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6页—第47页,主要内容是“小数乘法(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
利用课本上的情境图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本节内容是“包装”的加深,本节重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图片,纸卡。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设计: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环节 主导活动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明标 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它在地面上每分大约爬行2.1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上的2.15倍。 学生看主体图提出问题。 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问题:三趾蛞蝓在树上每分爬行多少米?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说一说怎样列竖式进行计算,再说一说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2.小数乘整十数。问题:三趾蛞蝓在地面上1时大约爬行多少米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重点说一说怎样处理“0”的问题。 (1)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2)学生尝试解答。(3)汇报。全班小结(1)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2)学生尝试解答。(3)汇报。全班小结得出结论:遇到末尾有0的,在计算时,可以先不管0,直接计算,结果出来时,要先落0,再点小数点,最后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 这种竖式计算写法的原理,还是和整数乘法竖式写法有关系,要让学生去体会理解,而不是由老师直接给出答案。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引导完成第2题引导学生体会到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第3题:练习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第1、4、5题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 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说说比较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交流收获提出问题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梳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