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制作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景泰蓝的制作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19:5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5《景泰蓝的制作》
●课堂巩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铁砧(zhēn)
掺和(chān)
铜器作(zuō)
高高洼洼(wā)
B.掐丝(qiā)
铁臼(jiù)
白芨浆(jí)
恰如其分(fèn)
C.括号(kuò)
缂丝(ɡé)
膨胀率(lǜ)
拈花惹草(niān)
D.打磨(mó)
釉料(yòu)
舀色料(yǎo)
破裂剥落(bāo)
答案:A。B?芨jī
,C?缂kè
,D?剥bō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

②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

③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
,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
A.界限
工夫
细微
B.界线
功夫
细微
C.界限
功夫
精细
D.界线
工夫精细
答案:A。界限:边界限制;界线:划分边界的一条线。结合语境,侧重的应该是“限制”,而不是具体的“一条线”。功夫:本领、造诣,也指武术;工夫:指占用的时间。本句中指时间、精力,应用“工夫”。细微:多指动作、声音、变化等微小、细小;精细:精密细致,精明细心。句中“热胀冷缩”属于一种变化,应用“细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组是(

A.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
B.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挖空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C.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粘到铜胎上去。
D.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答案:B。挖空心思:费尽心机,多含贬义。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B.所谓平整,一是铜丝跟涂上的色料一样高低;二是色料本身也不许有一点儿高高洼洼。
C.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等等图画,当然也能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样工作。
D.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大概是同样的理由)
答案:A。B分号为逗号。C“山水”、“花鸟”、“人物”中间不能用顿号,省略号和“等等”不能同时使用。D句号放在后括号的后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且不说自在画怎么工整细致,图案画怎么生动美妙,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B.由于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C.只要几分钟工夫,提起铁架子来,就看见铜胎全体通红,红得发亮,像烧得正旺的煤。
D.起瓜楞的花瓶就不能套在转轮上打磨,因为表面有高有低,洼下去的地方磨不着,那非纯用手工打磨才可。
答案:C。A“工整细致”和“生动美妙”对调位置,否定有误,应为“没有一条不是”。B缺少主语,去掉“由于”。D“才”改为“不”,“非……不可”是固定结构。
6.下列几个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①看来研磨色料的方法得讲求改良。
②要是吸得不干净,就会影响制成品的光彩。
③他们把那些硬片放在铁臼里捣碎研细,筛成细末应用。
④细末里头不免掺和着铁臼上磨下来的铁屑,他们利用吸铁石除掉它。
A.③②④①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④②①
答案:D。
●课后强化作业
课内挖潜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岌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
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种种图画,当然也能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样工作。反正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上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画的图案画,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1.文中画横线的“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掐丝”是一件非常精细的工作。
2.上面第一段文字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案:下定义: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打比方: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举例子:譬如粘一棵柳树吧。作比较: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3.文中加点的“制作方法”指的是什么?
          
          
          
          
          
          
答案:点蓝、烧蓝和打磨。(掐丝的目的就是为后面点蓝、烧蓝和打磨做基础,而这道工序恰恰从语段的前部分中可以概括出来。)
4.依据上面文字,请分条概述出为什么“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
          
          
          
          
          
