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走进互联世界》教案
第二课时:“互联网 +” 的应用与挑战
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知晓 “互联网 +” 在交通、农业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明确隐私安全、公平竞争等挑战,主动关注技术应用与风险。
计算思维:归纳 “互联网 +” 应用模式,通过 “优势 — 问题” 辩证分析,提升从现象提炼规律、逻辑拆解问题的能力。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结合思考、实践及小组合作,提升信息分析、实操与方案设计能力,探索 “互联网 +” 新应用场景。
信息社会责任:认同 “互联网 +” 社会价值,理性看待技术,树立应对挑战的责任意识,规范使用技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互联网 +” 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与价值。
难点:理解 “互联网 +” 对社会全方位的影响及复杂的挑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互联网能实现资源共享,那大家知道互联网还能和我们生活中的哪些领域结合,带来新的变化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互联网 +’的应用。”
(二)新授知识
1、“互联网 + 交通”
教师展示教材图 1 - 1 - 2 导航系统和图 1 - 1 - 3 辅助驾驶的图片,讲解:“现在我们常用的汽车导航系统、辅助驾驶系统等都是‘互联网 + 交通’的产物。导航系统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实时获取交通路况信息,为我们规划最佳行驶路线;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借助网络,共享车辆周围的交通数据,帮助我们更安全地驾驶。”
提出思考问题:“如果未来都是无人驾驶汽车,城市、交通和生活方式会有哪些变化?无人驾驶汽车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有哪些?请大家分组讨论 5 分钟。”
小组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优点包括减少人为驾驶失误、提高交通效率等;可能的问题有技术故障风险、伦理问题(如紧急情况下的决策)、就业影响(司机失业)等。
2、“互联网 + 农业”
结合教材图 1 - 1 - 4“互联网 + 农业” 的应用图片,教师讲解:“‘互联网 + 农业’是把互联网技术和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结合起来。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实时的市场信息,知道什么农产品好卖;还能得到天气预报、种植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种植。而且通过电商平台,农民能直接把农产品卖给消费者,省去中间环节,消费者也能买到更新鲜的农产品。”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网上购买农产品的经历,进一步感受 “互联网 + 农业” 的便利。
3、“互联网 +” 新业态
在线教育:展示教材图 1 - 1 - 5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图 1 - 1 - 6“四川云教” 在线学习平台的界面,讲解:“在线教育打破了地理限制,优质的教育资源能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大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在这些平台上学习,还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无论在哪里,都能听到优秀老师的课。” 然后布置实践活动一:“课后请大家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利用这些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并填写在线学习记录卡。”
共享生活:展示教材图 1 - 1 - 7 共享单车和图 1 - 1 - 8 共享充电宝的图片,讲解:“在‘共享生活’的影响下,我们出行可以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手机没电有共享充电宝,购物可以团购。这种生活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把分散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接着布置实践活动二:“大家想一想如何把资源分享给同学,从为什么分享、对同学的帮助、用什么工具分享、互联网的作用这几个方面思考,下节课我们交流。”
4、“互联网 +” 的挑战
教师讲解:“‘互联网 +’在金融、医疗、政务等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它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怎么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怎么确保市场能公平竞争。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去解决。”
(三)课堂活动:“互联网 +” 新项目创意征集
教师展示创意提示(学习、校园生活、日常生活方面的创意方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新的 “互联网 +” 应用项目。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创意,如 “互联网 + 社区服务”,功能是在线预约社区家政、维修等服务;“互联网 + 环保”,功能是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在线参与环保活动等。教师对各小组的创意进行点评和鼓励。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互联网 +’在交通、农业、教育、共享生活等领域的应用,也知道了它面临的挑战。‘互联网 +’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