  )
×
×

×
二、分析复杂溶液体系的一般思路
关键能力 情境探究
泡沫灭火器的外壳由铁皮制成,内装碳酸氢钠与发沫剂的混合溶液,另有一个是在里面的玻璃瓶内胆,装有硫酸铝水溶液。使用时将灭火器的筒身颠倒过来,碳酸氢钠和硫酸铝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它们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水解反应的应用
1.不用铁桶盛放硫酸铝水溶液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铝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会腐蚀铁桶:+3H+。
2.能否用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钠?说明原因。
提示:不能。与等物质的量的Al2(SO4)3反应,Na2CO3产生的CO2较少,且生成CO2的速率较慢。
水解反应的应用
应用 实验
配制易 水解的 盐溶液 配制某些强酸弱碱盐时,需要加入相应的强酸,可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抑制阳离子的水解,如配制FeCl3、SnCl2溶液时,由于Fe3+、Sn2+水解程度较大,通常先将它们溶于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应用 实验
制备某 些胶体 利用水解原理制备胶体,如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产生红褐色胶体:Fe3++3H2OFe(OH)3(胶体)+3H+
保存碱 性溶液 Na2CO3、Na2S等溶液水解显碱性,因碱性溶液可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所以保存时不能使用磨口玻璃塞,应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
应用 实验
制备某些无水盐   若将某些挥发性酸对应的盐,如AlCl3、FeCl3蒸干时,得不到无水盐,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HCl不断挥发,水解平衡不断正向移动,得到Al(OH)3或Fe(OH)3,加热Al(OH)3、继续分解得到Al2O3、Fe2O3。所以只有在HCl气流中加热才能得到AlCl3、FeCl3固体
应用 实验
判断离 子是否 共存  常见的因强烈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Al3+与、、S2-、HS-、[Al(OH)4]-;Fe3+与、、;与、
应用 实验
混合盐 溶液中 的除杂 和提纯 ①采用加热法来促进溶液中某些盐的水解,使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除去溶液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如除去KNO3溶液中的Fe3+;
②除去酸性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加入MgO、Mg(OH)2或MgCO3促进FeCl3的水解,使FeCl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可表示为Fe3++3H2O Fe(OH)3↓ +3H+,MgO+2H+===Mg2++H2O
应用 实验
用盐溶 液除锈 用NH4Cl溶液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H2O NH3·H2O+H+,氧化膜与H+反应而溶解
1.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OH- 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B.Al3++3H2O Al(OH)3(胶体)+3H+
明矾净水
C.TiCl4+(x+2)H2O(过量) TiO2·xH2O↓+4HCl 用TiCl4制备TiO2
D.SnCl2+H2O Sn(OH)Cl↓+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NaOH固体

D [升高温度,促使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平(OH-)增大,碱性增强,有利于油污的水解及清洗,A正确;明矾是KAl(SO4)2·12H2O,Al3+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起到净水作用,B正确;TiCl4发生水解反应生成TiO2·xH2O沉淀,经脱水制备TiO2,C正确;SnCl2易发生水解反应,而配制其溶液时,加入NaOH固体,消耗HCl促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Sn(OH)Cl沉淀,故应加入浓盐酸抑制其水解,D错误。]
2.下表是Fe2+、Fe3+、Zn2+被OH-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某硫酸锌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Fe2+、Fe3+杂质,为制得纯净的ZnSO4,应加入的试剂是(  )

