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细胞核--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细胞核--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16:5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细胞核--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由“帽”、柄和假根构成,细胞核在假根部。研究人员用两种伞藻进行了嫁接实验(如图)。据图可推知,决定伞藻伞帽形状的结构是( )
A.伞柄 B.假根 C.细胞核 D.假根和伞柄
2.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对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是单层膜,①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④是核孔,能让各种分子进出细胞核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②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同的生命活动,细胞中控制生命活动的中心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4.德国藻类学家黑默林曾用一种海产的伞藻做了伞藻的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图中甲为菊花形帽,乙为伞形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伞藻细胞中的中心体与其细胞分裂有关
B.伞藻的嫁接实验不能肯定伞帽形态是否由细胞核决定
C.伞藻的核移植实验可证明构建伞帽的部分物质,如蛋白质是在细胞核中合成
D.选择伞藻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伞帽形态差异明显,容易观察到伞帽形态上的变化
5.科学家认为,核孔并不是中空的通道,而是由核孔复合体(NPC)控制的一种核质交换通道。施一公团队通过电镜观察到NPC,并解析了非洲爪蟾NPC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下列有关细胞核和核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和细胞代谢的中心
B.某些D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行使遗传功能
C.细胞代谢越旺盛,其核孔和NPC的数量可能越多
D.蓝细菌的NPC数量少,没有核仁和染色体等结构
6.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简图,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①在细胞的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形态
B.结构②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结构③仅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7.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结论的论据的是( )
A.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C.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D.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8.观察如图所示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1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图中2为核膜,由双层膜构成
C.图中3为核孔,是DNA和蛋白质进出的通道
D.图中4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
9.实验发现,伞藻长出帽状体前将位于假根的细胞核取出,其帽状体不再形成。若晚些时候去除细胞核,则只有一小部分藻体长出完整的但非常小的帽状体,而大部分藻体不长伞帽或长得不完全;且去核的时间越晚,帽状体形成的概率就越大长得也越完全。下列哪项不是该实验的推论( )
A.假根中的细胞核是控制伞藻帽状体能否形成的根本原因
B.细胞核在特定时期合成某些物质并运往细胞质发挥作用
C.去核时间越晚,伞柄中含有的与帽状体合成相关的物质越多
D.伞藻发育任何阶段,细胞核均可产生控制伞帽发育的物质
10.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分子可以自由通过核孔 B.核膜可以直接与内质网膜相连
C.破坏核仁的结构会影响蛋白质的合 D.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11.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
B.②在细胞分裂时呈染色质状态
C.③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是核孔,能让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
12.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膜完全阻断核、质间的交流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的两种形态
C.核孔是mRNA进入细胞质的通道
D.细胞核调控细胞的代谢与遗传
1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
B.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C.核膜主要成分是磷酸和蛋白质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代谢越旺盛核仁越多
14.染色质的结构单位被称为核小体,核小体由DNA缠绕蛋白质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小体主要位于细胞核,少部分位于染色质
B.细胞核中的DNA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基质
C.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不同
D.缠绕有利于压缩DNA以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15.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代谢较弱,核孔数目也较少
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D.若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将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
16.科学家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细胞核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过程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过程②中a部分与过程①中a部分形成对照
D.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二、填空题
17.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______。
18.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时间(天) 1 2 3 4 5 6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81 62 20 0 0 0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79 78 77 74 67 65
(1)本实验有核部分和无核部分共有______个,实验过程中有核部分的细胞也有部分死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写出细胞核相关结构的功能:
①核仁的功能是______。
②核孔的功能是______。
19.请分析下表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受精卵 ①(去质留核) A
②(去核留质) B
③(质、核重组) C
(1)请用“能生活”或“不能生活”来预测三种情况下细胞的代谢情况: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设置哪两个组进行对比实验,能说明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 _________(填表中的序号)。请分析细胞质对于细胞核的作用:_________。
(3)细胞核在整个细胞中的地位可阐述为:细胞核是_________库,是细胞_________的控制中心。
20.如图为细胞核结构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只有在____________细胞中,使用____________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2)[②]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前者通过[___]__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内。
(3)已知某亲核蛋白可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该亲核蛋白主体结构分头部和尾部。
请你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是由哪个部位决定的。
材料:亲核蛋白被放射性标记的头部、亲核蛋白被放射性标记的尾部、头尾均被标记的完整亲核蛋白、显微注射仪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若干、相应检测仪器。
实验步骤:
①将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分为A、B、C三组。
②A组注射亲核蛋白被放射性标记的头部到细胞质,B组注射____________到细胞质,C组注射____________到细胞质,其中C组为对照组。
③一段时间后,重点检测____________(填写结构名称)中是否有放射性物质变化。
