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基础课) 课件--2026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基础课) 课件--2026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4 11:4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基础课)
素养目标 1.通过工业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与优化,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在合成氨适宜条件的讨论中,形成多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体会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价值。
旧知回顾 1.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增大化学反应限度的外界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增大反应物浓度
升高温度
增大压强
使用催化剂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生成物浓度
改变压强
改变温度
知识点一 合成氨条件的理论选择
1.合成氨反应的特点
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已知298 K时:ΔH=-92.4 kJ·mol-1,ΔS=-198.2 J·mol-1·K-1。
(1)自发性:常温(298 K)下,ΔH-TΔS__0,能自发进行。
(2)可逆性:反应为_____反应。
(3)熵变:ΔS__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_____的反应。
(4)焓变:ΔH__0,是_____反应。
<
可逆
<
减小
<
放热
2.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比较
条件 提高反应速率 提高平衡转化率
压强 ____ ____
温度 ____ ____
催化剂 ____ ______
浓度 ____反应物浓度 ____反应物浓度,____生成物浓度
高压
高压
高温
低温
使用
无影响
增大
增大
减小
3.数据分析
根据教材表2-2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初始时N2和H2的体积比为1∶3),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实验数据分析,提高反应速率的条件是____温度、____压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的条件是____温度、____压强。二者在____这一措施上是不一致的。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理论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
升高
增大
降低
增大
温度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充入的N2越多越有利于NH3的合成。 (  )
(2)在合成氨的实际生产中,温度越低,压强越大越好。 (  )
(3)在合成氨中,加入催化剂能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  )
(4)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可以提高氨的产率。 (  )
(5)合成氨中在提高速率和原料的转化率上对温度的要求是一致的。 (  )
×
×
×

×

2.在合成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和施加高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提高反应速率,都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B.都对化学平衡有影响,但都不影响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
C.都能缩短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只有施加高压对化学平衡有影响
D.使用催化剂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而施加高压无此效果
C [合成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施加高压既影响反应速率又影响化学平衡,C正确。]
知识点二 工业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与化学反应的调控
1.合成氨条件的探究
(1)压强:目前,我国的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为10 MPa~30 MPa,不采用更高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
越高,需要的动力也越大
(2)温度:升高温度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工业合成氨温度不能太高的理由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催化剂:以__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又称铁触媒。原料气必须经过净化,防止______________。
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转化率降低
400~500 ℃催化剂活性最大,升高温度,催化剂活性减弱

催化剂“中毒”
(4)浓度
①采取的措施:采取________的方法,使气态氨变成液氨后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将NH3分离后的原料气________,并及时___________,使反应物保持一定的浓度。
②采取该措施的理由:分离出NH3以促使平衡向____________移动,此外,原料气的循环使用并及时补充原料气,既提高了原料的______,又提高了反应____,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迅速冷却
循环利用
补充N2和H2
合成氨的方向
利用率
速率
2.工业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外部条件 工业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压强 根据反应器使用的钢材质量及综合指标来选择压强:_______________
温度 适宜温度:________ ℃
催化剂 使用______作催化剂
浓度 使氨____并及时分离,循环利用原料气
10 MPa~30 MPa
400~500
铁触媒
液化
3.合成氨的生产流程
4.化学反应的调控
(1)含义: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一个可能发生的反应按照某一方向进行。
(2)考虑因素
①考虑设备条件、安全操作、经济成本等。
②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寻找适宜的生产条件。
③考虑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分析角度
分析角度 原则要求
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 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
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 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
分析角度 原则要求
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 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 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的能力等
从催化剂的使用活性分析 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
1.下列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动力、设备、材料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在高压下进行
B.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工业合成氨
C.在工业合成氨中,N2、H2的循环利用可提高其利用率,降低成本
D.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B [合成氨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氨的生成,B错误。]
2.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目前主要采用“接触法”进行生产。下列有关反应2SO2+O2 2S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际生产中,SO2、O2循环使用可提高原料利用率
B.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压强越高越好
C.实际生产中,通入过量空气的目的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实际生产中,选定400~500 ℃作为操作温度的主要原因是此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B [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SO2和O2不能反应完全,因此SO2和O2循环利用可提高原料利用率,A正确;压强过大,设备可能无法承受太大的压强,适当增大压强可提高反应速率和转化率,B错误;通入过量空气,O2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SO2的转化率提高,C正确;实际生产中,温度为400~500 ℃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D正确。]
3.煤的液化可获得乙醇:2CO(g)+4H2(g) C2H5OH(l)+H2O(l) ΔH=-1 709.2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升高温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数目及有效碰撞频率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D.温度越高越有利于乙醇的生成

