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同步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9 18:0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同步练习题
第I卷(选择题)
1.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创办于1853年。它首先见证的美国历史应该是(

A.葛底斯堡战役
B.南北战争爆发
C.华盛顿当选为美国总统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B.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3.恩格斯曾评价:“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这位巨人是
A.牛顿
B.马克思
C.列宁
D.达尔文
4.1872年建成的京滨(从东京到横滨)铁路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以下与日本修筑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6.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志是(

A.大化改新
B.倒幕运动
C.明治维新
D.美国扶植
7.“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这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总结。下列能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8.林肯说:“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这个妇人就是斯托夫人,这本小册子就是《黑奴吁天录》(又译为《汤姆叔叔的小屋》),这场战争就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西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朝鲜战争
9.下列对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叙述,你认为相同点有:
①改革前两国的社会性质都相同
②改革后两国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是自上而下地改革
④改革都不彻底
⑤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10.来到巴黎这个城市,你会看到法文所写的“1871年5月21日-5月28日公社的牺牲者”的墙壁,这是为了纪念:
A.宪章运动
B.
里昂起义
C.巴黎公社革命
D.拿破仑远征
11.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口号:
A.
废藩置县
B.
置产兴业
C.
求知识于世界
D.
文明开化
12.中国进行戊戌变法运动前后,日本在进行: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D.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3.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再由理论到现实的发展过程。下列各项中,第一次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4.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但下列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中,没有体现时代发展主流的是
A.
美国南北战争
B.
俄国1861年改革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中国洋务运动
15.某学生在历史课堂笔记中整理出如下知识提纲:这表明该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6.《共产党宣言》之所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主要原因是
A.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确立了无产阶级必须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的方针
C.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主张
D.由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
17.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从此,获得“解放”的农奴
A.只能从事农业生产
B.可接受免费义务教育
C.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D.可免费获得一块份地
18.俄国历史上,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是
A.1861年改革
B.十月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制定了一部以普鲁士德国的宪法为蓝本的宪法,对法制进行了改革。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历法和穿着也都改变了。一种现代银行体制逐渐形成。从英国皇家海军请来的专家为日本建立一支现代海军出谋划策,
尽管本国已建立起军火工业,
但仍从国外购买现代化武器。政府鼓励建立铁路网、电报和航运线;
它还与日本新出现的企业家们一起发展重工业和钢铁、造船业,
并使纺织业生产现代化。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
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材料二
洋务运动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
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洋务派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
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摘编自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
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规定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从法令颁布到1866年,俄罗斯地区先后有2000多万农奴获得解放。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法令指的是什么?这一法令使俄国有了怎样的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电力成了带动机器生产的新能源。随之电灯、电车、电钻等众多的电气产品也先后问世。在远距离传输电力的方法解决以后,电力得到广泛应用,电动机逐渐取代了蒸汽机。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人类跨入了什么时代?其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图1
1848年版的《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封面

图2
《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封面)
(3)图1、图2反映的历史内容各是什么?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材料三
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 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请回答:
(1)材料一、三中,两国通过战争或改革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
(2)
材料一的“这场战争”中颁布的哪一文件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3)请写出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4)我们应当如何全面评价材料三的这次改革?
22.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后,俄国也受到了影响。19世纪40年代,俄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机器工厂。但,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工业革命史》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的一个农奴的反应:解放宣言!我在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俄国的转折》
材料三:“据统计,1861年后,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俄国的转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是如何解决“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问题的。
(2)材料二中的农奴为什么会“喜悦”?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4)结合材料谈谈对改革的看法
2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同那些因王公、地主、资本家瓜分争夺土地和利润而引起的掠夺战争(像现在的帝国主义战争)比较起来,这种战争是很少见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置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置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的领导人是谁?
(2)这次战争中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什么?
(3)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准?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5)材料二中的《解放宣言》又被称为什么?此外还颁布了什么文件?它们的颁布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B
6.C
7.D
8.C
9.A
10.C
11.D
12.B
13.D
14.D
15.A
16.A
17.C
18.A
19.
(1)内容:
进行政治
(
法制)
改革;
发展教育;
改变社会生活;
建立现代银行体;
建立现代化军队;
发展交通业和现代工业。(答出四点即可)
(2)原因:
洋务派不改变封建统治;
观念保守,
思想落后;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和文化。
(3)转变落后观念;
改革落后制度
(
布新也要除旧)
;
学习优秀文明成果
(意思相近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0.
(1)法令: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俄国发展: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时代:电气时代。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3)图1:马克思主义诞生。(表达相同的意思即可,如“《共产党宣言》发表”等)图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表达相同的意思即可)
21.
(1)黑人奴隶制;农奴制;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应该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要选择性的进行取舍,才能对我有利。
(4)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是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2.
(1)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
(2)1861
年改革颁布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3)改革使俄国工业得到发展(使资本主义经常得到发展,俄国工业产量不断增长,工业发展);废除了农奴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23.
(1)美国独立战争
华盛顿
(2)《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3)莱克星顿枪声
萨拉托加战役
(4)林肯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南北战争的利;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总统.之一;他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5)《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1862年
作用:1,提高了林肯的威信
2,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使南方军队彻底陷入了绝境。
答案第2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