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14课《 蜜蜂》(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三上第14课《 蜜蜂》(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5:57:3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十四课《蜜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10个生字,会书写14个生字。概括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得出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我们会探索哪种昆虫呢?它就是这首诗中被赞美的昆虫?(出示古诗)
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
师:对,就是勤劳的蜜蜂。蜜蜂为人们采来了甜甜的蜂蜜。那么,你还知道其它关于蜜蜂的知识吗?和大家一起分享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蜜蜂》,它的作者是法布尔。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21教育网
师:那么,课文主要讲了法布尔和蜜蜂之间的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
2. 板书课题《蜜蜂》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式——试、正——证、且——阻、则——测、舌——括 角——确
余——途 召——超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验”为左右结构,第三笔试提,不是横。
“论”为左右结构,第五笔是撇,第六笔是竖弯钩,这两笔不能调换。指导临写“论”。
“途”,为半包围结构,第六笔是撇,第七笔是点。第九笔是横折折撇,第十笔是捺。
“试、袋”斜钩上没有一撇,“减”斜钩上有一撇。书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概、测”中间部分要写的小一点。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自主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作了一项什么试验?
法布尔做的试验是证实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3.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lùn zhèng shì yàn ( http: / / www.21cnjy.com ) gài kuò zǔ jiǎn cè què wù tú chāo mò nì
论 证 试 验 概 括 阻力 减速 测试 准确无误 沿途 超常 陌生 逆风
shì
解释
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师: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mēn 闷热 jī 几乎 jǐn 尽管
闷 几 尽21·cn·jy·com
mèn 沉闷 jǐ 几个 jìn 尽量
三、精读领悟
1.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 (第1 段):写试验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5段):写试验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6段):写试验的结论。
2.第一部分
(1)品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做这个试验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2)你是怎样理解“听说”这个词语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的什么精神?
“听说”不一定是真实的。说明作者不盲信,讲究事实。
3.第二部分
品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是怎样试验的句子。
(1)同桌合作: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作者试验的步骤?
作者先捉了自家花园的一些蜜蜂,放在纸袋里,接着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让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最后作者走两里多路把蜜蜂放出来。www.21-cn-jy.com
(2)小组讨论:作者试验的步骤能不能减少一个环节呢?为什么?
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观察。放在纸袋里,沿途对它们来说就是陌生的了。
做记号为了证实飞回来的蜜蜂是他放出去的。
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是为了掌握蜜蜂回来的时间。
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些,更能说明问题。
(3)师:同学们认真思考的精神真棒,从这些做法,你感受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作者做试验考虑得细致周到,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朗读这些句子。
(4)蜜蜂被放出来的情形是怎样的?
蜜蜂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
(5)作者的推测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测?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回家的路有两里多远,而且路是陌生的,现在,又起风了,飞得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
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师:蜜蜂会回来吗?如果蜜蜂回来了,你会是怎样的心情?高兴 、意外。
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一起品读第三自然段。
(6)思考: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呢?为什么
不能,只有两只蜜蜂,数量很少,有可能是蜜蜂无意中飞回来的,具有偶然性,不具有说服力。
(7)品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面对回来的这两只蜜蜂,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
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8)品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一共飞回了多少只蜜蜂?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十七只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9)小组合作探究:对作者整个试验过程,你有什么感受?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通过 “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体会到了作者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用心思考的优秀品质。2·1·c·n·j·y
4.第三部分
(1)品读6自然段,思考:当20只蜜蜂,有17只蜜蜂飞回蜂巢时,作者做出了怎样结论?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2)作者说他“无法解释”,从中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严肃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
(3)小组讨论:你能列举生活中的“本能”现象吗?你对文中结论有什么疑问吗?
本能是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性能,如:出生的婴儿会哭会喝奶,蜂酿蜜,蜘蛛织网。
师: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几十年后,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利用太阳作为罗盘来辨认方向的,它把太阳当作参照物,跳八字舞蹈和摆尾舞蹈来确定蜜源的远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的昆虫等着你们去探索,你想探索哪一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昆虫世界去看看吧!(播放视频走进昆虫世界)21·世纪*教育网
5.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昆虫记》。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不会迷路?它们凭借什么来判断方向、认识路线呢?
蚂蚁,它凭借嗅觉和视觉。 狗是凭借头脑的记忆和气味。
鸽子具有辨别地球磁场变化的器官,鸽子的记忆力和视力都非常好。
教师总结: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还有许多奥秘,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你们就会有很多的新发现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做一个留心观察的人。 www-2-1-cnjy-com
