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基础课时固基练(9)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练习--2026版高中化学苏教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基础课时固基练(9)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练习--2026版高中化学苏教版选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4 11:49:10

文档简介

基础课时固基练(9)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试卷共50分)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
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in-1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N2+3H2 2NH3反应。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内氨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1 mol,则化学反应速率为(  )
A.v(NH3)=0.03 mol/(L·min)
B.v(NH3)=0.02 mol/(L·min)
C.v(NH3)=0.17 mol/(L·min)
D.v(NH3)=0.01 mol/(L·min)
3.已知:2H2S(g)+3O2(g)2SO2(g) + 2H2O(g),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 v(H2S)、v(O2)、v(SO2)、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为(  )
A.2v(H2S)=3v(O2)
B.2v(O2)=3v(SO2)
C.3v(O2)=2v(SO2)
D.3v(O2)=2v(H2O)
4.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2v(B)=3v(A)=3v(C)。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5.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aA(g)+bB(g) 2C(g)
起始浓度/(mol·L-1)   3.0  1.0   0
2 s末浓度/(mol·L-1)  1.8  0.6   0.8
据此可推算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
A.9∶3∶4      B.3∶1∶2
C.2∶1∶3 D.3∶2∶1
6.对于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在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时,以下不可以利用的相关性质为(  )
A.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
B.溶液颜色的深浅
C.固体物质的体积
D.H+浓度的变化
7.(9分)根据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3分)
(2)当生成SO2的速率为0.64 mol·L-1·s-1时,则氧气减少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若测得4 s后O2的浓度为2.8 mol·L-1,此时间内SO2的反应速率为0.4 mol·L-1·s-1,则开始时氧气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s) x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 mol·L-1·min-1,且此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值是3
B.开始时A的物质的量为2.8 mol
C.5 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
D.5 min时,容器中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6 mol
9.(易错题)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末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
B.反应开始到10 s末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10 s末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Z(g)
10.(素养题)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反应:H2(g)+I2(g) 2HI(g)在1 L的恒温容器中进行,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H2(g)/mol I2(g)/mol HI(g)/mol
0 4 4 0
5 2.5
10 2
若在起始时总压为p0 kPa,反应速率若用单位时间内分压的变化表示,而气态物质分压=总压×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则10 min内H2(g)的反应速率为(  )
A.0.25p0 kPa·min-1
B.0.025p0 kPa·min-1
C.0.005p0 kPa·min-1
D.0.016p0 kPa·min-1
11.(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反应速率的测定和比较。
[实验步骤]
Ⅰ.取一套装置(装置如图1所示),加入40 mL 1 mol·L-1的稀硫酸,测量收集10 mL H2所需的时间。
Ⅱ.取另一套装置(图1),加入40 mL 4 mol·L-1的稀硫酸,测量收集10 mL H2所需的时间。
图1
[实验现象] 
锌跟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10 mL气体,Ⅱ所用时间比Ⅰ所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实验结论]
4 mol·L-1稀硫酸与锌反应比1 mol·L-1稀硫酸与锌反应速率________。(2分)
[注意事项]
(1)锌粒的颗粒(即表面积)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0 mL的稀硫酸要迅速加入;
(3)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计时要迅速准确;
图2
(4)气体收集可以用排水量气装置(如图2所示)代替。(2分)
[实验讨论] 除本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外,可行的方案还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2基础课时固基练(9)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A B C C C B
7.(1)SO2或O2 (2)0.88 mol·L-1·s-1 (3)5.0 mol·L-1
11.[实验现象]产生气泡,固体Zn逐渐溶解 短
[实验结论]大
[注意事项](1)相同 (3)气密性良好
[实验讨论](1)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生H2的体积
(2)测定一段时间内H+的浓度变化
(3)测定一段时间内锌粒质量的变化(合理即可)
1.C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而不采用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2.D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可知:v(NH3)==0.01 mol/(L·min),所以D符合题意。]
3.B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v(H2S)∶v(O2)∶v(SO2)∶v(H2O)=2∶3∶2∶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得3v(H2S)=2v(O2) =3v(SO2) =3v(H2O),所以B正确。]
4.A [根据2v(B)=3v(A)=3v(C)可知,v(A)∶v(B)∶v(C)=2∶3∶2,A项正确。]
5.B [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A)==0.6 mol·L-1·s-1,v(B)==0.2 mol·L-1·s-1,v(C)==0.4 mol·L-1·s-1。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6∶0.2∶0.4,即3∶1∶2。]
6.C [由用于化学反应速率测量的基本性质及本反应的特征可知选C。]
7.(1)一般不用固体和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所以可用O2和SO2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2)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和化学方程式中对应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所以氧气减少的速率为0.64 mol·L-1·s-1×=0.88 mol·L-1·s-1。
(3)此时间内SO2的反应速率为0.4 mol·L-1·s-1,则氧气的反应速率为0.4 mol·L-1·s-1×=0.55 mol·L-1·s-1,所以氧气的变化浓度为0.55 mol·L-1·s-1×4 s=2.2 mol·L-1,则开始时氧气的浓度为2.8 mol·L-1+2.2 mol·L-1=5.0 mol·L-1。
8.C [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4 mol·L-1,则D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8 mol·L-1·min-1,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 mol·L-1·min-1,根据物质的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0.12 mol·L-1·min-1∶0.08 mol·L-1·min-1=x∶2,解得x=3,A正确;设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均为a mol,可列三段式:
根据经5 min后,此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可列,解得a=2.8,故B正确; B是固体,无法计算平均反应速率,C错误;根据三段式可知,5 min时,容器中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1.6 mol +1.2 mol +0.8 mol =3.6 mol,D正确。]
9.C [反应开始到10 s末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Z)== 0.079 mol·L-1·s-1,故A错误;由图像可知反应开始到10 s末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 mol·L-1,故B错误;反应开始到10 s末时,Y的转化率为×100%=79%,故C正确;由题述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2Z(g),故D错误。]
10.B [H2(g)+I2(g) 2HI(g)为反应前后气体总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则反应中的任意时刻总压不变均为p0 kPa,列式:
     H2(g) + I2(g) 2HI(g)
0 min 4 mol 4 mol 0
10 min 2 mol 2 mol 4 mol
反应前H2(g)的分压为0.5×p0 kPa,10 min时H2(g)的分压为0.25×p0 kPa,则10 min内用H2(g)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5p0 kPa·min-1。]
11.Zn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H2,故看到有气泡产生,固体Zn逐渐溶解,因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故Ⅱ比Ⅰ所用时间短,要保证锌粒的表面积相同,同时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要良好。测定该实验的反应速率还有如下方法:(1)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生H2的体积;(2)测定一段时间内H+的浓度变化;(3)测定一段时间内锌粒质量的变化等。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