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寡人之于国也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18:4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2《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达纲练习】
  1.填空
  孟子名轲,字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被后人称之为________。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_____的,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提出了______的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文章以_____________著称。善用______和_____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2.下列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弃甲曳兵

养生丧死
sāng
王好战
hào
  B.数罟

不可胜食
shēng
鸡豚狗彘
tún
  C.孝悌

饿莩
piáo
衣帛食肉

  D.庠序
xiáng
洿池

数口之家
shù
  3.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河内凶(荒年)
兵刃既接(已经)
弃甲曳兵(兵器)
  B.不违农时(违反、违背)
或百步而后止(或者)
直不百步耳(只、仅)
  C.鸡豚狗彘之畜(畜养)
孝悌之义(道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
  D.王无罪岁(归罪、归咎)
数罟(密网)
材木不可胜用(尽)
  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之”相同,两个“于”也相同
B.两个“之”相同,两个“于”不同
  C.两个“之”不同,两个“于”相同
D.两个“之”不同,两个“于”也不同
  5.下面句子中全都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B.
  C.
D.
  6.翻译课文最后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此题主要考查对文学知识的掌握。答案依次为:子舆;战国;政治;思想;教育;
  儒;亚圣;善;施仁政,行王道;民贵君轻;雄辩;比喻;寓言。
2.根据课文注释,逐一辨别字音,答案为C(“衣”应该读yì;“莩”读piǎo)
3.根据课文注释,解释实词意义,答案为B(“或”的意思应该是“有的人”)
4.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答案为D。前一个“之”为语气助词,无意;后一个为结构助词,“的”。两个“于”字,一个引进动作对象,一个表示比较。
5.根据课文注释,辨别通假字,答案为D(A中“共”通“供”,“孰”通“熟”;B中“无”通“毋”,“颁”同“斑”;C中“知”通“智”,“涂”同“途”)
6.此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文言文要直译为主,做到准确、通顺。译文: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