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酶--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酶--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16:4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酶--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的是( )
A.脲酶只能水解尿素 B.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
C.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D.少数酶是RNA
2.如图所示,在最适温度和 PH 下,增大反应速度的方法是( )
A.增加酶数量 B.增加底物浓度 C.增加反应时间 D.增加温度
3.酶制剂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不会使酶永久失活的是( )
A.过酸 B.过碱 C.低温 D.温度过高
4.多酶片是家庭常备助消化类药物,其有效成分为胰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是肠溶衣与糖衣的双层包衣片,内层为肠溶衣包裹的胰酶,外层为糖衣包裹的胃蛋白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酶片的有效成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B.内层的肠溶衣不易溶于胃液,可溶于肠液
C.多酶片能为人体消化食物提供能量
D.多酶片的保存不受温度的影响
5.下列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各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保持相同
B.与滴加肝脏研磨液组相比,滴加 Fe3+溶液组冒出的气泡更多
C.水浴加热后,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会冒出气泡
D.该实验可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
6.如图反映某种酶活性与pH的关系,由图可知( )
A.该酶的最适pH是B
B.当pH高于D时,该酶依然具有活性
C.随pH升高,该酶的活性一直升高
D.该酶适宜在A点pH下保存
7.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8.某小组为探究温度对酶的影响,在t1、t2、t3温度下,分别用淀粉酶水解淀粉,保温相同时间后测得生成物的量分别为a、b、c,且b>a>c;温度各升高相同幅度,重复上述实验,测定生成物的量分别为a′、b′、c′,且a′>a、b′>b、c>c′。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t1~t2之间
B.当温度为t1时,可通过提高淀粉浓度来提高酶的活性
C.当温度在t2~t3之间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降低
D.b>c是因为温度为t3时部分酶的空间结构可能发生改变
9.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的,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剩余物质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酶的化学本质都是RNA
10.细胞中的生命活动几乎都离不开酶。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由氨基酸组成
B.都在核糖体中合成
C.都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D.活性都受到温度的影响
11.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离子泵既可运输物质也可催化化学反应
C.酶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活化能
D.细胞内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
12.盛有H2O2溶液的瓶盖忘记盖上,测定其是否变质,可以加入的物质是( )
①生鸡肝
②生土豆片
③熟鸡肝
④炸薯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如图是某类酶发挥作用的模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是具有催化作用的酶 B.c和d是a的分解产物
C.该模型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D.该模型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14.植物体内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可将果胶降解为半乳糖醛酸,能促进果实的软化和成熟脱落。为探究该酶的特性,进行以下4组实验,条件及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别/条件及产物 ① ② ③ ④
果胶 + + + +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 + + +
Ca2+ - + - -
Mn2+ - - + -
55℃ - - - +
半乳糖醛酸 + - +++ ++
注:“+”表示存在和量的多少,“-”表示无。①~③组在常温下实验
A.由①④组可知,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半乳糖醛酸的量
B.由①②③组可知,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受离子影响
C.该实验说明,喷施Mn2+制剂可缩短果实成熟期
D.该实验证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不具有专一性
15.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对RNA酶敏感,对蛋白酶不敏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肽酰转移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
B.肽酰转移酶无法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C.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中合成
D.肽酰转移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16.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A点时温度升高10℃,则反应速率降低
B.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反应速率不会改变
C.A点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浓度
D.B点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
二、填空题
17._____________或者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18.阅读自家卫生间中某些物品的“使用说明”或“成分说明”,能发现酶的“踪影”吗?这些酶在清洁卫生间时发挥着什么作用?
