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4 21:13:12

文档简介

期中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学习相关纪录片后,小组成员拟写了一段文案,请将其中引用的诗文补充完整。
古诗文能抒情达意。崔颢的《黄鹤楼》用“ ? ”抒思乡愁苦;曹操的《龟虽寿》用“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抒壮志豪情;曹植的《梁甫行》用“ , ”抒写对边民的同情。
(2)借物写景抒情。《三峡》中“ , ”,郦道元巧借日、月,写出三峡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奇绝景色;《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 , ”,苏轼巧借月光,写出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甲]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他就是你一直要想见的人,”彭德怀又补充说,“他要你去访问他的部队。他叫C。”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C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除了他曾经在湖北一个yáo场做过工,外界对他很少了解。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乙]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yí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窟.( )窿     yáo( )场     逮.( )捕     怀yí( )
(2)“大名鼎鼎”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1分)
(3)[甲]文段中的“C”是谁?[乙]文段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4分)


(4)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请你为这部名著写一段推荐语。(3分)

3.某校开展了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李华就此次活动为学校微信公众号撰写了下面的通讯稿(初稿)。请阅读后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13分)
   
①[甲]在苍松掩映、吵吵闹闹的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同学们认真地聆听先烈们的事迹,感受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敬献表达感恩的鲜花,沉痛悼念为国捐躯的烈士和所有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革命先辈们,集体宣誓:“不忘国耻,勇担使命;勤奋好学,知行合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
②先烈们为信仰、为正义而牺牲,传承红色基因的我们是否也应见义勇为?[乙]在参观了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后,举行了“青少年是否应见义勇为”的辩论会。经过激烈争论,同学们基本达成共识:青少年传承见义勇为这一传统美德的同时,更应该用最适合学生年龄的方式发挥自己的作用。
③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丙]我校八年级共381位师生在远离喧嚣的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参加了主题为《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1)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帮他修改。(6分)
①[甲]处画线句有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成分残缺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③[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按照新闻消息写作的一般要求,初稿中①②③三段应调整顺序。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3)请你为该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4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22分)
丁立梅
①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②“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阳光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③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并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
④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
⑤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
⑥“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碴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⑦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然。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回荡。我上大学,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堵厚实的墙。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⑧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他“唰”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
⑨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
⑩我让他试衣。他大肚胸,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连连说:“太好看了,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
11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等我付了款,拿了衣服出门,却发现他在商场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
12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他“唔”一声,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4.通读全文,父亲“在岁月面前认了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5.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6分)
(1)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赏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2)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碴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6.文章第⑦段作者对父亲往事的回忆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7.文章第12段画线句子中的父亲和“我”“不习惯”的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8.标题“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能否换成“日渐老去的父亲”?请说明理由。(5分)