金属离子 Fe2+ Fe3+ Zn2+
完全沉淀时的pH 7.7 4.5 6.5
A.H2O2、ZnO       B.氨水
C.KMnO4、ZnCO3   D.NaOH溶液
A [要使Fe2+和Fe3+全部除去,由题给信息可知,需将Fe2+全部氧化成Fe3+,再调节溶液pH范围为4.5≤pH<6.5。即可将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且保证Zn2+不沉淀。氧化Fe2+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只能用H2O2,调pH时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用ZnO能促进Fe3+的水解。]
实验装置如下:
盐溶液“蒸干”问题
1.用以上装置操作能否获得AlCl3固体?说明原因。
提示:不能。Al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HCl,HCl易挥发,加热促进水解,且促进HCl挥发,最后得到氢氧化铝固体。
2.若将AlCl3溶液换为NH4HCO3溶液,能否得到NH4HCO3固体?解释理由。
提示:不能。NH4HCO3受热分解。
3.若将AlCl3溶液换为FeSO4溶液,能否得到FeSO4固体?解释理由。
提示:不能。FeSO4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Fe2(SO4)3。
1.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如Al2(SO4)3(aq)Al2(SO4)3(s)。
2.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对应的氧化物,如AlCl3(aq)Al2O3。
3.强碱弱酸盐,如Na2CO3溶液等,蒸干后可得到原物质。
4.阴、阳离子均易水解且其水解产物易挥发的盐蒸干后得不到任何物质,如NH4Cl、(NH4)2S等。
5.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
Ca(HCO3)2、NaHCO3、KMnO4固体受热易分解,因此蒸干灼烧后分别为Ca(HCO3)2―→CaCO3(CaO);NaHCO3―→Na2CO3;KMnO4―→
K2MnO4+MnO2。
6.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O2氧化
例如,Na2SO3(aq)Na2SO4(s);FeSO4(aq)Fe2(SO4)3(s)。
7.有时要从多方面考虑。例如,蒸干NaClO溶液时,既要考虑ClO-水解,又要考虑HClO分解,所以蒸干NaClO溶液所得固体为NaCl。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蒸干
B.用如图装置蒸干FeCl3溶液制无水FeCl3固体
C.将NH4Cl溶液蒸干得到NH4Cl固体
D.将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质

D [MgCl2水解生成Mg(OH)2和HCl,将MgCl2溶液蒸干,由于HCl易挥发,Mg(OH)2固体受热分解,最后得到的固体为MgO,无法获得无水MgCl2,故A项错误。FeCl3易水解,在加热蒸干FeCl3溶液时,HCl挥发,留下的固体是,故B项错误。加热蒸干氯化铵溶液时,NH4Cl易分解为氨气与氯化氢,蒸干得不到NH4Cl固体,故C项错误。Ca(ClO)2在水中发生水解:+2HClO,HClO不稳定,受热会分解:2HClO
2HCl+O2↑,生成的HCl会和反应生成CaCl2和H2O,故
加热蒸干溶液得到的固体是CaCl2;加热Na2SO3溶液的过程中,Na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Na2SO3+O2=== 2Na2SO4,蒸干会得到Na2SO4固体;加热FeCl3溶液,FeCl3溶液发生水解反应:FeCl3+3H2OFe(OH)3+3HCl,HCl易挥发,故加热蒸干会得到Fe(OH)3固体,因此将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质,故D项正确。]
2.将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再将其溶液加热、蒸发结晶,再灼烧,得到化学组成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是(  )
①胆矾 ②氯化铝 ③硫酸铝 ④氯化铜
A.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 [胆矾(CuSO4·5H2O)溶于水得CuSO4溶液,因硫酸难挥发,蒸发结晶,再灼烧得CuSO4;AlCl3、CuCl2发生水解+2HCl,加热时HCl不断挥发,平衡右移,不断生成Al(OH)3、沉淀,灼烧得Al2O3、CuO;+3H2SO4,硫酸难挥发,最终仍得。]
[教材 身边的化学]
维持pH的稳定对生命体的生理活动、化学电源的高效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常温下,在不同试剂中加入酸或碱后体系pH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试剂 pH
初始 通入0.01 mol HCl气体 加入0.01 mol
NaOH固体
ⅰ.1 L H2O 7 a 12
ⅱ.0.10 mol CH3COOH+0.10 mol CH3COONa配制成1 L的溶液 4.76 4.67 4.85
(1)a=________(忽略通入HCl气体前后体系的体积变化)。
(2)结合化学用语解释试剂ⅱ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剂ⅱ中同时存在醋酸的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和醋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CH3COO-+H2O CH3COOH+OH-,相同条件下,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当CH3COOH与CH3COO-的初始浓度相等时,溶液中c平(H+)>c平(OH-)
(3)由表中数据可知,试剂ⅱ的pH受一定量的酸和碱的影响不大。溶液的这种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下列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Cl—NaCl b.Na2CO3—NaHCO3
c.NH3·H2O—NH4Cl d.KOH—KCl
bc
知识必备
1.盐类水解的应用:净水原理、热碱水清洗油污、泡沫灭火器的原理、盐溶液除锈、盐溶液的配制、胶体的制备、离子除杂等。
2.盐溶液蒸干灼烧时所得产物的判断:考虑盐受热时水解是否产生易挥发性酸、是否分解、是否被氧化等。
学习效果 随堂评估

