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化学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本册综合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能力课时培优练(5) 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 练习--2026版高中化学苏教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能力课时培优练(5) 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 练习--2026版高中化学苏教版选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4 11:49:18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能力课时培优练(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A D D B B D B C B D
13.(1)4.0
(2)碱式 0.1 mol·L-1 NaOH溶液
(3)在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太大 (4)AB
14.(1)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2)O2+2Mn(OH)2===2MnO(OH)2
(3)容量瓶 氧气
(4)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80ab
(5)低
15.(1)淀粉溶液 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2)①18.20 ②2.16
1.B [A.酚酞试液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pH,故A不符合题意;C.石蕊溶液是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故C不符合题意;D.pH试纸只能精确到整数,较粗略,故D不符合题意。]
2.C [A.广范pH试纸的读数不会出现小数,只能读到整数,故A错误;B.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这样会污染溶液,故B错误;C.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其颜色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溶液pH,操作正确,故C正确;D.pH试纸不能湿润,防止形成实验误差,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量的pH结果不一定偏低,如中性溶液氯化钠溶液的pH不变,故D错误。]
3.A [A.将一小块干燥的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A正确;B.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是pH<10的溶液,故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或弱碱性溶液,故B错误;C.石蕊变色不明显,不能用作中和滴定指示剂,故C错误; D.pH试纸只能精确到整数,故不能测得溶液的pH为8.5,且溶液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故D错误。]
4.D
5.D [因为pH=11的X、Y两种碱溶液稀释100倍时,pH:Y>X,所以物质的量浓度:c(Y)>c(X),稀释后碱性:Y>X,故A、B均错误;因为c(Y)>c(X)且V(Y)=V(X),故n(Y)>n(X),所以消耗同浓度的盐酸时,Y消耗的多,C错误;若9
6.B [用0.102 3 mol·L-1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硝酸,滴定步骤为: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滴定等,所以中和滴定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④③⑤①⑥。]
7.B [a点醋酸溶液的pH=3,c(H+)=1.0×10-3 mol·L-1,但醋酸不完全电离,所以醋酸溶液的浓度大于1.0×10-3 mol·L-1,A项错误;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时,a、b两点对应的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B项正确;c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因c点对应溶液的pH=7,c(H+)=c(OH-),所以c(Na+)=c(CH3COO-),即c(Na+)∶c(CH3COO-)=1∶1,C项错误;d点溶液是醋酸钠溶液,升高温度,促进CH3COO-水解,溶液pH增大,D项错误。]
8.D [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I2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Na2S2O3标准溶液,该溶液显碱性,应选用碱式滴定管(丙),不正确;B项,溶液变色且经过30 s左右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不正确;C项,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滴定前的读数为(a+0.50)mL,不正确;D项,滴定后俯视读数,将导致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结果偏小,正确。]
9.B [溶液中有单质碘,应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碘与硫代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反应到达终点时,单质碘消失,蓝色褪去,A错误;Na2S2O3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B正确;Na2S2O3溶液显碱性,应该用碱式滴定管盛装,C错误;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2NA,D错误。]
10.C [高锰酸钾溶液本身为紫红色,与草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还原为锰离子,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该滴定实验不需要另外加入指示剂,故A正确;KMnO4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应该用酸式滴定管,故B正确;当H2C2O4被消耗完毕,再滴加半滴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呈浅红色,即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故C错误;滴定起始阶段时H2C2O4溶液浓度相对较大,加入KMnO4标准溶液较快,但接近滴定终点时应该缓慢加入KMnO4标准溶液,便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故D正确。]
11.B [A项,用标准的酸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为指示剂,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正确;B项,利用“2Fe3++2I-===I2+2Fe2+”原理,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由于一开始就生成了单质碘,溶液呈蓝色,无法判断滴定终点,错误;C项,利用“Ag++SCN-===AgSCN↓”原理,用标准KSCN溶液测量AgNO3溶液的浓度,Fe(NO3)3为指示剂,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正确;D项,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HSO3溶液,KMnO4本身就是指示剂,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正确。]
12.D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4I-+6H+,消耗碘的物质的量是0.000 1 mol,碘单质和Na2S2O5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Na2S2O5的残留量是=0.19 g·L-1。]
13.(1)pH=-lg c(H+)=-lg 0.000 1=4.0。(2)甲组同学所进行的实验为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 mol·L-1 HCl溶液,故所用的滴定管应为碱式滴定管,最后一次润洗时要使用0.1 mol·L-1 NaOH溶液。(3)由b曲线知,在滴定过程中,在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过大。(4)甲同学所用NaOH溶液体积较少,丙同学所用NaOH溶液体积较多。原因可能是A、B两项,C项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会使测得的NaOH溶液体积较少。
14.(1)本实验为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如果扰动水体表面,会增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是为了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2)由题意知,反应物为O2和Mn(OH)2,生成物为MnO(OH)2,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2+2Mn(OH)22MnO(OH)2。
(3)配制溶液时还需要容量瓶;煮沸可以使蒸馏水中的氧气挥发,达到除去氧气的目的。
(4)由于混合液中含有碘单质,加入淀粉时,溶液为蓝色;滴定时,Na2S2O3与碘反应,当碘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由各反应关系可建立如下关系式:O2~2MnO(OH)2~2I2~4S2,由题意知,滴定消耗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ab×10-3 mol,因此0.1 L水样中溶解氧的物质的量=×10-3 mol,质量为×10-3 mol×32 g·mol-1=8ab×10-3 g=8ab mg,即溶解氧的含量为80ab mg·L-1。
(5)滴定完成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使最后的读数偏小,测得消耗Na2S2O3的体积偏小,所以测量结果偏低。