(二)(17分)
材料一: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离不开教育方式的创新。就像是厨师做菜,不断推出新口味才能刺激味蕾,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要不断为他们提供新的选择。如今,国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学校不再缺少标准化体育器材。但教师还是应该坚持自制教具,因为这样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多的选择,也让更多学生开始尝试不同的体育运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如何抓住机遇,打破壁垒,促《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落实落地,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还需多方携手,共同努力。学校积极行动,主动作为,针对师资薄弱问题,选聘优秀运动员、教练员、退休体育教师为兼职教练员,让专业的人参与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保证效果和质量。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出台、落实兼职教练员的待遇问题。家长朋友更是要站在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大力支持孩子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引导孩子合理分配“埋头书房”和“奔跑操场”的时间,改变“作业量挤压运动量”的现状。推动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为青少年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石。另外,兼职教练员要因地制宜,尊重不同地域学生的体质特点,充分发扬地方特色体育课程优势。譬如,在山区学校开展徒步攀岩,在北方引导滑雪,南方发展水上项目,草原发扬善骑优势。让青少年在兴趣的“火把”中燃烧激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自己的喜爱中跑起来、游起来、动起来,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成长为能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的新时代人才。
推进体教融合,让体育陪伴健康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唯有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各级政府、体育、教育主管部门放眼未来,心怀大局,加强沟通和协调,立足本职发挥各自优势,主动担负起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而努力。
(选自荆楚网,有删改)
材料三: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突出体育教育地位,提升学生体能素质任重道远。
加强体育教育需发挥好宣传合力。一方面,学校要发挥好“领头雁”作用,通过班会、校园广播、体育竞赛等活动强调强身健体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奥运运动员们夺冠的影像资料,激发学生运动的激情;另一方面,社会要进一步形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倡拥有强健的体魄是创造美好未来的根本保障。
加强体育教育需打造好运动氛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动场馆构建,为学生提供便利的运动场馆服务。发挥各地方体育组织作用,不定期举办体育活动、体育赛事,提高体育参与度。同时为体育场馆内的学生提供专业体育指导,让他们更加科学高效地参与进体育运动中。
加强体育教育需完善好制度监督。科学完善的制度才是督促学生锻炼强有力的保障。没有制度标准规范化体育教育的要求或指标,任何措施和手段都会显得苍白无力。通过制度倒逼学生为达到目标主动锻炼,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以及运动意识,让广大学子受益终生。
加强体育教育需真正提高体育的重要性。
(选自《潇湘晨报》,有删改)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离不开教育方式的创新,也要不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的选择。
B.因地制宜,充分发扬地方特色体育课程优势,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C.各级政府、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只要加强沟通和协调,让体育陪伴健康成长就可一蹴而就。
D.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加强体育教育,发挥好学校“领头雁”的作用。
10.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4分)

11.针对材料三中“加强体育教育需真正提高体育的重要性”的观点,请你提三点合理化建议。(6分)

12.以上三则材料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4分)

(三)(16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五泄①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薄②之势,为缺典耳。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飞瀑从岩巅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因忆《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③”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
暮归,各得一诗。余诗先成,石篑次之,静虚、公望、子公又次之。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袁宏道《袁中郎随笔·五泄二》)
[注]①五泄: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北。泄,瀑布。②(pēn)薄:冲激,激荡。③雁荡:山名。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猛浪若奔.           奔:
(2)蝉则千转.不穷 转:
(3)但恨.无青莲之诗 恨:
(4)石色如水浣.净 浣: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

16.[甲][乙]两篇文章同为山水小品文,它们在主旨上有何异同?(4分)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母亲微笑着端上早餐,知己从远方发来问候;山水从不曾遮掩青绿,虫鸟又何时吝惜鸣唱;诗文让我们以李杜为友,科学让我们知宇宙浩瀚……多多亲近这个世界的美好,生活会更加充实与幸福。
——摘自某作家博客
请以“亲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期中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学习相关纪录片后,小组成员拟写了一段文案,请将其中引用的诗文补充完整。
古诗文能抒情达意。崔颢的《黄鹤楼》用“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抒思乡愁苦;曹操的《龟虽寿》用“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抒壮志豪情;曹植的《梁甫行》用“ 剧哉边海民 , 寄身于草野 ”抒写对边民的同情。
(2)借物写景抒情。《三峡》中“ 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 ”,郦道元巧借日、月,写出三峡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奇绝景色;《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苏轼巧借月光,写出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甲]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他就是你一直要想见的人,”彭德怀又补充说,“他要你去访问他的部队。他叫C。”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C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除了他曾经在湖北一个yáo场做过工,外界对他很少了解。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乙]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yí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窟.( kū )窿     yáo( 窑 )场     逮.( dài )捕     怀yí( 疑 )
(2)“大名鼎鼎”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形容名气很大 。(1分)
(3)[甲]文段中的“C”是谁?[乙]文段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4分)
徐海东。
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字,他们才放行。
(4)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请你为这部名著写一段推荐语。(3分)
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他们的使命感、远见卓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这本书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
3.某校开展了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李华就此次活动为学校微信公众号撰写了下面的通讯稿(初稿)。请阅读后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13分)
   