19.为探究不同因素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试管 底物和酶 实验条件
1 1cm瘦肉块+4mL胃蛋白酶 37℃水浴;pH=8
2 1cm瘦肉块+4mL胃蛋白酶 37℃水浴;pH=①
3 1cm瘦肉块+4mL胃蛋白酶 0℃水浴;pH=2
(1)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①的值应为_________。
(3)本实验______(能/不能)通过双缩脲试剂检验瘦肉块是否被胃蛋白酶水解。
(4)如果用出现同一实验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_________。
20.植物细胞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可将细胞代谢产生的H2O2分解。焦性没食子酸被O2氧化后呈现橙红色;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紫色反应,并且蛋白质的浓度越高,紫色越深。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黄瓜细胞中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1%焦性没食子酸/mL 2%H2O2溶液/mL 缓冲液/mL 黄瓜提取液/mL 煮沸冷却后的黄瓜提取液/mL
1 2 2 2 - -
2 2 2 - 2 -
3 2 3 - - 2
①1、2号试管中,________试管是对照组,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
②2号试管显橙红色,但并不能据此证明黄瓜细胞中存在过氧化物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需要增设一组实验,简述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
3号试管不显橙红色,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白菜细胞内也含过氧化物酶,白菜和黄瓜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不同,从其分子结构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欲设计实验比较黄瓜和白菜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多少,简述设计思路:________(假设两种植物提取液中只含过氧化物酶)。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脲酶只能水解尿素,体现了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体现的是酶的高效性;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说明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少数酶是RNA,说的是酶的化学本质。故选A。
2.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图示分析可知,M点后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不变,说明底物浓度不是限制因素,而且该酶已经在最适温度和pH下,所以限制该酶反应速率增大的因素是酶的数量不足,而反应时间不影响反应速率。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答案:C
解析:酶的活性受pH值和温度影响。过酸或过碱环境会改变酶的三维结构,使其失活。高温也会导致酶变性失活。低温虽然降低酶活性,但不会使其永久失活,温度回升后活性可恢复。因此,不会使酶失活的因素是低温。
答案为C。
4.答案:B
解析:多酶片的有效成分是胰酶和胃蛋白酶,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生物催化剂,不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A、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多酶片中的胰酶包括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这三种酶会在胃中低pH条件下失活,因此内层的肠溶衣应不易溶于胃液,可溶于肠液,B正确;多酶片适合在低温下保存,D错误。
5.答案:B
解析:A、各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需保持一致,A正确;
B、酶具有高效性,与滴加肝脏研磨液组相比,滴加Fe3+溶液组冒出的气泡较少,B错误;
C、过氧化氢在常温能自发分解产生氧气(气泡),加热能使反应加快,C正确;
D、与加Fe3+试管相比,加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的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得更快,说明酶的催化作用更强,证明酶具有高效性,D正确。
故选:B。
6.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该酶在pH为B时活性最高,所以最适pH是B;当pH高于D时,酶活性为0,不再具有活性;随pH升高,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酶在低温下保存,A点pH不是低温条件。故选A。
7.答案:B
解析:A、由题图知,甲酶在用蛋白酶处理时其活性不变,说明甲酶能够抗蛋白酶的降解,A正确;B、由题图知,甲酶在用蛋白酶处理过程中其活性一直不变且不为零,说明甲酶能够抗蛋白酶的降解,甲酶不是蛋白质,那么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B错误;C、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的水解,由题图知,乙酶在用蛋白酶处理过程中其活性降低,由此可知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正确;D、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乙酶在用蛋白酶处理过程中活性降低是因为其分子结构在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了改变,D正确。故选B。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探究。由“b>a>c”且“a′>a、b′>b、c>c′”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t2~t3之间,A错误;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和pH相关,与淀粉浓度无关,B错误;根据“a′>a、b′>b、c>c′”可判断出,升高温度后,t1、t2时的酶活性升高了,t3时的酶活性降低了,说明最适温度在t2~t3之间,所以当温度在t2~t3之间时,在最适温之后,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降低,t3时部分酶的空间结构可能发生改变,C错误,D正确。
9.答案:A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RNaseP酶的组成为蛋白质和RNA,将蛋白质去除以后,仍然具有催化作用,说明RNaseP酶中的RNA具有催化效应,且蛋白质去除后的RNA的催化效应要强于RNaseP酶本身,根据题干信息,不能确定其组成中的蛋白质单独作用是否具有催化效应,故选A项要合理些。