五、课堂练习
1.填空
“论”的部首是(讠),第六笔是( 竖弯钩 )。
“途”的部首是(辶),第九笔是( 横折折撇 )。
“减”的部首是( 冫), 第九笔是( 斜钩 )。
2.组词
侧(侧面) 括(概括) 论 (讨论)
测(测试) 适(适合) 轮(车轮)
六、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优美语句。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蜜蜂
听说 做试验 得出结论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教学反思】
《蜜蜂》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14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真实的地记录了作者为证实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进行的一次实验过程,表明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2-1-c-n-j-y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弄清作者为什么做试验,试验是怎么做的,最后结论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21*cnjy*com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如“听说”“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让学生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研究作风。21cnjy.com
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充分挖掘文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育功能,让学生知道,只要做生活的人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动脑思考,每个人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十四课《蜜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ùn zhèng shì yàn gài kuò zǔ lì21cnjy.com
( ) ( ) ( ) ( ) 2·1·c·n·j·y
jiǎn cè zhǔn què wú wù yán tú mò shēng
( ) ( ) ( ) (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组词。
超 ( ) 喊 ( ) 轮 ( ) 括 ( )21·世纪*教育网
起 ( ) 减 ( ) 论 ( ) 适 ( )www-2-1-cnjy-com
三、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1)尽(jǐn jìn)管天都峰很陡,我们还是尽(jǐn jìn)力去爬。
(2)天气闷(mēn mèn)热了,大家的心情烦闷(mēn mèn)极了。
(3) 几(jǐ jī)只小蜜蜂飞得很低,几(jǐ jī)乎贴到了水面。
四、连一连
迷失 蜂窝 遥远的 景物21教育网
检查 方向 陌生的 记忆力2-1-c-n-j-y
做了 记号 超常的 家  21*cnjy*com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试验 实验
(1)化学课上,同学们正专心致志的做( )。
(2)我国又一次核( )成功了,这是振奋人心的喜讯。
推测 猜测
(3)地质学家利用热力学相图( )地球的演变过程。
(4)可以了解别人,但不要( )别人。
六、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尽管……但…… 不是……而是…… 无论……都……
(1)大部分蜜蜂( )飞到哪里,( )可以回到原处。
(2)蜜蜂靠的(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3)( )蜜蜂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七、细读课文深感悟。
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结果怎样?从以下三种说法中选出一个恰当的,并在后面打“√”。
A.证实蜜蜂是否能采到花粉的试验,结果有两只采到了。( )
B.证实蜜蜂是否能从远处飞回家的试验,结果有三只没有回来。( )
C.证实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结果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来源:21cnj*y.co*m】
八、阅读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代 袋)里。为了(证实 证明)飞回花
园的蜜蜂是我(放走 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 作)了白色的(纪 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
在蜂窝旁等着,自己(代 带)着(做 作)了(纪 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
它们放出来。
(1)画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或词。
(2)给下面的四句话排排序,并连一连法布尔为什么要这样做。
A.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 ①便于观察
B.捉自家花园的蜜蜂 ②与其他蜜蜂区分
C.给蜜蜂做上记号 ③路远使试验更准确
D.在两里外放飞 ④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正确的试验经过是(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3)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法布尔________ 的精神。
第十四课《蜜蜂》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论证 试验 概括 阻力
检测 准确无误 沿途 陌生
解析:注意“试、论”的写法。
二、组词。
超常 叫喊 车轮 包括
早起 减法 言论 适合
三、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jǐn jìn mēn mèn jǐ jī
解析:多音字辨析。
四、连一连。
迷失 蜂窝 遥远的 景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检查 方向 陌生的 记忆力21·cn·jy·com
做了 记号 超常的 家www.21-cn-jy.com
解析:课本词语积累。
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实验 (2)试验 (3)推测 (4)猜测
解析:实验:设计来检验一个理论或证实一种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
试验:为了解某物的性能或某事的结果而进行的尝试性活动。
猜测:侧重于主观猜想。
推测:侧重于根据客观事理去推断。
六、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
(1)无论……都…… (2)不是……而是…… (3)尽管……但……
解析:无论……都……表示无条件的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不是……而是…… 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
尽管……但……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七、细读课文深感悟。
C √
解析:结合课文理解,利用排除法。
八、阅读。
(1)袋 证实 放飞 做 记 带 做 记
(2)A.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 ①便于观察
B.捉自家花园的蜜蜂 ②与其他蜜蜂区分
C.给蜜蜂做上记号 ③路远使试验更准确
D.在两里外放飞 ④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B C A D
(3)细心 周到 严谨
解析:(1)同音字辨析。
(2)理解实验的步骤。
(3)理解法布尔对科学的严谨态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9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 第十四课
蜜蜂
激趣导入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
激趣导入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
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他穷毕
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
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
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
《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法布尔
初读感知
作者作了一项什么试验?
法布尔做的试
验是证实蜜蜂
是否有辨别方
向的能力。
初读感知
试 验
概 括
阻力
测试
减速
shì yàn
gài kuò


