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句型转换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句型转换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6 11:54: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句型转换精选题练习-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1.湖水静得 ,绿得 。(把句子补充完整)
2.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句号改成问号,意思不变)
3.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将句子改为设问句,突出是科学家揭开秘密的。)
4.例: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姐姐睡觉、吃饭、走路的时候都看书。(仿照示例写一句话。)
5.一场春雨过后,竹笋从土里长出来。(将句子改为拟人句)
6.按要求改写句子,强调“航天精神”的内核。
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
(1)改为设问句:
(2)改为排比句:
7.科学家揭开了秘密。
扩句:
8.在法律面前不是人人平等吗?
改为陈述句:
9.青青的麦苗在一个清凉的早晨悄悄地抽出了两片嫩绿的叶子。
缩句:
10.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改为把字句:
1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妈妈 :“下次可要好好努力。”
12.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13.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4.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照样子,补充句子)
花坛里的花香得 ,闻着让人陶醉。
15.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用加点词写句子)
16.女娲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缩句)
17.妈妈对爸爸说:“你快去买点菜。”(改为转述句)
18.用“霎时”“一会儿工夫”描绘“雷雨”,试着写一写。
19.读下面两句话,说说你的发现,再写一写。
①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
(1)我发现第 句是说明性的语言,简洁干净,表达准确清楚,不带感彩。第 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2)仿写一个拟人句。
20.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
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
别人打球、逛街、玩游戏、睡觉时,他都在看书。
《期中句型转换精选题练习-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像一面镜子 像一块碧玉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阅读题干可知需要补充文字来形象生动地描述湖水的状态。通过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可以用“静得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绿得像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来补充。
故句子改为:湖水静得像一面闪闪发光的明镜, 绿得像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
2.难道钱塘江大潮不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改写。
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故改为:难道钱塘江大潮不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3.是谁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当然是科学家。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的一种句式。原句只是陈述科学家揭开蝙蝠夜里飞行秘密这一事实,改为设问句后,先提出 “是谁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这个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好奇,然后回答 “是科学家”,这样更加突出强调了 “科学家” 这一主体,使句子的表达更有强调意味,也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改写后:究竟是谁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呢?是科学家。
4.姐姐睡觉的时候看书、吃饭的时候看书、走路的时候也看书。
【详解】此题考查对句子结构的仿写能力。
示例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其结构特点是:先指出主体(那条狗),然后列举主体在不同状态(高兴、紧张、发怒)下的相同行为(叫)。
按照此结构仿写 “姐姐睡觉、吃饭、走路的时候都看书”,先确定主体 “姐姐”,再列举出 “睡觉”“吃饭”“走路” 这几种不同的状态或情境,最后说明在这些情境下相同的行为 “看书”。
故答案为:姐姐睡觉的时候看书、吃饭的时候看书、走路的时候也看书。
5.一场春雨过后,竹笋从土里探出头来。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改写。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本题将将“竹笋从土里长出来”拟人化即可。
如:一场春雨过后,竹笋从土里探出脑袋来,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
6. 航天精神是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 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是载人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新时代北斗精神……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改写。
(1)陈述句变设问句,可以加疑问的词语,如“吗,呢”等;标点符号句号变问号;对句子内容进行提问再回答,要遵循句子的意思不变。
本题在改写时,要对句子描述的内容进行提问,即“航天精神是什么呢?”再进行回答。
故句子改为:航天精神是什么呢?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
(2)排比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近、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来增强句子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本题在改写时,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与航天精神分别进行搭配,组成并列句式。
故句子改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是载人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新时代北斗精神……
7.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详解】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或课文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对于“科学家揭开了秘密”这哥句子可扩展为:(什么样的)科学家,(怎么样地)揭开了(什么的)秘密。
改为:聪明的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终于揭开了关于生命起源的秘密。
8.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改写。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本题首先将否定词“不是”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吗”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可。故改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麦苗抽出了叶子。
【详解】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的目的在于提炼句子最核心、最基本的结构,也就是能表达出“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的关键内容,去掉那些起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作用的枝叶成分。
本句是一个主谓宾结构完整的句子,各部分成分如下:
“青青的麦苗”整体是句子的主语,表示所描述的对象,其中“青青的”是定语,用来修饰“麦苗”,说明麦苗的外观特征,在缩句时定语通常可以删去,只保留核心主语“麦苗”。
“在一个清凉的早晨悄悄地”这部分整体是状语,它描述了麦苗抽出叶子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在一个清凉的早晨”)以及动作的状态(“悄悄地”)。状语在缩句时属于次要信息,可以删去,因为缩句主要是保留句子的主干结构,也就是主谓宾这些核心内容。
“抽出”是谓语动词,体现了主语所发出的动作,在缩句时要保留,它是句子的关键部分,表达了核心的行为。
“两片嫩绿的叶子”是句子的宾语,“两片嫩绿的”同样是定语,修饰“叶子”,缩句时将这些修饰性定语删去,只留下核心宾语“叶子”。
故答案为:麦苗抽出了叶子。
10.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把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
【详解】本题考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
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动作部分照抄”即可,就是: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本题中在改为“把”字句时,需要将被动结构调整为主动结构,用“把”字引出受事“大地”,再加上动词“震得颤动”,从而变成“好像把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保持原句的意思不变。
改为: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把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
11.慈爱的摸了摸我的头,和蔼地说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补充句子。
仿照例句,题目中需要补充的部分为“摇摇头,坚定地回答”,“摇摇头”是表示动作的短语,“坚定地回答”是“状语+中心语”的结构,因此仿照例句中的结构,可以补充为“亲切地摸着我的头,温和地说”。
改为:妈妈亲切的摸着我的头,温和的说:“下次可要好好努力。”
12.难道蟋蟀的住宅不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吗?
