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名单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辛德勒名单 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19:2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3《辛德勒名单》
课内巩固
给加点字注音。
成沓(

缭绕(

濒临(

恻隐之心(

推搡(

厮打(

烟蒂(

忐忑不安(

暮霭(

漱口(

引擎(

拎东西(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抱负
缭绕
流芳百世
源远流长
B.诀窍
署名
曲意逢迎
各行其事
C.偏袒
推搡
重蹈覆辙
遮天敝日
D.学藉
掰下
浮想联翩
山清水秀
3.本文是电影文学剧本,其与小说和戏剧的差别是什么?
4.辛德勒为什么能把自己从兽性中解救出来,让人性的善良又回到自己身上?
5.有人认为辛德勒的行为只是个人赎罪,你怎么看?
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目。
《猛虎和蔷薇》(余光中)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因为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许多哲学家无法说清的话;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但同时更表现出那两种相对的本质的调和。
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怒马,如飞瀑,其一如夜莺,如驯羊,如静池。所谓雄伟和秀美,所谓外向和内向,所谓戏剧型的和图画型的,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所谓“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所谓“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一句话,《姚姬传》所谓的阳刚和阴柔,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两者粗看若相反,实则乃相成。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东坡有幕士,尝谓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他显然因此种阳刚阴柔之分而感到自豪。其实东坡之词何尝都是“大江东去”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恐怕也只合十七八女郎慢声低唱吧 而柳永的词句“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又是何等境界!他如王维以清淡胜,却写过“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诗句;辛弃疾以沉雄胜,却写过“罗帐昏灯,哽咽梦中语”的词句。
但是平时为什么我们提起一个人,就觉得他是阳刚,而提起另一个人,又觉得他是阴柔呢 这是因为各人心里的猛虎和蔷薇所成的形势不同。有人的心原是虎穴,穴口的几朵蔷薇免不了猛虎的践踏;有人的心原是花园,园中的猛虎不免给那一片香潮醉倒。所以前者气质近于阳刚,而后者气质近于阴柔。然而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人微。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非蔷薇,猛虎便成了粗汉;非猛虎,蔷薇便成了懦夫。韩黎诗:“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华兹华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一个人到了这种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二十世纪人一样的复杂,也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的纯真,一句话,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6.作者说“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里表现出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这两种本质是什么?
7.
“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这句话言外之意是什么?
8.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说“更表现出那两种相对的本质的调和”,试从原文中摘录原话或自己组织语言解释。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句“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以象征的写法,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许多哲学家无法说清的话,它象征了人性国度里的两种相对的本质以及两种相对的本质的调和。
B.作者以宋词为例,说明尽管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但豪放派也有为情所困之时,婉约派也有豪情万丈之举,以此来说明人是兼有两种相对的本质的。
C.人虽然兼有两种气质,但由于所占的比例不同,表现出的气质的强弱也不同。一般说来,气质强的给人以强烈的感觉,而弱的气质相对给人的感觉也弱些。
D.“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行诗通过“细嗅”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两者相容、和谐的状态。
E.表现手法上,本文除了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名言、警句,为文章增色外,还运用了比喻、象征、借代、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
高考链接
阅读下文,完成第10—16题。(2005高考上海卷)
回望昨日的感伤
  ①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然而,他所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这无疑咸了他生命的绝唱。不久,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
  ②茨威格正是以感伤的目光回望着过去的时光,并以这样的笔调为我们撰写了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③我读过作者的不少作品,如《人类的群星闪烁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总是为作者对人物心理的透彻描写和细腻的笔触而叹服。记得在一部中篇小说中,他描写过一个赌徒的手。在他的笔下,那只手就仿佛是一个生命,血管、指头的细微变化,被他赋予了强烈的生命动感。从那之后,那只手我再也不可能忘记。
  ④在《昨日的世界》这样一部回忆录中,茨威格同样显示出他小说家的才华,但同时更增加了他所擅长的思辨性。这本书的副题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非常贴切地表明了他的特殊身份和这部作品的特点。他没有把回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相反,他将对整个欧洲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对自己所经历的时代故事的描述之中。这样,读他的书,人们所了解的,不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如何成长、成功的文学生涯,而是作为一个著名文人,他眼中的传统欧洲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
  ⑤文化,自始至终萦绕在茨威格心中。他留恋生于斯长于斯的维也纳,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圣地。它有着博采众长的愿望和接受外来影响的特殊敏感,它把那些最不一致的人才吸引到自己身边,使他们彼此逐渐融洽。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宽容的文化环境之中,没有陌生感和排斥感,已经在情感上属于这里。正如茨威格所说:"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居民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成为一个超民族主义者,一个世界主义者,一个世界的公民。"在他看来,维也纳文化是西方一切文化的综合,对于一个犹太人来说,更是如此。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昔日的文化辉煌已不复存在,而希特勒的出现,这个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从此就陷入了野蛮之中。
  ⑥茨威格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业已爆发的时刻被迫远离祖国的。他所离开的,不仅仅是他所熟悉的街道、建筑,不仅仅是小提琴流淌出的旋律,而且是在他看来欧洲赖以存在的文化价值。难怪他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只是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忧患意识,更是一个文人的深沉忧虑和思考,而浓郁的感伤将这一切笼罩。
  ⑦写完这部回忆录后不久,茨威格就告别了人间,那是1942年。他未能看见希特勒的覆灭,未能看到他的祖国重又恢复文化的创造。今天,当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过现代化媒体手段向全世界现场直播时,亿万听众沉醉在文化的魅力之中,而他所亲身经历的苦难,似乎已成为遥远的回响。
  ⑧然而,不管时间流逝如何匆匆,《昨日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有着永恒的价值。它会使我们想得更多,更深。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我正是以这样一种心情细细阅读茨威格的这部作品。他的忧虑,他的感伤,深深地触动着我。
  ⑨当下个世纪人类回望这个世纪时,又该说些什么呢
10.写出课本中茨威格作品的篇名
11.第①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
12.茨威格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原因是
  (1)
(2)
13.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茨威格创作的《昨日的世界》是以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
  B.茨威格怀着伤感创作《昨日的世界》,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失去了祖国。
  C.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是一篇颇具感染力的人物传记。
  D.本文标题与《昨日的世界》具有内在的呼应,寄寓了作者被往事深深触动的情怀。
14.第⑦段提及"今天"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为了抒发作者的什么情感?
15.《昨日的世界》"有着永恒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儿?
16.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些什么呢",你会这样说:
(100字左右)
答案