jiǎn
论 证
沿途
lùn zhèng

陌生

超常
chāo
què wù
准确无误
逆风

解释
shì
初读感知
mēn
闷热
mèn
沉闷


几乎

几个
jǐn
尽管
jìn
尽量


初读感知
(1)
写试验
的原因
(2-5)
写试验
的过程
(6)
写试验
的结论
精读感悟
秋天的雨是怎么来的?
作者做这个试验的
原因是什么?
为了验证蜜蜂有
没有辨别方向的
能力。
精读感悟
你是怎样理解“听说”这个词语的?
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的什么精神?
“听说”不一定是真
实的。说明作者不
盲信,讲究事实。
精读感悟

捉了自家花园的一些
蜜蜂,放在纸袋里
接着
然后
最后
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让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作者走两里多路
把蜜蜂放出来。
用“先……接着……然后……最后……”
来说一说作者试验的步骤?
精读感悟
不能
捉自家的蜜蜂,
便于观察。
放在纸袋里,沿
途对它们来说就
是陌生的了。
做记号为了证实
飞回来的蜜蜂是
他放出去的。
女儿在蜂窝旁
等着,是为
了掌握蜜蜂回
来的时间。
两里外放飞,路
稍远一些,更能
说明问题。
作者试验的步骤能不能
减少一个环节呢?为什么?
精读感悟
从这些做法,你感受
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作者做试验考虑
得细致周到,有
严谨的科学态度。
精读感悟
蜜蜂被放出来的
情形是怎样的?
蜜蜂四面飞散,好像在寻
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
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
乎要触到地面。
精读感悟
蜜蜂可能
找不到家了
路远
路陌生
起风 飞得低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推测是什么?
为什么?
体会
精读感悟
不能,只有两只蜜蜂,
数量很少,有可能是蜜
蜂无意中飞回来的,带
有偶然性,不具有说服
力。
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
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
向的能力呢?为什么
精读感悟
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
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
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面对回来的这两只
蜜蜂,引发了作者哪
些思考?
精读感悟
一共飞回了多少只蜜蜂?
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十七只。尽管它们逆风而飞,
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精读感悟
对作者整个试验过程,你有什
么感受?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我想”
“我推测”
“也就是说”
“确确实实”
体会到了作者
认真观察,善于
发现,用心思
考的优秀品质。
精读感悟
作者做出了
怎样的结论?
蜜蜂靠的不是超
常的记忆力,而
是一种无法解释
的本能。
精读感悟
他是一个严肃对待科学、
实事求是的人。
作者说他“无法解释”你
体会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精读感悟
列举生活中的“本能”现象?
出生的婴
儿会哭会
喝奶
蜂酿蜜
蜘蛛织网
精读感悟
你对文中结论
有什么疑问吗?
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
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
几十年后,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利用太阳作为
罗盘来辨认方向的,它把太阳当作参照物,跳八
字舞蹈和摆尾舞蹈来确定蜜源的远近。
精读感悟
走进昆虫世界
课堂总结
蚂蚁,它凭借嗅觉和视觉。
狗是凭借头脑的记忆和气味。
鸽子具有辨别地球磁场变化的器官,鸽子
的记忆力和视力都非常好。。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不会迷路?它们凭借什么来判断方向、认识路线呢?
1.填空
“论”的部首是( ),第六笔是( )。
“途”的部首是( ),第九笔是( )。
“减”的部首是( ), 第九笔是( )。
课堂练习
讠 竖弯钩
辶 横折折撇
冫 斜钩
2.组词
侧( ) 括( ) 论 ( )
测( ) 适( ) 轮( )
课堂练习
侧面
测试
包括
适合
言论
车轮
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优美语句。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蜜蜂
听说 做试验 得出结论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