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蛋白质--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 蛋白质--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16:4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蛋白质--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ApoE4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ApoE蛋白有ApoE2、ApoE3和ApoE4三种亚型。ApoE2、ApoE3和ApoE4在组成上的差异不可能体现为( )
A.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氨基酸之间的氢键数目 D.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
2.下列物质中,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NH2—CH2—CH2OH B.NH2—CH2—COOH
C.NH2—CH(NH2)—CH2 D.HOOC—CH(COOH)—COOH
3..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18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的数量为( )
A.63 B.62 C.17 D.16
4.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
A.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过程中
B.苏丹Ⅲ染液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D.碘液鉴定淀粉时
5.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C.检测还原糖的试剂可直接用来检测蛋白质
D.检测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的两种溶液需要临时等量混匀使用
6.某同学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鸡蛋清中的蛋白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被蒸馏水稀释的鸡蛋清作样液
B.向样液中先滴加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
C.用加入生理盐水的样液作对照
D.在常温下观察样液颜色的变化
7.生物学实验中,选择好的实验材料就成功了一半。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所用实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 )
A.苹果、花生种子、鸡蛋清稀释液
B.西瓜汁、豆浆、花生种子
C.菠菜叶、豆浆、鲜肝提取液
D.梨、鸡蛋清稀释液、花生种子
8.下列以土豆为材料的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土豆DNA溶于酒精后,与二苯胺试剂混合呈蓝色
B.向土豆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碘液后,溶液会呈蓝色
C.利用土豆匀浆制备的培养基,可用于酵母菌的培养
D.土豆中的过氧化氢酶可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9.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每种蛋白质的特定功能都取决于其特定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都是由一条肽链组成
B.蛋白质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将不能正常行使功能
C.氨基酸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多种多样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D.R基不同是造成不同蛋白质之间化学结构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10.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0天时,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不显色
B.从10至40天,均检测不到任何蛋白质
C.第40天时,加入碘液后,出现蓝色
D.第30天时,加入苏丹Ⅲ试剂后,可在显微镜下看到橘黄色颗粒
11.研究人员采用下图中两种方法处理蛋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②破坏了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活性丧失
B.过程①②的进行有利于③④蛋白质水解过程的进行
C.过程③④得到的溶解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均呈紫色
D.白色絮状沉淀除去酒精后可重新恢复其原有的活性
12.关于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切片时,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取薄片
B.制片时,先用酒精清洗子叶薄片再滴加苏丹Ⅲ染液
C.观察时,先在高倍镜下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
D.本实验的原理是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深紫色
13.某兴趣小组在生物实验室中发现一酶试剂,由于标签受损,无法确定该酶的具体种类(该酶可能是淀粉酶也可能是蔗糖酶),为判断该酶的具体种类和作用条件,该小组成员给出了以下建议。下列选项中不合理的是( )
A.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检测
B.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利用斐林试剂检测
C.若已确定该酶是淀粉酶,可使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剂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若已确定该酶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4.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
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1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体重管理指导原则》,根据肥胖的疾病特点和中医辨证分型,给出了食养原则和建议,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B.一日三餐中早餐很重要,煮熟的豆浆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有利于消化吸收
C.减重期应少吃热量较高的油炸类食物,且食物油炸过程中容易产生致癌物质
D.控制体重的关键是减脂,运动时,脂肪大量转化为糖类进行供能
16.下列关于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时,若无还原糖则显示无色
B.利用斐林试剂甲液、乙液和蒸馏水,可以检测蛋白质
C.检测蛋白质时,鸡蛋清不稀释会使蛋白质的浓度更高,实验现象更明显
D.检测蛋白质时,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无须摇匀即可再加B液4滴
二、填空题
17.生物大分子的鉴定
检测 试剂 颜色
还原糖 _____ _____
蛋白质 _____ _____
淀粉 _____ _____
油脂 _____ _____
18.冬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冬小麦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抗寒能力逐渐强。翌年,农民在储存小麦种子前,需要将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晒干后,再收进粮仓存放。请答下列问题:
(1)冬天来临前,冬小麦细胞中的游离状态的水分子通过与____等物质结合,转化为结合水,可避免____,提高抗寒能力。
(2)农民晒种时,小麦种子会失去一部分自由水以降低代谢;反之,自由水比例上升时,代谢会变得旺盛,这是因为自由水的功能有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把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点燃,直至燃成灰烬,该灰烬的成分是____,燃烧中的____参与构成小麦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
19.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目前已知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样的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_______,通过_______(填“肽键”或“二硫键”)连接成肽链并进一步形成蛋白质。
(2)若血红蛋白某一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则其运输_______(填“氧气”或“氮气”)的能力会大幅减弱,所以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其功能。
(3)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特定空间构象被破坏可以达到消毒、灭菌目的。据此,生活中可以采用消毒、灭菌的措施有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北京烤鸭是北京传统特色美食。饲喂鸭子时主要以玉米、谷类和菜叶为饲料,使其肥育,这样烤出的鸭子外观饱满,皮层酥脆,外焦里嫩。北京烤鸭通常的食用方法是取一张用小麦粉制作的荷叶饼,用筷子挑一点甜面酱,抹在荷叶饼上,夹几片烤鸭片盖在上面,放上几根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将荷叶饼卷起食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鸭皮下脂肪组织制成临时装片,滴加________染色液,并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脂肪细胞中被染成_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一张鸭肉卷饼中至少包括了三类多糖,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的脂质有________等。
(3)烤熟的鸭子,其蛋白质一定发生了变性,食物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变性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4)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等蔬菜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人体大体相同,但在元素的________上有差异。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蛋白质的不同亚型可能体现为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这些差异会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进而影响氨基酸之间的氢键数目(空间结构的一部分),A、B、C不符合题意;氨基酸之间均通过肽键连接,连接方式相同,不会成为蛋白质亚型差异的原因,D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B
解析: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应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且二者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A无羧基,C无羧基,D无氨基,均不符合;B符合氨基酸结构通式,故选B。
3.答案:C
解析:通常情况下,多肽一般是链状结构。由于多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且一分子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即一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1个N原子,则可以根据多肽链中的N原子数目来判断其中的肽键数目。该多肽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3H103O45N18S2,含有18个N原子,说明该多肽最多是由1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最多含有18-1=17个肽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答案:A
解析:A、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A正确;B、苏丹Ⅲ染液检测动植物组织中的脂肪时,不需要加热,B错误;C、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先加入A液,后加入B液,不需要加热,C错误;D、碘液检测淀粉时,在室温条件下即可进行,D错误。故选A。
5.答案:A
解析:A、梨、苹果的组织接近于白色,且富含还原糖,所以常用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A正确;B、甘蔗茎和甜菜块根富含蔗糖,不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错误;C、检测还原糖的试剂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虽然试剂种类一致,但是浓度不一致,C错误;D、检测蛋白质时,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滴加B液,D错误。
6.答案:C
解析: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样液可用蒸馏水稀释的鸡蛋清,A合理;需先加A液创造碱性环境,再加B液,B合理;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加入生理盐水会改变样液浓度,不合理,C不合理;常温下即可观察颜色变化,D合理。故选C。
7.答案:D
解析:A、苹果有丰富的还原糖,花生子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不宜用作鉴定蛋白质的实验材料,鸡蛋清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宜用作鉴定脂肪的实验材料,A错误;
B、西瓜汁有颜色不适宜作为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材料,B错误;
C、菠菜叶中可溶性还原糖含量低,不宜用作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材料,鲜肝提取液含脂肪含量低,不宜用作鉴定脂肪的实验材料,C错误;
D、梨含有丰富的还原糖,鸡蛋清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花生子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可分别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D正确。
故选D。
8.答案:A
解析:土豆DNA不溶于酒精,DNA溶于2mol/L的NaCl溶液,与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下呈蓝色,A错误;土豆含淀粉,加入碘液会呈蓝色,B正确;土豆匀浆含糖类等营养物质,可用于酵母菌培养,C正确;土豆中的过氧化氢酶可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正确。故选A。
9.答案:D