15.(1)Na2S2O3溶液滴定碘单质应选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达到终点时碘单质刚好被消耗,所以实验现象是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2)①根据图示,滴定管“0”刻度在上,且精确到0.01 mL,a值为18.20;②从表格数据可知,三次实验消耗0.10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18.00 mL,根据Cr2+6I-+14H+===2Cr3++3I2+7H2O和I2+2Na2S2O3===2NaI+Na2S4O6,得Cr2~3I2~6Na2S2O3,n(Cr2)=n(Na2S2O3)=×0.100 0 mol·L-1×18.00×10-3 L=3×10-4 mol,Cr2=2.16 g·L-1。
1/4能力课时培优练(5) 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
(本试卷共6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的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
A.酚酞试液 B.pH计
C.石蕊溶液 D.pH试纸
2.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正确的是( )
A.用广范pH试纸测得该溶液的pH为3.2
B.用pH试纸蘸取溶液,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所测得的pH一定偏小
3.下列关于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小块干燥的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C.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作为强酸滴定强碱的指示剂
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8.5,此溶液一定是某种碱的溶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B.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不接触锥形瓶内壁
C.用稀氢氧化钠滴定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
5.常温下,pH=11的X、Y两种碱溶液各1 mL,分别稀释至1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
C.分别完全中和X、Y这两种碱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X)>V(Y)
D.若9
6.某学生用0.102 3 mol·L-1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硝酸,测定中使用耐酸、碱和强氧化剂腐蚀的“特氟龙”旋钮的滴定管。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①移取20.00 mL待测HNO3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试液
②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③把盛有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④取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约2 mL
⑤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⑥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的读数
下列有关上述中和滴定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③⑤①⑥
C.③①②⑥④⑤ D.⑤①②③④⑥
7.在常温下,用某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等浓度的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醋酸溶液的浓度为1.0×10-3 mol·L-1
B.a、b两点对应的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a=b
C.c点溶液中c(Na+)∶c(CH3COO-)=2∶1
D.升高温度,d点溶液pH不变
8.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CuCl2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2I-。取m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
B.选用淀粉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C.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 mL
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
9.H2S2O3是一种弱酸,Na2S2O3溶液呈碱性。实验室欲用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Na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C.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
D.该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4NA
10.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实验。用稀硫酸酸化的0.01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不需要另外加入指示剂
B.本实验不需要碱式滴定管
C.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并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D.滴定过程中,加入KMnO4标准溶液应先快后慢,便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11.下列对几种具体的滴定分析(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中所用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的溶液颜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H++OH-===H2O”来测量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甲基橙——橙色
B.利用“2Fe3++2I-===I2+2Fe2+”,用NaI溶液测量Fe(NO3)2样品中Fe(NO3)3的百分含量:淀粉溶液——蓝色
C.利用“Ag++SCN-===AgSCN↓”原理,可用标准KSCN溶液测量AgNO3溶液的浓度:——红色
D.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HSO3溶液以测量其浓度:KMnO4——浅红色
12.工业上常向葡萄酒中加入Na2S2O5进行抗氧化。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的方法:取50.00 mL葡萄酒样品,用0.010 0 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10.00 mL(已知+I-+H+,反应未配平)。则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 )
A.0.001 g·L-1 B.0.002 g·L-1
C.0.064 g·L-1 D.0.19 g·L-1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24分)
13.(6分)某班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实验用品:0.1 mol·L-1 HCl溶液、0.1 mol·L-1NaOH溶液、蒸馏水、pH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带滴定管夹)、锥形瓶。
甲、乙、丙三组同学锥形瓶中的溶液所取体积均为20.00 mL,且所用的试剂完全相同,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的曲线分别如图中a、b、c所示,其中乙和丙两组同学的操作上都存在着不足或失误。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pH计应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若将pH计放入c(H+)=0.000 1 mol·L-1的标准溶液中校准,则pH计的读数应为________。(1分)
(2)甲组同学滴定时选用的滴定管为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最后一次润洗滴定管应选用实验用品中的_________________进行润洗。(2分)
(3)乙组同学操作上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造成丙组同学的曲线与甲组同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1分)
A.用待装液润洗锥形瓶
B.滴定使用的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未排出,滴定后气泡消失
C.滴定前后对滴定管进行读数的视线分别如图所示
滴定前 滴定后
14.(11分)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____及二氧化碳。(2分)
(4)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mg·L-1。(4分)
(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____________(填“高”或“低”)。(1分)
15.(7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氧化性较强的,利用滴定原理测定含量方法如下:
步骤Ⅰ:量取30.00 mL废水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
步骤Ⅱ:加入过量的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6I-+14H+===2Cr3++3I2+7H2O。
步骤Ⅲ:向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指示剂。用滴定管量取0.100 0 mol·L-1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数据记录如下:(I2+2Na2S2O3===2NaI+Na2S4O6)
滴定次数 Na2S2O3溶液起始读数/mL Na2S2O3溶液终点读数/mL
第一次 1.02 19.03
第二次 2.00 19.99
第三次 0.20 a
(1)步骤Ⅲ中滴加的指示剂为_________。滴定达到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步骤Ⅲ中a的读数如图所示。
则:
①a=_________。
②的含量为________g·L-1。(4分)
7/7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