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永不消逝的歌声【助读资料】
走近作者
简介: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九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贡献:他一生创作歌剧六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 000余首。他的作品多以情歌为主。
《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罕》《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为表彰他为20世纪中华音乐传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7月授予他“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相关知识
王洛宾墓志铭
1996年3月14日凌晨洛宾仙逝,20日向遗体告别,22日送骨灰进京,乌鲁木齐三降大雪。天公为其志哀,世人无不称奇。 王洛宾原名荣庭,1913年12月20日生于北京,1934年肄业
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37年投身抗日救亡宣传,辗转千
里,驻足青海。1949年参加解放军进入新疆。乐坛耕耘六十余
载,创作歌剧六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千余首,出版歌集
八部。情音恰神,中外沸扬,殊才饰疆,懿范流光。洛宾名
重。其歌获国家“金唱片奖”,《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
月亮爬上来》,一起选入“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达坂城的姑娘》和《阿拉木罕》等歌久唱不衰,他多次赴国
外办音乐会与讲学,联合国总部展示其民歌成就,巴黎音乐学
院音乐教材和世界著名歌唱家罗伯逊保留曲目均有其歌。洛宾
重谊。为学生幼儿谱曲,为边关将士挥笔,为工农大众抒情,为海外华人合唱团赠歌,情深意切,众口皆碑。洛宾谦逊。对民谣之父、音乐大师、西部歌王等称谓淡然处之,却将新加坡友人赠的“传歌者”三字视为珍宝。洛宾爱国。两次铁窗之苦,未断其云游乐海、振兴民乐之梦,终生致力于让中国民歌流行世界五百年之宏愿。洛宾大志。先生舍爱妻黄玉兰及三幼子在京只身西进。1951年妻病故后独身苦将三子养育成人,耄耋之年坚持自理,拈米舔骨节俭之至,乐骑单车至八十有二。其作品通俗朴实大气,盖源其品性也。 千里驹兮杂于马群,需伯乐兮相而拔晋。西部曲兮流于民唇,承洛宾兮识而传真。驹无伯乐兮无以千里,曲无洛宾兮中外寡闻。民间瑰宝兮撷之于民,人间绝唱兮得之于心。传歌之志兮可嘉可钦,洛宾之功兮青史永存。 【自主学习】
一、读对字音
1.给下列单音字注音
罕见( ) 干冽( ) 泥泞( ) 肥沃( )
恪守( ) 支撑( ) 憧憬( ) 高耸( )
镌刻( ) 颁发( )
答案:hǎn liè nìnɡ wò/kè chēnɡ chōnɡ sǒnɡ/juān bān﹒﹒﹒﹒﹒﹒﹒﹒﹒﹒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答案:xiān/xiǎn yǔ/yú mǐ/mí tí/dī quān/juàn/juān zhuó/zhāo/zháo二、写对字形
shǔ( )名 震hàn( )
shǔ( )假 遗hàn( )
qiào( )皮 zhāo( )示 病tà( )
讥qiào( ) zhào( )书 坍tā( )
陡qiào( ) zhǎo( )泽 糟tà( )
答案:署/暑 撼/憾 瞌/嗑/磕 俏/诮/峭 昭/诏/沼 榻/塌/蹋(踏)kē( )睡
唠kē( )
kē( )碰三、用对词语
1.搜集·收集
【慧眼识异同】
同:两者都有“聚集”的意思。
异:“搜集”指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既表示聚集,又有找、查的含义;“收集”指使聚集在一起,侧重在聚集、获得,不强调寻找,更无搜查的含义。 2.简洁·简捷
【慧眼识异同】
同:两者都是形容词。
异:“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指直截了当,简便快捷。3.纷纷扬扬·沸沸扬扬
【慧眼识异同】
同:两者构词形式一样。
异:两者适用的对象不同,“纷纷扬扬”形容的是树叶、雪花、纸片之类,都是有形的东西,诉诸人的视觉。“沸沸扬扬”形容的是议论、传闻、舆论等,诉诸人的听觉。4.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慧眼识异同】
同:两者都有“自己不能控制”的意思。
异:(1)“情不自禁”表明“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原因是“情”,多形容感情激动。“不由自主”没有表明“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原因,有时可以用来形容震惊、惊慌。