          
答案:①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有了界限,色料不至于溢出来。②借铜丝把铜胎表面分成小块,不让色料面积过宽,防止烧过以后冷却时胀裂。③铜胎表面被分成无数小块后,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禁得起外力,打磨时不至于破裂、剥落。
●课外拓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宣德青花瓷
①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宣德青花瓷器,在中国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明代与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被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典范。《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科悉精,青花最贵。”
②宣德青花烧造数量也是空前的,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1433),朝廷一次就下达了要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的任务,其中青花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其烧造规模、数量之大。产品不仅供宫廷之需,而且也作为商品大量行销海外,以及对国外入贡者的答赠,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③当时宣德皇帝和皇后对艺术品具有浓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手工艺术方面的发展,除了瓷器外,宣德朝的铜器、雕漆及织绣等,俱也成就辉煌。
④宣德青花造型多种多样,富于变化。常见的有:盘(敞口、撇口、折沿、菱花口),碗(撇口、花口、墩式、鸡心式、合碗、卧足碗、十棱高足碗),瓶(梅瓶、玉壶春瓶、胆瓶、贯耳瓶、四方委角瓶、天球瓶),罐(蟋蟀罐、盖罐、出戟盖罐),花盆(海棠式花口盆、八棱花盆、四方花盆),壶(梨形壶、执壶、茶壶、僧帽壶),洗(花口洗、卧足洗、菱花式洗),砚滴,花浇,钵,盒,三足炉,八方烛台等。除此之外,当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造型模仿西亚地区的金银器和陶器,如花浇、鱼篓尊、盘座、折沿盆等。整体风格是雄伟浑厚,庄重古朴,大件器皿增多,均为分段粘接而成,胎体厚,制作非常规整,比例协调,没有变形现象,大盘底足浅,足下部内敛。小件器物造型精致细巧,厚薄适度,具有典雅、秀美的艺术风采。
⑤胎体精密细腻,胎质洁白,大盘、大罐多是无釉细砂底,足边有火石红斑点。中小件器物是釉底。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俗称“亮青釉”。有模仿橘皮纹,但没有开片,釉中气泡密集,大小不一。青花用料有进口、国产两种,往往是根据纹饰的不同而决定使用哪种钴料描绘哪个部位的纹饰。从宫中传世品来看,以进口料描绘为主。这种进口青料来自波斯,叫苏麻离青(亦称苏泥勃青),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与国产料不同的是,含铁量特别高,含锰量低,所以呈色深沉浓艳,有着自然晕散的艺术效果,料色熔融在釉中,出现银黑色结晶斑点,在一定光线下有锡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结晶,用手抚摸釉面凹凸不平,用这种青料描绘的纹饰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被视为无法模仿的特色。
⑥宣德青花纹饰上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改变了元代青花层次繁密的布局风格及粗犷的画法,装饰上渐趋疏朗,规矩中富于变化,注重从自然界选取素材。植物纹有:缠枝莲、番莲、束莲、枇杷纹、牡丹花、菊花、栀子花、百合、灵芝、牵牛花、石榴、荔枝、海棠花、山茶花、宝相花、射干花、松竹梅、葡萄、瓜果、桃、西瓜等。最常见的是以茶花、菊花、牡丹、莲花组合描绘在一起。缠枝莲花在宣德青花瓷中也较为多见。描绘非常流畅,自由活泼,画法布局多样,讲究变化,显示了当时装饰艺术的高超。动物纹有:龙(团龙、海水龙、龙穿莲、龙穿花)、凤、鱼、麻雀、海兽、狮子等。宣德龙纹描绘在明代最富有生气,龙首威武昂扬,龙身舒展修长,矫健勇猛,体现宫廷龙纹的威慑感。人物纹,由于受青花原料易晕散的限制,烧造的不是很多。主要有:仕女、吹箫引凤、婴戏图。仕女常是和庭园楼阁组合描画在一起,如仕女游园、赏月、拜月等。海水纹在宣德青花中大量出现,也最为擅长,多是用作辅助纹饰,采用写实手法描绘,海水起伏翻腾,汹涌澎湃,有气势。另外梵文、藏文也开始出现于青花瓷器上。综观宣德青花纹饰,其取材范围广泛,绘画讲究气势壮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⑦宣德青花款识曾有满器身的说法,根据器物造型的不同,在口沿、耳、颈、碗心、足底、腹部均有书写。主要是以器物足内中心的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其次是四字款、横款,一般写在口沿及器物肩部,高足碗的款识一般是在碗心,多为双圈六字。字体结构布局都很规矩,字与字之间距离适中,模仿晋唐小楷的笔法,笔画粗细适中,笔法遒劲有力,字体清晰。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总结宣德款识,作有歌诀“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坚花四双单园,晋唐小楷最出群”。当时写篆书款极少,
双圈往往有深浅,字体清晰,六字有的大小不一,起落笔处呈尖状,“大”字多撇短,捺长,“德”字“心”上无一横,此为宣德年款的鉴定要点。
⑧名声显赫的宣德官窑青花,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被后人推崇。自明成化朝开始到晚清民国均大量仿制,最为成功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二朝,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不仔细对照辨别,极易混淆。
