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力的平衡
同步练习
1.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F1赛道上汽车刚启动的一瞬间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刚开始下落的一瞬间
C.11届全运会上运动员撑杆跳到最高点的一瞬间
D.停在斜面上的汽车
【解析】 A、B、C中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是零,不是平衡状态,D项中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选D.
【答案】 D
2.下列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于同一物体,其中不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3
N,4
N,6
N
B.1
N,2
N,4
N
C.2
N,4
N,6
N
D.5
N,5
N,1
N
【解析】 若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即其中一个力一定在另外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之内.如A中,3
N和4
N的合力范围为1~7
N,6
N在这个范围之内,可以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依此类推,可以得答案为B.
【答案】 B
3.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力如图5-3-6所示,这些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图5-3-6
A.N=Gcos
θ
B.f=Gsin
θ
C.f+N=G
D.G2=N2+f2
【解析】 将G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由平衡条件得:N=Gcos
θ,f=Gsin
θ,A、B选项正确;N2+f2=(Gcos
θ)2+(Gsin
θ)2=G2,故D选项正确.
【答案】 ABD
4.如图5-3-7所示,物体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 )
图5-3-7
A.重力,B对A的支持力
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
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解析】 物体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A受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若B对A有摩擦力,则A所受合力不为零,故A不受摩擦力,A正确.
【答案】 A
5.(2012·五指高一检测)如图5-3-8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3-8
A.物块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物块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cos
θ
D.水平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的大小为Fsin
θ
【解析】 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块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四个力作用,A正确、B错误;由平衡条件知Fcos
θ=f,N+Fsin
θ=mg,故C正确、D错误.
【答案】 AC
6.(2013·三明一中高一检测)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铁块,木板绕固定端O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变大),如图5-3-9所示.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夹角α的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图中的(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图5-3-9
【解析】 设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增大到θ时,铁块开始滑动,当α<θ时,铁块与木板相对静止.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铁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f=mgsin
α;当α≥θ时,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设动摩擦因数为μ,由滑动摩擦力公式知铁块所受摩擦力为f=μmgcos
α.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α<θ时,静摩擦力随α角增大按正弦函数增加;α≥θ时,滑动摩擦力随α角增大按余弦函数减小.选项C正确.
【答案】 C
7.如图5-3-10所示,一重为8
N的球固定在AB杆的上端,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
N,则AB杆对球作用力的大小为( )
图5-3-10
A.6
N
B.8
N
C.10
N
D.12
N
【解析】 小球受重力mg、弹簧测力计的水平拉力F和杆的弹力N处于平衡状态,其合力为零,故N==
N=10
N,C正确.
【答案】 C
8.(2013·海口一中高一检测)如图5-3-11所示,人重Mg=600
N,木板重mg=400
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皆为0.2,现在人用水平力F拉绳,使他与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 )
图5-3-11
A.人受到的摩擦力是120
N
B.人拉绳的力是100
N
C.人的脚给木板的摩擦力向右
D.木板给地面的摩擦力向左
【解析】 以人和木板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地面对系统的摩擦力为f=μ(M+m)g=200
N,所以木板给地面的摩擦力为200
N,方向水平向右,D错;设绳的拉力为T,则T=,所以T=100
N,B对;以人为研究对象,木板给人的摩擦力为f′=T=100
N,所以人给木板的摩擦力为100
N,方向向右,选项A错,C对.
【答案】 BC
9.(2012·宁德一中高一检测)如图5-3-12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
图5-3-12
A.(M+m)g
B.(M+m)g-F
C.(M+m)g+Fsin
θ
D.(M+m)g-Fsin
θ
【解析】 匀速上滑的小物块和静止的楔形物块都处于平衡状态,可将二者看做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整体.由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可得(M+m)g=N+F·sin
θ,因此,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N=(M+m)g-Fsin
θ,D选项正确.
【答案】 D
10.如图5-3-13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对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5-3-13
A.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拉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B.物体所受的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与F等大反向
C.物体所受的重力、摩擦力、支持力的合力等于Fcos
θ
D.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cos
θ,也等于μ(G-Fsin
θ)
【解析】 物体受四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如右图所示,故任意三个力的合力必与另一个力等大反向,B对,C错.将力F正交分解,由平衡条件知f=Fcos
θ,又因N=G-Fsin
θ,所以f=μN=μ(G-Fsin
θ),D对.因F的一个分力F1=Fcos
θ与f合成后合力为零,故F与f的合力大小为F的另一个分力,即F2=Fsin
θ,方向竖直向上,A对.
【答案】 C
11.如图5-3-14所示,物体A、B质量分别是4
kg和10
kg,不计滑轮与绳间摩擦及绳的重力,若整个系统静止,g取10
N/kg.求:
图5-3-14
(1)地面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
(2)B受地面支持力的大小.
【解析】 分析B受力:重力GB、绳的拉力T=GA、地面弹力N、摩擦力f.
由于B静止,有
GB=Tsin
60°+N,
Tcos
60°=f,
解得N=65.4
N,f=20
N.
【答案】 (1)20
N (2)65.4
N
12.(2012·杨陵高一检测)如图5-3-15所示,物体质量为m,靠在粗糙的竖直墙上,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使物体沿墙向上匀速运动,试求外力F的大小.
图5-3-15
【解析】 物体向上运动,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
Fcos
α-N=0①
Fsin
α-f-mg=0②
又f=μN③
又①②③得F=.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