(2)“情不自禁”只用来形容整个人,不能形容人的某一部分;“不由自主”可以形容整个人,也可以形容人的某一部分。
(3)“情不自禁”能作谓语,“不由自主”则不可以。
(4)“不由自主”偏重在身体的反应,“情不自禁”偏重在内心的活动。5.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6.厚积薄发: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小试身手】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在括号中打上√或×。
1.我市餐厨垃圾处理厂,日处理餐厨垃圾设计能力为100吨,
一般情况下,搜集的餐厨垃圾达到设计能力的80%即可正常生
产。( )
2.以房地产项目审批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全市行政审批项目、
审批机构、审批环节全面压缩,审批流程更加简洁。( )
3.法官殴打保安一事闹得纷纷扬扬,高院“绝不护短”的表态
让民众略感心安。( )
4.就在这时,他觉得天在转,地在旋,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
禁地摇晃起来。( )﹒5.放在庙里的一座铸造于乾隆四十九年,被村民称为“镇村之
宝”的古铁钟一夜之间不胫而走。( )
6.沪深300股指期货持仓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境内资本市场
对于避险工具的渴求,是股指期货历经8年研发、4年筹备的厚
积薄发。( )﹒答案:1.×。句中强调使垃圾聚集在一起,而不强调搜查、寻找,故应用“收集”。
2.×。句中强调审批流程更加简便快捷,故应用“简捷”。
3.×。句中强调对“法官殴打保安一事”议论纷纷,这是无形的,诉诸听觉的,故应用“沸沸扬扬”。
4.×。句中强调“他”的身体反应,而非强调情感,故应用“不由自主”。
5.×。句中强调古铁钟不见了,故应用“不翼而飞”。
6.√。 【整体感知】
一、脉络梳理 二、主旨归纳
本文借助情景设置,通过介绍王洛宾采集、整理民歌的经历以及其面对人生不幸遭遇的态度,突出了其勤奋、乐观、顽强的品质,表达了对王洛宾献身音乐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精读细研】
1.文章开头第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和音乐共同构筑了一个情景:在一支熟悉的乐曲声中,目送一位令人尊敬的民间音乐家渐渐远去,一下子使听众陷入一种既悲伤而又肃然起敬的情感之中。利用情景设置悬念,并为倾听下文做了情感铺垫。2.结合全文分析王洛宾为什么会成为“西部歌王”。
【明确】(1)王洛宾将自己深深植根于民歌这块肥沃的土壤,深爱着民歌。
(2)采集和改编民歌。①向维吾尔族司机求教,创作了《达坂城的姑娘》。②即使是在狱中,王洛宾仍不放弃采风,不惜用仅有的窝头和别人换取民歌。
(3)能够正确地面对不幸的遭遇。面对历史的不公正待遇,面对狱中生活,面对社会的零回报,依然积极顽强面对。
(4)融会贯通,厚积薄发。
(5)生命不止,创作不息。
在病榻上,完成了《歌唱万年青》;曾多次对人讲,要再活100岁,再写100首好歌。3.结合全文分析,在本世纪新疆民歌再次风靡全国,为什么说起桥梁作用的人是王洛宾?
【明确】(1)王洛宾搜集整理新疆民歌。他以一种严肃音乐人的专业精神去做一个民间歌曲的挖掘者,他搜集的歌词可以当作诗来读,在曲子的整理上有汉族音乐的特点。
(2)王洛宾学习宣传西部民歌。王洛宾说:“我只是一个传歌者。”正因为王洛宾的宣传,才使得西部民歌在民间能更好地传唱。
(3)西部名城因王洛宾的歌而闻名世界,而王洛宾的歌也因此传唱更加久远。 一、课内素材
卓越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
王洛宾的作品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六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更为可贵、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敬业精神。在他发表的歌曲中,有63首创作于他被囚禁时,有82首创作于他80高龄以后,其最后两首歌曲创作于1996年1月6日入院治疗以后。1996年3月 14日,王洛宾去世,享年83岁。 王洛宾说有人曾问我,一个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计划?我解释这是艺术生命计划,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王洛宾毕生为之奋斗努力要去实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计划。他是在联合国高唱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国人。当今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响起王洛宾歌曲迷人的旋律。 王洛宾创作的歌曲在人们口中传唱,关于他的这则素材你认为有哪些应用角度呢?
