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4 16:1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重难点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0%,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A.5∶6 B.5∶11 C.6∶11
2.小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2.5%,第三天应该从第( )页看起。
A.16 B.27 C.28
3.下面的信息资料中,适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 )。
A.某种饮品的配料成分 B.某超市上半年每个月的销售变化情况
C.六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4.要反映当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5.下列信息中,最适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六(一)班男生的体重 B.6月份气温变化情况 C.牛奶中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
6.一种蜜饯里的含糖量是27.1%,下面的扇形统计草图( )能比较正确地表示这个百分比。
A. B. C.
7.张华整理了家里半年的电费清单,绘制成了一张( ),方便妈妈查看家里每个月的用电量情况,然后又制作了一张( ),分析这半年来家里用电量的变化情况,最后根据电费清单,还制作了一张( ),把每个月的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百分比情况清楚地表示了出来。
①单式折线统计图;②复式折线统计图;③条形统计图;④扇形统计图
A.③①④ B.④③① C.①④③
8.某市六月份的天气情况如图所示,则本月的晴天有( )天。
A.3 B.9 C.18
二、填空题
9.教育部印发的《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学校要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变化情况。下面是某小学五年级三个班学生视力监测情况。( )班的视力情况最好;请写出一条预防近视的建议:( )。
班级 监测人数 视力合格人数
五一班 55 35
五二班 52 28
五三班 50 30
10.统计空气中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比的情况,可选用( )统计图。
1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要表示某校1-6年级各年级的学生人数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要观察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 )统计图比较合适。
12.如图是某年级学生参加社团情况的两组统计图(不完整),请结合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1)这个年级参加乐器社团的有( )人。
(2)这个年级参加舞蹈社团的人数比参加书法社团的人数多( )。(填百分数)
13.如图是光明小学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项目统计图,已知喜欢打乒乓球的学生有60人,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是一副( )统计图。
(2)六年级一共有( )人。
(3)喜欢打羽毛球的学生有( )人。
14.如图是某班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情况的统计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全班一共有( )人参加课后服务。
(2)参加篮球和足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3)参加合唱的人数比参加书法的人数少( )人。
15.观察下面的统计图。
(1)如果用整个圆代表总体,那么扇形( )表示总体的45%。
(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全班40人,那么扇形B代表( )人。
(3)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公顷稻田,那么扇形A代表( )公顷。
16.“双减”政策实施后,某校的课外托管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该校六年(1)班老师根据学生选择的课外服务项目情况(每人只选一个项目),绘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下面信息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写出计算过程)
小组 人数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体育小组 64%
音乐小组 8
美术小组 10
三、判断题
17.亮亮为了反映自己家一天食用的各类食物占所有食物的百分比关系情况,他制作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18.要统计某地一年中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19.下图是一幅扇形统计图,如果A表示180棵,那么C表示100棵。( )
20.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某小学各年级体育达标人数和学校总人数的关系,应该选用扇形统计图。( )
21.某小学学生用手机查资料的人数占69.4%,玩游戏的占51.2%,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
四、解答题
22.六(1)班学生未来最想做的职业用统计图表示如下,每名学生必须选且只能选一个。
(1)六(1)班一共有( )名学生。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六(1)班学生未来最想做医生的人数比最想做教师的少( )%。
2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2024年中国淡水总量占世界淡水总量的6%,中国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7%。
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回答问题。
(1)2024年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约为多少万亿立方米?
(2)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中国却是世界贫水国家之一,这是为什么呢?写一写你的想法。
(3)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号召世界各国对全球普遍存在的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引起高度警觉。请分析发出这样号召的原因。
24.为响应“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枫就学校所在的社区开展了以“我经常选择的出行方式”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被调查者每人只能选择一种出行方式),并将调查结果分析整理后,绘制成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枫一共随机调查了( )人。
(2)选择其他出行方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
(3)在条形统计图中将“乘公共交通工具”的部分补充完整。
《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重难点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A B C C A C
1.B
【分析】设女生人数是20人,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0%),用女生人数×(1+20%),求出男生人数,进而求出全班人数,再根据比的意义,用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设女生人数是20人。
20×(1+20%)
=20×120%
=24(人)
20∶(20+24)
=20∶44
=(20÷4)∶(44÷4)
=5∶11
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0%,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5∶11。