10.答案:D
11.答案:B
解析:酶是生物催化剂,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核酶)。A选项错误,因为核酶并非在核糖体上合成。B选项正确,离子泵是蛋白质,既能运输物质,也能催化化学反应。C选项错误,酶降低反应活化能,而非提供更多活化能。D选项错误,并非所有细胞内反应都需要酶催化。因此,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A
解析:①生鸡肝细胞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若加入鸡肝后有气泡产生,说明其中含有过氧化氢,若无气泡冒出,则说明已经完全变质,①正确;
②生土豆片中也含有过氧化氢酶,也可用于检测过氧化氢是否变质,①正确;
③熟鸡肝中虽然含有过氧化氢酶,但已经失活,故不能用于检测过氧化氢是否变质,③错误;
④炸薯条中虽然也含有过氧化氢酶,但已经失活,故不能用于检测过氧化氢是否变质,④错误。即A正确。故选A。
13.答案:C
14.答案:D
解析:A、由于①④组条件只有温度不同,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检测指标为半乳糖醛酸的量,A正确;
B、①②③组自变量为离子的种类,因变量为半乳糖醛酸的量,且三组结果不同,表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受离子影响,B正确;
C、喷施Mn2+制剂,半乳糖醛酸增多,能促进果实的软化和成熟脱落,缩短果实成熟期,C正确;
D、酶具有专一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也不例外,D错误。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A、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即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A正确;
BC、根据肽酰转移酶对RNA酶敏感,对蛋白酶不敏感可知,肽酰转移酶是RNA,不在核糖体上合成,无法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正确,C错误;
D、肽酰转移酶对RNA酶敏感,所以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D正确。
故选C。
16.答案:A
解析:A、由题意可知,该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最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所以若在A点时温度升高10℃,则反应速率降低,A正确;
BD、BC段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说明B点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含量,因此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加快,BD错误;
C、AB段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说明此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C错误。
故选A。
17.答案:过酸、过碱
解析:过酸、过碱和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但温度过低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
18.答案:能。例如,洗衣粉中含有多种酶,能够清洁衣物上的污渍;加酶牙膏中含有酶,能够分解细菌,使我们牙齿亮洁、口气清新。
19.答案:(1)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温度和pH;2
(3)不能
(4)低
解析:(1)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机理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指人为改变的变量,因变量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无关变量是指对实验结果能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素,据表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pH;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①的值应为pH=2。
(3)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但胃蛋白酶的本质也是蛋白质,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故不能通过双缩脲试剂检验瘦肉块是否被胃蛋白酶水解。
(4)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低(或弱)。
20.
(1)答案:①1号;黄瓜提取液的有无;②把缓冲液换成2mL过氧化物酶溶液,其他条件与1号试管相同;高温使黄瓜提取液中的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黄瓜细胞中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1、2号试管中,2号试管加入的是黄瓜提取液,为实验组,而1号试管加入的是缓冲液,是对照组。2号试管显橙红色,但并不能据此证明黄瓜细胞中存在过氧化物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需要增设一组实验,实验思路为:把缓冲液换成2mL过氧化物酶溶液,其他条件与1号试管相同,若实验结果与2号试管的结果相同,则可说明黄瓜细胞中存在过氧化物酶。3号试管中加入的是煮沸冷却后的黄瓜提取液,由于高温使黄瓜提取液中的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所以3号试管不显橙红色。
(2)答案:组成两种植物过氧化物酶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等不同(合理即可)
解析:过氧化物酶的木质为蛋白质,白菜和黄瓜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不同,从其分子结构分析,原因可能是组成两种植物过氧化物酶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等不同。
(3)答案:将等量的黄瓜和白莱提取液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观察紫色深浅,紫色深(显色反应强)的一组,过氧化物酶含量高
解析:假设两种植物提取液中只含过氧化物酶,由于过氧化物酶的本质为蛋白质,且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紫色反应,并且蛋白质的浓度越高,紫色越深,所以欲比较黄瓜和白菜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多少,可将等量的黄瓜和白菜提取液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观察紫色深浅,紫色深(显色反应强)的一组,过氧化物酶含量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