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细胞质--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的结构是( )
A.染色质 B.双层膜 C.嵴 D.类囊体
2.下列模式图表示4种重要的细胞器,其中动物和低等植物所特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图为惠州地标性建筑,双鹅之吻,景美如画。下列关于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染色质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
B.细胞中的溶酶体能降解受损的蛋白质
C.细胞膜上的糖被可以参与细胞表面识别
D.细胞核是进行遗传和细胞代谢的中心
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没有观察到黑藻细胞有明显的细胞质流动。下列关于实验失败的原因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临时装片中的叶片处于无水状态
B.黑藻叶片没有切片,直接制成装片
C.选取了黑藻的老叶制作成临时装片
D.实验温度较低,导致细胞质流动慢
5.下图为电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结构⑤是光面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运输的通道
B.该细胞含有结构②,可能为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C.结构④是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D.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结构①
6.某化学药物进入细胞后能抑制磷脂的合成。当该药物进入细胞后,下列细胞器的合成未直接受影响的是
A.溶酶体和液泡 B.中心体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7.下列有关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B.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与中心体有关
C.溶酶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起源于高尔基体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DNA 和RNA
8.用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a中a、b、c所指的分别是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a通过产生囊泡将放射性物质运给b
C.与乳腺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D.细胞中所有物质的外排都需要经过上述a、b、c参与的过程
9.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可用下图来体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大脑皮层(运动区)就是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
B.图乙中的交感神经属于传入神经,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
C.通过途径③的调节使膀胱缩小,通过途径④的调节使膀胱扩大
D.在某人注视下叩击其膝盖韧带未发生膝跳反射,可能与途径②的调节有关
10.下图为细胞中某些结构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B.乙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丙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D.丁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1.修文县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其生产的猕猴桃以口感清爽,甜度适中而著称。猕猴桃果实变甜主要是因为多糖水解为可溶性糖,细胞中可溶性糖储存的主要场所是( )
A.叶绿体 B.内质网 C.液泡 D.高尔基体
12.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两种重要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具有双层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B.都参与能量的转换,能合成ATP
C.自身均含DNA,不受细胞核控制 D.内部都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
13.某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依光照情况而变化,光照较弱时,会汇集到细胞顶面,反之会移动到细胞侧面。下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器可被看作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站”
B.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
C.光照较强时,该细胞器移动到细胞侧面能够避免被灼伤
D.光照较弱时,该细胞器会将其扁平的一面对着阳光
14.谷蛋白是水稻细胞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初步合成后的谷蛋白被运送至液泡,经液泡加工酶的剪切,转换为成熟型贮藏蛋白并储存在液泡中。研究发现,野生型水稻细胞内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膜上有GPA3蛋白,此蛋白在谷蛋白准确运输中起重要的定位作用。突变体水稻的GPA3蛋白异常,谷蛋白被错误运输至细胞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运往细胞膜的谷蛋白与液泡内形成的谷蛋白结构相同
B.液泡除调节植物细胞内环境外,还具有储存、加工蛋白质的功能
C.GPA3蛋白异常,囊泡不能准确识别液泡,导致突变体谷蛋白向液泡运输出现障碍
D.GPA3蛋白的形成依次经过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15.细胞中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别如图①②③④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蛋白质合成、加工的场所
B.②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C.真核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均由③提供
D.高等植物的所有细胞中均含有④
16.线粒体DNA(mtDNA)在心肌细胞受损后会释放到血液中,与免疫细胞表面的TLR9受体结合,激活炎症反应。该过程中mtDNA的作用是( )
A.提供遗传信息 B.作为能量载体 C.传递损伤信号 D.参与蛋白质合成
二、填空题
17.动物细胞和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差异?