①[甲]在苍松掩映、吵吵闹闹的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同学们认真地聆听先烈们的事迹,感受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敬献表达感恩的鲜花,沉痛悼念为国捐躯的烈士和所有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革命先辈们,集体宣誓:“不忘国耻,勇担使命;勤奋好学,知行合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
②先烈们为信仰、为正义而牺牲,传承红色基因的我们是否也应见义勇为?[乙]在参观了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后,举行了“青少年是否应见义勇为”的辩论会。经过激烈争论,同学们基本达成共识:青少年传承见义勇为这一传统美德的同时,更应该用最适合学生年龄的方式发挥自己的作用。
③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丙]我校八年级共381位师生在远离喧嚣的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参加了主题为《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1)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帮他修改。(6分)
①[甲]处画线句有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将“吵吵闹闹”改为“庄严肃穆”。
②[乙]处画线句有成分残缺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在“举行”前加“我校”。
③[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2)按照新闻消息写作的一般要求,初稿中①②③三段应调整顺序。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3)请你为该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4分)
示例: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22分)
丁立梅
①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②“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阳光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③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并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
④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
⑤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
⑥“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碴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⑦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然。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回荡。我上大学,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堵厚实的墙。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⑧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他“唰”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
⑨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
⑩我让他试衣。他大肚胸,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连连说:“太好看了,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
11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等我付了款,拿了衣服出门,却发现他在商场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
12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他“唔”一声,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4.通读全文,父亲“在岁月面前认了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①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②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③“我”嘱咐他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结果汤溢得满煤气灶都是。④和“我”聊天,话变得特别少,只是傻笑、点头。⑤他去小店买盐,到了那里却忘了要买什么。⑥他买衣服后,在商场门口转圈儿,根本不辨方向。
5.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6分)
(1)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赏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言不由衷”说明“我”心里想的和说出来的不一样,“我”并不稀罕吃父亲种出来的那些东西,但为了不让父亲扫兴,还是表现出欢喜的神情,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体谅、孝顺。
(2)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碴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衰老,表现了“我”看到父亲老去时内心的伤痛。
6.文章第⑦段作者对父亲往事的回忆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不能删去。第⑦段属于插叙,交代父亲以前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丰富了人物形象,补充了文章的情节,同时,在对比中突显父亲“老了”,与父亲现在的衰老形成对比(反衬),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7.文章第12段画线句子中的父亲和“我”“不习惯”的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父亲“不习惯”牵手的原因是父亲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老了,一直以来都是以照顾人的角色存在的,突然被女儿照顾,所以不习惯。而“我”不习惯,是因为多年来父亲都是家庭的依靠,习惯了他强大、无所不能的样子,突然牵起父亲的手,照顾他,不习惯。另外,对于父亲,“我”也从来没有这种情感外泄,这也是不习惯的原因。
8.标题“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能否换成“日渐老去的父亲”?请说明理由。(5分)
不能。因为题目中的“认了输”一词制造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了线索作用,本文以“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为线索来组织材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文章的主题。以父亲的老去表示“我”内心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如果换成“日渐老去的父亲”就没有这些表达效果。
(二)(17分)