实验结果:若只有____________(填“A”或“B”)组结果与C组相同,则说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只和尾部结构有关。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细胞核位于假根中,由于假根中还存在部分细胞质,故通过嫁接实验只能说明伞藻的伞帽形状是由假根决定的,不能说明是由假根中的细胞核决定的,若证明这一结论,需要再结合核移植实验;伞藻的伞帽不会因为伞柄而改变,说明决定伞藻伞帽形状的结构不是伞柄,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
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②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参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组装),D正确;③是核膜,为双层膜,①是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A错误;④是核孔,具有选择性,不能让各种分子进出(如DNA不能出细胞核),B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错误。故选D。
3.答案:D
解析:细胞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同的生命活动细胞中控制遗传和生命活动的中心是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伞藻是低等植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有关,A正确;伞藻嫁接实验中,伞帽形态可能受细胞核或细胞质影响,不能肯定由细胞核决定,B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细胞核不能合成蛋白质,核移植实验可证明细胞核控制伞帽形态的遗传,C错误;伞藻伞帽形态差异明显,易观察,是其作为实验材料的优势之一,D正确。故选C。
5.答案:C
解析:A、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A错误;
B、NPC具有选择透过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错误;
C、核膜上NPC的数量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代谢越强,核孔和NPC的数量越多,C正确;
D、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NPC,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结构①在分裂间期是染色质的形态,到分裂期高度螺旋化为染色体,A正确;结构②是核仁,核仁与核糖体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B正确;结构③是核孔,据图所示部分小分子物质也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C错误;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的运输由ATP水解供能,D正确。
7.答案:A
解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这些都能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并不能作为细胞核是细胞控制中心的论据,细胞核的功能与位置无关。故选A。
8.答案:C
解析:1为染色质,含DNA和蛋白质,A正确;2为核膜,是双层膜,B正确;3为核孔,DNA不能出细胞核,C错误;4为核仁,与rRNA合成有关,D正确。故选C。
9.答案:D
解析:实验表明细胞核控制帽状体形成,A正确;细胞核合成物质运到细胞质,B正确;去核晚,相关物质多,C正确;实验显示细胞核在特定时期起作用,D错误。故选D。
10.答案:A
解析:核孔对大分子进出有选择性,并非自由通过,A错误;核膜可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B正确;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破坏核仁会影响蛋白质合成,C正确;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D正确。故选A。
11.答案:B
解析:A、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①是核膜,由两层膜组成,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A正确;
B、②为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呈染色体状态,B错误;
C、③是核仁,在真核生物中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
D、④是核孔,能让某些大分子物质(如RNA、蛋白质)进出细胞核,D正确。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核膜是双层膜,其上的核孔允许RNA、蛋白质等进出,并非完全阻断核质交流;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形态;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故选A。
13.答案:B
解析:A选项,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A错误;B选项,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选项,核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C错误;D选项,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但数量不一定增多,D错误。故选B。
14.答案:D
解析:A、染色质位于细胞核,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只位于细胞核,A错误;
B、核中的DNA不进入细胞质基质,B错误;
C、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相同,C错误;
D、缠绕有利于压缩DNA以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能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A正确;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核孔,B错误;
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在间期是丝状的染色质,在分裂期是圆柱状的染色体,C正确;
D、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因此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A、有核或植入核的部分能分裂、分化,无核的部分则停止分裂,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A正确;
B、过程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相当于去核和重新植入核,是实验组,B正确;
C、过程②中,a部分植入核,与实验①中的无核形成对照,C正确;
D、该实验说明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不能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D错误。
故选D。
17.答案: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解析:
18.答案:(1)200;人为伤害(或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答出一种即可)
(2)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或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细胞核)
(3)①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②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解析: (1)因为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所以本实验有核部分和无核部分共有200个;从表中可以看出有核部分也有死亡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实验过程中人为伤害(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
(2)通过对表中有核部分和无核部分随培养天数存活个数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或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细胞核。
(3)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核孔和染色质,其中核仁的功能是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19.答案:(1)不能生活;不能生活;能生活
(2)①与③;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3)遗传信息;代谢和遗传
20.答案:(1)真核;电子
(2)蛋白质;DNA;④核孔
(3)亲核蛋白被放射性标记的尾部;头尾均被标记的完整亲核蛋白细胞核;B
解析:(1)该图具有核膜,是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②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合成后可通过核膜上的④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染色质的构成。
(3)根据实验材料可以看出,自变量是亲核蛋白标记的部位,因变量是细胞核中是否有放射性。本实验要做三组实验,A组注射亲核蛋白被放射性标记的头部到细胞质,B组注射亲核蛋白被放射性标记的尾部到细胞质,C组注射头尾均被标记的完整亲核蛋白到细胞质。其中将C组头尾部均被标记的完整亲核蛋白注入细胞质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需要检测的关键部位是细胞核中是否有放射性物质变化。若只有B组结果和C组相同,则说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只和尾部结构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