B [A.该反应的ΔH<0,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错误;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转化率,错误;D.温度越高,逆反应程度越大,不利于乙醇的生成。]
随堂评估 知能落实

1.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大大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哈伯法的流程图如下,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2.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成氨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1 mol N2与过量H2充分反应放热92.4 kJ
C.合成氨实际生产中选择高压和低温
D.将氨液化分离,可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及循环利用氮气和氢气
D [合成氨为放热、熵减的反应,根据ΔG=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可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A错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因此1 mol N2与过量H2充分反应放热小于92.4 kJ,B错误;为了增大反应速率,实际生产中选择高压(10 MPa~30 MPa)和高温(400~500 ℃),C错误;氨易液化,液化分离后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没有液化的氢气和氮气可以继续进入反应器循环利用,D正确。]

3.工业生产苯乙烯是利用乙苯的脱氢反应:
针对上述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适当催化剂,可以提高苯乙烯的产量
B.仅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工业生产苯乙烯选择恒压条件优于恒容条件
C.加入乙苯至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断增大
D.在保持容积一定的条件下,充入较多的乙苯,可以提高乙苯的转化率
B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加入催化剂,不能提高苯乙烯的产量,故A错误;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在恒容条件下,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断增大,不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因此仅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工业生产苯乙烯选择恒压条件优于恒容条件,故B正确;加入乙苯至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逐渐增大,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断减小,故C错误;在保持容积一定的条件下,充入较多的乙苯,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则平衡逆向移动,乙苯的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
4.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转化为SO3:2SO2(g)+O2(g) 2SO3(g) ΔH<0。下表列出了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温度/℃ 不同压强下SO2的转化率/% 0.1 MPa 0.5 MPa 1 MPa 5 MPa 10 MPa
450 97.5 98.9 99.2 99.6 99.7
550 85.6 92.9 94.9 97.7 98.3
(1)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SO2尽可能多地转化为SO3,应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选定450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温、高压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
温度,平衡逆向移动,SO2的转化率降低;此温度下反应速率较大,且催化剂的活性较高
(3)在实际生产中,采用的压强为常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际生产中,通入过量的空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若采用较大的压强,不仅SO2的转化率提高很少,且需要更大动力,对设备的要求更高,增加生产成本
高SO2的转化率
增大O2的浓度,提
0.1 MPa(常压)下
数智分层作业(十二) 化学反应的调控
(分值:30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
1.化工生产中,调控反应条件时不需要考虑的角度是(  )
A.目标产物的贮存方法
B.增大目标反应的速率
C.提高目标反应的限度
D.减少副反应和环境污染

