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与设计意图
【教学解读】
本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要求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就其样子、来历及心爱缘由展开叙述和描写,并能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写出真情实感。心爱,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喜爱、喜欢。心爱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喜欢。发自内心喜欢、喜爱的事物,必定是有来历、有故事的,必定是有特别意义或价值的,必定是珍藏着一份美好回忆或者一段温暖情意的。
教材第一部分以本单元课文中所写之物“桂花”“珍珠鸟”引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心爱之物,如何表达情感的。接着,教材列举了日常生活中一系列事物,如植物类、玩具类、生活用品类、工艺品……帮助学生拓宽选材思路。每一种素材前面都有与之相关的事件提示,如“绿毛龟”前面是“养了三年的”,“旱冰鞋”前面是“爸爸奖励的”…….引导学生叙事时要说清楚事物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与选材提示相对应,教材还呈现了四幅充满童趣的插图,帮助学生勾连生活,建立起习作素材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交流和习作的兴趣。
教材第二部分是层层递进的四个问题,环环相扣,提示学生怎么把心爱之物写具体。“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旨在指导学生选材;“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或现场观察,借助之前习得的观察方法,抓住心爱之物的特点,描述清楚“心爱之物”的样子;“你是怎么得到的”,提示学生关注回忆过程中与“心爱之物”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尤其是印象深刻的情节;“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是对心爱缘由的说明,是在状物和叙事基础上的情感升华,让学生表达喜爱之情。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习作的具体要求:写出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这与本单元课文紧密相关,进一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借鉴课文的写法,写清楚心爱之物的样子或与事物相关的事件,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时,力求图文并茂,使内容活泼生动,赏心悦目。还可与同学互相评价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
本设计紧扣“借助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核心目标,以“心爱之物交流会”为情境载体,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心爱” 内涵。通过实物展示、猜缘由、回顾单元课文等环节,让学生感知心爱之物需承载来历、意义或回忆,突破 “仅为喜欢”的浅层认知。
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思路,结合试写片段与互评,搭建实践支架。精选课文典型片段,提炼外貌、动作描写及夸张、对比等表达方法,让学生习得融情于文的技巧。通过二次选材、修改完善、成果展示等环节,激发写作兴趣,落实“说清样子、讲好故事、抒真情意” 的习作要求,实现从感知到运用的能力提升。
教学目标
1.能基于交际情境,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表达喜爱之情。
2.能借助多种习作支架,明确心爱内涵,学会把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3.乐于分享自己的习作,感受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基于交际情境,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表达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借助多种习作支架,明确心爱内涵,学会把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课前准备】
提前几天布置学生准备好自己的一件心爱之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写作情境,揭示习作任务
举办“我的心爱之物”交流会,评选最佳“心爱之物”。
阅读教材,明确习作任务和要求。
二、交流心爱之物,体悟“心爱”内涵
1.交流自己的心爱之物,说说“心爱”缘由。
老师前几天让大家准备一件自己的心爱之物,今天都带来了吗?
学生将心爱之物呈放在自己的课桌上。
教师通览一遍,找到特别与众不同的三件物品。请这三位同学说一说,为什么把这个物品带来了,为什么觉得这个是自己的心爱之物。
2.看看他人的心爱之物,猜猜“心爱”缘由。
(1)课件出示一本相册
这是浙小杭同学的心爱之物,猜一猜这本相册为什么会成为他的心爱之物。
预设:相册里有许多珍贵的照片,很有纪念意义。
比如有浙小杭小时候的照片,浙小杭爸爸妈妈结婚时的照片,有爸爸当兵时的照片,甚至还有爷爷奶奶年轻时的老照片……
(2)课件出示几只乌龟。
这是西小湖同学的心爱之物,猜一猜这几只乌龟为什么会成为他的心爱之物。交流后出示“心爱”的缘由:
亲手用乌龟蛋孵出来的
已经养了5年了
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
有一回全家外出旅游了一星期,这几只乌龟差点被饿死,心疼的……
(3)课件出示一把断尺
猜一猜“心爱”的缘由。
爸爸上学就用过
我从小学一年级用到现在
在一次关键考试时我粗心大意,爸爸一气之下拍断了尺子……
3.回顾单元课文中的“心爱”之物,再悟“心爱”内涵
郭沫若的心爱之物是白鹭,因为白鹭精巧如诗,是美好的象征。
许地山的心爱之物是落花生,因为落花生有朴实无华的美好品格。
琦君的心爱之物是桂花,因为桂花寄托着对故乡和童年的美好回忆。
冯骥才的心爱之物是珍珠鸟,因为珍珠鸟让他感悟到了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
4.通过刚才的交流分享,你对“心爱之物”有了新的理解吗?
交流,相机板书或板贴:
心爱之物:珍爱、有来历、意义特殊、美好回忆……
三、构思写作内容,试写一个片段
1.二次选材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心爱之物”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你可以继续选择写自己带来的心爱之物,也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心爱”之物。
相机了解哪些同学打算对心爱之物进行二次选择。
2.借助思维导图,在习作单上列出“心爱”的缘由。
3.小组内交流分享所列思维导图,受到启发后可以再次修改调整。
4.选择其中一个缘由,试写一个片段,表达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
(8分钟)。
四、借鉴优秀范例,习得表达经验
1.小组内互换阅读写好的片段,划出同学写得好的地方,特别是能表达喜爱之情的语句,也可以给同学提提修改意见。
2.教师巡视,挑选几份写得特别好的,全班交流分享,相机点评好在哪里,是怎样借助具体事物抒发真情实感的。
3.学习借鉴单元课文中的写作范例,习得借物抒情的表达经验。
(1)出示《桂花雨》片段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说一说,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的?
交流明确: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达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2)出示《珍珠鸟》片段
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说一说,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的?
交流明确:通过外貌、动作描写,表达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4)出示《白鹭》片段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说一说,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白鹭的喜爱之情的?
交流明确: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4)出示《落花生》片段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说一说,作者是如何表达对花生的喜爱之情的?
交流明确: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表达对花生的喜爱之情!
(5)出示《繁星》片段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说一说,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白鹭的喜爱之情的?
交流明确:展开想象和联想,表达对繁星的喜爱之情!
4.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能用得上的写法,再次修改自己所写的片段。
5.布置作业:课后补写其他部分内容,完成整篇习作的初稿
第二课时
五、欣赏点评佳作,再习写作经验
1.课前预览学生习作草稿,选择典型习作,进行全班交流点评,聚焦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抒发真情实感的。
2.欣赏两篇优秀学生习作,说说好在哪里,继续聚焦作者是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抒发真情实感的。
六、再次交流互评,修改完善习作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换习作,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2.根据同学提出的合理意见,再次习作,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七、展示习作成果,评选“心爱之物”
将学生优秀习作展示在班级教室板报栏,或者分享在班级微信群中,互评点赞,统计最后获得点赞数量最多的若干篇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