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基础课) 课件--2026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基础课) 课件--2026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4 11:4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基础课)
素养 目标 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能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2.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和原理,丰富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思路,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旧知 回顾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的减小或__________的增大来表示,单位通常为mol·L-1·s-1或mol·L-1·min-1等。
2.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2SO3,
2 min内O2减少0.5 mol;2 min内分别用SO2、O2、SO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物浓度
生成物浓度
0.25 mol·L-1·min-1
0.125 mol·L-1·min-1
0.25 mol·L-1·min-1
知识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与测定
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
(1)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________的物理量,任何化学反应的快慢都表现为有关物质的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多少。
快慢程度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①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________、单位____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来表示。
②若反应体系的体积恒定,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或生成物浓度的____来表示,即:化学反应速率=。
单位时间
体积
减小
增大
(3)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
反应时间
mol·L-1·s-1
2.反应中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mA+nB===pC+qD,其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v(A)∶v(B)∶v(C)∶v(D)=m∶n∶p∶q。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在同一时间段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______________之比;或。
物质化学计量数



微点拨
(1)计算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纯液体和固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
(1)测定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v=。
(2)测定方法:任何一种与物质浓度有关的可观测量都可以加以利用,如气体的体积、体系的压强、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导电能力等。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v=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用反应物表示时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时为负值。 (  )
(2)在同一时间段内,C(s)+H2O(g) CO(g)+H2(g)用C(s)、H2O(g)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为1∶1。 (  )
×
×
(3)在同一化学反应中,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  )
(4)在反应2SO2(g)+O2(g) 2SO3(g)中,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t1~t2时间内,生成SO3(g)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 (  )
(5)通过测定铝条在一定体积稀盐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可以确定该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 (  )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 2NH3(g)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内NH3的质量增加了1.7 g,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
A.v(NH3)=0.1 mol·L-1·min-1
B.v(N2)=0.02 mol·L-1·min-1
C.v(H2)=0.015 mol·L-1·min-1
D.v(NH3)=0.17 mol·L-1·min-1

C [根据题意知,5 min内NH3的质量增加了1.7 g,物质的量增加了=0.1 mol,v(NH3)==0.01 mol·L-1·min-1,根据同一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N2)=v(NH3)=0.005 mol·L-1·min-1,v(H2)=v(NH3)=0.015 mol·L-1·min-1,故C正确。]
3.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正确的是(  )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C [根据同一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W)∶v(X)∶v(Y)∶v(Z)=3∶2∶4∶3,故C项正确。]

4.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6H+===2Mn2++10CO2↑+8H2O,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反应速率。
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或测定生成一定体积气体所需时间)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1)公式法
v==。
知识点二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
微点拨
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在计算反应速率时应先除以体积,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
(2)运用同一反应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mA+nB===pC+qD,A、B、C、D是气体或溶液时,v(A)∶v(B)∶v(C)∶v(D)=m∶n∶p∶q,且有:===。
(3)“三段式”法
例如:
反应 mA(g)+ nB(g) pC(g)
起始浓度/(mol·L-1) a b c
转化浓度/(mol·L-1) x
