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检测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苏科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检测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苏科版(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4 13:4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检测卷-2025-2026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苏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2.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滑下滑梯时臀部感到热 B.可乐加冰
C.划燃火柴 D.钻木取火
3.对小企鹅的对话,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企鹅只具有机械能,不具有内能
B.冰山温度低,企鹅体温高,企鹅的内能较大
C.一般情况下,企鹅行动迟缓,有利于维持体能,说明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4.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变化小
B.夏天,洒水车给路面洒水降温
C.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5.甲热机的效率高于乙热机的效率,则(  )
A.甲热机的功率大于乙热机的功率 B.甲热机消耗的燃料质量比乙热机的少
C.甲热机做的有用功比乙热机的多 D.甲热机的燃料利用率比乙热机的高
6.如图所示是一个四冲程柴油机的剖面图,下列关于柴油机和汽油机工作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柴油机和汽油机吸气冲程吸进的都是空气
B.除了做功冲程外,其余冲程都需要依靠曲轴的惯性完成
C.柴油机顶部的喷油嘴可以替换成火花塞
D.柴油机和汽油机气缸内的燃料都是点燃的
7.光发动机可用于卫星的能源补充,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密闭气室中四氧化二氮在光照下会分解,使气室内气压增大,推动活塞右移;无光条件下发生逆反应,控制光照即可实现活塞往复运动。当装置中的活塞向右运动时,相当于汽油机四个冲程中的(  )
A. B.
C. D.
8.如图所示,“蹦蹦跳”杆中的弹簧向上弹起,在弹簧恢复原长之前(图中从1到2),关于小孩的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增加,弹性势能减少 B.重力势能减少,弹性势能增加
C.重力势能增加,弹性势能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少,弹性势能减少
9.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加热10min时,甲吸收的热量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B.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C.若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比乙吸收的热量少
D.从吸热能力方面看,选择甲液体做冷却剂比乙液体效果好
10.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会跳起来,如图所示,则( )
A.拉动绳子的过程中,通过做功改变了金属管的内能,金属管温度上升
B.拉动绳子的过程中,通过对金属管内的酒精做功,使酒精温度上升
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上升,内能增加
D.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对塞子做功,使塞子内能增加
二、填空题
11.为了减小房子装修后释放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的原理,可在装修完成后加强通风,并放置一个 (选填“夏”或“冬”)季后再入住比较好。
12.陨石进入大气层后速度越来越快,这是由于 能转化成了动能;同时它与空气摩擦导致温度升高,形成“流星”,这时除了动能,它的 能也增大。
13.题图甲、乙所示分别是我国研发出的首款新型空气动力汽车和小型低碳化未来汽车。甲车是利用压缩空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提供动力,这种车在开车时将空气的 能转化为机械能;乙车顶部的巨型叶子实际上是一个高效光电转换器,它可将 能转化为电能。
14.煤油的热值为,若将1kg的煤油倒掉一半,其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酒精的热值为,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则需要燃烧 (选填“煤油”或“酒精”)的质量更多。
15.如图是小李家天然气的两次示数照片,则小李家11月份使用天然气 ,完全燃烧这些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为 J;已知天然气价格为2.50元/,小李家11月份天然气的费用为 元。(天然气的热值为)
16.质量均为100g的四种物质,当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煤油的比热容为 ;
(2)等质量实心的铝块、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公式 可判断 的温度变化更大;
(3)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降低6℃时,放出的热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三、实验题
17.如图所示,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食用油,比较它们的吸热情况。
(1)小明应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加入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2)为了便于比较,实验中要求两烧杯中放入规格 的电加热器,目的是 。
(3)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这运用了 法。实验中还用到的方法是 法。
(4)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可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则需要给水加热 (选填“更长”或“更短”)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物质 初温/℃ 加热时间/min 末温/℃
水 20 6 30
食用油 20 3 30
(5)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为了比较物质吸热本领的强弱,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的概念。
18.小明和小刚在沙滩上玩耍,发现同样在太阳的照射下,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海水的温度。热爱探究的他们回到实验室,要一探究竟,于是准备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比较沙子和水的吸热情况。
(1)在实验中,将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装在小试管中,用酒精灯持续加热沸水,这样做可以保证给沙子和水加热的热源完全相同,由此可以用 来比较吸热多少。
(2)通过实验,他们测得沙子和水的两组数据,并将其画成图像,如图丙,后,等质量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 的吸热能力强。
(3)之前,吸收相同的热量,测得 升高的温度更多,原因是 。
(4)细心的小刚发现,白天在沙滩玩耍的时候,风总是吹向 (选填“内陆”或“大海”),是因为沙石的吸热能力较弱,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沙石的温度上升得 (选填“快”或“慢”),空气密度小,会上升,旁边的冷空气就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了风向。
19.在“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该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停表和 。
(2)实验中应取质量 的液体1和液体2,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两液体进行加热。
(3)下表是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液体1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液体2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①两种液体从开始加热至温度升高到42℃时,液体1吸收的热量比液体2吸收的热量 。
②升温较快的是 ,由此可见, 的吸热能力较强。
2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初温均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在此实验中,通过 (选填“加热时间的长短”或“液体升高的温度”)来体现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并进一步反映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2)若在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时,质量为200g的水为被加热液体,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燃料 加热前水的温度/℃ 燃料燃尽时水的温度/℃
燃料1 15 35
燃料2 15 25
据表中数据计算:燃料1加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J.燃料1的热值是 J/kg。查阅资料可知燃料1的热值实际为,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
21.将质量为的铅块加热到,然后投入温度为、质量为的煤油中,测出混合后煤油的最高温度为,不计热损失。求:
(1)铅块放出的热量。
(2)煤油的比热容。(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2.下图所示的是天然气环保公交车。该车自身的质量为,满载乘客40人。该公交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最高车速为。(g取)
(1)若该公交车满载乘客,每名乘客的质量为,该公交车满载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该公交车满载乘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该公交车以最高车速匀速直线行驶,则该公交车所受的阻力是多少?