(选自《文史知识》,有删改)
5.以下不属于作者认为宣德青花是“中国青花瓷器的典范”的一项是(
)
A.宣德青花烧造的数量空前,朝廷曾一次就下达了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的任务。
B.宣德青花造型多种多样,富于变化,具有雄伟浑厚、庄重古朴、典雅秀美的艺术风采。
C.宫中传世品有青花釉色,呈色深沉浓艳,有着自然晕散的艺术效果,描绘的纹饰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
D.宣德青花装饰疏朗,规矩中富于变化,取材广泛,绘画气势壮阔。
答案:A。青花瓷器的典范是从其艺术水平的角度上讲的,见第①段全段和第④、⑤、⑥段的末句。
6.对第⑦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德青花的款识,根据器物造型的不同,分别在口沿、耳、颈、碗心、足底、腹部等处。
B.宣德青花的款识,主要模仿晋唐小楷笔法,笔法遒劲有力。
C.宣德青花也有少量篆书款识,双圈往往有深浅,字体清晰。
D.鉴定宣德年款篆书款的要点是“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小楷,其大小不一,起落笔处呈尖状,“大”字撇短捺长,“德”字“心”上无一横。
答案:D。原文说明的是六字篆书,“有的大小不一”,“‘大’字多撇短,捺长”。
7.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一词在英语中用“China”表示,可能就是因为宣德青花瓷器奠定了中国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
B.元代青花的特点是布局风格层次繁密,画法粗犷,装饰上不疏朗,规矩而少变化。
C.宣德青花如果不用进口青料,就不会成为我国瓷器的名品之一。
D.海水纹在宣德青花中大量出现,是明政府扩大其在海外的政治影响,与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体现。
答案:C。见第⑤段,原文说传世品有两种用料,以进口料为主,但并没有说全部用进口料,可见还是有些国产料成为名品的。
8.在文中,作者认为宣德青花得到极大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回答。
答:
解析:文章的第③、④、⑤段主要叙述宣德青花发展的情况,从这三段文字中可筛选出有关表示原因的信息,“当时宣德皇帝和皇后对艺术品……发展”“当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进口青料来自波斯”等。把这些信息整理归纳,即可作为答案。
答案:(参考)①当时的宣德皇帝和皇后对艺术品具有浓厚的兴趣;②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西亚地区文化的影响;③从波斯进口的青料的使用。
9.结合文意,回答下面问题。
(1)宣德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的原因有哪些?
答:
(2)宣德青花瓷器纹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
答: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第(1)题,可从文章的第①、②段中寻找答案,即“烧制技术”“烧制数量”两个原因。第(2)题,可从文章第⑥段中寻找相关信息,本段结构是总分式,所以具体表现容易在文中找到。
答案:(参考):(1)原因有:①明代青花瓷器的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②宣德青花瓷的烧制数量是空前的。(2)纹饰特点具体表现:①注重从自然界选取素材;②描绘非常流畅、自由活泼,画法布局多样,讲究变化。
10.(2011·广东卷)(1)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空格中。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

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

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2)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
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答案:(1)①尽管
②既然
③因而
(2)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11.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语意连贯。
我们不希求风平浪静,风平浪静造就不了优秀的水手;我们不惧怕路途崎岖,路途崎岖能检验长征者的毅力;我们不希求轻易获得,
;我们不惧怕困难挫折,
。新时代的我们应有不俗的志气。
答案:轻易获得打造不出坚毅的品质困难挫折能磨炼顽强者的意志
12.按照合理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①桐木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在国际市场上受欢迎。
②泡桐木材优点很多。
③不论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文教用品、工艺美术方面,还是在日常生活等方面,都被广泛应用。
④由于泡桐导音性能好,我国自古就用桐木做乐器,故有琴桐之称。
⑤它木质轻、易加工,纹理鲜明美观,不易翘裂变形,不易燃烧,绝缘和导音性能好,还具有隔潮、耐腐、易干燥等优点。
⑥近年泡桐木还被用作车船上的装板、航空包装箱,并作为胶合板、贴面板和各种模型的制作材料。
答:
答案:②⑤③④⑥①。本段说明对象是泡桐木材,故②句应为总起句,接下来按“优点——用途——现状”的顺序排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