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雕塑及文学。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3.通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初步认识我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和石窟艺术,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祖冲之与圆周率,《齐民要术》,“书圣”王羲之。
2.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
【自主学习】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著作:北朝的 撰写的农学著作 。
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 ,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3.影响: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是我国 的农书。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 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
1.地位:祖冲之是 的杰出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要重大成就。
2.成就
(1)数学:
①把 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②著有数学名著 。
(2)天文:测算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差不到 秒。
(3)历法:创制当时最先进的 。
(4)机械制造:制造 、水碓磨、千里船等。
三、灿烂的文化
1.书法
(1) 以后:书法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2)曹魏: (尤擅楷书,刚柔兼备)和胡昭是书法名家。
(3)西晋:设置 ,教学生锺、胡书体。
(4)东晋: 被誉为“ ”,代表作是 ,被称为“ ”。
(5)北魏: 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2.绘画
(1)著名画家: 是东晋最著名的画家。
(2)绘画特点:擅长 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3)代表作品: 和 。
3.雕塑:石窟艺术
(1)代表: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 、河南洛阳的 。
(2)特点: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吸收了外来 造型艺术的特点。
4.雕塑:
(1)诗歌: 父子的诗刚健雄劲; 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2)民歌: 民歌慷慨豪迈, 细腻婉转。
【合作探究】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点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当堂达标】
1.(兰州中考)某中职学校在美化校园、设计古代文化名人长廊的时候,尚缺一座农学方面的人物塑像,应该选取哪一个人物原型比较合适?( )
A.蔡伦 B.贾思勰 C.祖冲之 D.宋应星
2.(绵阳中考)割圆术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事计算方法。用此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是( )
A.刘徽 B.宋应星
C.贾思勰 D.祖冲之
3.他生活在曹魏时期,他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这位著名的书法家是( )
A.锺繇 B.胡昭
C.王羲之 D.顾恺之
4.(青岛中考)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珍贵的记忆,是历史伟大的丰碑。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遗产的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C.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B.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D.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5.一位东晋的画家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即眼睛最能传达人的精神面貌,画人物关键在于画眼睛。这位画家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D.张仲景
6.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云冈石窟涉及的解说词,其中正确的是( )
A.开凿于两汉,宣传的是佛教 B.开凿于东汉,宣传的是道教
C.开凿于北朝,宣传的是佛教 D.开凿于秦朝,宣传的是道教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竹棍,即古人所说的“算筹”。他计算圆周率,必须使用算筹对九位数字的大数进行130次以上的计算,这其中包括开方,运算异常艰巨。
材料二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贾思勰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祖冲之的哪一项重大贡献?除此之外,他的成就还有哪些?
(2)材料二中人物所著的《齐民要术》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中的两人的生活时间及身份各是什么?
(4)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学习两人的哪些优秀品质?
【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贾思勰 《齐民要术》 2.自然规律 3.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 民生为本
二、1.南朝宋齐之间 2.(1)圆周率 七 《缀术》(2)50(3)《大明历》 (4)指南车
三、1.(1)东汉(2)锺繇(3)书博士 (4)王羲之 书圣 《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5)碑刻 2.(1)顾恺之(2)人物(3)《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3.(1)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2)佛教4.(1)曹操 陶渊明 (2)北朝 南方民歌
【合作探究】
1.(1)特点: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体现了民族交融的特色;科技成就突出;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
(2)原因:政治上,国家政权分立,社会动荡;经济上,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进程加快;此外,继承了秦汉文化和吸收了外来宗教文化。
2.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多民族国家分裂、对峙的时期,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的统地位,对科学技术给予重视。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③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动,更离不开科学家的刻苦钻研和注重实践的精神。④北方经济的恢复和江南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当堂达标】
1.B 2.A 3.A 4.A 5.B 6.C
7.(1)计算圆周率。制定《大明历》,设计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和千里船等。
(2)《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祖冲之是南朝的杰出数学家,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农学家。
(4)严谨务实、刻苦钻研、注重实践、勇于进取与创新的品质等。(言之有理即可)(共32张PPT)
有一位北方人,他热衷于农作物,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你知道他是谁吗?
有一位数学家,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圆周率正确计算方法,被科学家称“割圆术”,你知道他是谁吗?
我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誉为:“书圣”。你知道我是谁吗?
他从小就对科学研究有兴趣,最突出的是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你知道他是谁吗?
猜猜我是谁?
