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习题(含答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习题(含答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15:3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5《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关隘  溢满  蔓延  藤蔓  嵯峨  磋商
展拓  拓片
2、指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①市内之枯躁嘈杂,既不适于居住,也渐不适于工作,游息的空地都被密集的建筑物和街市所侵占,人民无处游息,各种行动都忍受交通的拥挤和困难。(     )
②简单地说,意思是:留之无用,且有敝害,拆之不但不可惜,且有簿利可图。(     )
③隔离固然是隔离了,但是你们所要的园林地带在哪里 而且隔离了交通也就被阻哽了。(     )
④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跳,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①这不但是庸人自扰(  
     ),简直是罪过的行动了。
②那时所要的是强制皇宫的威仪(  
   )面朝背市的制度,即宫在南端,市在宫的北面的布局。
③后来运河失修,河运只达城南,城北部人烟稀少( 
  )了,面城南却更便于工商业。
4、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不能用以种植,(     )不能用作建筑材料,用来筑路,却又不够坚实,不适合用;完全是毫无用处的废料。
②不但如此,(     )这混凝土的坚硬性质,拆除时没有工具可以挖动它,还必须使用炸药,(     )北京的市民还要听若干年每天不断的爆炸声!
③还不止如此,(     )能把灰土炸开,挖松,运走,这1100万吨的废料的体积约等于十一二个景山,又在何处安放呢?”
④城墙并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且把它保留着与发展北京为现代城市(     )没有抵触,(     )有利。
5、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我们又为什么要费这样大的人力,一两个野战军的人数,来取得这一带之地呢?

古老的城墙正在等候着负起新的任务,它很方便地在城的四周,等候着为人民服务,休息他们的疲劳筋骨,培养他们的优美情绪,以民族文物及自然景色来丰富他们的生活。

而且现代在道路系统的设计上,我们要控制车流,不使它象洪水一股的到处”泛滥”,而要引导它汇集在几条干道上,以联系各区间的来往。
6、梁思成先生针对拆除派的四大理由,即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逐一辩驳,可谓有理、有据、有节、有情,处处显示着 ________。
【师生互动】
学习完这篇文章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生:
师:
参考答案:
1、yì yì màn wàn cuó cuō tuò tà
2、①躁-燥 ②敝-弊 簿-薄 ③哽-梗 ④跳-眺
3、①平庸的人自己扰乱自己   ②威严的仪表   ③形容很少有人居住
4、①既  又   ②因为   因此   ③即使  ④不但  而且
5、①反问 对拆墙铺路的问题,以急切呼吁的语气启发从们思考,无逼人的气势,却有服人的力量 ②拟人,说明古老的城墙给人民生活带来无比的愉悦 ③比喻,形象地说明车流泛滥的危害,突出城墙的作用 
6、失去功用 封建遗迹 阻碍交通 有利可图  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