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季氏将伐颛臾》
研习梳理
【字词梳理】
1.正音
社稷( ) 颛( )臾( )
相国( )
椟( )柙(
)?
虎兕(
)?
答案:jì,zhuān,yú,xiànɡ,dú,xiá,sì,jì。?
2.辨音?
互相(
)
龟玉(
)
丞相(
)
龟兹(
)
答案:xiānɡ,xiànɡ;ɡuī,qiū。?
3.辨形
昵(xiá) 游
(yì)
木
(xiá) 干
(ɡē)
买
还珠(dú)
祸起
墙(xiāo) 狗
大开(dòu)
笙
(xiāo)
长篇累
(dú)
呼
(xiào)
武(dú)
初生牛
(dú)
答案:狎,柙;弋,戈;萧,箫,啸;椟,渎,窦,牍,黩,犊。
【词语积累】
1.词语释义
既来之,则安之:原指既然已经使他来了,就要让他安下心来。现在多用以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
分崩离析:原为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祸起萧墙: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2.词义辨析?
含糊其辞
闪烁其辞
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之意。区别是:前者强调说得含混不清,后者重在说明说话者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风平浪静
一帆风顺?
都有“没有艰险、平安无事”的意思,有时可以相通。区别是:“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偏重在“平静,没有艰险,没有斗争”;“一帆风顺”指行船顺利,偏重在“顺利,没有阻碍,没有挫折”。?
风雨飘摇
摇摇欲坠?
都有“动荡不稳,飘摇欲垮”的意思,都可用来比喻一个政权机构、社会不稳定的势态。区别是:“风雨飘摇”重在“风雨”,强调处境的险恶;“摇摇欲坠”重在“欲坠”,强调前景危险。
【文言整理】?
1.通假字?
是谁之过与?
答案:
“与”通“欤”,语气词。?
2.古今异义?
①有国有家者?
古义:
②陈力就列?
古义:
?
今义:站在队列之中。?
③不能者止?
古义:
。?
今义:办不到。?
④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
。?
今义:有事情。?
⑤修文德以来之?
古义:
。?
今义: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
答案:①国,诸侯的封地;家,卿大夫的封地。?
②就,担任,充任;列,职位。?
③没有能力。?
④指采取军事行动。?
⑤以,连词,表目的,来;来,使……来。?
3.词类活用?
①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而不能来?
②既来之,则安之?
答案:(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生活安定。?
4.一词多义?
(1)是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2)疾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
(3)止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
(4)见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
曹刿请见(
)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风吹草低见牛羊(
)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
(5)过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过犹不及(
)
是谁之过与(
)
无乃尔是过与(
)
且尔言过矣(
)
故尝与过宋将军(
)
(6)于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虎兕出于柙(
)
龟玉毁于椟中(
)
答案:是:正确,形容词;这,代词;是,判断词。?
疾:病,名词;厌恶、痛恨,动词;快,急速,形容词;疾苦、痛苦,名词;强,形容词;妒忌,动词。?
止:停止,动词;禁止、阻止,动词;只是,仅仅,副词。?
见:看见,动词;见,动词;拜见,谒见,动词;表被动,相当于“被”,助词;出现,动词;见解、见识,名词。?
过:走过,经过,动词;超过,动词;错误、过失,名词;责备,动词;错,形容词;拜访,访问,动词。?
于:介词,引出对象,对;介词,从;介词,在。?
5.特殊句式?
(1)是社稷之臣也。
(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3)何以伐为?
(4)无乃尔是过与?
(5)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6)谋动干戈于邦内。
(7)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答案:(1)判断句
(2)省略句
(3)省略句、倒装句
(4)倒装句
(5)倒装句
(6)倒装句
(7)倒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