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4 19:20:58

文档简介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圆明园曾获得雨果的赞誉——“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然而富丽堂皇的圆明园被侵略者劫掠一空后付之一炬,荡然无存,侵略者瓜分着zāng物,还炫耀着自己的丰功伟绩。多么令人痛心!圆明园曾是中国的骄傲、东方的明珠,但如今却成了一道警钟长鸣的伤痕……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赞誉 惊hài 瞥见 zāng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备份月球样品存入韶山,是缅怀毛主席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丰功伟绩,告慰毛主席“可上九天揽月”的夙愿。
B.如今各种游戏软件令人眼花缭乱,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国家用立法的形式为其撑起保护伞。
C.经过英法联军的掠夺和焚烧后,“万园之园”圆明园里面的各种珍宝已经荡然无存。
D.秋天,金桂飘香,果园里硕果累累,远远望去一片金黄,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
3.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则会读得不扎实,欲速则不达。
②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
④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
⑤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A.③⑤④②① B.①④⑤③②
C.③②④①⑤ D.①⑤③②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江津四面山、武隆仙女山、万盛黑山谷、北碚缙云山是重庆周边最受欢迎的四大热门景区之一。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能否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体验生活、留意生活、提炼生活,抓住有意义的素材,捕捉真切的情感,澄清模糊的认识,一定会写出好的作文。
D.当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祖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想起祖国创造的辉煌成就。
(一)课内阅读
阅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完成5~7题。
5.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6.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7.作者善于运用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者……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请从文中再找出一处例子,说说这处反语的含义和作用。
(二)拓展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8~11题。(18分)
【文本一】 ①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革命烈士陵园里朵朵鲜花寄托哀思,各地以形式多样的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在全社会传承浩然之气,在新征程上勇往直前。
② 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慷慨赴死,靠的是信仰。新时代弘扬英烈精神,首先就要坚定信仰,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先烈“这盛世,如你所愿”。也要懂得对先烈最好的铭记,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辉煌。锚定既定战略目标,永葆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才能推进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谱写盛世中华的崭新篇章。
③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是因为在灾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新时代弘扬英烈精神,就要发扬斗争精神,不怕牺牲、敢于斗争。今天,远离了战争的烽火硝烟,告别了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但前进道路上依然有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风险挑战等待我们去克服。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所系、责任所在。
④每一个烈士纪念日,都是一次国家记忆的唤醒。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让理想之光不灭,让信念之火永存,我们定能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有删改)
【文本二】 ①革命志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无畏惧,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慷慨箴言;人民公仆焦裕禄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鞠躬尽瘁,诠释“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人民情怀;戍边烈士陈祥榕在边境冲突中突入重围,奋力反击,毫不畏惧,将青春永远定格在喀喇昆仑山脉,照亮“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子之心……我们不会忘记,是他们在祖国和人民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②每一次仰望,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每一次缅怀,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他们的事迹承载着我们共同的家国记忆,融入绵长的民族血脉,他们的精神光耀天空、烛照大地,激励着我们坚定前行、披荆斩棘。
③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光荣使命,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让我们更加勇敢作为、砥砺奋进,创造出不负先辈、无愧历史的新的更大业绩!