解析:蛋白质可由一条或多条肽链组成,A错误;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不一定失去功能,B错误;蛋白质多样性与氨基酸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而非氨基酸自身的空间结构,C错误;R基不同是不同蛋白质结构差异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D。
10.答案:D
解析:第10天有可溶性糖,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显色,A错误;种子中一定含有蛋白质,B错误;第40天淀粉含量为0,加碘液不变蓝,C错误;第30天脂肪含量高,加入苏丹Ⅲ试剂,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颗粒,D正确。故选D。
11.答案:D
解析: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过程①②分别为煮熟、加酒精,会使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活性丧失,A正确;
过程①②
分别为煮熟、加酒精,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过程③④蛋白酶水解,B正确;
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所以过程③4得到的溶解液加人双缩脲试剂后均呈紫色,C正确:
变性得到的白色絮状沉淀除去酒精后空间构象不能恢复,即不能重新恢复其原有的活性,D错误。
12.答案:A
解析:A、切片时,用刀片在浸泡过的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取薄片,A正确;
B、制片时,不需要先用酒精清洗子叶薄片再滴加苏丹Ⅲ染液,B错误;
C、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C错误
D、本实验的原理是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D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分解淀粉,蔗糖酶不能分解淀粉,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检测,若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分解了,加入的酶应是淀粉酶,若溶液变蓝,说明加入的酶是蔗糖酶,A正确;B、蔗糖酶能分解蔗糖,淀粉酶不能分解蔗糖,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利用斐林试剂检测,若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被分解形成了还原性糖,则加入的酶是蔗糖酶,若溶液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加入的酶是淀粉酶,B正确;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因为其使用过程需要加热,会改变实验的预设温度,C错误;D、蔗糖酶可分解蔗糖,不同pH对酶的活性影响不同,若已确定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正确。故选C。
14.答案:A
解析:A、马铃薯块茎中所含糖类主要是淀粉,属于非还原糖,不能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B正确;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C正确;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D正确。故选A。
15.答案:D
解析:磷脂是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A正确;煮熟的豆浆中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利于消化吸收,B正确;油炸类食物热量高且易产生致癌物质(如苯并芘),减重期应少吃,C正确;运动时,脂肪先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再转化为糖类供能,且脂肪转化为糖类的过程不“大量”发生,主要供能物质仍是糖类,D错误。故选D。
16.答案:B
解析:A、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时,若无还原糖则显示蓝色,A错误;
B、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将斐林试剂乙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可以成为双缩脲试剂B液,所以利用斐林试剂甲液、乙液和蒸馏水,可以检测蛋白质,B正确;
C、检测蛋白质时,鸡蛋清必须稀释再进行实验,不稀释鸡蛋清,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会粘在试管内壁上,导致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清洗干净,C错误;
D、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要先加A液振荡摇匀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D错误。
故选B。
17.答案: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碘-碘化钾;蓝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解析: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红黄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碘化钾变蓝色;油脂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18.答案:(1)糖类、蛋白质;结冰而损伤细胞
(2)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3)无机盐;Mg
19.答案:(1)氨基酸;肽键
(2)氧气;会
(3)用70%的酒精消毒
解析:(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在两个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进而连接成肽链并进一步形成蛋白质,此外在蛋白质的结构中含有二硫键和氢键,这些键位的形成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2)若血红蛋白某一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则其运输“氧气”的能力会大幅减弱,所以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会影响其功能,这说明物质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3)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特定空间构象被破坏可以达到消毒、灭菌目的。据此,生活中可以采用消毒、灭菌的措施有用70%的酒精可进行器具消毒,医用的酒精是75%的酒精,这是利用了酒精可以让蛋白质变性的原理。
20.答案:(1)苏丹Ⅲ;橘黄
(2)糖原;淀粉;纤维素;脂肪、磷脂(胆固醇)
(3)不影响
(4)含量
解析:(1)若将鸭皮下脂肪组织制成临时装片,滴加苏丹Ⅲ染色液,并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脂肪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2)一张鸭肉卷饼中至少包括了三类多糖,它们是糖原(来自鸭肉)、淀粉(来自小麦粉)、纤维素(来自蔬菜);包括的脂质有脂肪、磷脂(构成细胞膜等)、胆固醇等。
(3)烤熟的鸭子,其蛋白质一定发生了变性,食物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变性不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因为变性只是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4)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等蔬菜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人体大体相同,但在元素的含量上有差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