t min时浓度/(mol·L-1) a-x b- c+
①v(A)= mol·L-1·min-1,
v(B)= mol·L-1·min-1,
v(C)= mol·L-1·min-1;
②α(A)=×100%。
微点拨
计算中注意以下量的关系
对反应物:c(起始)-c(转化)=c(某时刻);对生成物:c(起始)+c(转化)=c(某时刻);转化率=×100%。
2.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
(1)归一法
(2)比值法
换算成相同单位,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除以化学方程式中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比较比值的大小,比值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1.一定条件下,将4 mol A(g)和2 mol B(g)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反应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物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②用物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B [将4 mol A(g)和2 mol B(g)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开始时c(A)=2 mol·L-1、c(B)=1 mol·L-1,反应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列出“三段式”计算:
2A(g)+B(g)===2C(g)
起始浓度/(mol·L-1)  2   1   0
转化浓度/(mol·L-1)  0.6  0.3   0.6
2 s时浓度/(mol·L-1) 1.4  0.7   0.6
则有v(A)==0.3 mol·L-1·s-1,v(B)==0.15 mol·L-1·s-1,①正确,②错误;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100%=30%,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③错误,④正确。]
2.800 ℃时,某反应中有关物质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从开始反应至4 min时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至4 min时,C的浓度是B的浓度的______倍。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开始至4 min,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A B+3C
0.2 mol·L-1·min-1
[解析] (1)反应至4 min时,C的浓度为1.2 mol·L-1,B的浓度为0.4 mol·L-1,故C的浓度是B的浓度的3倍。(2)反应物为A,生成物为B和C,0~4 min内A的浓度变化了0.8 mol·L-1,B的浓度变化了0.4 mol·L-1,C的浓度变化了1.2 mol·L-1,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也等于浓度变化之比,故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3,故化学方程式为2A B+3C。(3)反应开始至4 min,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v==0.2 mol·L-1·min-1。
3.已知反应4CO+2NO2 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
①v(CO)=·min-1
②v(NO2)=·min-1
③v(N2)=·min-1
④v(CO2)=·min-1
⑤v(NO2)=·s-1
请比较上述5种情况反应的快慢:________________ (由大到小的顺序)。
③>①>②>⑤>④
[解析] ①=·min-1;②=0.35 mol·L-1
·min-1;③v(N2)=·min-1;④=
·min-1;⑤=·min-1,故反应的快慢顺序为③>①>②>⑤>④。
1.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中,测量依据不可行的是(  )
随堂评估 知能落实
选项 化学反应 测量依据(单位时间内)
A 2NO2(g) N2O4(g) 颜色深浅
B Zn+H2SO4===ZnSO4+H2↑ H2体积变化
C CO(g)+H2O(g)===CO2(g)+H2(g) 压强变化
D Ca(OH)2+Na2CO3=== CaCO3↓+2NaOH 沉淀质量变化

C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2NO2(g) N2O4(g),NO2是红棕色气体,N2O4是无色气体,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气体颜色的变化来衡量反应的快慢,故A项可行;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变化的多少来衡量反应的快慢,故B项可行;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前后压强不变,故C项不可行;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沉淀的质量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故D项可行。]
2.(教材互鉴:改编自苏教版教材)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容积为 5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2 min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 mol,则此阶段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
A.v(NO)=·min-1
B.v(O2)=1.25×10-3 mol·L-1·s-1
C.v(NH3)=·min-1
D.v(H2O)=1.5×10-2 mol·L-1·s-1

B [v(NO)===·min-1,A错误;v(O2)=v(NO)=·min-1×=1.25×103
·s-1,B正确;v(NH3)=v(NO)=·min-1,C错误;v(H2O)=v(O2)=·s-1=·s-1,D错误。]
3.对于可逆反应A(g)+3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v(A)=0.3 mol·L-1·s-1
B.v(B)=1.8 mol·L-1·s-1
C.v(D)=0.5 mol·L-1·s-1
D.v(C)=1.5 mol·L-1·min-1

A [物质B是固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排除B项。
方法1(归一法):均转化为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单位换算为mol·L-1·s-1。A项中v(A)=0.3 mol·L-1·s-1,C项中换算成用A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A)=v(D)=0.25 mol·L-1·s-1,D项中换算成用A物质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A)=v(D)=0.012 5 mol·L-1·s-1,故A项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
方法2(比值法):单位都换算为mol·L-1·s-1后,=0.3 mol·L-1·s-1,=0.25 mol·L-1·s-1,=0.012 5 mol·L-1·s-1,故A项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
4.将0.3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X(g)+5Y(g) nZ(g)+6W(g),2 min末生成0.3 mol W,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5 mol·L-1·min-1。计算:
