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分层作业参考答案
数智分层作业(一)
1 2 3 4 5 6 7
A D C C AD A
5.(1)放
(2)2 mol N(g)、4 mol H(g)、2 mol O(g)反应生成1 mol N2(g)和2 mol H2O(g)放出的总能量 断开1 mol N2H4(g)和1 mol O2(g)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2218
(3)ΔH=ΔH1=ΔH3+ΔH2
(4)391
8.(1)使强酸和强碱充分反应 (2)偏大 未盖杯盖会造成热量损失,所测得的数值偏小,但ΔH为负值,所以生成 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偏大 (3)不相等 (4)偏小 CH3COOH参与反应时电离要吸收热量 (5)c
1.A
2.D [实验Ⅰ中为镁与盐酸反应置换氢气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实验Ⅱ为Ba(OH)2·8H2O(s)与NH4Cl(s)反应的过程,属于吸热反应,实验Ⅲ涉及的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错误;将实验Ⅰ中的镁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镁粉,固体的接触面积增大,会增大反应速率,但不会增大反应生成氢气的量,所以不会改变反应放出的热量,B错误;铜导热性好,所以实验Ⅲ中将玻璃搅拌器改为铜质搅拌器会使放出的热量有损失,C错误;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所以实验Ⅲ中若用浓硫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则测定的ΔH会偏小,D正确。]
3.C [H2(g)和Cl2(g)化合生成HCl(g)为放热反应,则断裂化学键吸收的a kJ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b kJ能量,即a4.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ΔH1<0,A正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由题图可知,S(s)比S(g)稳定,B正确;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焓变均小于0,根据题图中纵坐标分析,ΔH1的绝对值大于ΔH2的绝对值,故ΔH1<ΔH2,C错误;S(s)的能量低于S(g)的,S(s)转化为S(g)是吸热过程,D正确。]
6.AD [由题图可知,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的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焓变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故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A正确。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焓变ΔH=(209-348) kJ·mol-1=-139 kJ·mol-1,B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向环境释放能量,C错误。相同条件下,反应物、生成物和过渡态中的物质,过渡态能量最高,最不稳定,D正确。]
7.A [由几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可知卤化钠中NaF的标准生成热最小,总能量最低也最稳定。当离子带的电荷相同时,键长越短,离子键越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半径越来越大,氟离子的半径最小,离子键最强,形成的物质最稳定。推知卤化钙中CaF2的标准生成热最小,A正确。]
8.(1)实验中需要反应物充分反应,所以玻璃搅拌器的作用是使强酸和强碱充分反应。(2)简易量热计如果未盖杯盖会造成热量散失,测得放出的热量偏小,但ΔH为负值,所以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偏大。(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80 mL 0.50 mol·L-1盐酸与80 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题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减少,所放出的热量减少。(4)醋酸是弱酸,电离时会吸收能量,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的绝对值(|ΔH|)偏小。(5)a.向内筒中加入稀碱时,应当快速倒入内筒中,若缓慢而匀速地加入会造成热量散失,故错误;b.量筒中剩余的液体不要用水冲洗,将量筒量取好的稀盐酸加入内筒后,若快速用水冲洗量筒内壁剩余的稀盐酸至内筒中,溶液质量增大,造成测量误差,故错误;c.用量筒量取稀酸或稀碱时,眼睛必须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保证量取的酸和碱的用量准确,实验操作规范,故正确;d.内筒洗净后,未及时烘干,内筒中的水会稀释待测溶液,导致溶液最终温度偏低,故错误。
1 / 1数智分层作业(一) 反应热 焓变
(分值:40分)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
1.关于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气灶具中的能量转化:化学能主要转化为光能
B.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光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生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光能(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化学能)
D.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物质变化外,一定伴有能量变化
2.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知,实验Ⅰ、Ⅱ、Ⅲ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将实验Ⅰ中的镁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镁粉后释放出的热量增多
C.实验Ⅲ中将玻璃搅拌器改为铜质搅拌器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实验Ⅲ中若用浓硫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则测定的ΔH偏小
3.如图为等量H2(g)和Cl2(g)反应生成HCl(g)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B.过程Ⅰ断开化学键,放出热量
C.H2、Cl2、HCl中均只存在共价键
D.HCl具有的能量低于H2和Cl2具有的能量
4.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ΔH1<0
B.S(s)比S(g)稳定
C.ΔH1>ΔH2
D.S(s)转化为S(g)是吸热过程
5.(11分)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已知肼(H2NNH2)与O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 kJ、O==O 为500 kJ、N—N为154 kJ。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为________热反应。(1分)
(2)ΔH2、ΔH3的含义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ΔH3=________kJ·mol-1。(6分)
(3)上述反应的焓变ΔH与ΔH1、ΔH2、ΔH3的定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断裂1 mol N—H所需的能量为________kJ。(2分)
(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
6.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该反应的焓变ΔH=+139 kJ·mol-1
C.该化学反应体系从环境吸收能量
D.相同条件下,反应物、生成物和过渡态中的物质,过渡态最不稳定
7.已知在101 kPa和一定温度下,由指定单质生成1 mol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该物质的标准生成热(ΔfH),指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热为0 kJ·mol-1,几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NaF(s) NaCl(s) NaBr(s) NaI(s)
ΔfH/(kJ·mol-1) -574 -411 -361 -288
下列固体物质中,ΔfH最小的是( )
A.CaF2 B.CaCl2
C.CaBr2 D.CaI2
8.(13分)某学生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将100 mL 0.50 mol·L-1盐酸与10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稀溶液中,可以近似地认为酸、碱稀溶液的密度、比热容与水的相等)。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玻璃搅拌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2分)
(2)简易量热计如果未盖杯盖,生成1 mol H2O(l)时所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ΔH)将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实验中改用80 mL 0.50 mol·L-1盐酸和8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题干所述实验相比,二者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分)
(4)若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进行上述实验,生成1 mol H2O(l)时,所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绝对值(|ΔH|)将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3分)
a.向内筒中加入稀碱时,应当缓慢而匀速地加入
b.将用量筒量取好的稀盐酸加入内筒后,应当快速用水冲洗量筒内壁剩余的稀盐酸至内筒中,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c.用量筒量取稀酸或稀碱时,眼睛必须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d.内筒洗净后,未及时烘干,直接用该内筒进行实验,对生成1 mol H2O(l)时所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ΔH)无影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