18.科学家利用改造后的乳腺上皮细胞合成K—酪蛋白,并在培养液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以追踪K—酪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路径。据此回答:
(1)K—酪蛋白是母乳中最重要的蛋白成分之一,被广泛添加于奶酪、酸奶、冰激凌等食品中,K—酪蛋白是氨基酸________形成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实验中能用 H标记的亮氨酸追踪K——酪蛋白的分泌路径,是因为________。
(2)根据已学知识分析,3H标记的亮氨酸最初出现在________(填细胞结构,下同)中合成多肽,随后依次转移至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加工,最终通过________方式释放到细胞外。该过程中________是囊泡定向运输的关键。
(3)K——酪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在________上是统一的整体。
19.为了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某同学将正常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B中,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再用一定的方法分离细胞器。
(1)该同学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
(2)该实验所用溶液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离心沉淀出细胞核后,上清液在适宜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原因是此上清液中含有_______。
(4)将分离得到的叶绿体悬浮在适宜溶液中,照光后有氧气释放;如果在该适宜溶液中将叶绿体的双层膜破裂后再照光,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氧气释放,原因是_______。
20.下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细胞含有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该细胞为__________细胞(填“动物”“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肺炎支原体与上图A、B细胞相比,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2)与A图相比,B图所示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若A是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后随血液到达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4)观察图中的细胞器⑨常取藓类的小叶或取菠菜叶的__________;若临时装片制成后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答两点)。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没有染色质;嵴是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的结构,叶绿体中没有;类囊体是叶绿体中特有的结构,线粒体中没有。故选B。
2.答案:A
解析:图中①-④依次表示中心体、内质网、叶绿体、核糖体,中心体是动物和低等植物所特有的细胞器,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答案:D
4.答案:B
解析:A、临时装片中的叶片处于无水状态,则黑藻细胞代谢减弱直至死亡,不会观察到黑藻细胞有明显的细胞质流动,A不符合题意;
B、黑藻是一种多细胞植物,其叶片是由单层细胞组成,不需切片,可以直接制成临时装片,这与细胞质流动速度的快慢无关,B符合题意;
C、黑藻的老叶细胞代谢弱,细胞质流动速度慢,若选取了黑藻的老叶制作成临时装片,则可能观察不到黑藻细胞有明显的细胞质流动,C不符合题意;
D、实验温度较低,黑藻细胞代谢弱,导致细胞质流动速度慢,可能观察不到黑藻细胞有明显的细胞质流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B
解析:A、结构⑤上附着有核糖体,是粗面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运输的通道,A错误;
B、由于存在②中心体,因此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或者是低等的植物细胞,B正确;
C、结构④是高尔基体,③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机器”,C错误;
D、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结构①是线粒体,D错误。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溶酶体和液泡都含有膜结构,因此都受该药物的影响,A错误;
B、中心体和核糖体都不含膜结构,都不受该药物的影响,B正确;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膜结构,因此都受该药物的影响,C错误;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含有膜结构,因此都受该药物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A、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
B、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中小麦属于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B错误;
C、溶酶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起源于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C正确;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D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核糖体不含有DNA,D错误。
故选C。
8.答案:C
解析:图中的a、b、c曲线先后出现放射性,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先后经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所以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A错误;
a是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B错误;
乳腺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直接参与,同时需要线粒体供能,C正确;
细胞内的某些小分子物质如尿素等的外排不需要通过 a、b、c参与,D错误。
9.答案:D
解析:图甲中大脑皮层运动区是中央前回,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区,A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B错误;途径③使膀胱扩大,途径④使膀胱缩小,C错误;注视下未发生膝跳反射,可能是大脑皮层通过途径②抑制脊髓的活动,D正确。故选D。
10.答案:A