(1)前2 min内用Y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2)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________。
(3)到2 min末X的转化率为________。
0.062 5
4
66.7%
[解析] 利用“三段式”计算:
4X(g)+5Y(g) nZ(g)+6W(g)
起始量/mol   0.3  0.4   0  0
变化量/mol 0.2 0.25 0.05n 0.3
2 min末量/mol 0.1 0.15 0.05n 0.3
(1)v(Y)==0.062 5 mol·L-1·min-1。
(2)v(Z)==0.05 mol·L-1·min-1,解得n=4。
(3)到2 min末X的转化率为×100%≈66.7%。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
1.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数智分层作业(四) 化学反应速率
(分值:40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单位一致时,用HCl和CaCl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可能相同
B.可以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C.用H2O和C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
D.可用CaCl2浓度的减小表示其反应速率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 [同一反应中,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同一时间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之比,用HCl和CaCl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A正确;CaCO3是固体,不能用其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B错误;H2O为纯液体,不能用其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C错误;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则可用单位时间内CaCl2浓度的增大表示其反应速率,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2.在氧化钕(Nd2O3)等稀土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反应:4CO+2NO2===N2+4CO2,若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分别用v(CO)、v(NO2)、v(N2)、v(CO2)表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v(CO)=v(NO2)  B.v(NO2)=v(CO2)
C.v(N2)=v(CO2) D.v(N2)=v(CO)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 [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v(CO)=v(NO2),2v(NO2)=v(CO2),4v(N2)=v(CO2),4v(N2)=v(CO),故A项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3.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X、Y、W、Q四种物质,经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时间 X Y W Q
10 min 1.0 mol 3.0 mol 1.0 mol 2.0 mol
20 min 0.5 mol 1.5 mol 2.0 mol 1.0 mol
上述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A.X+2Y 2W+2Q B.3X+Y+2W 2Q
C.X+3Y+2Q 2W D.X+2Y+3Q 2W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C [由题表中数据可知,X、Y、Q的物质的量减小,W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X、Y、Q是反应物,W是生成物。在同一容器中,相同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X)∶v(Y)∶v(Q)∶v(W)=0.5 mol∶1.5 mol∶
1.0 mol∶1.0 mol=1∶3∶2∶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Y+2Q 2W。]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4.反应2CO(g)+4H2(g) CH3CH2OH(g)+H2O(g),在下列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中最大的是(  )
A.v(CO)=·min-1
B.v(H2)=·min-1
C.v(H2O)=·min-1
D.v(CH3CH2OH)=·min-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 [A.v(CO)=·min-1,B.v(CO)=v(H2)=
·min-1,C.v(CO)=2v(H2O)=0.24 mol·L-1·min-1,D.v(CO)=2v(CH3CH2OH)=·min-1,所以v(CO)=
·min-1最大,故A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5.将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使其发生反应:3X(g)+Y(g) nZ(g)+2W(g),5 min末已生成
0.2 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化学计量数n的值是(  )
A.1   B.2   C.3   D.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 [5 min内生成0.2 mol W,该过程中v(Z)=0.01 mol·L-1·min-1,则生成Z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L-1·min-1×2 L×5 min=0.1 mol,根据方程式可知=,则有n=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6.(8分)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g)+nY(g) pZ(g)+qQ(g),其中m、n、p、q为该反应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在0~
3 min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表所示:
物质 X Y Z Q
起始量/mol 0.7 1
2 min末量/mol 0.8 2.7 0.8 2.7
3 min末量/mol 0.8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已知:2 min内v(Q)=0.075 mol·L-1·min-1,v(Z)∶v(Y)=1∶2。
(1)试确定:起始时n(Y)=________,n(Q)=________。(2分)
(2)化学方程式中m=______,n=______,p=________,q=________。(4分)
(3)用Z表示2 min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 mol
3 mol
1
4
2
3
0.05 mol·L-1·min-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解析] 2 min内v(Q)=0.075 mol·L-1·min-1,则Δn(Q)=0.075 mol·