1.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水解平衡的是(  )
A.用NaHCO3固体制备纯碱
B.用明矾[KAl(SO4)2·12H2O]处理污水
C.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xH2O)
D.用H2O2溶液杀灭细菌
B [NaHCO3固体加热分解得到纯碱(碳酸钠),A项不符合题意;明矾[KAl(SO4)2·12H2O]电离出的Al3+水解生成胶体,有吸附性,B项符合题意;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氯化铁和水,C项不符合题意;H2O2溶液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灭细菌,D项不符合题意。]

2.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
A.NaOH         B.Na2CO3
C.NH3·H2O   D.MgCO3

3.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能得到无水Mg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Cl2·nH2O(s)===MgCl2·(n-1)H2O(s)+H2O(g) ΔH<0
B.MgCl2·2H2O(s) Mg(OH)2(s)+2HCl(g),HCl气流可抑制反应进行
C.MgCl2·H2O(s) Mg(OH)Cl(s)+HCl(g),降低温度,反应更易发生
D.MgCl2·4H2O(s) MgCl2·2H2O(s)+2H2O(g),HCl气流可抑制反应进行
B [A中反应为MgCl2·nH2O分解失去部分结晶水的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故A项错误;在HCl气流中,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抑制反应进行,故B项正确;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更易发生,故C项错误;MgCl2·4H2O的失水反应没有HCl生成,HCl气流对该反应没有影响,故D项错误。]
4.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的溶液:K+、Na+、、 ②pH=7的溶液:Al3+、K+、Cl-、 ③含有大量Fe3+的水溶液中:Na+、、、Br- ④c(ClO-)=0.1 mol·L-1的溶液:Na+、K+、、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B [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的溶液含氢氧化钠,K+、Na+、、互不反应,可以共存,①不符合题意;pH=7的溶液中,Al3+、会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②符合题意;Fe3+、之间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③符合题意;Na+、K+、、之间不发生反应,且均和次氯酸根离子不反应,因此能大量共存,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铝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把AlCl3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3++3H2O Al(OH)3+3H+
Al2O3
(2)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金属焊接时可用NH4Cl溶液作除锈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红色
+OH-
+H2O NH3·H2O+H+
(4)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Al2(SO4)3和NaHCO3混合溶液作灭火剂,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灭火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OH)3↓+
3CO2↑
在溶液中电离出Na+和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使溶液中c平(H+)>
c平(OH-)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本草纲目》中对白矾之用有如下叙述:“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脱肛……取其酸涩而收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数智分层作业(二十二) 盐类水解的应用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试卷共45分)
A.白矾治血痛的原因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
B.白矾溶于水后微粒浓度排序:c平>c平(Al3+)>c平(K+)>
c平(OH-)>c平(H+)
C.检测“无矾油条”是否含“矾”的方法:将油条加热碳化→加水溶解→过滤→滤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D.白矾在油条中作膨化剂的原理:===Al(OH)3↓+3CO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2.实验室在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铁溶液时,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如此操作的目的是(  )
A.防止硫酸铁分解   B.抑制硫酸铁水解
C.促进硫酸铁溶解   D.提高溶液的pH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B [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抑制Fe3+的水解。]
3.下列事实:水溶液呈碱性;水溶液呈酸性;③长期使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度增大;④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⑤加热能使纯碱溶液去污能力增强;⑥配制SnCl2溶液,需用盐酸溶解SnCl2固体。其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4.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下列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  )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蒸发得到NaHCO3晶体
B.加热蒸发AlCl3饱和溶液可得到纯净的AlCl3晶体
C.向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加热蒸发得FeCl3晶体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经过滤、洗涤、沉淀,再充分灼烧沉淀得到Fe2O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D [A项不恰当,因为NaHCO3受热易分解;B、C项也不恰当,因为AlCl3与FeCl3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分别发生反应Al3++3H2O Al(OH)3+3H+、+3H+,由于HCl挥发,水解趋于完全,最终得到的是Al(OH)3和Fe(OH)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5.BiOCl是一种具有珍珠光泽的材料,利用金属Bi制备BiOCl的工艺流程如图: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浸工序中分次加入稀硝酸可降低反应剧烈程度