解析:甲是核糖体(无膜),乙是叶绿体,丙是线粒体,丁是中心体,A错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B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C正确;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D正确。故选A。
11.答案:C
解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不储存可溶性糖;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和脂质合成,无储存可溶性糖功能;液泡是植物细胞储存可溶性糖、色素等物质的主要场所;高尔基体与分泌物形成和细胞壁合成有关。故选C。
12.答案:C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且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能量转换,合成ATP),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能量转换,合成ATP),B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虽自身含DNA,但仍受细胞核控制,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C错误;二者内部都有核糖体,能合成部分自身所需蛋白质,D正确。故选C。
13.答案:B
解析:该细胞器随光照变化移动,推测为叶绿体,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站”(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但双层膜结构需电子显微镜观察,B错误;光照较强时,叶绿体移到细胞侧面可避免强光灼伤,C正确;光照较弱时,叶绿体扁平一面对着阳光以增加受光面积,D正确。故选B。
14.答案:A
解析:A、运往细胞膜的谷蛋白与液泡内形成的谷蛋白功能不同,而结构决定功能,所以两者的结构不同,A错误;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再根据题意可知液泡可对谷蛋白进行加工酶的剪切,转换为成熟型贮藏蛋白并储存在液泡中,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突变体水稻的GPA3蛋白异常,运输谷蛋白囊泡不能准确识别液泡,谷蛋白会被错误运输至细胞膜,C正确;
D、GPA3蛋白位于囊泡膜上,其形成依次经过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正确。故选A。
15.答案:A
解析:A、①是内质网,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加工的场所,A正确;
B、②是中心体,中心体也可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中,B错误;
C、③是线粒体,真核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错误;
D、④是叶绿体,一些植物细胞(如植物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A。
16.答案:C
解析:mtDNA在心肌细胞受损后释放,与免疫细胞TLR9受体结合激活炎症反应,其作用是传递心肌细胞损伤的信号,C正确;mtDNA虽含遗传信息,但此过程未体现遗传信息传递,A错误;mtDNA不是能量载体,B错误;此过程与蛋白质合成无关,D错误。故选C。
17.答案:共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溶胶、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骨架。
不同点:成熟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中央大液泡,如果能进行光合作用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溶酶体一般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有类似于动物细胞溶酶体的结构,如液泡。
18.答案:(1)脱水缩合;;亮氨酸为合成酪蛋白的必需氨基酸、可利用3H标记的亮氨酸通过同位素示踪法来追踪K-酪蛋白质合成与运输路径
(2)核糖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胞吐;囊泡与特定部位膜的融合
(3)结构和功能
19.答案:(1)差速离心法
(2)pH应与细胞质基质的相同、渗透压应与细胞内的相同
(3)细胞质基质组分和线粒体
(4)有类囊体膜是H2O分解释放O2的场所,叶绿体的双层膜破裂不影响类囊体膜解析:(1)一般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不同的细胞器。
(2)将正常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B中,为防止叶片失水,维持细胞活性,应保证溶液B的pH与细胞质基质的相同,渗透压与细胞内的相同。
(3)离心沉淀出细胞核后,上清液中主要是细胞质基质、细胞器,上清液在适宜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说明上清液中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类囊体膜是H2O分解释放O2的场所,叶绿体的双层膜破裂不影响类囊体膜的功能,故照光后有氧气释放。
20.答案:(1)①.低等植物②.肺炎支原体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①.细胞壁②.叶绿体③.液泡
(3)信息交流
(4)①.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②.找不到观察图像、高倍镜镜头压碎玻片、破
坏镜头和观察视野较暗等现象
解析:(1)分析题图,①为细胞膜、②为高尔基体、③为细胞核、④为线粒体、③为内质网、6为细胞质基质、①为核糖体、⑧为中心体、@为叶绿体、为液泡,若某细胞含有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该细胞为低等植物。图A、B细胞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为真核细胞,肺炎支原体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为原核细胞,故肺炎支原体与上图A、B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肺炎支原体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分析题图可知,与A图相比,B图所示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3)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后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节靶细胞的生理活动,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4)@为叶绿体,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取材一般是鲜类的小叶或新鲜的菠菜叶的梢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后,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否则就会出现找不到观察图像、高倍镜镜片、破坏镜头和观察视野较暗等现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