故答案为:B
2.C
【分析】已知全书共12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可得第一天看的页数为120×=12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2.5%,所以第二天看的页数为120×12.5%=120×0.125=15页。将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页数相加,即12+15=27页。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是前两天看的总页数的下一页。
【详解】120×=12(页)
120×12.5%
=120×0.125
=15(页)
12+15=27(页)
27+1=28(页)
第三天应该从第28页看起。
故答案为:C
3.A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A.某种饮品的配料成分用扇形统计表示;
B.某超市上半年每个月的销售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C.六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故答案为:A
4.B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要反映当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5.C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详解】A.六(一)班男生的体重最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B.6月份气温变化情况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C.牛奶中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最适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故答案为:C
6.C
【分析】题目中已给出部分与总体的百分比,三个选项用阴影表示圆心角,可以结合圆周角360°计算出这部分所占圆心角的度数,再与三个选项相比较,可以得出答案。
【详解】360°×27.1%=97.56°
180°>97.56°>90°
A.扇形角度小于90°,不符合题意;
B.扇形角度等于180°,不符合题意;
C.扇形角度大于90°,小于180°,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A
【分析】为方便查看每个月的用电量情况,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最合适,而反映用电量变化情况则要用折线统计图,因为妈妈统计的是用电量这一项内容,所以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就可以了。要表示每个月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百分比情况就需要用到扇形统计图,因为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据此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得:张华整理了家里半年的电费清单,绘制成了一张条形统计图,方便妈妈查看家里每个月的用电量情况,然后又制作了一张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这半年来家里用电量的变化情况,最后根据电费清单,还制作了一张扇形统计图,把每个月的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百分比情况清楚地表示了出来。
故答案为:A
8.C
【分析】六月份有30天,晴天的天数占六月份天数的60%,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30乘60%即可求解。
【详解】30×60%=18(天)
则本月的晴天有18天。
故答案为:C
9. 五一 每天做眼保健操
【分析】要比较哪个班级视力情况最好,需计算各班的视力合格率(合格人数÷监测人数×100%),合格率最高的班级视力情况最好。
预防近视的建议需结合生活实际,合理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
【详解】五一班:35÷55×100%
≈0.636×100%
=63.6%
五二班:28÷52×100%
≈0.538×100%
=53.8%
五三班:30÷50×100%
=0.6×100%
=60%
因为53.8%<60%<63.6%,所以五一班的视力情况最好。
建议:每天做眼保健操。(答案不唯一)
10.扇形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统计空气中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比的情况,可选用扇形统计图。
11. 条形 折线 扇形 条形 折线
【分析】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要表示某校1-6年级各年级的学生人数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要观察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12.(1)60
(2)50%
【分析】从两幅统计图中可知,参加绘画社团的有90人,占总人数的45%,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用绘画社团的人数除以45%,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分别减去参加绘画、书法、舞蹈社团的人数,即是参加乐器社团的人数。
(2)求这个年级参加舞蹈社团的人数比参加书法社团的人数多百分之几,先用减法求出参加舞蹈社团的人数比参加书法社团多的人数,再除以参加书法社团的人数即可。
【详解】(1)90÷45%
=90÷0.45
=200(人)
200-90-20-30=60(人)
这个年级参加乐器社团的有(60)人。
(2)(30-20)÷20×100%
=10÷20×100%
=0.5×100%
=50%
这个年级参加舞蹈社团的人数比参加书法社团的人数多(50%)。
13.(1)扇形
(2)200
(3)40
【分析】(1)扇形统计图是以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的统计图。
(2)以六年级总人数为单位“1”,已知喜欢打乒乓球的学生有60人,占总人数的3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喜欢打乒乓球的人数÷30%即可求出六年级总人数;
(3)已知喜欢打羽毛球的占总人数的20%,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六年级总人数×20%即可求出喜欢打羽毛球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这是一副扇形统计图。
(2)60÷30%
=60÷0.3
=200(人)
六年级一共有200人。
(3)200×20%
=200×0.2
=40(人)
喜欢打羽毛球的学生有40人。
14.(1)40
(2)35
(3)2
【分析】(1)把某班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先用1减去其它、合唱、书法、篮球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参加足球的人数占参加课后服务人数的百分率,再用4除以参加足球的人数占参加课后服务人数的百分率计算参加课后服务的人数;
(2)用参加篮球的人数占参加课后服务的人数的百分率加上参加足球的人数占参加课后服务的人数的百分率即可;
(3)用参加课后服务的人数乘参加合唱的人数比参加书法的人数少占的百分率即可。
【详解】(1)1-15%-20%-25%-30%
=1-0.15-0.2-0.25-0.3
=0.85-0.2-0.25-0.3
=0.65-0.25-0.3
=0.4-0.3
=0.1
4÷0.1=40(人)
所以,全班一共有40人参加课后服务。
(2)0.1=10%
10%+25%=35%
所以,参加篮球和足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
(3)40×(20%-15%)
=40×0.05
=2(人)
所以,参加合唱的人数比参加书法的人数少2人。
15.(1)C
(2)12
(3)2.25
【分析】(1)A占整个圆的,即25%;把整个圆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1”减去A、B占整个圆的百分比,即是C占整个圆的百分之几,与45%比较,即可得解。
(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全班40人,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B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单位“1”已知,用全班人数乘30%,求出B代表的人数。