贾思勰
刘徽
王羲之
祖冲之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农学)
1.观看视频《贾思勰》,根据图片和教材知识,写出贾思勰的人物简介。
姓名:
生活时代:
简历:
代表作品:
职业:
贾思勰
北朝(北魏)
任北魏高阳郡太守;
经营过农牧业生产。
《民要术》
农学家、官员
2.根据图文资料和教材知识,说说《齐民要术》的名称解释、内容、影响和地位。
(1)释名:
齐民,平民百姓。要术,谋生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2)内容:
①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②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③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④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齐民要术》全书92篇,分为10卷,约11万字,引用著作156种。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凸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对后世农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影响:
(4)地位:
《齐民要术》书影
贾思勰主张济世救民,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农业。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许多地方。他每到一处,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并虚心向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农请教, 从而积累了许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他不但吸收书本中的精华,同时还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积极向群众学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而获得了大量确切的第一手资料。他非常重视吸收前人的经验。在《齐民要术》中, 他引用的古书有一百五六十种。历经从534—544年约10年的努力完成《齐民要术》。
相关链接
农谚展台
立春无后霜,插柳正相当。
惊蜇点瓜,遍地开花。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
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
九月无霜地也寒。
二、科学家祖冲之(科技)
1.根据图片和材料介绍,说说刘徽在圆周率研究方面的贡献。
刘徽是三国曹魏时期的数学家,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最早提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求得圆周率为3.1416。
以六觚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觚之幂。若又割之, 次以十二觚之一面乘一弧之半径,六之,则得二十四觚之幂。割之弥细,所失弥 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九章算术》注
刘徽的“割圆术”
设圆半径为r,周长为C,面积为S,则:
C=
S=
π·2r
π·r2
o
r
π
π
刘徽的“割圆术”
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
正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圆的周长。
“割之弥细,
所失弥少,割
之又割,以至
于不可割,则
与圆合体而无
所失矣。”
实践体验
2.观看祖冲之及其相关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写出祖冲之的人物简介。
年 代
职 业
成 就
南朝宋齐之间
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
429—500年
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算筹
1986年发行的祖冲之纪念银币
3.结合图片和教材知识,列举祖冲之的主要成就。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数学研究成果收集在《缀术》一书中
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相差不到50秒;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数学方面:
天文历法:
机械制造:
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指南车
月球上以祖冲之命名的环形山
以祖冲之命名的小行星
祖冲之小时候背《论语》两个月竟然只背了十多行,气得父亲直打骂。但父亲也发现当小冲之和他一起在书房推测星象时,思维十分活跃,还翻遍家里所有天文历书。当时研究天文很有成就的官员何承天问:“ 小兄弟,天文这东西研究起来很辛苦,又升不了官,也发不了财,你为什么要钻研它?”祖冲之大声回答道:“我不求升官发财,只想弄清楚天地的奥密。” 为了求圆周率,他学习并创新前人的 “割圆术”,运用的是古老又繁琐的算筹(那时还没有算盘)。推算圆的内接正3072边形时,圆周率的值才3.1416,一直算到正24576边形面积时,才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值,而这是从把正六边形的边长计算到小数后28672位开始做起的。
相关链接
三、灿烂的文化
1.(1)根据书法名家及其作品,并结合教材知识,说出曹魏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及其书法成就。
1.书 法
·锺繇:锺繇:擅长行书、草书、隶书,尤擅楷书,刚柔兼备
·胡昭:擅长行书、草书、隶书
曹魏时期
胡昭作品
锺繇《宣世表》
1.(2)根据下列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西晋时书法艺术做法。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西 晋
1.书 法
1.(3)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王羲之的生活时期、地位、作品及其地位。
王羲之
代表作品:
人物地位:
作品地位:
《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
书圣
东 晋
书法家:
1.书 法
1.(4)欣赏魏碑的书法作品,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北魏时期的书法特点。
北魏统治者崇尚中原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魏
碑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北 魏
1.书 法
2.欣赏顾恺之的画作及生平介绍,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顾恺之的生活时代、绘画特点及代表作。
东晋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
顾
恺
顾恺之绘图画特点
东晋。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代表作品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汉族。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2.绘画
《女史箴图》(摹本 局部)现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
“女史”是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西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弱智,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九段《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后来顾恺之就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段为画,每段有箴文,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故称《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现存有宋代摹本,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3.观看石窟艺术作品,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南北朝时期石窟开凿的背景、代表及其特点。
3.雕塑
背景:
代表:
特点: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大力宣扬佛教,开凿石窟。
这一时期的雕塑继承了秦汉以来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主要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是中国第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存有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代表
3.雕塑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龙门山与香山上。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代表
3.雕塑
4.欣赏曹操父子、陶渊明的诗,以及南北朝民歌,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它们的风格。
4.文学
曹操父子:
陶渊明:
南北朝民歌:
刚健雄劲。
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方民歌细腻婉转。
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北朝民歌
南方民歌
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分裂局面,但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1)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2)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
(3)外来佛教的传入,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
(4)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改革、创新。
(5)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
启示: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在交流与融合中进步。
课堂小结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生活年代:北朝
作品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生产技术
作品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科学家祖冲之
生活年代:南朝宋齐之间
主要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书法:“书圣”王羲之
灿烂的文化
绘画:顾恺之
石窟艺术: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
诗歌:曹操父子、陶渊明、南北朝民歌
1.(兰州中考)某中职学校在美化校园、设计古代文化名人长廊的时候,尚缺一座农学方面的人物塑像,应该选取哪一个人物原型比较合适?( )
A.蔡伦 B.贾思勰 C.祖冲之 D.宋应星
2.(绵阳中考)割圆术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事计算方法。用此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是( )
A.刘徽 B.宋应星 C.贾思勰 D.祖冲之
3.他生活在曹魏时期,他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这位著名的书法家是( )
A.锺繇 B.胡昭 C.王羲之 D.顾恺之
B
A
当堂达标
A
4.(青岛中考)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珍贵的记忆,是历史伟大的丰碑。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遗产的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C.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B.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D.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5.一位东晋的画家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即眼睛最能传达人的精神面貌,画人物关键在于画眼睛。这位画家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D.张仲景
6.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云冈石窟涉及的解说词,其中正确的是( )
A. 开凿于两汉,宣传的是佛教 B.开凿于东汉,宣传的是道教
C. 开凿于北朝,宣传的是佛教 D.开凿于秦朝,宣传的是道教
A
C
B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竹棍,即古人所说的“算筹”。他计算圆周率,必须使用算筹对九位数字的大数进行130次以上的计算,这其中包括开方,运算异常艰巨。
材料二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贾思勰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祖冲之的哪一项重大贡献?除此之外,他的成就还有哪些?
(2)材料二中人物所著的《齐民要术》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中的两人的生活时间及身份各是什么?
(4)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学习两人的哪些优秀品质?
(4)严谨务实、刻苦钻研、注重实践、勇于进取与创新的品质等(言之有理即可)。
(3)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间的杰出科学家,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农学家。
(2)《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计算圆周率。制定《大明历》,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和千里船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