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节选)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雷雨(节选)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19:1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1《
雷雨》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
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所接触的戏剧微乎其微,我们可以借本文的学习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戏剧常识。因为这些常识难度不大,可以放在课前,让学生自主完成,老师课内检查即可。
我们节选的《雷雨》篇幅较长,不适合细讲,可以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具体的问题展开探讨。又因为本文涉及到“人性”这样一个比较抽象而且内涵又极为丰富复杂的话题,所以本文比较适宜的学习方式为问题探讨式。
戏剧是一种表演性极强的文学形式,通过表演可以再现人物的真实情感,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由阅读和分角色朗读,是一个较好的学习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习目标:
1、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3、认识旧中国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学习重点:
1、通过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学习难点:
理解人的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学习方法:
(1)分角色朗读法:通过表演,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合作探究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了解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学习时数:一课时或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可安排学生自学,包括戏剧的分类、戏剧的要素,了解《雷雨》的概要、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课前,让同学们自学了戏剧的基本常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中国现代一部著名的戏剧——《雷雨》。根据戏剧的分类,《雷雨》属于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和悲剧。《雷雨》是一部家庭悲剧,那么,它到底有多悲呢?它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留下的是两位疯掉的母亲和一位形影相吊的老头。那么,到底这样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课文,一起来探讨。
二、知人论世:介绍作者及背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完成)
要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要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请同学们将课前查阅到的关于作者的背景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写作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二】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现代著名戏剧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出身封建官僚家庭。1924年入南开中学读书,广泛阅读“五四”以来优秀文学作品和外国戏剧名著,参加了戏剧团体“南开新剧团”。1928年入南开大学,后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写成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次年在《文学季刊》发表,以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引起剧坛震动,成为暴露封建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罪恶的优秀现实主义悲剧。曾先后到保定中学、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上海复旦中学教书,同时从事剧本创作。1935年写出四幕剧《日出》,揭露半封建、半殖民地上层社会的种种腐败和罪恶。1936年至1942年,他任教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此间他创作了反映农民与土豪恶霸斗争的三幕剧《原野》。1938年至1940年,还创作抗战剧《黑字二十八》以及与宋之的合作的《蜕变》。1941年创作《北京人》,通过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崩溃过程,揭露封建主义衰败与新一代追求新 生活的必然性。1942年将巴金小说《家》改编成四幕话剧。1946年应邀赴美讲学,一年后回到上海。编写和导演了反映国统区人民渴望光明的电影《艳阳天》。解放后担任全国剧协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1954年创作揭露美帝国主义罪行的话剧《明朗的天》。1962年与于是之、梅阡合作,编写出优秀历史剧《胆剑篇》。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他的创作,融合了中外戏剧的表现手法,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他的戏剧文学创作标 志着中国话剧的成熟。《雷雨》、《日出》、《北京人》等,不仅使中国有了长演不衰的传统保留剧目,也得到国外戏剧界的高度赞扬。
三、解题:《雷雨》
【是自然环境,联系小说中自然环境的作用,分析雷雨的用意。】
参考答案:
1.整剧背景环境是雷雨前沉闷的环境,故事发生在即将下雷雨的午后,所有矛盾冲突都集中在雷雨发生时,如四凤被雷击死.
2.雷雨象征人物内心的不平静
3.雷雨前的沉闷象征当时压抑的社会
四、整体感知、读懂文意、熟悉剧本 。
1、提生复述故事情节。
2、要求学生用一个图表展示《雷雨》全剧中人的关系?
3、问题:有多少同学看过《雷雨》全剧吗?你对《雷雨》中哪一个人物印象深刻?(借以检查学生对《雷雨》的熟悉情况)
4、(导入节选部分)问题:我们节选的部分主要情节是围绕哪几个人物展开的?
答:周朴园
鲁侍萍(引出对人物的分析)
五、提供鉴赏人物视角及方法:
1、“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 
2、方法:
(1)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2)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3)探究舞台说明
(4)借助心理学分析法分析戏剧中人物的方法:
六、文本探究
1、周朴园在不知眼前的人是鲁侍萍时,周对“死去”的侍萍是什么态度?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对“死去”的侍萍:
到处打听“梅小姐”的情况,准备为她修墓。
保持侍萍住过的房间原样,记着她的习惯和生日。
一直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和侍萍绣了花的衬衣
总结:一



2、两人围绕三十年前在无锡发生的事件展开对话,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周朴园几次问鲁侍萍的姓氏和身份?这些问话和动作展现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你,你贵姓?
——似曾相识,内心仍很平静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感意外,疑惑
(忽然立起)你是谁?
——更疑惑,感有事发生(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心中释然,有些不知所措
哦,侍萍!(低声)是你?
——知道眼前是谁,但抱侥幸心理,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
总结:冷



3、周朴园在知道是眼前的这个老妈子就是鲁侍萍之后,周对鲁(活着的鲁侍萍
)的态度又有何变化,在哪里体现?
听到侍萍还活着,感到惊谔,更是避而不愿见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厉声责问)
你可以冷静点。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用缓和的语调稳住)
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用感情软化)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想用金钱收买打发)
4、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周朴园爱鲁侍萍吗?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你觉得周朴园是怎样的人?
从课文的对话可以看出,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没有忘记过鲁侍萍。
  每年四月十八日,都不忘为她做生日,一切都按照她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我们也的确看到他屋子里的家具还是从前侍萍喜欢的旧物,而且陈设布置仍按三十年前侍萍用时的样子。
  甚至因为侍萍在生周萍时生了病,总要关窗户,还是不许人打开。
  他穿衣服不管是雨衣、衬衣,都爱穿旧的而不爱穿新的。
周朴园年轻时的确是真心喜欢侍萍的。他曾经到德国留学,有着年轻人的热情和上进。
  而侍萍当时是周家的待女,漂亮伶俐,还读过些书,而且对周朴园服侍得很周到,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年轻人是很容易产生感情的。
从周朴园和侍萍分别后的家庭生活来看,他怀念侍萍也是有根据的。
  周朴园的后妻繁漪傲慢不驯,不吃他一套,于是周朴园就自然而然地从她身上联想到温顺多情的侍萍,引起对她的怀念。他的确曾喜欢她,何况她还是周萍的母亲,怎能不常常想起她呢?
所以: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有真诚的成分的,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现在,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
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曹禺
七、拓展延伸:
精读有关鲁侍萍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参考答案:
当她感觉到周朴圆对侍萍的思恋和怀念时: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
嘲笑、讽刺周朴圆的卑鄙无耻——冷
静、清

当她面对周朴圆的声色俱变的责问时:
“不是我要来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叱责周朴圆的始乱终弃;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刚
强、自

小结: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她正直、善良,在周公馆备受凌辱和压迫。大年三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跳河自杀。遇救以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
  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这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周朴园的蔑视和对不公平社会的抗议,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
八、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戏剧语言的揣摩,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感受了《雷雨》的魅力。一个周朴园就令人捉摸不透,更何况其他人物呢?总之,《雷雨》是一部内涵丰富、有点说不清的伟大杰作,因为它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阅读《雷雨》全剧,细细揣摩人物语言,读出一个属于你心中较完整的周朴园或其他人物

九、作业:问题探讨
当时鲁侍萍是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呢还是不想让她认出自己呢?
十、板书:
周朴园人物性格:狡猾、自私、虚伪、真情、文雅
鲁侍萍人物性格:冷静、清醒、坚强、自尊、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