材料一: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离不开教育方式的创新。就像是厨师做菜,不断推出新口味才能刺激味蕾,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要不断为他们提供新的选择。如今,国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学校不再缺少标准化体育器材。但教师还是应该坚持自制教具,因为这样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多的选择,也让更多学生开始尝试不同的体育运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如何抓住机遇,打破壁垒,促《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落实落地,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还需多方携手,共同努力。学校积极行动,主动作为,针对师资薄弱问题,选聘优秀运动员、教练员、退休体育教师为兼职教练员,让专业的人参与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保证效果和质量。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出台、落实兼职教练员的待遇问题。家长朋友更是要站在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大力支持孩子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引导孩子合理分配“埋头书房”和“奔跑操场”的时间,改变“作业量挤压运动量”的现状。推动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为青少年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石。另外,兼职教练员要因地制宜,尊重不同地域学生的体质特点,充分发扬地方特色体育课程优势。譬如,在山区学校开展徒步攀岩,在北方引导滑雪,南方发展水上项目,草原发扬善骑优势。让青少年在兴趣的“火把”中燃烧激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自己的喜爱中跑起来、游起来、动起来,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成长为能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的新时代人才。
推进体教融合,让体育陪伴健康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唯有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各级政府、体育、教育主管部门放眼未来,心怀大局,加强沟通和协调,立足本职发挥各自优势,主动担负起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而努力。
(选自荆楚网,有删改)
材料三: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突出体育教育地位,提升学生体能素质任重道远。
加强体育教育需发挥好宣传合力。一方面,学校要发挥好“领头雁”作用,通过班会、校园广播、体育竞赛等活动强调强身健体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奥运运动员们夺冠的影像资料,激发学生运动的激情;另一方面,社会要进一步形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倡拥有强健的体魄是创造美好未来的根本保障。
加强体育教育需打造好运动氛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动场馆构建,为学生提供便利的运动场馆服务。发挥各地方体育组织作用,不定期举办体育活动、体育赛事,提高体育参与度。同时为体育场馆内的学生提供专业体育指导,让他们更加科学高效地参与进体育运动中。
加强体育教育需完善好制度监督。科学完善的制度才是督促学生锻炼强有力的保障。没有制度标准规范化体育教育的要求或指标,任何措施和手段都会显得苍白无力。通过制度倒逼学生为达到目标主动锻炼,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以及运动意识,让广大学子受益终生。
加强体育教育需真正提高体育的重要性。
(选自《潇湘晨报》,有删改)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离不开教育方式的创新,也要不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的选择。
B.因地制宜,充分发扬地方特色体育课程优势,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C.各级政府、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只要加强沟通和协调,让体育陪伴健康成长就可一蹴而就。
D.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加强体育教育,发挥好学校“领头雁”的作用。
10.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4分)
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需多方携手,共同努力。
11.针对材料三中“加强体育教育需真正提高体育的重要性”的观点,请你提三点合理化建议。(6分)
①加强体育教育需发挥好宣传合力。②加强体育教育需打造好运动氛围。③加强体育教育需完善好制度监督。
12.以上三则材料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4分)
①在生活中,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断为他们提供新的选择。②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推进体教融合,需要多方携手,共同努力。③在学习生活中,要提高体育的重要性。
(三)(16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五泄①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薄②之势,为缺典耳。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飞瀑从岩巅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因忆《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③”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
暮归,各得一诗。余诗先成,石篑次之,静虚、公望、子公又次之。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袁宏道《袁中郎随笔·五泄二》)
[注]①五泄: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北。泄,瀑布。②(pēn)薄:冲激,激荡。③雁荡:山名。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猛浪若奔.           奔: 飞奔的马
(2)蝉则千转.不穷 转: 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3)但恨.无青莲之诗 恨: 遗憾
(4)石色如水浣.净 浣: 洗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
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2)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
(那么)雁荡山的奇美,又当如何呢?
16.[甲][乙]两篇文章同为山水小品文,它们在主旨上有何异同?(4分)
同:都赞美了山水(或“自然景物”)的美好(或“奇妙”“神奇”“美丽”)。
异:[甲]文还表现了对于热衷功名利禄之人的鄙视;[乙]文还体现了与好友同赏山水归来后的种种趣味。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母亲微笑着端上早餐,知己从远方发来问候;山水从不曾遮掩青绿,虫鸟又何时吝惜鸣唱;诗文让我们以李杜为友,科学让我们知宇宙浩瀚……多多亲近这个世界的美好,生活会更加充实与幸福。
——摘自某作家博客
请以“亲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