答案: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奉献 理想 价值 二、精彩运用
征服自己不容易。这是因为它没有他人的参与:没有人要求,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点拨,甚至没有人喝彩,一切斗争和过程都展开在内心和灵魂深处。征服自己的过程就是珍珠在沙石的磨砺中痛苦孕育的过程,缺乏那么一种精神,恐怕难以征服自己。 懂得征服自己,是一种清醒;善于征服自己,是一种智慧。征服自己,改造主观世界,促进了自我修炼和完善,促进了自我提高和升华,使人真正走向成熟,赢得一种内在的力量,从而推动人生走向成功,趋于圆满。而一个人不去主动征服自己,一味“跟着感觉走”,便很难去征服世界,很难夺取人生的辉煌。
看那些成功者,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既是征服世界的好手,更是征服自己的典范。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坎坷,屡遭磨难,如果不是他勇于征服自己——征服困顿时的脆弱,征服逆厄时的绝望,他又如何能坚持一辈子始终对音乐痴情不改? 我们要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就应当须臾不忘一件事:征服你自己。
(节选自《征服自己》) “狱中歌王”王洛宾
说起来有点让人难以想象,然而却是事实。
王洛宾这个人称“情歌大王”的人,一生中竟
然坐了两次大牢且长达19年。这个命运的十字
架,要是放在“凡夫俗子”身上肯定会被压垮,
王洛宾不但没有被压垮,反而更坚强,更浪漫,用他的话说:“即使身陷囹圄,我也胸怀坦荡,过着我快乐的日子,写我大我的情歌,谱我美丽的囚犯歌,用我的歌声迎接一切苦难。” 王洛宾第一次被打入监牢是在1946年。国民党马步芳的宪兵认为他早先是抗日的积极分子,怀疑他是共产党的“探子”,一次一次地殴打他,要他改变红色思想,脱离与共产党的关系。面对酷刑,王洛宾死不开口。每次过完“堂”,他都皮开肉绽,浑身是血,然而等他一静下来,他照样“提炼他痛苦的纯美”,写他“大我的情歌”。王洛宾给自己暗暗定下了坐十年大牢的计划,他忍着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在狱中写了一首又一首歌颂民主自由的歌。“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的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王洛宾第二次入狱是在1963年,当时的背景是不言而喻的,仅凭捕风捉影就足以定罪,更何况王洛宾当过马步芳的音乐教官呢。“二进宫”时王洛宾已经整整五十岁了。也许是年龄大了,也许是他对自己被自己人投进牢狱实在想不通,他曾萌发过自杀的念头。他趁外出干活,偷偷藏起了一根绳子,等待着走向“自由”的机会。就在他即将拥抱死神的时候,他想起了一位姑娘。那是他刚刚被打成反革命时,一天他戴罪上完音乐课,一位叫阿娜尔汗的维族姑娘悄悄塞给他两个苹果,苹果虽不大,但此时的王洛宾却觉得它比金子还贵,觉得那带着姑娘体温的苹果分明是姑娘的一颗热乎乎的心……于是,似乎有一双多情而无形的手紧紧地拉住了他,使他改变了可怕的念头。一天,关押王洛宾的号子里又投进一个年轻的维族犯
人,原来这位青年人被捕的那一天是结婚的前夜,未入洞房却
进牢房,很是忧伤。过了半年时间,他的姑妈带来消息说,他
的未婚妻突然失踪,后因忧伤而死。当时小伙子都要疯了,捶
胸顿足狂呼猛喊“我对不起你呀,我对不起你呀!”为了表达
对恋人的思念之情,那维族青年开始跟监狱作对留起了胡须,
监狱里的犯人也为此常常打得他口流鲜血,然而他却喊道:
“你们打得太轻了,我对不起我的太太,再重点、再重
点……”这一切深深地感动了王洛宾,于是他写出了著名的歌
曲《高高的白杨》:“高高的白杨排成行,美丽的浮云在飞
翔,一座孤坟铺满丁香,孤独地依靠在小河旁,坟中睡着一位好姑娘,枯萎的丁香引起我遥远的回想,姑娘的衷情永难忘……高高的白杨排成行,美丽的浮云在飞翔,孤坟上铺满了丁香,我的胡须铺满胸膛,美丽浮云高高白杨,我将永远抱紧枯萎的丁香,抱紧枯萎的丁香走向远方,沿着高高的白杨……”
王洛宾在狱中克服重重困难,用血用泪写出了几百首囚歌,被誉为“狱中歌王”。【赏析】王洛宾以坚强、浪漫、乐观的心态从事自己的事业
——写作曲目,他善于在生活中采集素材,倾注自己的一腔热情,并获得了成功,让我们震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