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2025—2026学年部编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2025—2026学年部编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4 13:4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用好课本上好课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阅读15—16页相关内容,完成导学案相应内容
相关
内容
1.阅读16页第一段话和插图浮雕,完成下列问题。
16页插图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它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这次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年11月11日,领导者是 。
1.阅读16页第一段话和插图浮雕,完成下列问题。
16页插图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金田起义,它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这次起义爆发的时间是1851年11月11日,领导者是洪秀全。
图片反应事件:
金田起义(或太平天国运动)
2.研读15页正文,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自身财政危机的加剧,使得剥削加重, 阶级与 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素养锻炼:唯物史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2.研读15页正文,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自身财政危机的加剧,使得剥削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素养锻炼:唯物史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完成【小试牛刀,当堂练习】1-2题
1.【历史解释】有人在分析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时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清政府官员为抵抗英军侵略,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C.民众为了反抗英国侵略,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D.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A
2.【史料实证】如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这是为了纪念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黄花岗起义
C
阅读16—17页相关内容,完成导学案相应内容




1.阅读16页两段正文和17页材料研读,完成下列问题。
(1) 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其改名为 ,作为都城,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组织。
(2)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的重要文件如17页材料研读插图所示,它的名称是《 》。
(3)分析17页材料研读中的“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可知,该文件分田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 分配土地,这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 的强烈愿望,由此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 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1)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其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组织。
(2)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的重要文件如17页材料研读插图所示,它的名称是《天朝田亩制度》。
(3)分析17页材料研读中的“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可知,该文件分田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这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由此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4)分析17页材料研读中的“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等内容,结合当时的交通条件,中国人民安土重迁的传统,战乱不断等情况可知,该文件的缺陷是:带有浓厚的 色彩,在长期的 环境下未能推行。
空想
战争
2.结合16页正文和17页形势图,完成太平天国运动时间表(二)。
2.结合16页正文和17页形势图,完成太平天国运动时间表(二)。
完成【小试牛刀,当堂练习】3-4题
3.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A
完成【小试牛刀,当堂练习】3-4题
4.《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兰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A.抵制了西方侵略
B.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实现了社会公正
D.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B
收集农民劳动所得,
然后再平均分配,
不劳而获的人也可享受,
多劳者却无法多得……
阅读18—19页相关内容,完成导学案相应内容
相关
内容
2.阅读18页第二段正文,完成下列问题。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的重要文献是《资政新篇》,其作者是洪仁玕。这一文献首次明确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这是其进步意义,但其最终结果是:B.未能付诸实施
(A.成功付诸实施 B.未能付诸实施)。
4.研读19页第二段正文,综合本课所学,该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 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爆发,1864年失败,坚持斗争了 年,从广西一隅到定都天京,转战了大半个中国。结合19页知识拓展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影响是:沉重打击了 的统治;从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可知,太平天国产生的另一影响是:沉重打击了 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
农民
14
清朝
西方侵略
(3)但是,从《天朝田亩制度》带有空想色彩,《资政新篇》也未能付出实践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农民阶级无法提出 的革命纲领;从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到天京事变中,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可知,农民阶级存在的局限性还有: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
,这是其败亡的重要原因,使得其最终在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等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惨遭失败。
切合实际
长时间
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5.课后活动:试着向AI提问,借助AI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史实。
5.【时空观念】某同学绘制了下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坐标图。下列关于图中序号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金田起义,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B.②定都天京,颁布《资政新篇》
C.③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④攻破北京,清朝灭亡
C
完成【小试牛刀,当堂练习】5-12题
发展形式在这里拐弯,明显是由盛转衰
6.《资政新篇》主张兴办近代交通运输、银行、保险等,鼓励和保护科技发明,这与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说明《资政新篇》
A.脱离实际缺乏可行性
B.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C.扭转太平天国的危局
D.维护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
B
7.【时空观念】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②天京事变 ③定都天京④天京陷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②
D.②③①④
B
8.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扶清灭洋’
C
9.【历史解释】1853年,当太平军占领武昌后准备沿江东下时,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在给英国驻华公使文翰的报告中,主张由英国一国,或由英、法、美三国联合镇压太平天国,以便“趁皇帝还据有能够缔结条约的地位时,向他们取得这种干涉的报酬”。这表明,英国图谋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与其他列强进行合作
C.用武力打击清政府 D.寻求更大的侵略利益
D
10.1860年,太平军兵临上海近郊。聚集在上海的官僚和地主非常惊恐,他们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抗拒太平军。不久,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这表明
A.洋务运动遭到战争阻断 B.清朝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C.农民运动面临联合绞杀 D.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
11.【历史解释】太平天国控制长江中下游核心经济区长达14年,导致清廷财政崩溃、八旗军体系瓦解,迫使清廷启用汉族官僚(如曾国藩、李鸿章)组建地方武装,形成“督抚专权”的政治格局。这表明太平天国
A.动摇清朝统治根基 B.打破传统经济秩序
C.激发民族抗争意识 D.催生制度变革尝试
A
12.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A.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体现了农民的阶级局限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