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质膜--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某同学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实验前测得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不包括细胞壁的植物细胞)体积为x,将其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和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原生质体的体积分别为y和z,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不可能是
A.x>y=z B.x=y>z C.x=y=z D.x>y>z
2.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轮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
A.协助扩散 B.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 D.胞吞
3.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细胞膜中的③都可以运动
D.若用荧光对细胞膜进行标记,一般标记在③上
4.某实验小组模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经显微镜观察到置于某溶液中的植物细胞的液泡体积先减小后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
B.在植物细胞的液泡体积减小的过程中,外界溶液的水分子不进入细胞
C.在植物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若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植物细胞液的,则会导致植物细胞吸水胀破
5.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种阴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 细胞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其原因不可能是( )
A.该阴离子抑制了细胞呼吸 B.该阴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
C.该阴离子改变了Cl-的浓度 D.该阴离子和Cl-所需的载体相同
6.某同学用黑藻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如图所示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两处细胞结构分别为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和液泡
B.若a处为甘油溶液,则b的体积将可能变大
C.此时该细胞液泡的颜色较初始状态深
D.图示细胞状态时,a处浓度大于b处
7.红细胞血影是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红细胞吸水膨胀、破裂释放出内容物后,所得到的结构。则红细胞血影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A.蛋白质 B.脂质 C.脂质和蛋白质 D.糖类和蛋白质
8.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些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与图A所示相同
B.同种生物的精卵结合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C.图A中的②与图B中的③是信息分子的受体
D.图C中植物细胞可通过④进行物质交换
9.癌细胞的细胞膜中有一种蛋白质——癌胚抗原,该蛋白质能被T淋巴细胞识别并使癌细胞被T淋巴细胞攻击,该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进行代谢反应
10.在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某同学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g·mL-1的蔗糖溶液中,出现如图所示的质壁分离。图中①②处的颜色分别为( )
A.紫色、紫色 B.紫色、无色
C.无色、无色 D.无色、紫色
11.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某小组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液泡体积缩小 B.液泡颜色变浅 C.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D.细胞吸水胀破
12.某实验小组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做成临时装片,滴加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图1表示某时刻视野中的细胞;图2表示观察期间A细胞原生质体大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状态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图1中A细胞的吸水能力在逐渐增强
C.图2中,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的浅,细胞中K的含量比a时的高
D.图2中de时段细胞内外达到渗透平衡,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13.下图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蛋白质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体“膜”的成分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同
B.脂质体膜的蛋白质有助于药物被运送至特定细胞
C.被包在双分子层中的药物甲是脂溶性的
D.被包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的药物乙是水溶性的
14.龙胆花处于低温(16℃)下30min内会发生闭合,而转移至正常生长温度(22℃)、光照条件下30min内会重新开放。龙胆花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膨压(原生质体对细胞壁的压力)增大能促进龙胆花的开放,水通道蛋白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度会影响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含量
B.光刺激会影响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吸水能力
C.推测图中表皮细胞细胞质的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外的
D.水通道蛋白磷酸化导致运输水的能力增强,消耗的ATP增多
15.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多数蛋白质都能运动是细胞膜流动性的基础
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C.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D.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台盼蓝染色法,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
16.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30min后可能出现的形状是(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7.在细胞膜的结构中,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表面或镶嵌于其中,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能在膜的两侧移动。请说明:为什么磷脂分子的极性头部面向细胞膜的内外两侧?
18.某兴趣小组欲制得较纯净的细胞膜用于研究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将台盼蓝染液滴加到某细胞群中,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未被染成蓝色的细胞为_________(填“死细胞”或“活细胞”),该方法体现的细胞膜特点是_________。
(2)要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较常用的简便方法是把_________细胞放入清水中,使细胞膜破坏后,再用_________法收集。
(3)用丙酮提取膜中的脂质,发现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如图所示)时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是由_________组成的,并可推测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一侧是_________(填“A”或“B”)侧。
(4)细胞膜上通常还有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的_________,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等功能有关,可使细胞膜具有_________的功能。
19.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20.秋冬季节,流感高发,流感病毒引发的感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诸多影响,请回答以下问题:
(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原因是________,用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以杀死流感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
(2)流感病毒主要由包膜(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蛋白质外壳和RNA组成,与动物细胞遗传物质相比,其遗传物质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填写中文)。蛋白质外壳不仅能保护内部核酸,还能与宿主细胞结合以便入侵细胞,后者体现了蛋白质的________功能。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当流感病毒接触到呼吸道黏膜细胞时,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会一定程度上抵御病毒入侵。但仍有部分病毒可以进入细胞,破坏了核仁的结构,从而影响了核仁的________功能。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若细胞液浓度低于KNO,溶液浓度和蔗糖溶液浓度,而KNO,溶液浓度低于蔗糖溶液浓度,则在KNO,溶液中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再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而在蔗糖溶液浓度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则y有可能等于z,均小于x,A不符合题意;
B、若细胞液浓度和KNO,溶液浓度相同,则x=y,若细胞液浓度低于蔗糖溶液浓度,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即x>z,即x=y>z,B不符合题意;
C、题干中蔗糖溶液浓度为高浓度,则细胞在蔗糖溶液中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即x一定大于z,C符合题意;