A [目标产物的贮存与反应条件无关,调控反应条件时不需要考虑,A符合题意;增大目标反应的速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需要考虑,B不符合题意;提高目标反应的限度,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或产物的比例,需要考虑,C不符合题意;生产条件中减少副反应和环境污染需要考虑,以达到绿色高效生产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降低高炉尾气中CO的含量,可采用增加高炉高度的方法
B.合成氨的生产中,压强越大,氨的产率越高,因此在选择条件时,压强越大越好
C.合成氨的生产中,温度越低,氨的产率越高,因此在选择条件时,温度越低越好
D.在给定的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可逆反应完成程度最大
D [增加高炉高度对反应限度无影响,不能降低高炉尾气中CO的含量,故A错误;压强越大,对工业生产设备的要求越高,需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选择合适压强,故B错误;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小,需选择合适温度,故C错误;在给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可逆反应达到最大限度,转化率最高,完成程度最大,故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3.化学反应的调控对于工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下列关于调控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硫酸工业中,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作用下,可提高生产效益
B.硫酸工业中,为提高SO2的转化率,可通入稍过量的空气
C.工业合成氨,选择400~500 ℃的反应温度,这是综合考虑反应速率、反应限度及催化剂活性的结果
D.工业合成氨,迅速冷却、液化氨是为了使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A [高温、高压及催化剂是合成氨的条件,硫酸工业不需要高压,A错误;为提高SO2的转化率,不是通入的空气越多越好,通入空气越多,导致体系温度下降,需要更多的能量,为提高SO2的转化率,可通入稍过量的空气,B正确;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且催化剂的活性与温度有关,则反应温度选择400~500 ℃是从该反应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反应速率、反应限度等角度综合考虑的结果,C正确;工业合成氨,迅速冷却、液化氨是为了使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4.在一定条件下,工业上可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酸:CO2(g)+H2(g)===HCOOH(g) ΔH=-31.4 kJ·mol-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B.恒温条件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C.恒温恒压下,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平衡产率会提高
D.该反应在低温下可能自发进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D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错误;化学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恒温条件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常数不变,B错误;催化剂不会改变平衡状态,不会改变平衡产率,C错误;反应若自发进行,则对应的ΔG=ΔH-TΔS<0,题中反应的ΔS<0,又因为ΔH<0,则低温下该反应可能自发进行,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5.在300 ℃、70 MPa条件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反应为2CO2(g)+6H2(g) 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反应需在300 ℃下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充入过量CO2可提高H2的转化率
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B [反应条件是否需加热与反应的放热、吸热无关,B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
6.一定条件下,用Fe2O3、NiO或Cr2O3作为催化剂对燃煤烟气进行回收,使SO2转化为S。催化剂不同,其他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内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A.不考虑催化剂价格因素,选择Fe2O3作为催化剂可以节约能源
B.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Cr2O3作为催化剂,SO2的转化率最小
C.a点后SO2的转化率减小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
D.选择Fe2O3作为催化剂,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340~380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B [根据题图可知,在Fe2O3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SO2的转化率最大,可以节约能源,A正确;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260~320 ℃时,选择NiO作为催化剂,SO2的转化率最小,B错误;催化剂的催化能力需要维持在一定的温度下,温度太高,催化剂活性可能会降低,C正确;温度在340~380 ℃范围内,Fe2O3的催化能力较强,SO2的转化率也较大,反应速率较大,若温度继续升高,则转化率变化不明显,但能源消耗变大,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7.在一定条件下探究二甲醚的制备反应为2CO(g)+4H2(g) CH3OCH3(g)+H2O(g) ΔH,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该反应伴随着副反应的发生
C.工业选择的较适宜温度为280~290 ℃
D.加入催化剂可以提高CH3OCH3的产率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AD [由题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降低,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CO的转化率降低的同时CH3OCH3的产率在不同温度下差别较大,说明该反应伴随着副反应的发生,B项正确;在280~290 ℃范围内,CH3OCH3的产率较高,故工业选择的较适宜温度为280~290 ℃,C项正确;加入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CH3OCH3的产率,D项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8.某科研小组对碳酸锰与空气反应制备二氧化锰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绘制了三幅关于反应物的转化率和条件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对于反应条件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
A.温度350 ℃左右(或325~375 ℃)
B.水分含量为30%左右(或水分含量为20%~40%)
C.湿空气中焙烧
D.干空气中焙烧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D [根据温度与转化率图示可知,温度处于350 ℃左右(或325~375 ℃),转化率最高,故A正确;根据水分含量与转化率图示可知,水分含量为30%左右(或水分含量为20%~40%),转化率最高,故B正确;根据焙烧与转化率图示可知,在湿空气中焙烧时间短且转化率高,故C正确,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9.(8分)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温室气体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技术的工业化量产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O2(g)+H2(g) H2O(g)+CO(g) ΔH1=+41.1 kJ·mol-1
CO(g)+2H2(g) CH3OH(g) ΔH2=
写出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H2(g)+CO2(g) CH3OH(g)+H2O(g) ΔH=-48.9 kJ·mol-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2)为提高CH3OH(g)的产率,理论上应采用的条件是______(填字母)。(2分)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高压
(3)250 ℃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CO2(g)催化氢化合成CH3OH(g),如图为不同投料比时某反应物X的平衡转化率的变化曲线。
反应物X是_____(填“CO2”或“H2”)。(3分)
d 
CO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将题述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可得:3H2(g)+CO2(g) CH3OH(g)+H2O(g) ΔH=。(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CH3OH(g)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也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要想提高CH3OH(g)的产率,需要低温高压。(3)题图中的横坐标为,假设n(CO2)为定值,则CO2的平衡转化率随n(H2)的增大而增大,故反应物X为CO2。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