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13:1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向沙漠进军》教案
丽泽中学
唐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进一步理解文本进军沙漠的原因、途径和前景。
2、提高多种渠道搜集、筛选、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中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为基础,学生自己发现、提出、探索、解决问题。充分体会到语文的实用价值。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环保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治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研读品析准确严密科学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治沙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多媒体。
六、学情分析:
本文不是说明文的起始课,学生对说明文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知识和语言阅读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文本,把握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第二课时研读品析准确严密科学的语言,学会识别中心句与支撑句。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利用相片实景,激情导入
老师播放课件①“沙尘暴又来了”
同学们,战争毁灭一座城市还可以重建,沙漠侵吞了一座城市就很难再建。怎么办?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能为我们找到很好的答案。
二、梳理字词:
竺可桢(zhú
zhēn)逞强(ch ng
qiáng)乾隆(qián)丘墟(xū)古磴口(dèng)
俨然(y n)准噶尔(gá)达坂城(b n)蒸馏水(liú)充沛(pèi)防御(yù)
肆虐(sì
nüè)径流(jìng)干涸(hé)干燥(zào)葱茏(cōng
lóng)汲水(jí)
记载(z i)愈多(yù)
三、理清写作顺序:
教师把打乱了顺序的课文内容要点投影于幻灯片上,要求学生不看课文,试着按照自己的理解,依其合理的内在联系,重新调整顺序。
提示,课文内容要点有:
1、地中海沿岸有些地方因风沙侵占而变成荒漠;
2、沙漠如何逞强施威。
3、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4、我国陕西榆林地区也受到风沙侵占;
5、天山南北原是不毛之地,经过改造现已一片葱茏;
6、人们利用沙漠的风力和日光为人类造福。
7、如何征服沙漠。
以上,是按照课文内容的先后顺序抽取出来的要点。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应该把打乱顺序的内容要点恢复成这个样子。
小结:作者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来安排说明顺序。
四、分组合作,问题探究
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探究的主要问题方向:
①进军沙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②进军沙漠的可能性和前景;
③在进军沙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3.问题情境:进军沙漠
思考题:先从文本中找根据,在与生活链接,补充文本中资料的不足。
①、进军沙漠有必要吗?是否迫在眉睫?
②、进军沙漠有可能吗?怎样向沙漠进军?
③、目前取得哪些战绩,还存在哪些问题?
活动方式:1.四大组的同学分别确定本组探讨的问题和查阅资料的范畴。选出负责本组子课题的组长两名,进行具体的统筹与安排。
2.自己根据实情,发挥自己的专长,或独立或与他人合作,为本组子课题分担任务,确立自己的小课题或主要完成的任务。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初步查阅和筛选的资料,各组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质疑,互相推进,共同讨论,共同完善。
五、课堂小结:
本文就是以为什么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会有什么前景这三个问题构成了文章的内容,那么也就成了文章三个部分的结构关系。
六、布置作业:
1.文章用哪些说明方法?我们学过哪几种?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说明。
2.从文中找出主要的句子,分析一下文章是怎样解释。说明这些句子的。
板书设计
向沙漠进军
竺可桢
防御风沙

征服
成绩



思考
责任
固定沙丘
利用
前景: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本文准确的语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向沙漠进军》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等等,也分析了结构层次,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沙漠对人类的各种危害以及人类对沙漠的改造。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语言的准确性。
二 新课内容——分析语言。
(一)文章题目是《向沙漠进军》,进军,就是比作为军事上一场战斗。文章选用了哪些动词表示这场战斗的激烈、你死我活的呢?
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一部分,找出沙漠对人类侵犯的动词:
并吞、侵占、侵入、袭击、进攻、肆虐、打死、摧毁、埋葬、逞强施威。
再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二部分,找出人类向沙漠进军的动词:
抵御、防御、固定、收复、保护、防护、开辟、征服。
(二)语言准确性不但表现在中心词上,还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对中心词的限制上。由教师读第一部分四个段落。在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漏掉一些词、句,请同学们在听教师读时,注意把漏掉的地方作好记号,然后研究漏掉了一些词、句会给说明带来什么影响。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达起来的。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逐渐变成荒漠了。
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充沛,在明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风沙。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和山西北部的人移居到榆林以北关外去开垦。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致使原来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晒风吹,尘沙就到处飞扬。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袭击,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都变成沙漠了。
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才能有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一百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五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份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五米到十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被摧毁,田园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引导学生一一研究上面漏掉了“若干”、“有些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还”、“多少”、“许多”、“三十公里”、“一次”、“全部”、“点”、“全”等限制词语对准确说明的影响。
1、2、3自然段漏掉了一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要的限制词语,话说过了头;而第4自然段漏掉了一些必要的限制词语,话又说得不够份量。过头与不够,都不能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三)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但表现在限制上,还表现在整句的判断上。譬如说,“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那防护林是什么呢?请同学仔细把防护林一段钻研一遍,然后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防护林是并行排列,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林木高度二十倍的林带。(从培植方法上讲)
防护林是为了减少风的力量而培植的林带。(从培植作用上讲)
防护林是抵御风沙袭击而培植的林带。(从培植目的上讲)
“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在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丘上植树种草怎么会成活呢?那我们就要研究湿沙层是什么。请同学仔细把植树种草一段钻研一遍,然后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湿沙层是沙丘在四十厘米的深处,水分含量达到百分之二以上的沙层。
“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那沙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到底有没有水呢?一想到水,人们容易想到滚滚的黄河、滔滔的长江。沙漠地面上缺水,地下有没有水呢?请同学仔细把地下水一段钻研一遍,然后用完整句子回答地下水是什么。
地下水是沙漠中地面上的降雨与径流渗入到土壤岩隙中的水。
三、重点探究:
1、五、六段一段写抵御风沙袭击,一段写抵御沙丘进攻。
“袭击”与“进攻”有什么不同?
“袭击”是偷偷地打击,就是指上面的“游击战”;“进攻”是明目张胆地进攻,就是指上面的“阵地战”。
2、11、12两段写利用沙漠。各写了什么?
11段写利用沙漠地区“风力”,12段写利用沙漠地区“日照”。
这两段次序可以调换吗?
不可以调换的,因为利用沙漠地区风力,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而利用沙漠地区日照,还只是远景。
四、拓展探究:
我们能为治沙工作和环保做点什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人类和沙漠之争远没有结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这场战争中,人类所取得的战绩依然有限,治沙的道路依然漫长,向沙漠进军前景虽然是美好的,但道路充满着艰辛。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用科学的手段去治理沙漠,还大自然美丽的容颜。为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奉献我们的热情,贡献我们的力量!让我们共说一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