(有删改)
8.下列对于两个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一第①段起着引出本文论点“弘扬英烈精神,在新征程上勇往直前”的作用。
B.文本一第②段画横线的部分是举例论证,论证了“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慷慨赴死,靠的是信仰”这一论点。
C.文本一第③段加点词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
D.两个文本都提到了弘扬先烈精神的重要性和我们要怎样传承。
9.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证思路。(4分)
10.文本二中第一段的事例适合放在文本一中哪一段作为论据?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5分)
11.清明之际,小文同学在很多短视频上看到了歌颂先烈的内容,很受触动,她明白了铭记先烈的重要性,但不清楚该如何铭记先烈,请你结合两个文本内容帮他解答。(6分)
12.君子自强不息,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准备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任务一】设计活动——学校紧扣“君子自强不息”这个主题设计了两个活动,请你再补充一个。
活动一:“君子自强不息”专题报告会
活动二:“君子自强不息”人物故事会
活动三:__ __ __
(2)【任务二】制作申请书——学校将于2025年10月10日开展“自强不息人物故事会”活动,假如你是九年级(2)班的学生小渝,想参加学校此次的活动,请你向班主任李老师提交一份申请书。
(3)【任务三】人物介绍——请你从教材中选择一位自强不息的人物,写一段介绍语,100字左右。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圆明园曾获得雨果的赞誉——“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然而富丽堂皇的圆明园被侵略者劫掠一空后付之一炬,荡然无存,侵略者瓜分着zāng物,还炫耀着自己的丰功伟绩。多么令人痛心!圆明园曾是中国的骄傲、东方的明珠,但如今却成了一道警钟长鸣的伤痕……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赞誉 yù 惊hài 骇 瞥见 piē zāng物 赃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备份月球样品存入韶山,是缅怀毛主席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丰功伟绩,告慰毛主席“可上九天揽月”的夙愿。
B.如今各种游戏软件令人眼花缭乱,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国家用立法的形式为其撑起保护伞。
C.经过英法联军的掠夺和焚烧后,“万园之园”圆明园里面的各种珍宝已经荡然无存。
D.秋天,金桂飘香,果园里硕果累累,远远望去一片金黄,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
富丽堂皇:豪华美丽,雄伟壮大。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丽;场面的盛大豪华。用在此处形容“秋天的果园”,使用有误。
3.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C )
①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则会读得不扎实,欲速则不达。
②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
④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
⑤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A.③⑤④②① B.①④⑤③②
C.③②④①⑤ D.①⑤③②④
③句总述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应为首句;②句将话题引到读书上,承接第③句;④句通过名言进一步说明读书要循序渐进,承接第②句;①句从反面论述,与前面形成对比;⑤句总结得出结论,放在最后。故正确的排列顺序为:③②④①⑤。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江津四面山、武隆仙女山、万盛黑山谷、北碚缙云山是重庆周边最受欢迎的四大热门景区之一。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能否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体验生活、留意生活、提炼生活,抓住有意义的素材,捕捉真切的情感,澄清模糊的认识,一定会写出好的作文。
D.当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祖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想起祖国创造的辉煌成就。
A.句式杂糅,去掉“之一”;C.语序不当,应改为“留意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D.成分残缺,删去“当……时”。
(一)课内阅读
阅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完成5~7题。
5.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这封信主要表达了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
6.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两国政府比喻成“强盗”,使两国政府的形象具体化、贬义化,鲜明地揭示出英法联军所谓“远征中国”的实质是侵略和掠夺,突出表明了作者批判英法侵略者罪行的立场。
7.作者善于运用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者……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请从文中再找出一处例子,说说这处反语的含义和作用。
(示例一)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分析:“更漂亮”原本是赞美的词语,这里正话反说,讽刺、批判了额尔金等人对巴特农神庙和圆明园的破坏,表达了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讽刺和愤慨。 (示例二)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分析:按照常理,文明人应该有文明的样子,但是自称文明人的英法两国却对中国进行了最不文明的行动——侵略,对圆明园这个人类文明的典范进行了最不文明的行径——劫掠和焚毁,这里作者用讽刺辛辣的语言道出了英法侵略者野蛮、无耻的实质。
(二)拓展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8~11题。(18分)
【文本一】 ①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革命烈士陵园里朵朵鲜花寄托哀思,各地以形式多样的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在全社会传承浩然之气,在新征程上勇往直前。
