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7课 《奇怪的大石头》(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三上第7课 《奇怪的大石头》(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5:55:3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6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书写14个生字。理解文中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理解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一定看到过石头?那么,你看到的最大的有多大,最小的是多小的呢?谁愿意给同伴们介绍一下你见过的石头。2·1·c·n·j·y
师: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让我们欣赏一组奇形怪状的石头。(图片欣赏)
师:你一定会对这些石头产生疑问?他们怎么会是这样的?……
师: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幼年李四光会对这块大石头产生哪些疑问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开始学习吧! 21·世纪*教育网
2. 板书课题《奇怪的大石头》。
师: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者——著、肖——悄、人——闪、己——纪、九——究、辰——震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秦”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第三个横要长一些。
“藏”为“上小下大”的上下结构;共17画,第六笔为“┖”,各部分位置互相要结合紧凑。
“考”字中第四笔撇要长一些。注意整个字的结构。
“旅”左右结构,其中第七笔撇要短一些。
“卧”左右结构,第六笔撇是竖折,注意整个字的笔顺。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李四光小时候对草地上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3.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zhù wò lǚ yí zhèn cáng qín kǎo kēng yù
著名 卧倒 旅行 遗迹 震惊 捉迷藏 秦岭 考察 大坑 流域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辨音读句子: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怎么读?
西藏(zàng)的布达拉宫是收藏(cáng)大藏(zàng)经的宝藏(zàng)。
师:同学们读的真棒,那你知道它的读音吗?
zàng 西藏

cáng 收藏
词语理解:突兀:高耸,高低起伏的样子。
震惊:令人震动而惊异。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或审察考核。
三、精读领悟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共分几部分?
事情发展的顺序
第一部分(第1 段):写总起全文,介绍李四光身份。
第二部分(第2段):写李四光在玩耍中对巨石产生了疑问。
第三部分(第3-9段):写为弄清巨石来历,李四光不断探索。
第四部分(第10段):写李四光解决疑问,震惊世界。
2.第一部分
品读第一自然段:“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起句,自然领起下文。
3.第二部分
(1)品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呢?
独立的—孤零零立在草地;
体积大—遮得严严实实;
(2)李四光幼年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反复朗读体会这句话的语气。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1cnjy.com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好奇的语气
感受到了李四光善于发现、观察。
4.第三部分
(1)品读第3-9自然段:李四光是怎样问老师的?老师是怎样回答的?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天上掉下来的陨石。
(2)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陨石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文字/图片资料)
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www.21-cn-jy.com
(3)师:我们了解了陨石,看看李四光又是怎样想的?从中你体会回到了什么?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感受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而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4)听了老师的回答,李四光的疑问没有解决,他又跑去问爸爸,爸爸是怎么回答的?
爸爸也说不清楚。
(5)老师、爸爸都没有将谜团解开,李四光停止探索了吗?后来他是怎样探索的?
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5. 第四部分
(1)李四光是怎样解开这块巨石之谜的?
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2)对这块巨石的研究,使李四光取得了什么重大发现??
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3)“想了很多年”“专门考察”“终于”“进一步”等词语体现了李四光怎样的精神品质?
锲而不舍 执着追求
(4)师:同学们,你们了解“第四冰川活动”这个科普知识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文字图片介绍)
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
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
(5)小组讨论: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把李四光的伟大精神介绍清楚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
玩游戏产生疑问,多种努力试解疑问,回到家乡解决疑问。
6. 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电影《李四光》。
四、课堂总结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地质学家李四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短片。播放视频。
师:看完视频后,你觉得李四光厉害吗?想一想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教师总结: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追求、执着探索。
五、课堂练习
1.填空
“著”的部首是( 山 ),第三笔是( 撇 )。
“旅”的部首是( 方 ),第五笔是( 竖 )。
“遗”的部首是( 辶 ),第六笔是( 竖 )。
2.组词
族(汉族) 暑(暑假) 秦(秦岭)
旅(旅行) 著(著作) 泰(泰山)
六、作业布置
1.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产生疑问 积极思考
奇怪的大石头 多方探索
专门考察 执着求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册第7课,是一篇精读课文, 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使学生懂得遇事要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追 求才会取得成功。21教育网
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是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因此,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人物对话来体会李四光很会提问题,他的思考是层层深入、有逻辑的。重点研读了“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体会李四光思考的逻辑性。其次,对文中重点词语重点分析,如“想了很多年”“专门考察”“终于”“进一步”让学生感悟李四光的优秀品质。 最后,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对课文从整体上把握,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ù míng duǒ shǎn kǎo shì yí jì 21cnjy.com
( ) ( ) ( ) ( ) www.21-cn-jy.com
zhèn jīng yán jiū tuī dòng qín lǐng2·1·c·n·j·y
( ) ( ) ( ) (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组词。
奋(   ) 准(   ) 遗(   )
备(   ) 推(   ) 遣(   )
旅(   ) 悄(   ) 炕(   )
旋(   ) 消(   ) 坑(   )
三、查字典。   
“藏”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 )部,再查( )画。它有两个读音,分别是:A.cáng ;B.zàng,选一选, 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1教育网
捉迷藏( ) 收藏( ) 宝藏( ) 西藏( )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地质(zhǐ zhì) 大坑(kēng kàng) 冰川(chuān chān)
秦岭(qín qíng) 流域(huò yù ) 遗迹(jī jì )
五、选择正确的词。
闻名 著名
(1)李四光是( )世界的地质学家。
(2)李四光是我国非常( )的地质学家。
震惊 震动
(3)李四光的研究成果( )了全世界。
(4)一声春雷( )着整个山谷。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细读课文深感悟。
(1)围绕“怪石”,李四光产生了哪些疑问和思考?请选一选,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后打“√”。
A.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
B.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
C.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
(2)课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叙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了李四光( )的可贵品质。21·cn·jy·com
A.积极思考、不懈追求 B.贪玩、不务正业
八、阅读
后来,李四光回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乡,专(们 门)考(查 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搞 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查 察),他(发现 发明)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纪)。他的这一研究(成果 果实),(震 阵)惊了全世界。
(1)画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或词。
(2)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终于”一词体现了( )
A.结论是李四光经过很长时间,花了很多力气研究出来的,是来之不易的。
B.李四光执著探索,不轻易放弃。
C.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著名 躲闪 考试 遗迹
震惊 研究 推动 秦岭
解析:注意“著、秦”的写法。
二、组词。
兴奋 准备 遗物
备用 推动 派遣
旅游 悄悄 火炕
旋转 消失 大坑
三、查字典。
  艹 14 A A B B
解析:“藏”共17画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zhì kēng chuān qín yù jì
解析:多音字、易混字音辨析。
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闻名 (2)著名 (3)震惊 (4)震动
解析:闻名:事物具有广泛的知名度(闻名天下)。
著名:在某一方面非常有造诣,很出名。
震惊:令人震动而惊异。
震动:受到外力影响而颤动。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李四光难道不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吗?
2. 他发现遗迹。
3. 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
解析: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在肯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句中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七、细读课文深感悟。
(1)√ √ √ √ (2) A
解析:(1)结合课文内容。
(2)结合课文理解,利用排除法。
八、阅读。
(1)门 弄 察 迹 成果 震
(2)冰川把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带到这里来的。
(3)B
解析:(1)形近字辨析。
(2)两个句子的主语是不一样的,被字句的主语恰恰是把字句的宾语。把字句则相反。
(3)结合课文,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7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 第七课
奇怪的大石头
激趣导入
初读感知
文章的主要内容
讲述了李四光小时候对
草地上的一块巨石产生
了疑问,通过自己多年
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
由来的故事。
初读感知
卧倒
旅行
秦岭
遗迹
捉迷藏
震惊