(3)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公顷稻田,把稻田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A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5%,单位“1”已知,用总面积乘25%,求出A代表的面积。
【详解】(1)=1÷4=0.25=25%
1-25%-30%=45%
如果用整个圆代表总体,那么扇形(C)表示总体的45%。
(2)40×30%
=40×0.3
=12(人)
如果用整个圆代表全班40人,那么扇形B代表(12)人。
(3)9×25%
=9×0.25
=2.25(公顷)
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公顷稻田,那么扇形A代表(2.25)公顷。
16.见详解
【分析】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1-体育小组对应百分率=音乐和美术小组的对应百分率,音乐和美术小组的人数÷对应百分率=总人数,总人数-美术小组的人数-音乐小组的人数=体育小组的人数;音乐小组的人数÷总人数=音乐小组对应百分率;美术小组人数÷总人数=美术小组对应百分率,据此计算后填表即可。
【详解】1-64%=36%
(8+10)÷36%
=18÷0.36
=50(人)
50-10-8=32(人)
8÷50=0.16=16%
10÷50=0.2=20%
小组 人数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体育小组 32 64%
音乐小组 8 16%
美术小组 10 20%
17.√
【分析】扇形统计图适用于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能够直观反映各类食物的占比情况。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表示各部分与整体的比例关系。亮亮家一天食用的各类食物占总食物的百分比,需展示各部分占比,扇形统计图能通过扇形大小直观呈现各食物类别的百分比,符合题目需求。则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要统计某地一年中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将总棵数看作单位“1”,1-B的对应百分率-C的对应百分率=A的对应百分率,A的棵数÷对应百分率=总棵数,总棵数×C的对应百分率=C的棵数。
【详解】180÷(1-30%-25%)×25%
=180÷0.45×0.25
=400×0.25
=100(棵)
如果A表示180棵,那么C表示100棵,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某小学各年级体育达标人数和学校总人数的关系。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各统计图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1.×
【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总数量,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各项的百分比之和不能超过100%,据此解答。
【详解】69.4%+51.2%=120.6%
因为120.6%>100%,也就是说被调查的学生中,有同时选择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所以不能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某小学学生用手机查资料的人数和玩游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2.(1)40;(2)见详解;(3)40
【分析】(1)从条形统计图可知医生人数是6人,从扇形统计图可知医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5%。根据“部分量÷对应百分比=总量”,用医生人数除以其占比就能得到班级总人数。
(2)先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科学家的占比(45%)和总人数(40名,已由小问1求得),算出科学家的人数,再在条形图中补充对应直条。科学家人数为40×45%=40×0.45=18(名)。在条形统计图中,“科学家”对应的直条高度画到18即可。
(3)先找出医生和教师的人数(医生6人,教师10人),计算人数差,再用差除以教师人数,最后转化为百分数,得到医生比教师少的百分比。
【详解】(1)6÷15%=6÷0.15=40(名)
六(1)班一共有40名学生。
(2)40×45%=18(名)
如图:
(3)10-6=4(人)
4÷10×100%
=0.4×100%
=40%
六(1)班学生未来最想做医生的人数比最想做教师的少40%。
23.(1)45万亿立方米;(2)(3)见详解
【分析】(1)已知2024年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淡水总量的6%。根据“世界淡水总量=中国淡水总量÷中国淡水总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可得世界淡水总量。
(2)中国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7%,但淡水总量仅占世界淡水总量的6%,人均淡水资源少。地球上陆地淡水构成中,冰盖、冰川和永久冻土(部分可用)占56.6%,地下水(部分可用)占42.9%,而全部可用的湖泊、土壤水等仅占0.5%,可用淡水资源占比极低,导致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紧张。
(3)地球上海水占97.5%,陆地水仅占2.5%,而陆地淡水中大部分是难以利用的冰盖、冰川等,全部可用的淡水资源占比极少。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淡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但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普遍存在,所以需要号召各国重视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
【详解】(1)2.7÷6%=2.7÷0.06=45(万亿立方米)
答: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约为45万亿立方米。
(2)虽然2024年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淡水总量的6%,但中国的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7%,人口占比约为淡水资源占比的3倍,会导致中国人均的淡水资源数量很低,所以中国成为了世界上贫水的国家之一。(答案不唯一)
(3)地球上海水占97.5,陆地水仅占2.5%,而陆地淡水中大部分是难以利用的冰盖、冰川等,全部可用的淡水资源占比极少。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淡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但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普遍存在,所以需要号召各国重视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答案不唯一)
24.(1)200;(2)18;(3)见详解
【分析】(1)从条形统计图可知步行人数为20人,从扇形统计图可知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10%。根据公式“总量=部分量÷部分量对应的百分比”,用步行人数除以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20÷10%=20÷0.1=200人。
(2)已知其他出行方式人数为36人,总人数为200人。根据公式“部分量对应的百分比=部分量÷总量×100%”,用选择其他出行方式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100%即可解答。
(3)已知总人数为200人,步行20人、骑自行车64人、其他36人。所以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数为200-20-64-36=80人。在条形统计图中,“乘公共交通工具”对应的条形高度应画到80人的位置。
【详解】(1)20÷10%
=20÷0.1
=200(人)
小枫一共随机调查了200人。
(2)36÷200×100%
=0.18×100%
=18%
选择其他出行方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
(3)200-20-64-36=80(人)
如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