L-1·min-1×2 min×2 L=0.3 mol,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 min内X的物质的量变化量Δn(X)=0.8 mol-0.7 mol=0.1 mol,Z的物质的量变化量Δn(Z)=1 mol-0.8 mol=0.2 mol,根据v(Z)∶v(Y)=1∶2可知,Δn(Y)=2Δn(Z)=0.4 mol,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m∶n∶p∶q=0.1 mol∶0.4 mol∶0.2 mol
∶0.3 mol=1∶4∶2∶3,由于化学计量数取最小整数,所以m=1、n=4、p=2、q=3,化学方程式是X(g)+4Y(g) 2Z(g)+3Q(g)。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2 min内生成0.1 mol X,根据X(g)+4Y(g) 2Z(g)+3Q(g)可知,生成Y的物质的量是0.4 mol,消耗Q的物质的量是0.3 mol,则起始时,Y的物质的量为2.7 mol-0.4 mol=2.3 mol,Q的物质的量是
2.7 mol+0.3 mol=3 mol。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m=1、n=4、p=2、q=3。
(3)2 min内消耗的Z的物质的量是0.2 mol,则用Z表示2 min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Z)==0.05 mol·L-1·min-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
7.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xC(g)+2D(g),经2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 c(A)
∶c(B)=3∶5,以C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C)=· min-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方程式中,x=2
B.反应速率:v(B)=·min-1
C.2 min时,B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D.2 min时,A的转化率为5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D [根据题意得v(D)==·min-1,以C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C)=·min-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2,v(B)=v(D)=
·min-1,A正确,B错误;2 min时,D的物质的量是0.5 mol·L-1×2 L=1 mol,所以消耗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5 mol、0.5 mol,设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y,则剩余A、B的物质的量分别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是y-1.5 mol、y-0.5 mol,根据2 min时c(A)∶c(B)=3∶5,得 =,解得y=3 mol,所以2 min时,B的物质的量为3 mol-0.5 mol=2.5 mol,A的转化率为×100%=50%,C错误,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8.锡、铅均为第ⅣA族元素,在含Pb2+的溶液中投入Sn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n2+,反应过程中金属离子(R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10 s内,v(Sn2+)=
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2++Sn Pb+Sn2+
C.5 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12 s时,11c(Sn2+)=5c(Pb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CD [0~10 s内,Sn2+的浓度从0变为,所以v(Sn2+)=·s-1,A正确;在含Pb2+的溶液中投入Sn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n2+,由题图可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2++Sn Pb+Sn2+,B正确;由题图可知5 s时Pb2+和Sn2+的浓度相等,反应还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C错误;由题图可知12 s时,c(Sn2+)=,c(Pb2+)=,c(Sn2+)∶c(Pb2+)==11∶5,即5c(Sn2+)=11c(Pb2+),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9.某温度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3A(g)+bB(g) cC(g)+2D(s),12 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 s时,B的转化率为40%
B.0~2 s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
L-1·s-1
C.化学计量数之比b∶c=1∶2,且v(B)=2v(C)
D.图中两条曲线相交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A的生成速率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 [12 s时,Δc(B)=0.5 mol·L-1-0.3 mol·L-1=0.2 mol·L-1,则B的转化率为×100%=40%,A正确;D的状态是固体,不能用其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B错误;12 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B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则有b∶c=0.2 mol·L-1∶0.4 mol·L-1=1∶2,故2v(B)=v(C),C错误;题图中两条曲线相交之后,A、B的浓度继续变化,此时反应继续正向进行,未达到平衡,故A的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不相等,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0.(10分)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分)
(2)反应开始至2 min,以气体Z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2分)
3X+Y 2Z
0.0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3)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_____。(4分)
(4)使a mol X与b mol 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2n(Z),则原混合气体中a∶b=________。(2分)
不变
变大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7∶5
[解析] (1)Δn(X)=0.3 mol,Δn(Y)=0.1 mol,Δn(Z)=0.2 mol,故化学方程式为3X+Y 2Z。
(2)v(Z)==0.01 mol·L-1·min-1。
(3)由气体总质量不变和恒容可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气体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变小,则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
(4)设当n(X)=n(Y)=2n(Z)时,反应消耗了x mol Y,则a-3x=b-x=4x,可知a∶b=7∶5。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