cáng
qín

zhèn
著名
考察
zhù
kǎo
流域

大坑
kēng
初读感知
西藏的布达拉宫是收藏
大藏经的宝藏。
zàng
cáng
zàng
zàng

zàng
西藏
cáng
收藏
写爬天都峰之前。
初读感知
突兀
震惊
考察
高耸,高低起伏的样子。
令人震动而惊异
实地观察调查或审察考核。
精读感悟
介绍李四光身份。
写李四光在玩耍中
对巨石产生了疑问。
写为弄清巨石来历,
李四光不断探索。
写李四光解决疑
问,震惊世界。
1
2
3-9
10
精读感悟
“李四光是我国
著名的地质学
家”这句话在文
中起什么作用?
总起句,自
然领起下文。
精读感悟
体积大
孤零零立在草地
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呢?
独立的
遮得严严实实
精读感悟
问题
语气
感悟
好奇
这么大的
一块石头,
是从哪来
的呢?
李四光
善于发
现、观
察。
精读感悟
李四光
老师
是谁把它放
在那儿的呢?
天上掉下
来的陨石
精读感悟
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
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
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
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的、
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
也称“陨星”。
精读感悟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
上掉下来,力量一定
非常大。它应该把草
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
大坑。可它为什么没
卧进土里去呢?
想法
李四光勤于
思考,而且
具有很强的
逻辑性。
精读感悟
爸爸是怎么回答的?
爸爸也说不清楚
精读感悟
探索
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
里甚至上千里。
精读感悟
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
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
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
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
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精读感悟
重大发现
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
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
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
全世界。
课外延伸
第四纪冰川是地球
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
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
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
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
第四纪冰川遗迹
精读感悟
“想了很多年”“专门考察”“终于”“进一步”
等词语体现了李四光怎样的精神品质?
锲而不舍
执着追求
精读感悟
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玩游戏产生疑问
多种努力试解疑问
回到家乡解决疑问
小组讨论
按照什么顺序把
李四光的伟大精
神介绍清楚的?
课外拓展
课堂总结
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追求、执着探索。
李四光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
的成就?
1.填空
“著”的部首是( ),第七笔是( )。
“旅”的部首是( ),第三笔是( )。
“遗”的部首是( ),第六笔是( )。
课堂练习
艹 撇
方 撇
辶 竖
2.组词
爬( ) 峰( ) 辫( )
抓( ) 蜂( ) 辨( )
课堂练习
爬山
抓住
山峰
蜜蜂
辫子
辨别
作业布置
1.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产生疑问
多方探索
奇怪的大石头
专门考察
积极思考
执着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