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地球的运动分层训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地球的运动分层训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5 07:0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地球的运动分层训练
【基础训练】
2024年2月9日,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惊喜“现身”春晚,向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人送来新春的美好祝愿。中国空间站沿轨道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飞行,每1.5个小时就绕地球一圈。据此,完成1~3题。
1. 中国空间站的飞行方向是(  )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2.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一天中能看到日出、日落的次数为(  )
A. 1次 B. 10次
C. 16次 D. 24次
3.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惊喜“现身”春晚当天(  )
A. 我国昼短夜长 B. 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C.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D. 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向日葵被人们称为“太阳花”,白天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从东向西转动。日落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据此,完成4~5题。
4. 一天中,导致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从东向西转动的原因是(  )
A. 时间差异 B. 地球自转
C. 四季更替 D. 地球公转
5. 夏至日,下列城市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从日出到日落向日葵的花盘转动时间最长的是(  )
A. 海口(20°N) B. 武汉(30°N)
C. 北京(40°N) D. 哈尔滨(45°N)
2024年是我国探月工程实施第20年,期间深空探测技术飞速发展,科学家们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探测数据,取得了系列伟大成就。北京时间2024年3月20日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升空,并架设地月新“鹊桥”,为嫦娥四号、六号等探月任务提供地月间
中继通信。据此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F2-
2-2),完成6~7题。
6. 鹊桥二号中继星发射当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英国伦敦某记者于当地时间0时31分通过网络直播见证了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成功发射并报道,造成北京和伦敦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 地球形状
B. 地球公转
C. 地球自转
D. 地球大小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国很多道路沿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路灯会根据当地日出日落时间自动开启和关闭。图F2-2-3示意中国北方某地路灯景观照片。读图并完成8~10题。
8. 该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节气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9. 影响该地路灯照明时间长短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交通状况
D. 天气变化
10. 图示路段道路走向是(  )
A. 东西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南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能力提升】
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古观象台(35.8°N,111.5°E)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古人通过土柱之间的缝隙来观测日出,确定节气,指导农耕。考古队经过观测发现,冬至日时,日出于2号缝;春分日、秋分日时,日出于7号缝;夏至日时,日出于12号缝。据此读该观象台观测平面示意图和复原景观图(图F2-2-6),完成11~12题。
11. 陶寺古观象台位于(  )
A. 南半球 B. 高纬度地区
C. 中纬度地区 D. 西半球
12. 一年中,当地正午影子最长时,日出于(  )
A. 2号缝 B. 4号缝
C. 7号缝 D. 12号缝
【综合演练】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数九是我国古代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人们用墨笔每天着色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图F2-2-4)和九九消寒示意图(图F2-2-5)。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周期为____________。
(2)地球公转位置至数九第一天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__(填纬线名称),这一天是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后。
(3)通常情况下,每个节气之间相差15天,当“九九消寒图”已着色染梅花30瓣时,最接近的节气是____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__半球,直射点向_________移动,广州的白昼时间逐渐变_________,气温也逐渐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A B D B C D B C C A
13.(1) 自西向东 一年
(2)南回归线 12 21
(3)大寒 南 北 长 升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