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数智分层作业6 活化能 练习--2026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数智分层作业6 活化能 练习--2026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4 11:48:53

文档简介

数智分层作业(六)
1.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重新组合的过程,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氢分子和氮分子都由两个原子构成,它们在固体催化剂的表面分解成单个的原子,原子再组合成新的氨分子,故反应历程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①②。]
2.A [1 mol H2O2分解放出热量98 kJ,则当该反应放出98 kJ的热量时有1 mol H2O2分解,所以会生成0.5 mol O2,故A正确;慢反应决定整个反应的反应速率,所以H2O2的分解速率主要是由反应①决定的,故B错误;由①+②可得总反应为2H2O22H2O+O2↑,则I-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故C错误;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热,故D错误。]
3.D [反应①消耗Cl·,反应②重新生成Cl·,Cl·参与反应且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为该反应的催化剂,A正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部分普通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从而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B正确;反应的决速步骤为①,增加Cl·的浓度,反应①速率增大,因此增加Cl·的浓度能使臭氧分解的速率增大,C正确;反应①是慢反应,反应②是快反应,因此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D错误。]
4.C [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大,第1步的活化能最高,反应速率最小,总反应速率主要由第1步反应速率决定,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第1步反应是吸热反应,第2步和第3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反应的中间产物有NO2和O,共两种,故C正确;总反应为2O3(g)===3O2(g),由盖斯定律,第1步反应+第2步反应+第3步反应得:2O3(g)===3O2(g) ΔH=ΔH1+ΔH2+ΔH3,故D错误。]
5.D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为吸热反应,A正确;焓变等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能量差,即ΔH=-(E2-E1)kJ·mol-1,B正确;活化能是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和活化分子(或过渡态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的差值,所以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1+E3)kJ·mol-1,C正确;分子间只有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NO2和CO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形成过渡态分子,D错误。]
6.解析:(1)由题意可知,第一步反应中Fe*被消耗,第二步反应中又生成Fe3+,说明Fe*是该反应的催化剂。(2)根据反应历程图可知,两步反应的生成物的总能量均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3)该反应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N2O N2+CO2。
答案:(1)Fe* (2)放热 放热 (3)CO+N2O N2+CO2
7.CD [由题图甲可知===(s)+N2(g) (s)+CO(g)===Pt2O+(s)+CO2(g) ΔH2,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到N2O(g)+CO(g) CO2(g)+N2(g) ΔH=ΔH1+ΔH2,故A正确;由题图乙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134 kJ·mol-1-360 kJ·mol-1=-226 kJ·mol-1,故B正确;由题图乙可知,正反应的活化能Ea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Eb,故C错误;反应过程中Pt2O+和参与反应后又生成,不需要补充,故D错误。]
8.C [根据历程Ⅰ,O3(g)+O(g) 2O2(g)的ΔH=(E6-E3)kJ·mol-1,根据历程Ⅱ,O3(g)+O(g) 2O2(g)的反应热ΔH=(E5-E2)kJ·mol-1,则E6-E3=E5-E2,A项正确;根据图示,Cl(g)的相对能量为(E2-E3)kJ·mol-1,由于Cl2(g)的相对能量为0,故Cl2(g)===Cl(g)+Cl(g)的ΔH=2(E2-E3)kJ·mol-1,即Cl—Cl的键能为2(E2-E3)kJ·mol-1,B项正确;Cl是反应O3+O===2O2的催化剂,ClO是中间产物,C项错误;历程Ⅰ、历程Ⅱ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为活化能最小的反应,即ClO(g)+O(g)===O2(g)+Cl(g) ΔH=(E5-E4)kJ·mol-1,D项正确。]
9.解析:(1)由反应历程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可知该反应的ΔH<0。(2)对于多步反应,其决速步骤为活化能最大的一步,从反应历程图可得出,决速步骤的能垒为-0.1 eV-(-0.9 eV)=0.8 eV。(3)从反应历程图可以看出,物质的转化过程为CO(g)→CO*→HCO*→H2CO*→H3CO*→CH3OH*→CH3OH(g),故虚线框内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CO*+H2(g)===CH3OH*。
答案:(1)< (2)0.8 (3)H3CO*+H2(g)===CH3OH*
2 / 2数智分层作业(六) 活化能
(分值:30分)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
1.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合成氨反应的微粒变化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反应历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①②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重新组合的过程,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氢分子和氮分子都由两个原子构成,它们在固体催化剂的表面分解成单个的原子,原子再组合成新的氨分子,故反应历程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①②。]
2.已知1 mol H2O2分解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如下:
①H2O2+I-―→H2O+IO- 慢
②H2O2+IO-―→H2O+O2+I-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该反应放出98 kJ的热量时会生成0.5 mol O2
B.H2O2的分解速率主要是由反应②决定的
C.I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催化剂的加入改变了该反应的反应热
3.平流层中的氟氯烃破坏臭氧层的部分过程如下:
①O3+Cl·―→O2+ClO·(慢反应)
②ClO·+O·―→Cl·+O2(快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l·为该过程的催化剂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C.增加Cl·的浓度能使臭氧分解的速率增大
D.反应①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②
4.NO催化O3生成O2的过程由以下三步基元反应构成:
第1步:NO(g)+O3(g)―→O2(g)+NO2(g) ΔH1;
第2步:NO2(g)―→NO(g)+O(g) ΔH2;
第3步:O(g)+O3(g)―→2O2(g) Δ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步是总反应的决速步
B.三步基元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该过程共有两种中间产物
D.总反应2O3(g)===3O2(g)的焓变为ΔH1-ΔH2-ΔH3
5.NO2+CO NO+CO2反应的过程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E2、E3均大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的焓变为ΔH=-(E2-E1)kJ·mol-1
C.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1+E3)kJ·mol-1
D.形成的过渡态分子是由于CO和NO2分子发生了碰撞
6.(5分)CO与N2O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如下两步反应,其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第一步:Fe*+N2O===FeO*+N2
第二步:FeO*+CO===Fe*+CO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催化剂是________。(1分)
(2)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下同)反应,第二步反应是________反应。(2分)
(3)该反应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
7.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原理为N2O(g)+CO(g) CO2(g)+N2(g) 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ΔH=ΔH1+ΔH2
B.ΔH=-226 kJ·mol-1
C.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Pt2O+和
8.标准状况下,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O2(g)和Cl2(g)的相对能量为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6-E3=E5-E2
B.可计算Cl—Cl的键能为2(E2-E3)kJ·mol-1
C.Cl、ClO是反应O3+O===2O2的催化剂
D.历程Ⅰ、历程Ⅱ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lO(g)+O(g)===O2(g)+Cl(g)  ΔH=(E5-E4)kJ·mol-1
9.(7分)工业上可用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1)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1分)
(2)其中决速步骤的能垒为__________eV。 (3分)
(3)虚线框内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