B.转化工序中加入稀盐酸可抑制生成BiONO3
C.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CH3COONa(s)可提高Bi3+的水解程度
D.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NH4NO3(s)有利于BiOCl的生成
6.(14分)已知H2O2、KMnO4、NaClO、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将溶液中的Fe2+、Cu2+、Fe3+完全沉淀为氢氧化物需溶液的pH分别为9.6、6.4、3.7。现有含有FeCl2杂质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图示步骤进行提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步除去Fe2+,能否直接调整pH=9.6将Fe2+沉淀除去?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X是________(填字母)。(3分)
A.K2Cr2O7溶液     B.NaClO溶液
C.H2O2溶液   D.KMnO4溶液
加入氧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pH=9.6时,Cu2+会完全沉淀
C
将Fe2+氧化为Fe3+,便于生成沉淀而与Cu2+分离
(3)物质Y可以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3分)
A.NaOH   B.氨水
C.Cu2(OH)2CO3   D.Na2CO3
E.CuO  F.Cu(OH)2
(4)除去Fe3+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CEF
Fe3++3H2O Fe(OH)3+3H+、+4H+===2Cu2++3H2O+CO2↑[或Cu(OH)2+2H+===Cu2++2H2O或CuO+2H+===Cu2++H2O]
(5)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________。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不能
应在HCl气流中加热浓缩后,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 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加入氧化剂能把Fe2+氧化为Fe3+,同时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题中提供的几种氧化剂中符合要求的只有H2O2。当CuCl2溶液中混有Fe3+时,可利用Fe3+的水解:Fe3++3H2O Fe(OH)3+3H+,加入CuO、或Cu2(OH)2CO3与溶液中的H+作用,从而使平衡右移,把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最后从CuCl2溶液中制取CuCl2·2H2O也不能直接加热蒸发,为抑制CuCl2水解,应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7.菱苦土(主要成分为MgO)制备碱式碳酸镁的物质转化过程如下:
MgOMgSO4(aq)MgCO3·3H2O悬浊液4MgCO3·Mg(OH)2·4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②③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过程中水解程度减小
C.反应③加热的目的是促进水解
D.反应②③均无CO2产生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D [反应①②③均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反应②过程中电离生成和H+,其中Mg2+和生成MgCO3,而H+可抑制水解,即水解程度减小,B正确;由·4H2O,Mg2+结合OH-生成,说明加热的目的是促进水解,C正确;反应②③均有CO2产生,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8.探究铝片与Na2CO3溶液的反应。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无明显现象 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 出现白色浑浊,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为H2和C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OH-
B.对比实验Ⅰ、Ⅲ,说明Na2CO3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保护膜
C.推测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H2O
D.加热和H2逸出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D [A项,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会水解,结合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生成碳酸氢根离子,正确;B项,实验Ⅰ和Ⅱ没有气泡,根据所学Al可以和热水反应,但是此实验中没有气泡,说明有氧化膜的保护,实验Ⅲ中却有气泡,说明氧化膜被破坏,正确;C项,Na2CO3溶液呈碱性,铝片在碱性溶液中与OH-反应,2Al+2OH-+6H2O===2[Al(OH)4]-+3H2↑,[Al(OH)4]-和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正确;D项的水解是吸热过程,加热可以促进水解,H2产生的原因是Al和水解生成的OH-反应生成H2,H2逸出,有利于Al和OH-的反应,OH-减少,从而促进碳酸根离子水解,加热和H2逸出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同的,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9.(10分)适量的肥料能促进植物生长,其原因是人工施用肥料后,植物选择性地吸收必要的营养元素离子,达到促进生长的作用。
(1)用NH4Cl作氮肥,长期施用土壤会变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植物能吸收,请用化学用语表示NH3·H2O能提供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H2O NH3·H2O+H+
+OH-
(3)铁肥(FeSO4)与钾肥(K2CO3)不能同时施用,为弄清原因,某研究小组展开实验探究。(6分)
资料:①FeCO3是白色固体。
②H2CO3需要达到一定浓度才能以CO2形式逸出。
【提出猜想】
猜想1:反应生成FeCO3沉淀。
猜想2:生成Fe(OH)2沉淀。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实验探究】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猜想________成立,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实验中还发现,FeSO4溶液放置一段时候后颜色变黄,请你作为科学宣讲团,从化学角度为农民保存和施用铁肥提出建议(答出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H2O===Fe(OH)2↓+H2CO3
存放在干燥的地方,并密封保存
不与溶液呈碱性的肥料同时施用,如碳酸钾等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