(3)若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为,则(2)中该公交车内消耗天然气的体积是多少?(天然气的热值为)
《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检测卷-2025-2026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苏科版(2024)》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B D B A A C A
1.D
【详解】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A错误;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因为内能还与状态、质量等有关,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C错误;
D.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等有关。同一物体质量不变,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A.滑下滑梯时臀部感到热,是因为臀部与滑梯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可乐加冰,冰的温度较低,可乐的温度较高,两者之间会发生热量的传递,可乐放出热量温度降低,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
C.划燃火柴时,火柴头与火柴盒侧面摩擦,摩擦生热,克服摩擦力做功使火柴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火柴的着火点而燃烧,属于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钻木取火,是通过克服木头之间的摩擦力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燃烧起来,属于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企鹅也不例外,故A 不正确;
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冰山虽然温度低,但质量很大,其内能不一定比企鹅小,故B 不正确;
C.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企鹅行动迟缓有利于维持体能,是因为行动迟缓可以减少热量的产生,故C 不正确;
D.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故D 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砂石多。水的比热容大,白天吸收相同热量后升温慢,夜晚放出相同热量后降温慢,因此,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小,与水的比热容大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洒水车给路面洒水,水蒸发时从路面和周围空气中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利用的是水蒸发吸热的特性,与比热容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夜间在秧田里灌水,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夜晚降温时放出大量热量,可防止秧苗冻坏,与水的比热容大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温度能吸收更多热量,冷却效果好,与水的比热容大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A.功率是表示机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快,故A不符合题意;
BC.热机消耗燃料的多少与热机效率、做的有用功等都有关,题中只知热机效率,未知其他,故无法比较消耗燃料的多少、做的有用功的多少,故BC不符合题意;
D.甲的效率高,则说明做相同的有用功,甲损失的能量少,即做相同的有用功,甲消耗的燃料比乙消耗的燃料少,甲热机的燃料利用率比乙热机的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A.柴油机在吸气冲程吸进的是空气,汽油机在吸气冲程吸进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A错误;
B.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机器获得动力;而吸气、压缩、排气冲程靠曲轴的惯性来完成,故除了做功冲程外,其余冲程都需要依靠惯性完成,故B正确;
C.柴油机顶部是喷油嘴,在压缩冲程结束时,喷油嘴向气缸内喷入雾状柴油,遇到高温高压的空气而燃烧;汽油机顶部是火花塞,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剧烈燃烧。二者结构和点火方式不同,柴油机顶部的喷油嘴不能替换成火花塞,故C错误;
D.汽油机气缸内的燃料是通过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的,属于点燃式;而柴油机气缸内的燃料是在压缩冲程末,由喷油嘴喷入雾状柴油,遇到高温高压空气自行燃烧的,属于压燃式,故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当太阳光照射时,反应室内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室内气压增大,这时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推动活塞移动,相当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A.图中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燃,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符合题意;
B.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是吸气冲程,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是排气冲程,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详解】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小孩的质量不变,相对地球的高度上升,小孩的重力势能就增大;同时,弹簧的压缩量逐渐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也会逐渐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A.实验中,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则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故A错误;
B.由图示知,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相同热量时,甲升温比乙快,根据吸热公式Q吸=cmΔT可知,因为甲的温度升高量更大,所以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小,故B错误;
C.由图示知,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所需时间比乙的少,则甲吸收的热量比乙的少,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乙的时间长,则乙吸收的热量多,乙吸热能力较强,选择乙液体做冷却剂比甲液体效果好,故D错误;
故选 C。
10.A
【详解】A.拉动绳子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金属管的内能,金属管温度上升,故A正确;
B.拉动绳子的过程中,是对金属管做功,而不是对金属管内的酒精做功,而且酒精的温度升高是因为从金属管吸收了热量,而不是对酒精做功,故B错误;
C.塞子跳起是因为管内气体对塞子做功,将管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管内气体内能减小,温度下降,故C错误;
D.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对塞子做功,使塞子的机械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11. 剧烈 夏
【详解】[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所以温度越高,甲醛等有害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得越快。
[2]夏季气温高,根据上述原理,甲醛等有害气体分子在夏季运动更剧烈,能更快地扩散到空气中。在装修完成后加强通风,经过一个夏季,有害气体能更多地被排出,室内有害气体含量会更低,所以放置一个夏季后再入住比较好。
12. 重力势 内
【详解】[1]一定质量的陨石进入大气层后,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快,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这里是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