【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变成反问句的步骤: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②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词。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本题中,“真可以”改成“不可以”,在“不可以”前面加上“难道”,句尾加“吗”,句号改为问号。
改为:蟋蟀的住宅难道不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吗?
13.我可以允许你犯错,但绝不会允许你再次犯错,更不会纵容你犯错。
【详解】本题旨在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中加点词语“可以……,绝不会……更不会……”结构中,前半部分表达一种可以承受的状态,后半部分强调某种坚决不做的行为。
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用“可以……,绝不会……,更不会……”的句式,可以写写自己的生活状态。
如:我可以教她这题怎么写,但绝不会给她抄,更不会帮她写。
14.那么浓郁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时,首先要分析例句得特点,修辞上和句式上要与例句相同或者类似。例句以“新鲜”写出“绿”的特点,以“非常舒服”写出“看”的感受,因此,仿写句中要用恰当的词语写出“香”的特点,要用恰当的短语写出感受。
示例:花坛里的花香得那么沁人心脾,闻着让人陶醉。
15.这座会议室最多能容纳两百人。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最多”在这里表示一种限度或上限,强调所描述的事物在数量、程度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在例句中,“最多九寸深”描述了隧道的最大深度。仿写时要结合“最多”的意思来构造一个新的句子。
例如:这个小盒子最多能装下十颗糖果,再放就满出来了。
16.女娲找到了石头。
【详解】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缩句的原则是:留下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词,去掉定语、状语、补语,使得句子基本意思不变和完整性。
这句话中保留了句子的主语“女娲”,谓语“找到了”,宾语是“石头”,去掉修饰词“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
缩句为:女娲找到了石头。
17.妈妈对爸爸说,让他快去买点菜。
【详解】本题考查改转述句。
改写时,掌握“两改一查”的方法,即改标点、改人称,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做题时,把说话内容中的“你”改为“他”,再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前、后引号即可。
结合所给句子,句子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他快去买点菜。
18.外面电闪雷鸣,狂风卷积着乌云压了下来,一会儿工夫,大雨下起来了,霎时天昏地暗。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霎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一会儿工夫:一小会的时间,很短的时间。
根据题干要求及词语意思,用以上的两个词语,写雷雨来临时的景象。发挥自己想象力,组织好语言,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即可。
示例:六月天说变就变,一会儿工夫,天上乌云密布,霎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
19. ② ① 当周围一片寂静时,青蛙就在这稻田里唱歌。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和仿写句子。
(1)句子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将蟋蟀的叫声比作弹琴,赋予了蟋蟀人的特质和行为,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感色彩。
句子②是一种说明性的语言,它直接、简洁地描述了雄虫如何利用其身体结构发出求偶鸣声的过程。这种表达方式注重准确性和客观性,不带任何感彩,能够让读者清晰地了解雄虫的行为机制。
(2)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如:小溪欢快地唱着歌,快乐地流向远方。
20.别人打球时他在看书,别人逛街时他在看书,别人玩游戏时他在看书,别人睡觉时他也在看书。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别人打球、逛街、玩游戏、睡觉时,他都在看书” 描述了他与别人在休闲活动选择上的不同,突出他热爱看书的特点。仿照例句,将列举的内容用重复“没有”的形式展现,这里则是用重复“别人……时他……”的句式来突出对比。
改写后的句子:别人打球时他在看书;别人逛街时他在看书;别人玩游戏时他在看书;别人睡觉时他还在看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