2.A
3.电影文学剧本,专供电影拍摄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学。电影文学剧本和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但电影文学剧本和小说、戏剧又有不同。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需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或字幕)表述。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的手法按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有节奏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实际拍摄用的脚本大多由导演根据原剧本按拍摄要求改写,称为“分镜头剧本”。
4.首先,纳粹的罪行唤起了辛德勒的人性。辛德勒心中有未泯灭的人性的种子。同时,辛德勒身边的犹太人影响了辛德勒,改变了辛德勒。当然,宗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总之,辛德勒的一系列行为昭示着人性的复苏,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
5.表面看,辛德勒依赖环境发战争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辛德勒名单上的犹太人用自己的劳动拯救了自己,似乎辛德勒这样做只是赎清了自己的罪过,然而如果只是为赎罪,用这样的方式,冒这样的危险未免太不值得。辛德勒这样做,决不是为个人赎罪,即使有,也是为德国纳粹赎罪,为人类赎罪。再退一步,辛德勒即使有为自己赎罪的思想,这何尝不能说是人性的力量,人性的美丽呢?她的行为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6.阳刚和阴柔。
7.气质近于阳刚的有时候会变得转向于阴柔;而气质近于阴柔的有时候会变得转向于阳刚。
8.非蔷薇,猛虎便成了粗汉;非猛虎,蔷薇便成了懦夫。(意思接近可酌情给分)
9.C
E(人虽然兼有两种气质,但由于所占的比例不同,表现得就不一样。若一个人充满阳刚之气,其所具的阴柔之气便被强盛的阳刚所掩盖、埋藏,他给人总的感觉就是阳刚,但并不是说他没有阴柔,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加以表现;本文并没有运用借代、夸张的修辞方法)
10.《世间最美的坟墓》
11.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
12.(1)宽松的生存空间,主要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感情的隔阂,能够和谐共处。(2)宽松的文化环境,博采众长,综合了西方一切文化。
13.D(A项“以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与原文第4段矛盾。
B项中把创作《昨日的世界》的原因归结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失去了祖国“显得片面。C项说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是错误的,本文并不以记人物为主。从体裁上看本文应该是一篇随笔。)
14.对茨威格未能看到法西斯的覆灭而痛惜
15.字里行间渗透着茨威格对二战时期人类不幸遭遇和欧洲文化衰落的思考与忧虑。(意思对即可。)
16.略(解答此题必须结合文章主旨,写出自己的感悟,如牢记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珍惜和平,光明战胜黑暗等,语言表述准确、流畅、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