[2]陨石与空气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所以除了动能增大,它的内能也增大。
13. 内 太阳
【详解】[1]对于甲汽车:题目中提到甲是利用压缩空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提供动力。压缩空气具有较大的内能,在推动活塞做功的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减少,汽车获得了机械能,所以这种车在开车时将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对于乙汽车:已知乙车顶部的巨型叶子实际上是一个高效光电转换器。而光电转换器的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这里的光能主要来源于太阳,所以它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4. 不变 酒精
【详解】[1]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属性,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质量无关。若将1kg的煤油倒掉一半,燃料的种类不变,其热值不变。
[2]根据,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时,由于酒精的热值较小,所以需要燃烧的酒精质量更多。
15. 30 75
【详解】[1][2][3]由图可知,天然气表最后三位为小数位,则2024年11月1日的示数为,2024年12月1日的示数为,则小李家11月份使用天然气
完全燃烧这些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为
已知天然气价格为2.50元/,小李家11月份天然气的费用为
16.(1)2.5×103
(2) 铜块
(3)不相等
【详解】(1)这四种物质的质量
由得,煤油的比热容
(2)[1][2]由得,质量均为100g的铝块、铜块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所以铝块、铜块的比热容的关系是。由公式得,根据此公式可知,等质量实心的铝块、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温度变化更大。
(3)由得,质量均为100g的水、煤油,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所以水和煤油的比热容的关系是。再根据,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降低6℃时,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水放出的热量比煤油多。
17.(1)质量
(2) 相同 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3) 加热时间 转换 控制变量
(4) 更长 大于
(5)水
【详解】(1)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只能改变物质的种类,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应采用相同多的不同物质,质量是反映物质多少的物理量,所以,应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2)[1][2]使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可以保证在相同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3)[1][2]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3]实验中控制质量、加热器等条件相同,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4)[1][2]分析数据:升高相同温度时,水需要6分钟,食用油需要3分钟,说明水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等,所以,水吸收的热量更多。
(5)实验数据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故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18.(1)加热时间
(2)水
(3) 水 沙子开始受热不均匀(或未搅拌沙子)
(4) 内陆 快
【详解】(1)在实验中,将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装在小试管中,用酒精灯持续加热沸水,由于热源完全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可以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吸热多少,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
(2)0.5min 后,等质量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水加热时间长,吸收热量多,根据比热容概念,水的吸热能力强。
(3)[1][2]由图可知,之前,吸收相同热量,测得水升高得温度更多,原因是水是液体,具有流动性,导热较快,而沙子是固体,没有流动性,沙子开始受热不均匀(或未搅拌沙子)。
(4)[1][2]白天,沙石(内陆 )吸热能力弱,吸收相同热量,温度上升快,空气密度小上升,海面冷空气补充,从而形成了风向,风从大海吹向内陆。
19.(1)天平
(2)相同
(3) 少 液体2 液体1
【详解】(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所以需要用天平来测量液体质量。所以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该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停表和天平。
(2)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需要控制变量,即取质量相同的液体1和液体2,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再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3)[1]两种液体从开始加热至温度升高到42℃时,液体1用时3分钟,液体2用时4分钟,根据转换法,液体1吸收的热量比液体2吸收的热量少。
[2][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从34℃升高到42℃,液体1用时2分钟,液体2用时1分钟,即相同质量的液体1和液体2,升高相同的温度,液体1吸收的热量多,故液体1的吸热能力较强。
20.(1) 甲、乙 液体升高的温度
(2) 偏小
【详解】(1)[1]要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应控制被加热的液体种类、质量相同,燃料不同。甲图中燃料是燃料1,乙图中燃料是燃料2,液体都是液体a且质量相同,所以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2]相同的装置,燃料燃尽放出热量越多,液体升高的温度越高,所以在此实验中,通过液体升高的温度来体现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并进一步反映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利用了转换法,将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转换为液体升高温度的多少)。
(2)[1]水吸收的热量
[2]因为,则燃料1的热值
[3]实验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有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或被装置吸收,并没有全部被水吸收,即实际大于。根据,计算时取的是(偏小 ),所以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偏小。
21.(1)
(2)
【详解】(1)已知铅块的比热容,铅块的质量,铅块降低的温度
则铅块放出的热量
(2)由题意可知,不计热量损失情况下,煤油吸收的热量等于铅块放出的热量,煤油吸收的热量
已知煤油质量,煤油升高的温度
由吸放热公式可得煤油的比热容
22.(1)
(2)
(3)
【详解】(1)该公交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该公交车满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该公交车满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该公交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已知输出功率,最高车速
该公交车所受的阻力:。
(3)发动机在内输出的机械功: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消耗天然气的体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