D、若细胞液浓度低于KNO,溶液浓度和蔗糖溶液浓度,在KNO,溶液中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再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而在蔗糖溶液浓度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则y>z,均小于x,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其吸收K+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胞吞主要用于摄取大分子物质。故选B。
3.答案:C
解析:A、图中①代表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A正确;
B、②代表磷脂双分子层,它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正确;
C、③代表蛋白质,大多可以运动,但不是全部,C错误;
D、荧光对细胞膜进行标记,一般标记在③蛋白质上,D正确。
故选C。
4.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包括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以及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A正确;液泡体积减小的过程中(质壁分离),外界溶液的水分子仍会进入细胞,只是出细胞的水分子多于进细胞的,B错误;液泡体积增大的过程中(质壁分离复原),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C错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保护,即使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也不会涨破,D错误。故选A。
5.答案;C
解析;若该种阴离子抑制了细胞呼吸,则会妨碍能量的生成,而C的转运为主动运输,所以其吸收减少,A不符合题意;
若该种阴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则会影响Cl的转运所以其吸收减少,B不符合题意;
Cl的吸收是主动运输,改变Cl的浓度不会影响C的吸收,C符合题意;
在细胞中能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由该种阴离子的加入导致Cl的转运受到影响,只能推测是因为该种阴离子和C所需的载体相同所致,D不符合题意。
6.答案:B
解析:A、据图可知,图中a、b两处细胞结构分别为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空隙、液泡,A错误;
B、若a处是甘油溶液,随着甘油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大,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则b(原生质体)的体积可能变大,B正确;
CD、用黑藻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细胞液为无色;根据该图不能判断细胞是失水还是失水,不能判断a、b两处的浓度大小,C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由于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它复杂的细胞器,只含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因此血影就是指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应选C。
8.答案:C
解析:A、如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过程中,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其信息交流方式与图A所示相同,A正确;
B、图B表示直接接触方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B正确;
C、图A中的②是信息分子的受体,图B中的③是信息分子,C错误;
D、高等植物细胞间可以依靠④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交换某些物质,D正确。
故选C。
9.答案:C
解析: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使得细胞具有相对独立的内部环境,A错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环境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B错误;癌胚抗原能被T淋巴细胞识别,并使癌细胞被T淋巴细胞攻击,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细胞膜上附着有酶,才能进行代谢反应,D错误。
10.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实验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而呈现紫色,故发生质壁分离时①处(液泡)为紫色,②处(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间隙)为外界溶液,颜色为无色,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失水,液泡体积缩小,液泡颜色变深;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较高,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自动复原;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保护,不会吸水涨破。故选A。
12.答案:C
解析:图1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或平衡状态,无法判断外界溶液与细胞液浓度,A错误;若细胞在复原,吸水能力减弱,B错误;图2中e时细胞吸水,液泡颜色比a时浅,K+进入细胞,含量比a时高,C正确;de段细胞体积不变,可能因细胞壁限制仍在吸水,细胞液浓度可能高于外界,D错误。故选C。
13.答案:B
解析:脂质体“膜”与细胞膜主要成分均含磷脂,A错误;脂质体膜的蛋白质可识别特定细胞,有助于药物运送,B正确;药物甲在脂质体内部(水溶性环境),是水溶性的,C错误;药物乙在双分子层中(脂溶性环境),是脂溶性的,D错误。故选B。
14.答案:D
解析:A、低温转到正常温度,可以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A正确;
B、光刺激下,经过信号转导引起水通道蛋白的磷酸化,吸水能力增强,B正确;
C、据图可知,水分子可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故推测图中表皮细胞细胞质的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外的,C正确;
D、水通道蛋白运输水分子,不需要消耗ATP,D错误。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A、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多数蛋白质都能运动,这是细胞膜流动性的基础,A正确;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正确;
C、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选择透过性,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C正确;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常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D错误。
故选D。
16.答案:D
解析:在30%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的失水,细胞会发生皱缩,因为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b侧收缩多,因此茎弯向b侧;在清水中,细胞吸水膨胀,体积变大,b侧伸展多,更易弯向a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答案:磷脂分子是两性分子,头部具有极性(亲水性),尾部具有非极性(疏水性)。在水中(极性环境),不同磷脂分子疏水性的尾部为排开水而相对排列,内部形成疏水环境;亲水性的头部朝向外侧,与水接触。所以,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磷脂分子在水中可自发地形成头部朝外、尾部朝内的双层结构。
18.答案:(1)活细胞;选择透过性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离心
(3)两层磷脂分子;B
(4)糖类分子(或糖被);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1)由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台盼蓝染液不能进入细胞对其染色,因此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未被染成蓝色的细胞为活细胞。该方法体现的细胞膜特点是选择透过性,也就是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2)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没有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因此要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较常用的简便方法是把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使其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收集细胞膜。
(3)由于取膜中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时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可以认为细胞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由于B侧与水接触,故可推测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一侧是B侧。
(4)细胞膜上通常还有蛋白质或脂质结合的糖类分子,结合形成的物质是糖蛋白或糖脂,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等功能有关,可使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19.答案:通道蛋白
解析: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20.答案:(1)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以使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
(2)尿嘧啶;识别(信息传递);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参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
解析:(1)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是细胞,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适宜浓度的酒精可破坏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从而杀死病毒。
(2)动物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蛋白质外壳能与宿主细胞结合,体现了蛋白质的识别(信息传递)功能;病毒包膜来自宿主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故包膜的主要成分也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3)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病毒入侵;核仁的功能是参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核仁结构被破坏会影响该功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