②“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同志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慷慨赴死,靠的是信仰。新时代弘扬英烈精神,首先就要坚定信仰,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先烈“这盛世,如你所愿”。也要懂得对先烈最好的铭记,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辉煌。锚定既定战略目标,永葆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才能推进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谱写盛世中华的崭新篇章。
③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是因为在灾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新时代弘扬英烈精神,就要发扬斗争精神,不怕牺牲、敢于斗争。今天,远离了战争的烽火硝烟,告别了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但前进道路上依然有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风险挑战等待我们去克服。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所系、责任所在。
④每一个烈士纪念日,都是一次国家记忆的唤醒。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让理想之光不灭,让信念之火永存,我们定能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有删改)
【文本二】 ①革命志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无畏惧,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慷慨箴言;人民公仆焦裕禄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鞠躬尽瘁,诠释“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人民情怀;戍边烈士陈祥榕在边境冲突中突入重围,奋力反击,毫不畏惧,将青春永远定格在喀喇昆仑山脉,照亮“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子之心……我们不会忘记,是他们在祖国和人民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②每一次仰望,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每一次缅怀,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他们的事迹承载着我们共同的家国记忆,融入绵长的民族血脉,他们的精神光耀天空、烛照大地,激励着我们坚定前行、披荆斩棘。
③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光荣使命,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让我们更加勇敢作为、砥砺奋进,创造出不负先辈、无愧历史的新的更大业绩!
(有删改)
8.下列对于两个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文本一第①段起着引出本文论点“弘扬英烈精神,在新征程上勇往直前”的作用。
B.文本一第②段画横线的部分是举例论证,论证了“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慷慨赴死,靠的是信仰”这一论点。
C.文本一第③段加点词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
D.两个文本都提到了弘扬先烈精神的重要性和我们要怎样传承。
B.选项中“画横线的部分是举例论证”有误。文本一第②段画横线部分通过引用方志敏同志牺牲前的话,论证了“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慷慨赴死,靠的是信仰”这一论点,属于道理论证。
9.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证思路。(4分)
首先以各地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引出本文的论点:弘扬英烈精神,传承浩然正气,在新征程上勇往直前。接着论述新时代弘扬英烈精神首先要坚定信仰,还要发扬斗争精神,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观点。最后再次强调论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创造新业绩。
10.文本二中第一段的事例适合放在文本一中哪一段作为论据?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5分)
应该放在第③段,文本二第一段英雄事迹共有的特点是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勇敢战斗,与文本一第③段“新时代弘扬英烈精神,就要发扬斗争精神,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观点一致,所以应该放在第③段。
11.清明之际,小文同学在很多短视频上看到了歌颂先烈的内容,很受触动,她明白了铭记先烈的重要性,但不清楚该如何铭记先烈,请你结合两个文本内容帮他解答。(6分)
传承英烈的事业,发扬英烈的精神,向千千万万英烈致以深深的哀思、献上崇高的敬意。
12.君子自强不息,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准备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任务一】设计活动——学校紧扣“君子自强不息”这个主题设计了两个活动,请你再补充一个。
活动一:“君子自强不息”专题报告会
活动二:“君子自强不息”人物故事会
活动三:__(示例一)“君子自强不息”征文比赛__(示例二)“君子自强不息”手抄报展览__
(2)【任务二】制作申请书——学校将于2025年10月10日开展“自强不息人物故事会”活动,假如你是九年级(2)班的学生小渝,想参加学校此次的活动,请你向班主任李老师提交一份申请书。
(示例)
申请书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学校将要开展“自强不息人物故事会”活动,我平时喜欢收集有关自强不息人物的故事,更喜欢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我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申请参加学校此次的活动。 望您批准! 申请人:九年级(2)班小渝 2025年9月30日
(3)【任务三】人物介绍——请你从教材中选择一位自强不息的人物,写一段介绍语,100字左右。
(示例)愚公。(介绍语)他只是一个耄耋之年的凡人,但为了子孙和他人的方便,却敢以残年余力向大山发起挑战。他不惧怕山高路远,不顾旁人嘲笑。他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矢志不渝、砥砺奋进的血液,他就是自强不息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